《富哥哥,穷弟弟》影评10篇
《富哥哥,穷弟弟》是一部由伊万·马索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富哥哥,穷弟弟》影评(一):家庭教育上的不同造就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父母从小对待哥哥和弟弟各自所需应该承担的职责上的态度不同,这是最为关键的原因。弟弟可以经常睡懒觉,不用去打工帮助家庭谋生,没有体会到社会冷,而只会享受父母给予的温暖襁褓。自立自强的心态,以及钟表般的自律生活习惯都无从养起。。。。。。。。。。。。。。。。。。。。。。。。。。。。。。。。。。。。。。。。。。。。
《富哥哥,穷弟弟》影评(二):不同价值观却同样出彩的人生!!!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觉得我需要记录我所看到的东西学到的东西。脚踏实地比空谈空想要实在的多,哥哥脚踏实地做事,务实努力工作,去赚取自己想要的人生与生活;弟弟空谈空想,做事不着边际喜欢放弃,纪录片最后哥哥的心结弟弟为他放弃的学徒其实不然是弟弟自己放弃了,半途而废,他很善长但是他放弃了,整个纪录片下来我觉得弟弟其实思想不穷,只是喜欢自由,不在意他人看法,活得自由自在;就像哥哥说的他适合销售他遇谁都能聊他适合去销售汽车而不是书,站着哥哥角度来说是这样的,这样他能富有起来。但是纪录片最后也说,弟弟不在乎哥哥的那些他对哥哥想要的从来都是感情而不是金钱,所以他不在乎钱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影片最后弟弟哭了,因为哥哥对他态度改善了,他需要的是哥哥的关心而不是理性帮他处理问题,给他钱之类的。两个人都很关心对方,只是方式不同,哥哥理性思维是我为你处理事情,我帮助你;而弟弟感性思维,是我不需要钱,我因为你老是和我讲钱我也看不起你这种资本家,影片开头他说了句很多事给他打个电话都很困难大概意思的话,所以由此可以知道,弟弟需要的是情感!站在哥哥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老老实实地做事,务实脚踏实地,去找更好的交友圈去提升自己,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高度;站在弟弟角度,人的一生自由自在无论我吃的如何穿的如何,我从不去在意他人,他不是流浪汉他有工作难怕是搬砖,他自食其力。他有出书、能和很多人聊天,他去追求他想要的生活哪怕连最亲的哥哥都说这是瞎想,但是他自己坚信这是属于他的世界,他想要的生活,他自己过的舒服就很好,他追求的是精神而不是物质,这是很多人都不敢做不敢想的事。他做到了!最后哥哥对弟弟说,如果哪天你发现他不是真的,怎么办?哪我可能会崩溃!哥哥只说了一句,最后来找我我帮你!在我看来,哥哥对弟弟真的很好了,我尽我最大限度去尊重你的世界、你的梦想,如果你的世界轰塌了,你来找我,我帮助你!这就是男人最好的表达方式!
:弟弟不是乞丐,他不需要施舍我上面说了很清楚了。其次个人价值观,这东西都是哥哥自己挣的不是父母给的,凭什么无下限帮你!没什么是理所当然!
