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人》观后感10篇
《我们一家人》是一部由吴皓执导,纪录片 / 短片 / 同性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 / 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一家人》观后感(一):真实。前路依然漫漫
男主要不是在海外生活多年,在中国恐怕现在都未必出柜。也是因为在海外生活,结婚(借种)生子才那么“水到渠成”,但母亲曾经说过接受不了,一旦儿子借种她就和父亲离婚,不过孩子真生下来,生米煮成熟饭,她也只能笑纳。
母亲经过三年才接受儿子是个GAY,有半年非常痛苦。这跟大多数中国GAY出柜时母亲的反应一样。
为了家人的面子,为了爷爷,男主生子回乡,撒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但一家人无论怎么开明,到最后都不敢告诉爷爷。害怕刺激到他。这就是中国的现实。不过聪明的爷爷大概已经猜到了什么。最后的全家福就是证明,一个外人是不可能参与全家福的。
中国人的爱会演化成担忧,而担忧进一步变成控制。
《我们一家人》观后感(二):一部有罕见勇气让人感动的纪录片
《权力游戏》最近一场戏里Sansa说,families are complicated。看似轻巧的话里带着难言的伤痛。这部戏讲的都是贵族豪门,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人生一个也没有见到。人的成长道路充满荆棘,有幸逃脱伤痕累累童年的,也难躲开青春期的惨烈,然后进入中年危机,挣扎出来已垂垂老矣。majority尚且如此,对minority更痛苦。
吴皓导演的纪录片《All in My Family》,讲自己出柜后同母亲和原生家庭情感挣扎。可以感受到背后艰难的情感历程。隐私是保护我们自己的一层壳,作者把这层壳剥开,暴露在一个依然有敌意的文化里氛围里众目睽睽之下,这是罕见的勇气。最勇敢的凡夫俗子也多是求助于决绝的反叛,为自己求得一条生路。而作者以悲悯之心面对亲人,希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这是一个关于同性恋和原生家庭,子女和父母,挣扎和爱的故事。
《我们一家人》观后感(三):无
今天把这部纪录片看了。电影的整体基调还是比较欢乐,可能和导演的心里状态有关。 电影以第一视角记录了自己和原生家庭的现状和改变。 我和父母及部分亲戚出柜,可能由于都是中国传统家庭,有很多地方感同身受。父母的担忧,自己的一些心里状态。 我看到豆瓣的一个影评,“国内大多数同志自怨自艾、一味抱怨大环境不好,却不去付出行动、完善自我、不断成长,就算环境好了照样是扶不起的阿斗。出柜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但前提是,如何做一个独立的、大写的人。” 关于出柜是自己走出来让父母走进去的说法。我始终认为,如果父母是真的爱你,那他们回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科学的认识同志,那也就不存在于走进柜子里。因为他们知道,同性恋并不可耻。 最后点,出柜也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可怕,当然也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简单。 当然最后的的最后,作为一个成年人,选择了就要承担后果。
《我们一家人》观后感(四):厨房里的秘密
厨房外的成年人是最不自然的。但在厨房里,他们做回了自己,既充满兽性,又充满好奇,常常无端思考起自己的琐事。
而厨房因其隐秘和吵闹的特性,又是一家人讨论秘密的最佳地点。
导演带着两个儿子回家后,女性家庭成员在厨房忙前忙后,带着责任感做着饭。时不时会有仓皇失措的家人闯入这个隐秘繁忙的空间,谈论着面子上过不去的事。
厨房里,导演妈妈、姨妈和姐姐忙来忙去,不断试探着出柜的底线。有时候,是否告诉亲人,并非同志本人可以决定。
影片中的那种尴尬和无奈,很触动人。因为经历过的国人同志,都知道那种既害羞又不甘的心境。
明明自己没做错任何事。
这个羞耻感即来自男性气质的压迫,又来自家庭面子的裹挟。就好像夏日暴风雨前的那种粘腻闷热感,压在头顶和胸口,久久不能平息。
打开柜门,比悄无声息地躲在里面难太多。国人同志这种生活方式的两面性(“正常”与“不正常”)正是更广大普通中国人生活的缩影,你以为作为异性恋你就不用受压迫了?还是看轻了中国式的情感和压抑。
