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军装》的读后感10篇
《父亲的军装》是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著作,68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一):那些年的战争时光
看到,或听到哪些抗日老兵的事迹和经历总是让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澎湃。我们这一代人距离烽火连天的岁月太遥远,想象不出他们的冲锋,怒吼和生死。而当初的英雄们也似乎不愿再提起那段铮铮场面。
还好,徐子建的老父亲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把我们眼前的景象再次拉回到了那场到处是硝烟的战争和浴血奋战的先烈们的影子。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二):我们从历史中来
百年前的湘江边上孕育了无数能人和志士,走出来改变世界创造历史。徐爷爷贵在担当情爱。是珍爱赋予生命宝贵和热情?余生甘心安于当时选择。一路走来无愧于心。
一个人的历史里隐涵着家族成长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百岁老人的存在本身就让人想想自己要怎么活过来这一生,每一步每一天都在生命里沉淀,朴实的道路,朴素简单精彩。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三):从历史的洪流中走过
上个世纪前半叶,对于我们的祖国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五十年。这五十年,内部军阀混战,外部列强入侵,生产力停滞不前,国力举步维艰;无数富甲天下的商人破产,无数良田因战争而荒芜,老百姓在生死未卜、颠沛流离中苦度日月,望眼欲穿。当我们回望那个时代的时候,如果不是亲历者的讲述,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
但是,他们就从艰难中走过,就从恐慌中走过,虽然在历史的洪流中走得跌跌撞撞,但是毕竟是走过来了,走过来一片风和日丽艳阳天。
以上就是我在读完徐子健的新书《父亲的军装》的第一印象。相比于《父亲的军装》这个书名,我更喜欢《家园徐望》。在我看来,只有经历过战争,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他们才能感觉到家园二字的亲切、沉重。
关于徐静蕾,只知道她是演员、导演;关于徐成沄,只知道他是一名抗战老兵,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被授予国家金质纪念章。如果没有《父亲的军装》这本书,我万不能将此两人联系起来。原来,徐静蕾也出生于名门望族;原来徐静蕾的家族也曾有过辉煌,有过灾难,有过失意,有过在挫折中的崛起!只是,如责编老师所说,这本书中,徐静蕾真不是主角,主角是徐静蕾的爷爷徐成沄。
为何关注,只因为爷爷也曾抗击过日本人,也曾在国民党的军队中服过役。战争结束后,爷爷和徐静蕾的爷爷一样,对那段经历闭口不提,也是在我们的再三追问下,才将那段历史断断续续地说了出来。同徐静蕾的爷爷一样,我爷爷在提起当时的番号的时候,张口就来,绝不犹豫,说起他的班长、营长、团长,爷爷也是满脸的思念。虽然爷爷当时只是一名士兵,虽然他只在禹门口守过三年河,但是他们在抵抗异族方面,都为祖国做过贡献。
在《父亲的军装》一书中,作者从徐成沄的父亲写起,写他怎样发家,成为湘潭望族;写他怎样衰败,使我看到了类似于巴金小说《激流三部曲》高家的影子。只不过,《激流三部曲》到分家戛然而止,而对于徐成沄,故事才刚刚开始。
偶然的机会,年轻的徐成沄学习中医,面对艰难岁月,他应征入伍成为军医,从此走上了马革裹尸的岁月。在那动荡的岁月,他参加过淞沪会战,炸过汪伪列车,鏖战过兰溪,坚守过承德,几度行走在死亡的边缘。却也在艰苦的战争中结交过赵锡田等国民党上层军官,在民族大义上,他们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但是在抗战结束后,在内战中被俘,通过观察体会到共产党的的官兵平等,更感受到国民党的派系林立;通过看到庞大的农民自发的支前队伍,更受到民心所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统一中国。书写到1950年徐成沄脱下军装结束,后面的故事应该还有很多,只是与这本书没有多大关系了。
在读书的过程中,从丰富的图片,翔实的细节可以看出作者查了多少资料,做了多少工作;从作者准确地用词炼句,可以看出这座扎实的文字基本功。
这本书,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轻松又沉重;这本书,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思索家与国的关系;这本书,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跟随着主人公体会战争的残酷,感受生命的可贵;这本书,更让我们感受到“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但是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我相信我们华夏民族的子孙还会义无反顾投身其中,为民族、为家族洒热血,舍生命!