《富哥哥,穷弟弟》影评(三):二刷了电影,实在有些憋不住
纪录片都是有主观导向性的,不是客观记录真实,有的明显些,有的做的隐蔽些。我看到的这部纪录片就是在假装公正,实际一直是哥哥在引导着往自己的好里说,毕竟弟弟只是个没媒体话语权的屁民呀。
第一遍看时弟弟指责哥哥违背承诺没给他买船那处,哥哥背后的肖像画里的人物很像弟弟。但是弟弟前面就说了哥哥家里满是自己的画像,没有家人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家人。所以下意识地我否认了那是画的弟弟。想想放客厅的都是展示给外人看的家人的照片什么的不都是收在自己卧室的嘛。
到了影片下半段,弟弟剪了个头发,就和画像上的人整个不一样了。第二遍看的时候,才意识到这就是照着弟弟当下的那个样子的找人画的,虽然毫无弟弟的神韵。故意摆在那位置上来向镜头彰显自己对弟弟的爱,打脸前面弟弟说的话,以塑造自己的弟弟是个信口开河的人的形象。
整个电影哥哥都在给自己立人设,担心关爱弟弟,自责没有把弟弟引上正轨,一直各种慷慨接济弟弟,这都是他用说的,用言语给观众输入的信息。反观废柴傻弟弟就是苛责哥哥说他怎么看不惯哥哥啦吧啦吧啦这些尖锐不讨喜的话。
可当导演问他对哥哥在金钱上给他的援助他怎么看时,弟弟说自己曾经向哥哥借3万块钱做生意,哥哥给了他张支票附上信说自己为因自己的成功让弟弟成为寄生虫这种事感到内疚已经很烦很疲倦了这种让人看了心寒的话,这。。。真的不可能是任何爱你的人可能说出来的话吧。绝对没可能的吧。
是呐,哥哥就是懂得以一种有教养的方式来激怒弟弟,使他显得不可理喻。一直在用这种带着引导性有技巧的在潜移默化地降低弟弟的自尊心,使他怀疑自己,用话语引导观众来觉得弟弟就是眼红自己的成功,什么都要依赖他。整个剪辑也是很用很subtle的方式以信息不对称的盲点来抬哥哥贬弟弟,好几处恰到好处地用纪实叙事的方式插入讲述哥哥的成就,却对弟弟种种的奇趣的经历避而不谈。
到了片尾,我想不只我,连弟弟都多少有意识到哥哥的作秀,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结束这一切了,最后的离别是这么草草不上心,上了卡车已经憋不住的那种嘲讽感打压弟弟人格。弟弟只是再次地被伤了心。看到他这么难过我也好心塞。
哥哥这次利用完弟弟应该就再也不会来了,这样也好。对他来讲,这种血缘的连接是种厌恶吧。
那他为什么会参加这样一个拍摄,我想想,哥哥这种人很想给自己来个人物传片吧。但也不好只讲自己的成功历啊,总要有某种卖点吧。以纪录片为契机,要是能促成剧情片,照这大纲可不就拍成一个天才努力的完美人设哥哥怎么全凭自己事业有成,却被亲情的枷锁困扰和留着相同血液的无赖弟弟有着纠缠不休的纽带关系的有血有肉的感人励志影片了吧。如果我有猜中,那么祝他的计划一定不成功。
《富哥哥,穷弟弟》影评(四):物质使人思想固化,贫穷使人思想狭隘
我的童年与影片中哥哥的情况如出一辙,我要帮家里插秧割谷,也会自己去捕鱼赚钱,也要帮我妈妈去卖菜,虽然我是弟弟。而我哥哥从来都可以不做事,每天就是吃饭睡觉,和狐朋狗友出去野。
最终,我对世界、人生的认知会比较合理,而我哥哥则比较乖戾,认为所有过得好的人都是走狗屎运,他自己是没走运,总想着快速赚钱,可以暴富,做事莽撞,脾气暴躁,凡事爱推卸责任。当然,我们都还在一个阶层,都是贫穷的农民,我也没有很聪明、很富有。但是从小教育上的偏差,最后导致了我们性格上南辕北辙的差异。
所以影片我看得很仔细,片中贫穷的弟弟,让我想起了《风雨哈佛路》里liz的爸爸,一个聪明的嬉皮士,没有负担起自己生活,没能让自己回归主流价值观。
