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会计: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的读后感10篇
《这就是会计: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是一本由饶钢,金源 著著作,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4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就是会计: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读后感(一):秒通会计逻辑 就从本书开始
好书值得推荐!被作者的幽默风趣、口才学识所吸引,被作者的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所折服。 会计小白的感受:妙趣横生、通俗易懂、清楚明白! 我以前认为会计好枯燥无味、好无趣,不能静下心来好好看书 ,但是发现这本书,看着看着,被吸引,想一气呵成。没想到,这本书可以将会计逻辑讲得这么有趣。
《这就是会计: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读后感(二):实战经典
非常有用务实的一本书,正好公司在准备港股上市,有一章内容非常实战,没有经历过港股历程的绝对写不出来,帮助很大,赞一个。“ 扣非后净利润,不是一个会计指标,而是由会计师认定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指标。”“ 现金流管理的核心是信心管理,只要债权人不慌张不挤兑,寅吃卯粮的游戏总归可以继续玩下去,直到解决问题或崩溃。”时不时就能看到金句,赞!
《这就是会计: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读后感(三):假的财经小说,真的会计书籍
为什么很多财经文字、会计类专业书籍看上去五脏俱全就是让人读不下去,因为在会写字之前没能首先确保自己成为一个久经战阵的实践者。饶胖就是这样一个大咖践行者,更难能的是近年来笔耕不缀把血的实践都码成了字儿。会计实务林林总总,饶胖厚积薄发,资本市场浸淫多年书中的几个选题足可见其深厚功力,切入的角度也让人耳目一新,让我这个实务届的小会计不禁拍案叫绝。
饶胖的故事小中见大又饶有趣味,绝对不能睡前拿来当枕边书看,会连连拍大腿,越看越提神。在韭菜早已不够用的当下,饶胖拨开资本市场重重迷雾,用一个个小故事挖出会计实务的一个个深埋的雷、虚掩的坑,对广大小韭菜们也算大功德一件。
“假的财经小说,真的会计书籍”,这本小书至少能以这样一种方式抵达读者的内心。
《这就是会计: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读后感(四):资本市场会计逻辑的饶氏究极奥义
尽管读会计书很枯燥,但是读饶老师的书,会让人觉得是在阅读小段子,读小故事,非常有趣。一不小心,刚拿到书的我已经连读了40多页,连续点开了会计技能树上若干枝点,为自己难得的不被手机游戏和头条占据的夜生活,平添许多情趣。
读了自序,我对饶胖老师随手拈来的小故事,化繁为简的高超技能佩服得很。人生阅历是人变得有趣的关键催化剂。国企的经济管理工程师,投资经理,财务经理到职业董秘,网络红人,一路走来,饶老师不断地转化自己的身份,与最前沿的经济活跃行业企业发生关联,经历丰富,交友圈广泛。来来往往的朋友们从他这里汲取到了简单精要的解决办法,他也从朋友们这里得到了更多的小故事,用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饶胖老师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有点不讲究,给朋友们的回复也俏皮幽默。但是回复大都直指问题核心,从事情的大逻辑出发,从关键评判人的视角去看这些问题,摆脱了过多的信息干扰,方法行之有效。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讲的不是从财政部会计宝典里如何解释会计,而是在资本市场上会计应该是符合怎样的思考逻辑。很多事情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关键评判人怎么做要素排序,如何判决的问题。在资本市场上,顺着他这个思路,实现通畅沟通、达成资本市场目标的可能性会变得大得多。“大环境的思路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小思维对大环境未必有大影响”是这本书在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这也是饶胖老师多年市场经历+哲学思考的究极奥义。
《这就是会计: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读后感(五):会计,从“干货”到“湿货”
不才断断续续学过几年CPA,读教材的“干货”,每每在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和合并报表这三座大山面前屡败屡战。试举一例干货: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加上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之和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
不得要领,为了掌握,只能硬背。
硬背,就是把干货生吞活剥,虽说一时救急,却如鲠在喉,长此以往,消化不良。放眼城市白领工作生活,搜寻“干货”,生吞“干货”,毕竟是时间碎片化现代生活的生存之道。
作者这本《这就是会计》,反其道而行之,先化解了这生吞干货的心理障碍:
每天基本保持6个小时背书,苦战半年,虽然只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运气真好,顺利通过”,作者成了中国第一批注册会计师。
其次,作者从认识论的角度,从根本上解释了会计不好学的原因,即“知识的诅咒”:
抽象的词语脱离了其背景或者语境,受众难以理解。而传达者由于自己有抽象过程这一鲜活的背景或语境在脑子里,所以很难理解受众在没有语境下理解这些抽象词语的困难。”也即是说,
财务报告能够将成千上万的交易事项浓缩成若干数字……新的问题就产生了:会计信息和传递也符合‘知识诅咒’的特点”。那么,学习会计的难度,恰恰是不可避免的,是受限于人的认识能力的,读“干货”就必须付出苦劳,必要时还需要“脑补”。
本书恰是一汪清泉,把会计的“干货”泡开了,干巴巴的会计准则和庞杂的数字,在49个故事31个案例中舒展开来,成为细节生动的“湿货”,大部分案例显然都是作者亲历的。印象比较深的,有新三板挂牌公司二级市场价格仅为每股现金的6折,雅戈尔通过会计核算方法变更增加利润100亿,以及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獐子岛扇贝,都是最近几年最热门的资本市场新闻,作者文笔生动,亦庄亦谐,读来相当过瘾,而且推荐序还是国家会计学院院长李扣庆写的,官方实力认证。
作者虽然是二十几年的老财务,但并没有竭力维护财务的职业,时常反思大多数财会从业者没有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比如老板、投资者)去精进提升,陷入重复劳动中不能自拔;而对于涉及外界对会计、财务的误解,比如“不做假账”的探讨,很值得玩味,毕竟,会计是做不出假账的,因为人们并不能定义什么是“真账”,这个问题恐怕很少见到业内讨论。
本书美中不足是港股上市这一章,相对比较学术,准则条文较多,读来一知半解。查了作者履历,可能没有实际操作过,但为话题完整性不得不写,可以理解。
整体上是一本适合会计新手入门上手,同时可以让财务老鸟思维上一个层次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