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晓说晓团圆》观后感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03-17 04:54:51

  《晓说晓团圆》是一部由睢姣执导,高晓松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晓说晓团圆》观后感(一):敬佩

  对小松老师就是非常的敬佩,从《奇葩说》到《晓说》,无数次被小松老师的口才和知识储备折服!尤其是小松老师每次讲话都不徐不疾,从容自然,娓娓道来,每次听到小松老师源源不断的输出他的见解,他的知识我都目瞪口呆状,仿佛可以听着矮大紧老师说到天荒地老。高三的时候小松老师就是鼓励我多看书的动力源泉。小松老师是我男神!

  《晓说晓团圆》观后感(二):《晓说,晓团圆。》

  所有的团圆,都是为了离别。” 回想起,在晓说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在意,直到,无意间得到一本《晓说》,节目的文字版,草草一翻,竟被里面的内容迷住了,从此,对《晓说》有了兴趣。

  说起,高晓松,这个人,其实是并没什么印象的。对90后们的青而言,他既是校园民谣的开创者,也是《那时花开》等两部作品的导演,当然,在做晓说之前,他因离婚,酒驾和入狱,屡次登上电视新闻和报纸 给大众的负面形象较多。直到,在优酷决定和他合作制作节目-《晓说》后,他的形象才逐渐改善。拿起一把扇子,一副黑框眼镜,坐在一个家里的壁炉旁,《晓说》,就正式开始了。

  《晓说晓团圆》观后感(三):不是结束,50岁请继续

  无意中点开的广播,听到了《晓说》,然后联想到《奇葩说》里何炅曾经说过的,高晓松可以用一个小时读完一本书,紧接着就可以对着镜头喷五十分钟。而且不是那种毫无逻辑,思维涣散的胡说八道。这其中有多少积累就不用说了。随便听到的一集,讲三沙,里面一个守卫的战士居然是我的老乡。不得不说,冥冥之中,这个世界就是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缘分,或许在大部分的眼里,这不算什么,但我听到了,就是有种莫名的感动。然后,今天晚上在优酷上看完了最后一期,尽管我听这个节目也才几天,但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不光只以长度,还需要广度和深度来衡量它的意义。所以,即便我才看了不久,但相见恨晚的感觉已经很深了。希望晓松老师继续可以在别的地方侃侃而谈,继续用他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游戏人生。

  《晓说晓团圆》观后感(四):世界很大,可以晓说

  看了最后一期,本来以为是2019年的最后一期,后来看的时候才明白,是《晓说》这个节目的最后一期。最后几期有几个观点是个人比较赞同的: 1、网络时代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以前的社会可以看做是金字塔型的,每个阶级,每个层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每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多行为不必被普罗大众评判。但是网络时代到了,一件很小的事情都可以被无限发酵,本来是自己私人的事情经网络曝光之后可能会闹得众人皆知。 2、如今是一个不允许偏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很难再出大师。个人觉得这的确是一方面,如今的社会对一个人的行为、言论的包容度越来越低,很难再允许一个有棱角的人的存在。大家都在约定俗成的框架下面生活,都小心翼翼检查自己所写的东西,畏畏缩缩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之前看过一部纪录片《西南联大》,里面提出民国时候为什么出这么多大师的原因—源于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学术自由。这恰恰是今天社会所欠缺的。

  《晓说晓团圆》观后感(五):《晓说》言外之意“没必要做的事就别做”

  晓松老师感情丰富,很容易感怀人生,多少次我都跟着被感动。 4月底《晓说》结束我没有及时写什么总结,是舍不得说再见,随后我用两个月的时间把《晓说》经典的畅听版听了一遍,以怀念后的心情说再见。我承认听习惯了一个快餐脱口秀也是不对的,也承认自己没有好好的沉淀系统化的知识,但是,高晓松老师伟大的知识见解,海量的知识储备的功底不是假的,还有,他喜欢从某一个点穿插各个阶段的历史机构,对我个人来说还是很值得可信的。我是想那些研究历史文化的人,这也是一种好还是生存所需?假如未来我们都更倾向于快餐化知识学习,还能看到世间一切真相的存在吗?