合上书,白色的书衣上三分之一的地方是绿色的竹林,象征着军人的高风亮节;三块军功章,象征着徐成沄的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同时,徐静蕾小楷手书的序言更为此书增色不少。
好期待下一部徐子健自己的故事……
ass 3 SHA256 Code Signing CA0?"0 *?H??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四):老伴少年时的球友,历时八年著书
老伴少年时的乒乓球好友徐子建,60年前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退休后潜心创作,历时八年,《父亲的军装》2019年7月终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了。
八年中老徐战场考察,跋山涉水,搜集资料,行程上万,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老徐亲自提笔提字,送给老伴。老徐的毛笔书法也是相当漂亮。
徐静蕾书写爷爷抗战胜利时的诗。
祝贺老徐获得当当新书销售排行榜的冠军。
2019年8月8日,北京文艺频道专访《父亲的军装》作者,徐子建。
老徐的女儿徐静蕾为父亲的书作序。老徐非常高兴,小徐尽了孝心了。
我读这本书,非常感动,徐家在抗日战争中有11个人投身到这场战争中,老徐的父亲从国民党军医到共产党军医,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了无数个伤员;从淞沪抗战到挺进大别山,是历史的亲历者,是战争的活化石。
我非常佩服老徐尊重历史力求准确的精神,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里找寻。远涉台湾从当事人那里获得第一手资料。将家族的故事著书成册。祝贺徐子建先生,并 期待他的第二部,等三部著作早日问世。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五):九死壮志仍未改,两身军装证历史 评《父亲的军装》
出身于买办家庭,少年时亲历家道中落;继而投军,学习医理,成为国军军医;抗战时转战淞沪、浙江、江苏、湖南等地,九死一生;后又成为解放军军医,一直在军中救死扶伤,活人无数。这便是《父亲的军装》一书中主人公——徐成沄老兵前半生的传奇经历。 《父亲的军装》是徐子建先生在搜集了大量口述史资料的基础上,辅以严肃的档案记载,以旁观者的口吻,叙述他的父亲徐成沄老兵前半生的经历,以及徐家早年兴衰的一部家史。 家史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并不好写:以何种态度面对家庭的荣辱成败?如何评价长辈的所作所为,需不需为“尊者讳”?对于家庭成员纷纭的口述,是全盘接受,还是严肃验证?如何综合多方的叙述?这不仅考验着作史者的史笔、史才与史识,更重要的是关乎着良心、诚实与严谨。 令人赞叹的是,《父亲的军装》一书,子健先生以旁观者的视角叙述,亲切有味,富有代入感,语言朴素自然,叙述条理分明,环环入扣,还附上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这不仅很好综合了父辈的口述与档案的记载,而且以徐成沄先生的个人经历,以及家族的兴衰,讲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大势。因此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一部家史阅读,还可以作为一部讲述家风的书来读,更可以作为一部记载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书来读。 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徐贤志堂”,主要记述了徐家早年的兴衰史。徐家的老祖宗,即本书作者徐子健先生的祖父——徐方兴先生,早年艰苦谋生,后靠买办致富,广置田地,多娶妻妾,开枝散叶,形成湘潭的一个比较大且富裕的家族,就在烈火烹油之际,不料因投资煤矿失败,家道开始中落。后因祖母胡乱花销,徐家生活终于陷入窘迫之中。子健先生并没有为尊者讳,总结道: 大规模投入一个新行业,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以祖父当时的年龄,真的是廉颇老矣。