贫穷使人狭隘和偏激,影片中处处可以看到弟弟总是在责备社会、指责他人,更可怕的是他所处的圈子也是这些穷且愤的人,相互感染,相互强化,然后只能在社会的阴暗角落里,碎碎念、神叨叨的“自言自语”。
富有使人固化和冷漠,影片中哥哥处处透露着矜傲,俯视着底层人的生活,给无数的建议,对事持否定态度,以社会主流价值来衡量一切,完全不在乎体验和情感的重要性,甚至都有点过于自信,完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感情传递。
他们都只看到了他们想看到的世界。
想谈一谈两兄弟的关系,哥哥因为富有,所以全程都会显得很冷静,弟弟反而很性情,认为这是一种新体验。哥哥总想“帮助”弟弟,无数次的想改变弟弟,当你想要改变一个人时,也相当于你否定了这个人。在失败且敏感的弟弟这儿,被否定是绝对不可以的,自然也不可能接受哥哥的“好意”,更不会接纳哥哥。
非独生子女们都知道,你们从小都会拿来和你的兄弟比较,这就在兄弟之间埋下“仇恨”的种子——能力的竞争、父母的偏爱,最终兄弟之间,很难把爱传递给对方。剧中哥哥好几次说嫉妒弟弟能获得父母的好感,弟弟也说了羡慕哥哥能干。
其实,哥哥作为富商,被自己的感情和仇恨/嫉妒蒙蔽了,他根本不在乎弟弟是否能接受自己的好意,他只在意自己是否表现出优势,能够鄙视和压倒弟弟,表达出自己尽到了责任,只是弟弟烂泥扶不上墙。然而,他却连自己的承诺都无法兑现,比如自己说要送船,比如说好了在车上过夜。他毫不重视自己对弟弟的承诺,其实在心里还是觉得弟弟无足轻重,弟弟的感受不值得自己去在意。不知道他在面对客户的时候,是不是不在乎客户需求,而一味推销自己的产品?或者他会不会不在乎自己对客户的承诺?
而弟弟呢,缺点太多了,几乎没有优点,不学无术,不思进取,仇恨财富,思想偏激,结交一些狐朋狗友,讨论一些奇谈怪论,对现实生活毫无建设性。一群人都得过且过,没有长远规划。
片中,弟弟两次主动地拥抱哥哥,哥哥是僵了一下才勉强配合。哥哥骑马跌下来,后来散场时弟弟看着哥哥后背带着泥的防护服问他“你还好吗”,哥哥随意答了一句,其实弟弟当时想问他摔伤了没有,而哥哥好似以为弟弟要来奚落他落马这件事。哥哥虽然全程都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但也看得出他总想保护弟弟,希望他做更安全、正常的选择,但是弟弟总觉得哥哥是在展示“肌肉”,觉得是在试图固束自己,干涉自己的生活。弟弟和妈妈很亲热,哥哥和妈妈则会更有一点点距离感。(老妈妈真的太可爱了,真的。
人和人的沟通从接纳开始,哥哥试图改变弟弟,给他很多建议,这就已经否定了弟弟。弟弟试图否定哥哥,来为自己一无是处找到借口。他们都没有接纳对方,以节目为契机,弟弟勉强试图接纳,而哥哥持保留的态度。
片尾弟弟流下了眼泪,他直到最后,还是没能得到哥哥的接纳。
……
希望我和我哥能相互接纳,这个影片让我重新思考了我们的关系,问题是我的家庭属于很不幸的一类,所以更不谈懂得爱和感情。
只能说,以后多接纳,多理解,不否定,不批评,保持一个平等且尊重的态度。
补充,其实这个冲突里最大的问题是,试图挽救弟弟的生活。
我和我哥矛盾减弱,是从我不再管他的事情开始,俩人各过各的日子,一家人还是一个桌子吃饭,聊点八卦。
这样其实也很好,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人生走向,强势一方不要想着“挽救”弱势对方,弱势一方也不要想着“酸”强势一方,大家就当普通人处,也不是不可以。何必闹得比外人还冷漠?