  我每次与人吵架后,反思吵架过程上的缺点暴露的不着一丝,我的观点里是存在一些歪理邪说的。在《晓说》的影响下,我懂得了反思自己,有错必改,接受听取不一样的声音。我有点敏感的心总是会在看到的不尽人意的细节里不高兴,发现别人本能的细节暴漏,于是就会先入为主,不管对方给出什么样的答案,都觉得虚伪的嘴脸丑的要命,总想逼迫别人承认他话语的心口不一。

  这样的自己就是快餐知识听多了根基上的修养不够,是偏见短板的思维。我好像忘记了以前的自己,是过去的记忆空白了很多,哪天有了这个发现,我若有所思的好像想不起来了,好像在现实的生活里跟着别人表演的节奏太久了,脑细胞休克了太多,越来越不敢相信那件事是真的?我居然会在三十而立的年纪开始了质疑自己的认知,还丝毫为这样的质疑不感到惭愧,看身边一些和我持有同观点的人也不惭愧,还觉得自己学的知识都是使用的,这简直成了一种风气的道理。以前最早听《晓说》的时候,天天听也不觉得枯燥,也没有那么自己质疑的观点,我一直都是从认同的思路去收听,突然,就在某一天自己感到《晓说》说了很多道理,还有更多的道理被掩埋了,自己也解释不清楚为什么想了这些。

  听完《晓说》本来觉得应该更多的舍不得,多愁善感,但是,沉淀下来回味的时候就是这样了。对一切都起了怀疑,我很难相信自己会莫名其妙地起来,结识到了一些从知识专业角度的朋友后我就开始糊涂了。看来朋友(林子)的话说的对,知识学到了一定程度就有了自己的金字塔,只能接受金字塔中间空缺的一两块砖的缝隙,其他的知识都吸收不了。存在的东西变得的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在慢慢固化,我困惑的原因就在这里。终于在听完《晓说》后开始扔下一切,以告别的仪式对《晓说》和高晓松老师说再见。

  关于听《晓说》我学到的观点,就不详细刨析了,听过《晓说》的人都知道:“世界很大,大到可以晓说;路走了49年,方向却不止一边,行装偏爱黑色,内心却是此间少年,护照48页,但是,每个终点都值得赞颂千篇”。

  《晓说晓团圆》观后感(六):高晓松:我不是任何人的灯塔

  5月2号,《晓说》以高晓松在晓书馆与读者见面回答问题的形式,完成了最后一期。

  这是高晓松自己说了很久的最后一期。鉴于他曾经在几年前结束《晓松奇谈》之后也说过类似的话,所以这未必是百分之百的告别。但跨入50岁的矮大紧,或许真的不想玩了。

  2019年,高晓松在知天命的年纪,在《蜻蜓fm》开了一档付费播客——《晓年鉴》。从他出生的1969开始,每集一年,细数他的成长经历以及这一年的国家与世界大事。他曾不止一次的提起,在50岁的年纪,他预备停下曾经发足狂奔的人生轨迹,开始另一种活法。

  但他本来的活法,就早已经成为了网络世界极其另类的存在。从2012年《晓说》开播开始,人们对于这个留着长发、戴着眼镜的胖子的认知从《同桌的你》的创作者和醉酒驾驶的被拘留者,一下子变成了家世显赫、用脚投票、执拗怀念着白衣飘飘的年代,并以此来践行诗与远方的奇人。