倘若当年投资,联合几个内行的矿主,借用他们多年的经验,也分担一些投资的风险,结局便可能是另一个样子。……可穷苦出身又不识字的祖母不懂持家,年轻时被三祖母随意打骂,受了半辈子的窝囊气,如今成了一家之主,很有些一步登天的感觉,突然得到这么一大笔财产,又不知道这钱来得并不容易,“崽卖爷田心不痛”,挥霍起来是很不在意的。 这种从家族兴衰总结的经验,真实诚恳,充满血泪与感喟,对于我们今天,也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子健先生还记载了自己太外婆没有让母亲和姨妈裹小脚,还送她们上学堂,也叙说了老人们一生劳碌,虽没有留下财富,但却把正直和善良的品格传给了母亲和姨妈。子健先生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家庭无以为宝,以善良与教育为宝的道理,可见此书可当学习家风之书阅读。 书的第二、第三部分别是“抗战家族”与“钟山风雨”,是全书的核心,主要记载了徐成沄老人半生戎马的经历,以及徐氏家族全家抗战的历史。 徐成沄谦虚待人,尊敬前辈,加之自身勤奋好学,因此学得高明的医术,成为国军军医。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徐成沄先生所在的军团63师377团,参加了淞沪会战,后在金山成功阻击了日军登陆,但是寡不敌众,退守萧山。后又协助炸汪伪政权的火车, 最后参与了惨烈的兰溪会战。 其间,徐成沄不仅从个人的视角看见了张发奎、冷欣等抗战名将的侧面,而且亲历战友的死亡,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目睹了国军并非一味的消极抗战,国军也有轻生死,敢拼命的士兵,为今天更真实评价那段历史,作出了个人的贡献。子健先生除了写了徐成沄老人的所见所闻,为了追求真实性,还客观引用了其他人的讲述,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那段烽火历史: 最近看到63师老兵孙和生回忆浙江兰溪保卫战:“189团官兵都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腰间。上级下了死命令,所有将士必须坚守阵地,不得退后一步,人在阵地在。进入你防守的阵地,你就要把阵地视为自己的坟墓。进入阵地厮杀前,大多数战友都会默默地许诺:‘来生再见’!” 徐成沄老人在抗战其间,九死一生,却活人无数,功德无限,还救了一个日本人的性命,体现了医者父母心的崇高人道主义理念,但也这是这个举动,差点让他丢了性命——原来身受重伤的日本兵还想着顽抗,打了准备施救的徐成沄一拳,徐成沄回忆道,假如日本兵手上有枪,那么自己小命可能就丢了。不仅如此,日本人还向挂有红十字的木舟射击。 这些都可见战争与侵略者的残忍,今天和平的来之不易,是国共双方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而徐成沄老人的抗战家族,全家几乎为兵,尤其让人敬佩!通过祖辈的抗战经历,子健先生对如今网络上为汉奸翻案的现象给予了深刻的批判,认为枪口对着谁的问题是不可打破的底线,以史为鉴,可以知今,无疑体现了该书的强烈现实意义。后来徐成沄老人因为一则子虚乌有的“桃色新闻”,转职地方。国共内战,徐成沄重回国军,却兵败定陶,成为共产党的俘虏。徐成沄老人共产党军营中,亲身感受到共产党军纪严明、平等友爱、活泼团结、积极乐观、艰苦朴素的军队作风,还认识了解放军高层领导,感受到了亲切和蔼的干部作风,加上转职前就感受到国民党腐败的风气,于是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发挥所长,为解放军将士疗伤,最终脱下了国军军服,穿上了解放军军装,成为人民子弟兵。 徐成沄老人半生戎马,两身军装的传奇经历,不仅“见证”了抗战与国共内战史,而且“证明”了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必然性,给读者以深刻的历史教育。 正如现代口述历史先驱、英国社会学家保罗·汤普森所说,口述历史给了孩子们或者说年轻人一个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机会。