《我们一家人》观后感(五):另人窒息的亲密关系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家庭内的亲密关系另人窒息,一方变成施虐狂,一方变成受虐狂,父母除了养育儿女之外,无其它追求,把希望和梦想全都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儿女的人生当成自己的人生。
看了这部片子除了痛苦就是窒息。她姐姐的表情有一种压抑和痛苦,但后来她又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
她的母亲很难取悦,那一代的母亲很多都难取悦,她们认为她们付出的多,所以她们是权威和上帝,她们只关心你吃的好一些,工作稳定,对你的 精神和想法是否快乐不不在意,觉得那并不重要,毕竟他们在那种缺吃少穿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觉得吃饭喝得能生存本身就是生命 的意义,显然儿女并不满足只是生存本身,他们有自身生存的想法,于是儿子逃到了美国,相对有了自己选择的人生。
多少儿女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呢。但是能怎么样呢,毕竟这是你自己的家,你最后还是会回到这里,逃离只是身体上的,最后你会把他们的希望变成现实,你会按他们的想法生两个小孩。
最后,主角说:也许将来儿子也会想离开他,但是他希望无论他走多远,都会记得自己有个家,有个可以回来的地方,几个父母能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大家庭的父母,中国的父母要么控制得令人窒息,要么冷漠得冷人流血
家是心中永远的痛。
《我们一家人》观后感(六):也许对亲人多一点耐心和宽容
很多地方让我感同身受,但又有一点不一样。
一样在于我作为一个以后可能想要宝宝的lesbian, 妈妈说对孩子保密没有爸爸这件事,我始终无法从两性完备可以让孩子成长更好的角度或者受到其他人更少的歧视的角度去理解这个观点。后者可能是我缺乏经验导致的。
还有妈妈也是成都人。所以看这篇听四川话真亲切啊。
妈妈在一开始对于我是同性恋的看法也是表示哗然、伤心、不可思议、痛哭。觉得自己优秀的女儿怎么会这样呢?甚至产生愤怒,伤心。让我千万不要告诉亲戚。从我角度一开始会觉得妈妈不爱我、觉得我让她丢脸。现代很多quick judger会说自私。但是也许可以等一等再进行判断。(我指的是对一个触到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就马上不问三七二十一跳起来反对你怎么能这么这么想的现象)母亲的反应有她真实的背景原因导致:片中母亲说“过去从来没听说过同性恋”(即使听说也是敬而远之吧)。群体性对于同性恋的认知缺乏 对于子女的期待导致听到子女是同性恋时异常哗然。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我指的是有时代性的前提下导致这样的结果非常自然。所以作为子女也许不该马上责备父母,我们也应该宽容一些,陈述事实,等待他们慢慢理解。也可以看出,片中最后妈妈其实是在慢慢接受的。
不一样的是我妈妈即使在我告诉她我是同性恋以后自己很伤心,也很爱我,也在默默消受和最后想开。我觉得我们都需要给对方一点耐心。就像我们小时候一开始不懂什么东西,父母也没有因为我们不懂就反目成仇,而是慢慢地等待,慢慢地教导。
最后感谢导演呈现非常多元的话题供我们观看。
《我们一家人》观后感(七):很认同导演想法
对长者的绝对敬重为了保全面子的谎言和假惺惺除了食物之外,家人无法沟通还有被迫进食,因为都是为了你好 在我的中国家庭中,爱意味着担忧而担忧有衍生成控制这些都是我急着想逃离的一切可惜实力不够的我们,只能从家乡跑往大城市,也终究逃不出这个文化传统的束缚。
年轻的时候会觉得the tru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thing else但现在年纪大了就觉得what is important is not just the truth but also the other things better as important, for example, other people's feelings.as long as i don't have to living in a lie and also as long as i'm not been denied to live the way i want to live my life导演迟疑了一下,还是用英文说出了这些话。
《我们一家人》观后感(八):“一家人”里面有谁