  这些年,他启蒙了自媒体,他重新书写了才华的性感指数,他让自己与吴彦祖的永恒选择题成为一种择偶参考,也让有趣的灵魂自信对抗着好看的皮囊。

  他成为很多人的偶像;他成为了众多节目和赞助商的香饽饽;他成为了阿里大文娱战略主席;他成为了哈佛大学研究员。他也成为了很多人攻击、嘲讽、嫉妒和针对的人。

  在最后一期《晓说》中,有台下的年轻人当着他的面说:他已经成为了很多九零后的灯塔。

  他继而就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说:在这个空前扁平化的嘈杂物联网时代,很少有能真正影响到别人的人和事。大家都在惯性地生活着。即使有灯塔照耀的大师年代,被照耀过的人也只有极少数会追随他们的脚步,改变自己的人生。

  《晓说晓团圆》观后感(七):年轻的人们啊,只有真的东西才值得你倾注热情!

  前段时间,吴亦凡发布了调侃自己大碗宽面梗的单曲《大碗宽面》,虽然歌曲本身没有获得太多认可,但是无论是微博上的评论还是无数自媒体都在作者态度上给予了相当大的好评,其中充满了诸如接地气、敢于自嘲之类的褒奖。这似乎给公众人物营造人设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本,只要你直面自己黑点,敢于自嘲,都能很容易收获舆论的正面反馈。

  用自嘲黑点的方式来消解质疑甚至获得大众的好感,凡凡这次干的确实漂亮,但是相较于同为公众人物的前辈高晓松,还是差了不少。大碗宽面的梗只是反映了公众对于偶像明星真实才华的质疑,其中并不涉及道德与法律这种严肃的视域。而之前高晓松因为酒驾入狱却与道德和法律深刻关联,在这种严肃领域犯错误的公众人物,一般都会选择冷处理,尽量用时间冲淡影响。但是高晓松则反其道而行之,出狱后不久就参与拍摄了禁止酒驾的公益宣传片,并且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及自己的这段尴尬经历,而公众也在他一次次直面自己过往的过程中对其加深了坦荡、潇洒的人设印象。

  《晓说》做的风生水起,学术世家出身,有文化会表达,又入职阿里巴巴做总裁,深刻参与到资本主义秩序中去,一个多么完美的现代人。

  如果你崇尚文化,那他的学术世家出身,清华毕业生、中国当代民谣主要发起人的身份可以满足你。如果你向往资本主义语境下的社会地位,那他的阿里高管身份可以满足你。如果你什么都不相信,只想自由自在的生活,那他旅行全世界的见闻也可以满足你。他完完全全的切合着现在大家对于消费与文化符号的崇拜,成了受众极为广泛的文化偶像。

  最后这集里在被问及什么时候会再拍电影的时候,高晓松说要等75岁的时候,到时候他什么都不怕了,可以肆意的表达自己的愤怒了。看吧,他总能风趣幽默似有深意的回应一切问题,但这是什么破逻辑?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没有愤怒却期待年老之后能愤怒?况且好的文艺作品是只有态度就能做出来的吗?看看他拍的那些东西,其实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之所以没有拍出好的电影,不是因为环境不是因为态度,而仅仅是因为他没有这个才华。

  况且即便只论态度,他有吗?

  他在一个问题的回答中提了一下996的事,然后下一个问题就使劲夸起阿里的伟大和不易。阿里可能真有其伟大之处,创业过程也可能真的是非常不易,可是这些不是一个知识分子该去颂扬的。当然他也没有权利批判马云和阿里,因为只有顶着阿里巴巴文娱事业委员会主席的头衔,他才能和比尔盖茨促膝长谈,和克林顿谈笑风生,和爱尔兰总统讨论艺术。

  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他可能随时展现无数种面相,但是绝不会有态度不会有愤怒。

  如果只是把他的闲谈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娱乐消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千万不要把他当成人生导师,以为在他的言语中能获得指导自己的真知灼见,因为他时刻都在表达,但又什么也没有表达。