《富哥哥,穷弟弟》影评(五):清醒点吧少年,担起自己的人生
每次我想写点感悟的时候,都要点开影评这一栏,说实话我写的只是一些观后感而已。
1
看记录片的介绍,我以为是类似人生七年之类的故事,能从其中得窥不同人生轨迹的秘密。我看第一遍的时候以为是穷人生活方式和富人生活方式的区别,或者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后来发现不是,因为如果是价值观或者生活方式的话,那些是你坚信并享受的方式,没有优劣之分,高下之别。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要过什么生活的权利,有权选择自己的未来。但这个记录片不是说这些。
这个记录片里你能看到的是富哥哥对穷弟弟的全面碾压,造成这一切的结果是个人奋斗与否的差异,以至于后面的人生差异越来越大。弟弟对社会、对亲人的抱怨、指责,对当下生活的不满,对富人的偏见,因无力改变生活开始寄托于虚无的末世论,弟弟因无力进入哥哥那样的生活而愤怒、放逐自我。这些是不能看作一个成年人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并且享受这种方式的。所以你要真以为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两个试图和好的兄弟,一个家庭沟通和睦剧,请不要再往下看了。
2
哥哥伊凡比弟弟大卫年长一岁,都出生于同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是警察,妈妈是银行小职员。兄弟俩从小吃差不多的,穿差不多的,上差不多的学校,唯一不同的是大卫是弟弟,所以格外被宠爱。
哥哥伊凡十几岁的时候就要修草坪打零工补贴家用,但是弟弟大卫一整天什么都没干,除了破坏公物和卖小黄书赚香烟钱。
哥哥伊凡21岁离家创业,挣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面又开了一家公司,壮大之后卖掉;继续开新的公司,卖掉;通过这样的连续创业,哥哥伊凡跻身为富人之列。
弟弟大卫呢,参加一个汽车修理培训最后没有坚持下去,在城市中创业失败之后自我放弃,开始去吸毒、流浪、学禅修,写了一本自传却没人看,到40多岁的时候只能干一些泥瓦工之类的杂活。总是选择那些容易的路,不需要负责任的路,可以随意放弃的路,最后命运所有的沉重都给了他。
弟弟责怪哥哥25年来不够关心他,帮助他。以前说给他买游艇最后也没给他买,觉得哥哥有能随意让别人失望的能力,只是因为他有钱能够满足别人的愿望。
对自己的愿望、理想、需求、渴望不负责,反而指望别人帮自己实现,这不仅仅是穷,而且还是个很孩子气的思维。一点都不像个能为自己负责的大人。
哥哥伊凡和弟弟解释从荷兰将船拆成20个部件再带回来,整件事情就要耗费很多的钱。弟弟大卫反驳说,这就是伊凡用钱的方式,不让自己看起来有钱,却让人觉得自己很穷。
我穷是因为你的富衬托出来的。我穷都是你的错,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哥哥伊凡对剧组说,他曾经给弟弟很多钱,只是没有告诉他而已。付弟弟生病的钱,帮弟弟还欠的钱。哥哥伊凡并不想直接告诉他,但是哥哥用了一个词,自我意识的破碎。自我意识的破碎是总觉得自己的很多境遇都是因为别人没有帮助自己,没有为自己张罗、安排,不知道很多事情要自己选择,自己负责,别人救不了你,能救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
哥哥伊凡带弟弟骑马,哥哥担心弟弟会从马上摔下来,所以劝弟弟下来牵着马。弟弟下来牵马,随后看到哥哥骑得特别好,所以想试一下。弟弟大卫很快上手,而且骑得特别好,很快奔跑起来。但是在结束的马厩里,哥哥对着镜头说,他其实更担心弟弟会用力扯缰绳,伤害到马嘴。哥哥还是瞧不起弟弟的,觉得他一事无成,什么都不会。
哥哥伊凡带弟弟去看展览,弟弟很擅长和别人交流,在整个过程能够认真倾听、讨论,整个人好像充满了向上的力量。哥哥由衷希望弟弟能像这样积极快乐地生活。
弟弟大卫相信几颗卫星连成一条直线就会毁灭地球的理论。但是这在哥哥伊凡眼里毫无逻辑和科学依据,毫无意义。
在哥哥伊凡家待的最后一天,伊凡带弟弟观看自己的马术比赛,弟弟大卫看见哥哥从马上跌落,跑来关心哥哥。两个人相处非常融洽,哥哥非常喜欢弟弟这样的状态,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比较好的哥哥。
3
art 2,哥哥来弟弟家住(说是一个家,实际就是一个房车),弟弟专门打扫了房车,而且把之前凌乱的头发也剪整齐了。哥哥带着花来看弟弟,开头都挺美好的。
哥哥伊凡一想到要在这么狭窄的房车内和弟弟一起住,特别难以接受,接不了弟弟的笑话,不喝弟弟煮的茶,连弟弟做的饭也只是尝了几口剩下的都喂狗了。
