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之间必须保持距离

发布时间:2022-01-08 12:16:02

  上世纪在“文化大革命”那个代,鼓励年轻人要“敢想敢做”,结果,部分年轻人的行为给国家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最近,在一次教育讲座上,我听到了某某教育专家数次倡导年轻教师要“敢想敢做”,当时,我听之愕然,感觉这样的倡导是不是心急了一点,脚步迈得快了一点?

  刚才,楼道两个老师在谈话,其中一位特别欣赏班里一个男孩子的“敢想敢做”的行为,我听之却没有发言。此刻,我的沉默预示着我还不赞成这种“欣赏”,假如“敢想敢做”的不是好事,是坏事怎么办?

  “敢想敢做”这是一种盲目、莽撞的做法,多数情况下,这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然后决定的行为。盲目的教育要不得。我通过对十多件教师的体罚学生的事件的分析,得出这样的一个结果——实施体罚行为的教师本质上是友善的,向上的,并且充满对工作的渴求,只可惜差了一点,就是莽撞,即三分热情,如果换句话说,也就是“敢想敢做”在作怪。我主张校长不要要求教师“敢想敢做”,教育不是打仗,教育即便需要勇气和魄力,但是,教育需要的是经过周密计划层层筛选过后的勇气,这种勇气必须带给学生的是帮助而不是伤害。教育因为盲目,致使走了好多弯路或是回头路。某老师刹那间思考——明天,我的课要换一种新模式,第二天,他果真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把一贯的做法全部扔掉,这样,班里大多数孩子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时间不知道老师在课堂上干什么,这种极端“大跃进“的做法,可谓是“敢想敢做”而收效甚微。

  我们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每周末,儿子从学校回来,妻子摸摸儿子的脸蛋儿,笑呵呵地说“我宝贝敢想敢做,好男儿。”上周末,我在卫生间偶尔发现两节纸烟头,当时,我想:我不吸烟,是谁扔在这里?对此,我没有心急声张。一位老师笑着说:“是不是你老婆的相好扔的吗?”笑话终归是笑话。可我心里思量——是不是我儿子在吸烟?我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儿子是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孩子,他在妈妈再三逼问下,儿子说:“妈妈,你不是总说我敢想敢做吗,我只是吸烟一次,我想了就要敢于做。”我听到儿子的这句话,不得不对当前教育多了一层疑虑——教育不只是方法的问题,教育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良好的环境,即身边每一个人的言行必须矜持而有礼有节。妻子终于明白了,她说:“孩子大了,教育这嘛事更加艰难了。特别是我们大人的每一句话,要慎重斟酌,一句话怎么说,决不允许随意,如果实在不会说,那就烂在肚子里。”

  由此,我进一步地想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好多从事教育的人或多或少地拥有教育思想,如何把这种教育思想真正用教育行为体现出来,这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认为教育思想在先,这和教育行为之间必须保持一段距离,恰恰就是这段距离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思想有没有教育价值,是不是对孩子有教育意义,这段距离其实是一种缓冲。尤其是孩子们,往往把这段距离忽略掉,模糊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之间的逻辑纽带。这犹如右眼和右眼之间,必须留出一段距离,假如让两只眼睛紧靠在一起,这样的面孔岂不是一个怪物的狰狞丑态?这世界的每一码事,彼此之间,都有一段距离,夫妻之间、同志之间、兄妹之间、单位之间、上下属之间,或者山水之间、日月之间、今天和明天,不都是有距离的差距。距离产生美,的确,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教育结果的有效性。

  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敢想敢做”这个词最好不要滥用,即便要用,根据必须充分,即明明摆在面前,照着根据然后夸奖孩子,你真“敢想敢做”。我建议“敢想敢做”不要用,这很容易误导涉世未深的孩子走上不归路。时代向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教育的付出,不是盲目,也不是莽撞,而是慎重之付出,哪怕一句话,一举手,也要付出的科学。“敢想敢做”更为告诫我们:今后的教育路上,我们不能信口开河,从我们嘴里吐出的每一个字,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炸弹,也可能就是奶粉,要么毁了孩子的一生,要么把孩子喂养的结结实实。从教学语言转化到教师语言,这虽说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教师语言之分量,关乎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准备把教育思想通过教育行为付诸于实践中的时候,我们先要平心静气地看看思想和行为之间的那段距离,再次做些休整,不要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很有用的一句话。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