  我想起几年前看到一段对宁浩的访问,那时候《疯狂的石头》刚刚大杀四方,宁浩头顶着中国电影新希望的光环。访问者问他对于张艺谋导演最近拍的那些烂片有什么感想,宁浩显得很激动,他瞪着眼说,凭什么?凭什么呢?原话记不清了,大意是凭什么要求一个人不断的提供你们期望的东西,他不能有自己的自由吗?当时我觉得他说的挺对的,公众人物也是人,总是拿一个尺子去量他们,是不是有些不公平。(直到看到今年《疯狂的外星人》,才发现原来那时候宁浩就已经为自己的堕落做好了理论准备。)

  真的是这样吗?一个人掌握着巨大的话语权,吸引了巨大的关注度,甚至占据相当大的社会资源,却不做负责任的事,这样对吗?权利与义务难道不应该是对等的吗?

  一边享受着人们对于知识分子的尊重甚至崇拜,一边在几乎所有的公众事件中缄口不言,然后又把自己的沉默和无能全部归咎为除自己以外的其他因素,怪社会、怪国家、怪zz正确、怪平民主义。

  高晓松已经修炼成了魔人布欧式的人物,面对一切问题,都能云淡风轻的以自嘲为武器将其吸收进自己的肥大的身体并转化成自己人格魅力的佐证。

  还有罗振宇、马东、吴晓波这些人,他们比咪蒙还要可怕,咪蒙只是一个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疯子,她太想赚钱了,为了获取流量无所不用其极,最终为自己招来灭顶之灾,我们很容易看出咪蒙的可恨可恶之处,但是高晓松他们则不同,在前互联网时代积累的知名度让他们可以更从容,他们不需要表达任何的观点,没有观点就不会有错误,只需要仗着自己早被认可的文化人身份,加上不错的口才,在互联网综艺的完美包装之下,就能轻轻松松的扮演着人生导师。

  他们时不时的做出委屈的样子,仿佛在说我不是不想表达观点,只是这个世界真是太危险了,zz要束缚我,愚民要谩骂我,还有zz正确的暴徒要攻击我,我也是血肉之躯呀,而且那么多人都是不值得被同情的,凭什么让我来趟这个雷啊,我们来谈文化吧,谈人生,这些也是重要的嘛,你们多听听总是有好处的嘛,况且我也不是完全不谈现实问题,都在里面呢,你懂得嘛,不能明说。于是在虚无缥缈的观点之中,若有似无表达之后,高晓松们鱼和熊掌兼得。

  这些人值得年轻人崇拜吗?值得一脸懵懂的大学生乘飞机不远万里的去听他摇头晃脑的闲谈?

  世界确实纷繁复杂,真理没办法一句话说清楚,每个人也应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但是这一切的选择当中应该有一个底线,那就是我们选择的东西应该是真的。

  只要你真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你把听他们说话当成听相声图个乐呵,你像喜欢岳云鹏一样喜欢他们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但年轻的人们在听高晓松们夸夸其谈的时候,显然并不只是认为自己在听相声,他们心底期盼着这些偶像们传达出更深邃的东西,而偶像们则极尽春秋笔法的言说着,一再暗示自己所表达的东西有别于普通的综艺节目。但是请大家认真的想一想,这些年你从他们那得到了什么?

  节目最后有一个戴眼镜的小姑娘,说在韩寒那期知道了网络环境里的表达是情绪大于内容的,what?且不说这种见识是多么的肤浅无用,你真的是听他们说了后才知道的吗?还是你自己在挖空心思想要说服自己在这些节目里确实学到了东西?

  写到这就不得不说一下韩寒,他这些年一直在拍烂片,我想大部分人可能和我一样以为他只是能力不够,面对审查,又在资本裹挟之下,拍出烂片还奋力吆喝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我们不愿像讽刺郭敬明那样讽刺他,总觉得他至少应该是自知的,他会努力做出更好的东西来。但是他在节目提到自己电影里那些令人尴尬的段子时,竟然也是颇为得意的态度,还说那是他创作的特点。呸!