哥哥伊凡跟弟弟提要去妈妈家睡觉,又觉得很尴尬,怕弟弟以为自己嫌弃他,找的借口是他自己真的很嫉妒和羡慕弟弟这样的生活,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弟弟这完全不是必须的。这些地方只是各人生活方式不一样而已,并没有任何槽点。
第二天弟弟大卫约好哥哥伊凡八点参加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但是十点才来接自己去现场;而且还换了一套亮黄色的西服。哥哥伊凡直接对剧组说,很不喜欢弟弟连守时这样的基本礼貌都做不到,而且特别喜欢评论别人,觉得那些民主党派就是傻瓜,自己却连公开场合露面和守时这样的基本事情都做不好。
弟弟带哥哥参加自己的社交圈,讨论反欧盟政策,有人发言说支持欧盟是违背英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是叛国的行为。这些是写在英国大宪章内的。但是哥哥反驳说大宪章内有明确的条例这么说嘛,那个人就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
哥哥从店里出来对剧组说,弟弟大卫平时就生活在这些没有意义的古怪言论中,缺乏参与现实世界的意愿,这在底层人的生活中被广泛认可,在某些方面是懦弱的表现。弟弟大卫在文化上逐渐远离了现实,并且很远,而且有很多同样想法的人在他身边支持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除了彼此可以安慰,对现实困境一点帮助都没有。
哥哥总是劝弟弟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干,弟弟说哥哥只是不知道他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特别忙,特别辛苦。所以他带哥哥去他打零工的地方。
哥哥伊凡一直觉得弟弟大卫变成这样是有自己责任的,如果在那个时候没有让弟弟见过这些花花世界,弟弟也许最后从事汽车修理就会有稳定而体面的生活。他没有做到一个好哥哥的角色。最后听到妈妈说那个汽车修理是弟弟主动放弃的,哥哥伊凡一下子就释然了。最后再见一下弟弟他就可以离开了,说这话的时候好像在完成一项任务。安慰了弟弟几句就开车走了。整个过程很冷漠,弟弟摇下了车窗,边流泪边冲哥哥喊,要常走动。
如果人生有捷径,捷径就成为了唯一的路。在弟弟大卫的心里,哥哥就是那个捷径,能让他的人生一下子就发生改变。但是哥哥伊凡知道人生是没有捷径的,都是靠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的。弟弟的人生很难一下子有改变,而他这次也不过是为了救赎自己内心的内疚。都是爹生妈养,弟弟这样的人生该负责的是他自己,和他无关。
4
如果在以前自己没有学经济学的东西,可能会对大部分人的观点认同。如果你认同人际交往的第一运行法则是价值交换,那可以继续听我说下去。比如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屠狗辈想仗义么,因为屠狗之辈能用来交换的就是自己的力气,仅有的一点资源,要仗义这样别人才能对自己仗义。是读书人相当负心人么,读书人可以拿自己的知识换得迈进更高阶层的门票,只需要投靠到权贵当看门狗就行。屠狗之辈权贵拿钱能找多少找多少,投靠给权贵也没人要,仗义是屠狗辈安身立命的东西。但是读书人是可以选择的,选择当负心人,或者坚守自己。一个有选择,可以当负心人;一个没选择,屠狗辈相当负心人而不得;最后就变成读书不仁义,这是什么道理。
富人资源(这里的资源可以是金钱、人脉、房产、公司、见识、智慧、高超的技能)丰富,所以整体富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冷漠,因为你能提供交换的东西他一点都不稀罕。穷人给人的感觉就是讲义气,互相帮忙,抱团取暖,通过交换人情的方式获取资源,因为实在没有更有效的途径了。
同样的道理,哥哥的大部分基本需求都能通过自己的资源或者金钱换取,为什么要通过低效率的感情,交换人情的方式获取。而弟弟并没有什么资源,所以只能通过感情。
哎呀,一不小心说了什么真相。不知道这一段会不会被人打,要不要加行小字,其实这段我也没想清楚,欢迎讨论。
我是穷人家庭出身的,小的时候我妈总是和我说,好好读书,要争气,不然会被人看不起。她说的看不起是指我那些富亲戚,所以我一直很努力读书。但是我长大后凭学识站到他们中间,才发现,别人既没有看不起你,也没有看的起你,他们都在各自的人生困境中挣扎,向前看。就好像大家在海浪里行走一样,如果你站在他们旁边,海浪的灾难或者机遇来了,大家可以手挽手一起干。如果你落后一步,别人也难以兼顾你。
说到底,自己的人生还是要自己负责,不管选择的是什么。
《富哥哥,穷弟弟》影评(六):什么让人变得不同?