父母有一点贯穿全片的,就是在讨论孩子长大了如何面对她们自己,她们的两个爸爸。母亲担忧“以后小孩长大后如果问起我妈妈呢?你要怎么回答?”儿子说:“虽然她们没有妈妈,但她们有两个爸爸啊。”母亲喃喃到“这可不行啊,我还是觉得你们这个家庭不健全……”
就我所知,中国的古代历史中,就算有好男色的的同性行为,也会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到了现在,老一辈的人也总是渴望家里有一个男丁来延续香火(家里是有没有皇位要继承,有什么非得继承的?超人基因么?)。那么,自私点说是为了家里人的愿望,往好里说,是为了拥有有家庭的幸福,同性恋的家庭,为何就得遮着掩着?编造出谎言说“她妈妈走了。”“她妈妈去世了。”“她妈妈忙。”
不,她有妈妈,只不过她妈只不过是帮了一个忙,让我们两个男人有能力享受抚养孩子的幸福!然后就离开了。
一家人,这个定义好模糊。说到这个词,总是慈祥的妈妈,严厉的爸爸,可爱的孩子?已经缺一不可了?不能再挤进别人了?我们都深知,不是,可我们不敢违背普遍的大众家庭的组成方法。中国是一个特别严重的人情社会,家族社会,地域社会。不管做什么事,总会被人拿来家长里短,成为谈资,加以耻笑。“我孩子那么乖,我没想到他会成这样子啊!”母亲的疑问,是她自己冒出来的么?不,他的孩子是谈资,是荣耀,如果这个美好的东西被玷污了一点点,在他人眼里就不名一文了。所以,深知这种事的导演选择了逃离。
可,一家人这种观念还是把他扯了回来。他在最后说我现在知道了,有些东西比正确更重要,例如,家人的观念。
我的心在那时缩了一下。他是在美国20年的人,为何家人的目光还比自己更重要。总说环境会改变人,可刻在骨子里的宗族观念,为何没有被抹平,反而浮起来到了表面。我一直以为风筝断了线就不会再回头了,可是,逆着风,它还是飘落在主人身边;落叶并不趁着秋风飞开,而是回到根部。唏嘘,却又无奈。
回到家里,家人说着“我理解。”可是到了晚上,却又暗自落泪,互相fight。不,你们没有理解,你们只是被迫接受,你们只是把希望投到了后一辈中。互相试探,始终说不出心里话。看到有人落泪,就无限自责。那张笑着的全家福,包含着多少忍耐。
一家人里面到底有谁,我觉得,只是一群互相喜欢,互相帮助的人,终有一天,一家人会离开,组成更多的“一家人”,旧的关系,就此别过,互不愧疚。也许还会有一起一起养的小动物。无关性别,无关年龄,无关他人喜好,什么东西都可以说出来,坦坦荡荡。
给我自己,一个胆小鬼,一个想要努力逃离的人,却深知自己已经被锁住了。
另,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两个爸爸》(泰国的电影),儿子被其母亲认领回去,在生母和养父间,他以为没有了“两个爸爸”这种奇怪的标志,他会更快乐,可其实,并没有。孩子并不会介意他的家庭是爸爸妈妈,还是父亲爸爸,亦或者是母亲妈妈,他/她需要的只不过是爱。其他的为何无法接受,无法理解?
我依旧认为,自己快乐最重要。纵使,原生家庭为此得负伤。也许,我仅仅只是自私,但我不能退步。
《我们一家人》观后感(九):对短评里某些热门观点的反对,以及对男同志家庭代孕的一些思考
热评某些豆友的观点真是令人汗颜,什么叫「无法理解一个孩子生下来就被决定没有母亲,这对孩子来说是很不公平的,这是牺牲别人来实现他的私欲」???
结合TA前面的话来看,这句话隐藏的逻辑就是「同性恋家庭(甚至是所有非一男一女的家庭包括单亲家庭)是可以接受的,但仍然是不正常的」,这位豆友说TA「接受任何意义的同志爱情」,但TA的所谓「接受」,大概是基于性取向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妥协,实际上则对于所有非主流性取向以及非传统家庭都报以居高临下的态度、视角。
明明能在2019年5月份这部纪录片刚放出资源就观看到的豆友按理来说都对LGBT、女权、多元家庭议题至少有一点了解,这么多人给TA点赞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关于男同志代孕议题,首先介绍一个概念:
「激/基进女权主义(Radical Feminism)
激进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是被压迫阶级,并称现行的社会体制是性阶级体制 (sex class system);男女不平等是由性别所造成的,消除不平等的方式就是要破坏性别角色的分工。
一些激进女性主义者将女性的低下地位归咎于生理结构,认为女性的身体是自然界的畸形创造,这一生理结构导致女性以为自己应当去做那些屈从于男性统治的事情,诸如生育、带孩子、性交等;