  现在我怀疑他也是不自知的。

  《晓说晓团圆》观后感(八):2019世界依旧很大,大到可以晓说

  2019年,生于1969年的高晓松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而他的知音们(高晓松给自己粉丝起的爱称)也迎来晓说的最后一期,在高晓松于他的祖籍以及他任职的阿里总部的所在地杭州开的晓书馆里,高晓松回答了来自全国各地知音代表的疑问,畅谈七年来的节目中精彩与遗憾,分享人生中成长与修为,畅想未来的旅程与期待,为这个七年的节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也在当天的微博中这样说到:感谢旧时光,一切皆有情…… 初识晓说 晓说这档节目是高晓松和优酷在2012年三月合作开办的,到现在已是整整七年了,中间高晓松曾经和爱奇艺合作过一年多的时间,节目改叫了晓松奇谈,再之后,晓松老师成了阿里大文娱的总监,而优酷又被阿里收购了,矮大紧同志自然而然的就又回到晓说,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而我作为这档节目和高晓松的粉丝入坑这档节目则是一个偶然,那是六年前,高一的一节音乐课上,音乐老师给我们放了一期讲述音乐文化和历史的晓说,那时的我并不了解高晓松,知道他完全是因为一两年以前那起著名的酒驾事件,印象中他是一个有着五短身材,留着长发,整日一副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表情的有着油腻气质的发福中年男人,再加上之前的酒驾事件,所以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极其不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真诚而又不失风趣的讲述还是很快的吸引了我,那时智能手机还未普及,各大网络平台以及视频软件还不像现在这样如日中天,这类网络平台自制的文化类脱口秀很少,这样新颖的节目形式也激发了我的好奇,在那节课上对于音乐领域一窍不通的我仿佛被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生动的给观众讲述了华语流行乐坛近三十年他亲身经历的历史,以前的我对历史和文化若感兴趣的,却永远只停留在那狭窄的领域里,永远是课本上那些冰冷的数字时间年代人物和地点,围绕的也无非是宏观上的一些大事,从来没有接触过深入研究音乐乃至是华语音乐的历史,更不要说是以自己一个人的视角去观察和感悟历史,所以看完那期节目 自己出去好奇便去找出往期的节目来看,本来以为是一个音乐节目(因为高也是以音乐人的身份出名出道),后来发现节目的内容包罗万象,不只是历史,文化,军事,地理,zz,更有高在文化圈艺术算混迹多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小喜欢文艺的男孩子开奖真如获至宝,于是一口气把之前所有的节目全都补全了,而这也成为我与晓说不解之缘的开端。此后的六年里,我将晓说所有的几百期节目全都看了,并且大都是在周末一更新就第一时间刷完,而我这不知不觉的成为了高晓松最忠实的知音…… 成长与陪伴 记得高晓松曾经说自己做晓说的初衷,只是刚被释放,许多人找他合作做节目,他又不想和别人一起做,于是就自己办起了脱口秀,最初还起了一个不雅的名字叫“闲得蛋疼”,后来在韩寒的建议下才改为晓说,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节目一做就做了七年,七年来, 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从少年到青年,从高中到大学,从用电脑看晓说到用智能手机看晓说, 高晓松也变成了矮大紧,七年来,高晓松带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品鉴七大艺术,畅谈经史子集,他带我们聆听过亚得里亚海的海浪涛涛,俯视过圣托里尼岛上东正教建筑的蓝色圆顶,参拜过耶路散冷三千年的哭墙斑驳,也拜访阿姆斯特丹红灯区大佬的烟花柳巷,一路向南我们致敬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昨天涯,瑀瑀往北,我们揭开阿拉斯加德纳里山的神秘面纱, 本能寺之变、明治维新、寿司之王让我们领略了一个菊与刀的别样东洋,加州的阳光沙滩 纽约多伦多的灯红酒绿、里约的热情奔放、太阳马戏团的造梦幻想成为我们对西半球新的印象,我们同王尔德叶芝学诗歌,我们与梵高鲁本斯论绘画,我们和隈研吾贝聿铭一同赏建筑, 我们与贝托鲁尼和托纳多雷谈电影,我们一起经历过14年18年世界杯的兴奋呐喊彻夜无眠,也经历过川普上台的震惊世界,我们和刘慈欣一起谈过宇宙的起源与未来,也讨论过“二舅”一个普通人的坎坷与心酸,我们在莽莽俄罗斯广阔的西伯利亚平原上感受斯拉夫民族的 沧桑与粗犷,也在台湾和海南看到人性最初的温廉恭俭让,我们感叹于热火焚鲜肉的 《金瓶梅》也感动于冷月葬诗魂的《红楼梦》,七年来,高晓松不曾认得我,可我却总觉得他已经成为生活在我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一个人,我了解过他青春时的迷茫与疯狂,见证过他的落寞与成长,从一个四十依旧“惑”的浮躁自负的浑身戾气的不羁才子,逐渐学会和这个世界平和的相处,虚心的探索,最后温柔而坚定,自由而悲悯的面对世界的遗憾,成为真正 