这是一部时长只有四十多分钟的纪录片,讲诉同父同母的两兄弟,哥哥富甲一方,而弟弟却是一个住在房车里的流浪汉。
相同的出生,智力也差不多,是什么造成了兄弟俩巨大的不同呢?
承担责任,勇于开拓兄弟俩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警察,母亲是银行职员,家庭并不富裕,只能勉强养育这两个孩子。
尽管是兄弟俩,但是作为弟弟的一方总是会受到父母特别的宠爱。印象比较深的是,兄弟俩都成年了,母亲在谈到弟弟的境况时,还告诉哥哥要多照顾一下弟弟。
在兄弟俩还小的时候,哥哥就承担了很多的责任,早早地起床卖报赚些小钱补贴家用,而弟弟却还躺在床上睡大觉,或者是破坏公物,卖卖小黄书,然后买香烟。
哥哥说:“我起早贪黑打零工,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经常会发现大卫整天没做任何事。”
很早就承担责任的哥哥养成了独立能干的习惯,21岁离家创业,创业成功后把生意卖给别人,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后拿卖公司的钱继续创业,再把做成功的公司卖掉,周而复始,不知不觉中竟变成千万富翁。
而弟弟在他年轻的时候到修理厂当过一段时间的学徒,但没有坚持下来,哥哥一直以为是因为弟弟要来看自己所以放弃了自己的学徒生涯,还为此感到内疚。但从跟母亲的对话中得知,弟弟早决定去哥哥那里的在一个月之前就决定要放弃了。
之后弟弟从事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总是三分钟热度,没有一个坚持下来。他变得愤世嫉俗,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唯一的谋生手段是在建筑工地干苦力,唯一的栖身之所是一辆破破旧旧的房车。
在评价弟弟的境况时,哥哥说如果他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告别漂泊的生活,境况应该比现在好很多。
自律精进,勤奋务实哥哥参观了弟弟工作的地方,看到他砌砖时,全神贯注的样子。认为这种全身心把事情做好的生活方式更有意义。
为什么哥哥有此感慨呢?