既然并不仅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女性才受压迫,而是在任何经济制度中都可能发生压迫女性的现象,那么女性受压迫的原因就不是由阶级原因,而是由生理原因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女性的生育;
只有通过诸如避孕技术、试管婴儿、人工授精及无性繁殖这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把女性从生育这一压迫她们的生理功能下解放出来,女性的处境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
只要两性的区分在生理上和社会上还继续存在,女性的处境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她们认为,要想铲除这一性阶级体制,必须首先铲除其生理基础;
只有想办法消除使女性处于屈从地位的生理差异,使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不再有意义,才能进而消除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和性别歧视。」
(SOURCE:百度百科词条——激进女性主义)
该类女权主义者与反对男同性恋代孕的人有着较高的重合度,TA们不仅反对男同性恋找女性代孕,更是反对代孕这种行为,支持立法禁止代孕。
支持代孕合法规范化的一个主流观点是:世界上总是有无法生育却有生育意愿的人,有需求就有市场,与其让代孕交易处于地下,不如将其合法并合理规范,从而保障双方的利益与安全。
而反对者则认为代孕在性质上等同于器官贩卖,将女性的器官商品化,而代孕市场的形成会加重对女性的剥削,进一步损害全体女性的利益。
比如,若代孕合法后,身为女性,你的亲人身患重病亟需用钱,这时你的子宫就会成为一个拿钱的选项,且并不是说你可以自己抉择,因为周围的亲戚朋友都会对你施予道德压迫,迫使你用代孕来换钱。此外,自愿免费为他人代孕也不能被允许。比如,作为女性,你兄长/弟弟的妻子无法生育,这时你同样会成为道德压迫的对象。而以上情况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地区只会更加严重,给本就男女不平等的现状雪上加霜。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在支持代孕合法化的时候,会用性工作合法化作为类比。而需要指出的是,性工作者虽然女性占比较大,但从事性工作的男性数量并没有少到可以忽略,性工作对女性剥削较大的现状,主要源于社会上男女资源分配的不公,其次才是地下性产业不合理的规范,而非生理结构。
一个激进女权主义朋友的观点是:男同性恋者选择和男性生活,就自然应该放弃生育权。
但是我认为生育权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且在同性婚姻合法的情况下立法规定缔结同性婚姻的男同性恋禁止找女性代孕,那岂不是会有很多的男同性恋通过骗婚得到孩子再离婚?这样对女性的伤害岂不是更大?
综上,若要同时满足双方要求,解决方法如下:
1. 通过科技手段抹除男女性别差异,从而实现男女平等。
2. zz正确但实用性较低的办法:立法使「找人代孕违法,给人代孕合法。(参见加拿大性工作相关法律条文)」
3. 领养代替代孕。
第三种也是目前欧美男同志家庭的主要做法与Gay community里的zz正确,虽然在西方也仍然有人会在意血缘的羁绊,但相比东亚传宗接代这种低等腐朽思想的根深蒂固,情况还是要好很多的。
而对岸某个岛国在这个月同性婚姻合法后,估计也会对于同志家庭的代孕问题展开激烈的公共讨论。
《我们一家人》观后感(十):真我人生
意外在网络上了解到《虚你人生》导演吴皓的新作《全家福》,一部简短精悍的私影像,充满自我审视和自我剖析。虽然只有短短四十分钟,但实际的时间跨度长达数年,影片伊始导演对其性取向还有些遮遮掩掩,结束时他和 Eric 的两个小孩已是学步儿童。
这不是一篇严肃影评,因此决定明了地分为两部分,先举例我想探讨的几个问题:
1. 摄影机在场时,导演家人的反应显然是被多重 mediated 的,毕竟这是摄影机对私人领域的窥探。影片 credit list 上写着两名摄像,当持摄影机的人是吴皓时,摄影机在场对他的家人有什么影响?是更敢于表达当下的真实想法还是试图压抑第一反应、掩饰过甚的情绪?而当持摄影机的人不是吴皓时,家人呈现出的反应会不会有所不同?人对被摄这一事实的反应相差甚大,如何保证捕捉到的情感不被稀释,又或者这种真实是无法达成的?再进一步说,拍摄是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吴皓带着伴侣和孩子见家人的紧张心情?