五十岁知天命但依旧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长者,七年来,也见证了高晓松再热爱的事业上 渐行渐远,开办了杂书馆、晓书馆、晓岛,还去了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当了研究员 写了几首优秀的新歌,笔耕不辍写完了《阿里传》,做了《矮大紧指北》等音频节目,似乎一路走来,收获满满,没有蹉跎了岁月,也未曾辜负了初心……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记得高晓松这句话躺在我的笔记本上也有好几年的时间了,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便感动于他的生活态度,成了我的座右铭,还曾经以此为班会主题给同学们做了一次演讲,获得满堂彩后来这句话被改编成了歌,渐渐的家喻户晓,在网络上也引起过不小的争论,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高晓松和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并理解的愈发深刻,现实与梦想,苟且与远方的悖论与辩题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生活永远的命题,当我们在把绝大部分天地用来耕种稻谷,别忘了辟出一小块方寸之地,栽上一朵花亦或是一棵树,当我们累了时嗅一嗅花香,亦或是在树下乘凉,那是生活的意义所在,是所谓的诗和远方,高晓松其实是一个外表粗犷,内心却细腻敏感,按他自己的话说叫做“骚柔”,从小生于优越的知识分子世家,衣食无忧,在学术与书海中耳濡目染,学富五车却不辨菽麦,五体不勤,年前成名,这些都造就了他身上那种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和略带矫揉造作的知识分子情怀,他在年轻时会为了爱人用烟头烫胳膊,会跑到东欧跟乐队一起流浪,会为了自己的爱好从清华辍学,会做许多年轻人因为所谓的荷尔蒙做或想做的事情……而我和许多听晓说的青年也在 中学大学乃至工作岗位上苦苦挣扎,在七年晓说里我们共同实现了自我的救赎,洗涤了自己 成长和找回了我们在路上所丢失的东西,高晓松在晓说中沉淀自己,从一开始的恣意挥洒, 聊天胡侃,到最后为了讲清楚很小的一个点要去查阅大量资料,梳理了前半生所学也提高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踏实和敬畏,他也去了基层,去了三沙市,见到了艰苦奋斗在一线的军民,见到了为了伟大理想和责任,生活在祖国最南端国土上的最可爱的人,也批判过清华优秀毕业生梁博教育他“名校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学会收起自己毕露的锋芒,继续对这个世界保持谦逊和好奇,对一切包有包容和尊重,从最平凡的人身上看到最原始的温良恭俭让,从最平凡的柴米油盐中领悟生活的烟火,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公知,而是一个鲜活而有趣的灵魂,一个已过中年却仍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此间少年,这正是他最可爱和动人之处,而我们也通过他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有了对诗与远方最初的憧憬,有了走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情怀与抱负,有了奋斗努力最持久的动力,他在节目的最后说到:“我现在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我一睁眼不是五十岁,而是十五岁。”是呀,年少的时光是美好的,但是一路走来我们 无数次在梦想与现实间苦苦挣扎,呐喊,煎熬,无奈,迷茫和斗争,在苟且面前低头妥协,又对着诗与远方追逐眺望,后来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痛苦那么小,我们的未来那么远,渐渐的我们发现苟且和诗与远方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勇敢的过好每一个苟且的日子,用热爱去拥抱新的生活就是我们真正的诗与远方,高晓松晓说停更了,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微笑的面对苟且,和爱的人读诗,脚下又或许是永远到不了的远方…… 最后,想用每一个晓说迷倒背如流的一段话做结:“路走了五十年(晓说刚开始时为四十三年),方向却不只一边;行装偏爱黑色,内心却仍是此间少年;护照四十八页,每一个终点都值得赞颂千篇;旅程左右万里,时差却最多一天……2019世界依旧很大,大到可以晓说……