是因为,弟弟经常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没有意义,甚至愤世嫉俗的事情上。
弟弟有一些自己的zz见解,嘲讽现有的zz制度,并乐意看到其瓦解。在带哥哥去参加神秘的zz集会,其中一个哥们称自己的zz主张在大宪章里面有明确的条款,但当哥哥提出质疑时,那人却连基本的事实都搞不清楚,开始支支吾吾。
一次弟弟去旅行,嗑毒嗨了,听到一个小行星连成一线地球将会毁灭的言论,对此深信不疑。并且表示,只有地球灭绝,国家才能得到救赎。与之相比,政府、政党、资本家、社会制度之类的东西不值一提,都是浮云。
哥哥苦笑着说:“我想不出这种脱离现实的古怪言论有何意义。”
现代文明对一个人提出的正常要求,比如在公开场合露面着装的得体、守时等等,但弟弟心里似乎没有这样的概念。
弟弟连基本的守时都很难做到,弟弟告诉哥哥第二天七点有个书籍发布会,哥哥和母亲一早就到了那个地方,而弟弟迟到三个小时,直到十点才到达,还穿上了一套滑稽的黄色西服。
自由散漫的弟弟缺乏哥哥那样的高度自律,在时间分配上也缺乏成效,为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财富思维影片开始,兄弟俩就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冲突的原因在于哥哥最初答应给弟弟买一艘船,但这个事情后来不了了之了,弟弟一直耿耿于怀,因为此事,很长时间都没有跟哥哥联系。
为什么这件事情,哥哥答应了,后来却又没有做呢?
哥哥说,这个船要从荷兰买来巨大的船体,还要分解成20个部分,贵得难以置信,这件让人郁闷的事就变得难以掌控了。
什么?一个富人会觉得穷人想要的东西贵的难以置信!
根本原因在于,在对待财富的思维方式上,哥哥与弟弟是迥然不同的。
白手起家的哥哥能够一步一步打拼成千万富翁,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了解财富的增值方式,只有把资产配置到能够产生更多价值的地方,财富才会越来越多。
买船会让事情变得难以掌控,一方面是因为船属于消费品,并不能产生额外的价值,买了它并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富而是更穷;另外一方面,有了船之后,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东西,还有各种维护成本,这样花费只会越来越多。
这种消费方式与财富增值的方式是完全相悖的,会让人变得更穷而不是更富。
但弟弟却认为哥哥太过吝啬,即便很富有也不能让自己看起来太有钱,弟弟认为资本主义就是利用别人的弱点赚钱,而他的哥哥就代表了资本主义。
没有财富思维,或许把哥哥所有的财富都赠送弟弟,他也会在很快时间挥霍一空,重新回到流浪者的生活吧。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人,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对于相同出生,却又过着不同生活的兄弟俩,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慨呢?
《富哥哥,穷弟弟》影评(七):兄弟俩一起长大,20年后哥哥成富豪,弟弟变穷人
如果你有一个哥哥从小和你一起长大,一起学习玩耍。长大后,他成了亿万富豪,而你却只能到处流浪在底层艰难度日,你会是什么感受?
这是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的真实故事。
哥哥伊凡和弟弟大卫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的收入尚能养活两兄弟。
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很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因为弟弟更小一些,妈妈就格外疼爱弟弟,总让哥哥让着些弟弟。
这导致哥哥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能自己去争取。哥哥很小时,就开始打零工赚钱。
哥哥靠做小生意赚得了第一桶金,又开始自己创业。最后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和踏实肯干的精神,成为身价千亿的富豪。
弟弟因为只想着靠家人,变得越来越懒散懈怠,连大学都没有考上。
跑到修理厂做学徒也没能坚持下来。最后,弟弟到中年都只能做一个流浪汉,靠捡垃圾为生。
回顾这两兄弟的人生,会发现造成两兄弟人生差距的,是二人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力不同。
哥哥很早就知道要自食其力,赚得第一桶金后也并未满足于此,反而积极扩张自己的商业版图。
弟弟却从来都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过,没有清晰的目标感,最后只能随波逐流,连份正经的工作都没有。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我们要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通过对自己进行合理规划,对自己精准的分析,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不断地行动,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