2. 聚餐。“除了食物,一家人无法沟通。” 吴皓拍饭桌拍得很真实,爷爷的九十岁生日宴大家道贺的喜庆,非常中国;早饭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家里的整洁度,引发了父母争吵,体现了日常的生活状态;爷爷宴请导演的工作伙伴,强把人家当做未来孙媳,不想让老人失望时女助理露出的微笑;有了 Eric 和两个孩子加入的聚餐,长辈硬要往孩子嘴里塞食物,这也是很典型的中式饭桌场景。家庭饭桌在普遍意义上被赋予温馨和睦的意义,但实际上更像是一种粉饰太平。生活轨迹截然不同的一家人,在特殊场合、时日必须聚在一起,且要营造出一种合家欢气氛,摄影机久置能曝光大家不同程度的尴尬,众生百态耐人寻味(当然不否认也许会有人感到由衷的快乐)。
3. 导演自白。看得出导演在这部片子里是放置了很多私人感情,他不仅充当旁白,也是串联全篇的故事线和情感线的核心角色。就私人影像中的自白而言,解释说明性还是情感宣泄性更重要呢?让观众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更好地理解导演的心境更重要,还是将观众湮没在情感洪流中、忘却思考尽情共情更重要呢?达到平衡是成功还是失败,还是无功无过?
4. 采访熟人。观察到导演惯用的小招数,在采访中途黑屏圈入,正好卡在较情绪化的台词上。拍摄时,家人同时面对着导演和摄像机,既要对摄像机镜头坦白,即是对影像和影像创作本身坦白,也要对自己的亲属(即导演本人)坦白自己的心路历程和(理想状态下)最真实的想法。播放时,他们则如此不加掩饰地将自己暴露在观众面前,更像一种自白:He/she is speaking to you, from the deepest of his/her heart.
进而旗帜鲜明地表达我的两个观点,不喜勿喷。
1. 我不赞同孩子没有父亲/母亲是不行的这一观点。人们对赋予受精过程浪漫意义乐此不疲,因为孩子大多诞生于男女性爱过程。但坦白说,除了受精的那一刻双方处在平等的位置上,就十月怀胎、现代医学辅助下风险较低的生产、哺乳期等等“后续工作”而言,女性承受的压力(和疼痛)远大于男性,在这些过程中双方付出不平等,如何纯粹从感性的角度来理解生育和育儿?这明明是一个很物质、很现实的过程,更别提之后的教育和成长。作为 queer,我更愿意成长在一个“不正常的”家庭,这会使我显得更正常、活得更轻松。成长的过程中,我无数次白日做梦、幻想自己是 Judith Butler 和 Wendy Brown 的孩子,一对有经济基础、开放思想,能从小指导我读福柯、各种zz理论又鼓励我去做自己的 lesbian parents(当然这是我的幻想,她们有可能对孩子很严厉,不过参考 Issac -- 去了 Wesleyan 读音乐 -- 应该不会太强硬吧~),我更 prefer 在这样“不正常”的家庭而不是“正常”的异性恋家庭中长大。私以为孩子必须有一个父亲一个母亲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停留在受精时刻分析问题,没有从孩子的需求上出发。既然从孩子的需求角度上进行思考和作出相应调整是不现实的(就孩子需求我举个例子:一个有艺术天赋的小孩生在双亲都是医生的家庭是多么不幸啊,TA 的家庭非常不利于其成长为真实的自己啊!但我们无法做到给这个孩子分配艺术家家长对吧~),我们至少能尽量避免盲目给建议和下判断(必须要有一父一母)。讲真,如果不是血缘关系,因性格和价值观的差异,大多数家长和孩子可能连朋友也做不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不是各种头衔的家人都齐全,而是充满爱啊~
2. 关于出柜和阶级差异。这个问题最核心的点在于,有太多成年人尚未实现经济和人格独立,甚至没有实现独立的目标且不愿为此牺牲部分既得利益。一方面想着父母给买房买车,一方面想着父母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比如性取向,这是极难的。虽说阶级差异大于性取向差异,但故事是多样的,人生是多样的,就 LGBTQ 群体内部,有工薪阶层自我努力拿到奖学金出国定居的故事,也有留在国内不断努力斗争的故事。自怨自艾、一味抱怨大环境不好,却不去付出行动、完善自我、不断成长,就算环境好了照样是扶不起的阿斗。出柜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但前提是,如何做一个独立的、大写的人。如果不去努力达成这个目标,那就算是方方面面都“正常”的人也是 be shamed of。在这点上我很佩服导演,他努力活成了一个令人敬仰的人。
回到电影本身,“It’s all about being in a family.” 我很好奇,随着大家族的减少、核心家庭增多,出柜这一话题会走向何方。(对我来说,让三代近亲知晓我的性取向比跟我爸妈坦白更让我恐惧,毕竟我跟其中大多数人从没有过私密的、有深度的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