  2019年5月11日

  《晓说晓团圆》观后感(九):七年晓说完结观后感:人丑就该多读书

  年初我跟合伙人说今年做点什么新项目呢,他说去听听《晓说》20190103期“一场没有诗和远方全是苟且的演讲”启发启发思路。所以我是今年才开始看《晓说》,春节期间补课了从2012年开始至今的每一期(2014-2017和爱奇艺合作的叫《晓松奇谈》)感觉受益匪浅。

  没有为焦虑熬的鸡汤,没有成功学速效胶囊,上说星辰满月,下说贩夫走卒,动机绝不无耻,观点绝不中立,侃侃而谈之中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整个过年季和这样一张大脸的中年男人朝夕相伴,感觉居然甚好。

好奇 一把通往新世界的钥匙

  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头衔来描述高晓松,出生科学世家,在清华学习电子技术,却又组建乐队,作词写歌玩起音乐,写书拍电影,这又做起网络脱口秀,真是在各行业都发展得风生水起,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真是典型的“斜杠人生”。

  看完《晓说》、《晓松奇谈》对高晓松彻底路转粉,书读的多的人如此有魅力。节目里高老师天文地理,人文荟萃侃侃而谈,给广大屌丝青年拓展视野。所有看完节目的人无不赞叹高老师学识渊博,一个人能读这么多书而不疲倦,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直对世界充满好奇。

  因为他对世界充满好奇,所以去了很多国家,到处看看摸摸,不放过任何细节,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发现一段故事;

  因为他对世界充满好奇,所以会和遇到各路货色人马侃侃而谈,掌握各种奇葩和你不知道的事。

  对世界充满好奇;

  对生活充满热情;

  对未来充满期待。

  我觉得这是节目带给观众最直接的意义。

会讲故事的人有趣迷人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高晓松应该算得上千万里挑一的人了。

  一个人不不间断的叭啦叭啦40分钟,观众听得居然不打瞌睡,高晓松讲故事的能力是极强的。你可能猜不到这档节目观众男女比例居然差不多,还是大量都是讲历史、地理内容的一个节目里,一点也不妨碍大量女性观众的喜爱。

  这得益于高晓松系统的知识体系,他总能通过一条线来窜起中外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又或者以穿越的视角回到故事的场景中揣测主人公的想法。用非常有画面感地描绘了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私人茶会,用独特的观点讲述张学良其实是个纨绔子弟,用怀疑论的眼光预测马可波罗并没有来过中国。我曾经在公众号里推荐过高晓松口述历史系列中两个令人记忆犹新的故事:二叔等待十七年的爱情故事,以及1931黄金大劫案。我最爱的还是看世界系列,从新的角度了解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一些节目为了讨好男性观众,会选一些美女主持来刺激人气,比如《天下足球》,有了马凡舒加盟后,果然成了更多男球迷每周的节日,但这个定律放在《晓说》却翻了车。