那什么是规划力?我们又如何能培养规划力,让我们在人生的选择路口能正确决策,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规划力的思维模式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作阶梯,那左面图的线就代表规划力。右图的斜坡就是没有规划力的人生。
有台阶的优点是,你只要越过一级台阶,你就会更有动力迈向下一级。
继续前进的途中,如果你不小心踏空了,那你很快会察觉到其中的差错,而这个差错可以在这个台阶的范围内掌控住。
如果是斜坡没有规划力的人生,那你的开始和目标会相差很远。在你实现目标的途中,如果遇到了困难,你没有办法及时地弥补,就只能滑向最低点。
有了规划力,所有的事情一定就比目前进行得更为顺利。
绝大多数人能力的差距其实并不大。很多人遇到挫折时候,通常会说自己才华不够或者没有能力。
他们把失败归咎于才华,背景或者是环境。认为一切是不可以改变的。既然这样认为,也就不会继续努力。
但是如果你认为是“规划不周全”而导致的失败,你就不会认为自己能力不够,或者不够聪明,做不好这件事。
反而会客观地思考,系统地规划来让事情进展的顺利。
二,如何培养规划力?让我们在人生的选择路口能正确决策,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01:培养自己的大局观,用规划力视角看待事情规划力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学会用规划力的视角看待事情,会给你带来极大的自信。
把所有的努力倾注在有意义的目的上。先设定结果和目标,然后根据预期结果和目标来制定行动。
拿写作来说,不熟练的人会在写之前拼命查各种资料。可等到真正要写的时候,才会发现之前做的努力都是没有用的。
你找的资料能用得上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之前的努力和时间大半都白费了。
越不习惯的人越容易绕远路。但是如果你有自己最终的写作主题,能明确对方要求的交稿日期,你就会围绕将要写的主题来找资料。
这样既保证了文章的质量,又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人性的本质基本上是不会有太大改变的,但只要对规划力有稍微明确的意识,平时做事多注意一些,就会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工作也会变得更明朗。
02:从小规划开始扩展训练,对时间进行规划管理现在信息越来越畅通,大家都会依赖手机,有拖延的毛病。规划力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时间管理。
我经常做的一件事是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划分。我会在明确自己一天的目的之后,每天早上对自己一天的工作时间做规划。
我的一天具有良好的规划,当所有的事情非常顺利的进行的话,我会感到很轻松,会尝到自由的感觉。
反之如果对时间没有规划,我就不会想工作学习,对时间没有什么紧迫感。一整天下来都会偷懒,不会觉得很充实,甚至可能当天预定的工作都没有办法再顺利完成。
我们都很想要自由的生活,想不被时间所束缚。实际上,自律才能带给你自由。
如果你把每天的时间计划好,一旦偷懒,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会逼迫上来,所以时间到了一定要结束前面的事情,再继续后面的工作。
虽然未来看似遥不可及,看不到未来却得持续努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是只要能不断的坚持,一定会产生质的变化。
03:仔细观察,总结规律,垮领域应用规划力在工作中我发现,那些能很快而且很顺利完成工作的人有一个特征:他们不会在做事的时候思考多余的事情,即使进行的是高难度的工作,他们也不会多想这件事有多少困难。
反而那些做不好的人就会提前想很多,这使他的过度思考占用了自己过多的精力,等他执行工作的时候就会变得很迟钝。
实际上,只要学会用规划力来思考问题,任何事情都会变得很轻松。而完全不具备规划力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的事情都有核心。
如果你具备做一件事情的经验,自然而然地会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规律。当你做其他的事情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规律应用在新领域上。
我们在做菜前,需要准备好食材,调料。然后按顺序地完成烹饪工序。你也不可能在菜下锅后,才想到缺东西,需要下楼匆忙去买。
同样,老师在讲课前也需要提前备好课,不可能在讲课时想到什么说什么。
你在举办一场活动,也不可能提前忘记联络最重要的来宾。你需要进行规划,才能掌控住全场,将活动顺利进行下去。
如果你能意识到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做规划,你会更好的把握事物整体的走向,也会更从容的面对突发状况,提前预防危机。
经常听到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可风口来临时,你真得抓得住你的机会吗?你又有多少次后知后觉?
一位著名的作家裴谕新曾说过,“直升机飞过来的时候,你要有驾驶它的能力才行,否则,你就是这一程的乘客而已 ,直升机的世界不属于你。”与其懊悔万分自己错过了风口,不如提前对自己进行规划,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毕竟,机会只会留给对自己有规划,有准备,能坚持的人。
作者:蓝幽凡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