  有几期节目里,优酷有可能为了照顾男性观众,也有可能为了推广其他签约主持人,安插了美丽又清纯的胡辰和高晓松一起做节目,不得不说的的确拉升了节目的颜值,但尬点也是直线飙升。面对如此能聊的高老师,美女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点点头,然后又皱皱眉头表示疑问,接着又点点头假装表示听懂了。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弹幕沸腾了,观众们玩有奖竞猜都玩嗨了,看谁能猜到美女何时能开口,结果整期下来结果除了片头播报广告,就没插上一句话。

在天下足球,马凡舒是花;在晓说,胡辰是花瓶

  第二季的晓说之后,加入了很多嘉宾访谈的内容,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觉得高晓松并不适合做访谈,他个人的能量密度太强,话太多,无论是吴宇森或者张艺谋等等,包括之前的C罗、克林顿,徐克等,都是在尬聊,而且问不到点上,而嘉宾碍于面子也只能随口敷衍。完全你讲你的我讲我的。还不停地 ...是是是...对对对…

  在嘉宾访谈几期里面,有个例外,就是吴秀波那期,双方都很放得开,聊得很痛快,我甚至一度怀疑吴秀波上节目之前喝大了,一直都在聊女人,聊初夜,唱起老歌,看过这期节目再一想,“谈恋爱吗,坐牢的那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吴秀波身上其实并不奇怪。不过如果要对这期打个分,我会打0分,因为整期bbb消音,想听的全听不到!

  对于我来说有没有美女和大明星都不重要,反而更喜欢高晓松一个人讲故事。

看久了居然觉得高晓松眉清目秀的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高晓松应该是那一千里难看的999分之一。

  上帝还是公平的,让你满腹诗书的同时,一定把你的脸打肿,为别人留条活路。不过也是个优点,就是看高老师的节目不太会走神,万一太美,看着看着就走神了。即使在这看脸的时代,颜值不过表面东西,才华才是让所有人折服的真本事。高晓松长了一副不被世人宠爱的脸,但他偏偏才华横溢,锋芒盖过颜值 。

  这个节目有个副作用,会让你看脸的审美能力下降,看久了居然觉得高老师还挺帅的。

  事实证明,有钱就可以任性,人丑就该多读书。

独立思考 构建知识体系

  独立思考形成自我的价值观,我觉得这是节目带给观众更重要的意义。

  引用高晓松的一段原话:“人的成熟成长对自己的改善,有两个方向是特别珍贵的,第一个叫做知轻重,不管做什么职业,知轻重都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成长就是从知轻重开始;第二个是大而整,从追求各种细节,各种东西,修饰的词汇,结果等等,当你把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追求一遍的时候,其实大而整最好,类似以返璞归真,再也不搞一些琐碎的东西,其实知识也是一样,开始很细,天天跟人炫耀各种知识细节,这些年我最大的成长就是感觉到自己,整个的结构,在我心里慢慢变成一个大而整的东西。”

  年轻年少的时候本身知识量很少,学习只需要把大量的知识信息输进脑袋就好,到了三十岁以后,知识累积越来越多,加之如今信息泛滥,比起吸收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建立自我知识的检索系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过滤器,它能帮我们把知识分文别类,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体系才有完整和坚定的价值观。

  看完节目,确实颠覆了原来对历史的认知,但是我也不认为他说的都对,这也是高晓松做《晓说》的初衷,抱砖引玉,激发大家重新怀疑世界,重新认识探索世界。

  “前半生说了太多话,五十之后尽量少言。”高晓松微博上说,今年4月会《晓说》将彻底完结,另一个音频节目《晓年鉴》将于今年11月50岁生日时结束。

  在节目影响力还在不断上升的时候结束它,晓说的观众应该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他是高晓松,自由洒脱的高晓松。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