大多数人能够通过上一辈的叙述,对历史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倾听和理解上一代的过程中,口述历史对家庭凝聚力和社区凝聚力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人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那些抽象的、高度凝练的历史记录中,亲身去进行口述历史相关的实践和学习,能够让人们对于历史有更加切身的感悟。 《父亲的军装》正是这样一本以鲜活的人物,亲切的叙述,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教育、家风教育的家史,在徐成沄老人身上,我们既看到了无数类似的奋勇抗战的士兵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得知战争的残酷,和平的不易。而且还从个体的角度认识到,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必然性,这便是这部书最深刻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也是最值得我们再三品味感悟的地方。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六):倾听吧,那些即将消逝的记忆
家国史是由一个个国民的个人史构成的。近日,一本类家庭史的回忆录上市了。《家国徐望之父亲的军装》。作者是演员徐静蕾的父亲徐子建先生。这个七十五岁的儿子,讲述了父亲,现年103岁的徐成沄先生在抗战和内战期间的经历。也许徐静蕾的名字自带流量,能让这本书多些卖点,但这本书无关徐静蕾。要说有关系的话,也只能说是徐静蕾的家族前史,并且是一部苦难史。
本书收集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图片凯旋做国士,战死为国殇。十八年幸有此身存先简单介绍一下徐成沅的战争经历。
从1932年徐成沄参加湖南保安团开始,到1950年脱下军装,作者徐子建的父亲经历了18年的军旅生涯。时间刚好契合抗战时期和内战时期。
因家道中落,1932年,16岁的徐成沄穿上草鞋戴上斗笠,参加了湖南保安团,次年成为军医。卢沟桥事变后,徐成沄所在的部队奉命开往淞沪前线,集结在西子湖畔凭吊岳飞墓,高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开始连夜行军,在淞沪战场南部,海盐乍浦一带,开展反登陆战。淞沪战役失败后,转战临安,开展游击战。1940年,参与炸毁汪伪高官乘坐的火车的战役,歼灭了七八十名去南京参加“还都仪式”的汪伪高官。1942年,参加了守卫兰溪的战斗。历时八十一天的浙赣战役,国军死伤四万余人,民众被杀二十余万。1943年,参加龙潭战役,歼灭日军15000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徐成沅的记忆中,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候,电台播音员因为激动流泪,中间换了两个播音员,才播完这条消息。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中国平民用生命换来的,是一条无数人民血肉铺就的胜利之路。在这场抵御外辱的战争中,徐家男丁十一口,全部选择了枪林弹雨的生活,参加抗战。
抗战结束后,因一场“桃色风波”,徐成沅退伍回乡从医。后因受地方势力排挤,于次年重新参军。1946年9月初,国军兵败定陶,徐成沅被俘,期间由短暂逃脱,又再次被俘。经感化教育,成为解放军的一名军医,还治好过刘伯承的眼病。
序言,徐静蕾书法宣纸历史的细节:战争残酷,人性向善,和平宝贵在本书中,战争的残酷是以无数的细节展现出来的。
在兰溪的一次战役中,伤员实在太多了。征用的房子里,到处都是伤员。
“轻伤员坐在凳子上,地上的伤兵有的躺着,有的斜靠在墙上,床位不够,医生也不够,他们以便等,一边痛苦的呻吟着,有的疼的太厉害就大声骂开了。”徐成沅连续两夜没有合眼,为伤病员处理创伤。
“父亲示意医兵把一块干净的白毛巾塞在他嘴里,手术刀向伤口切下去,接着锋利的锯条响了一阵,那条血肉模糊的手臂被切下来……手术室外放着一个箩筐,里面都是截下来的手臂和大腿,鲜血淋淋。掩埋排的士兵把它们埋在山坡上,土堆前放一块大石头,上边刻有63两个数字。这简易的纪念碑,记录着63师将士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掩埋排的弟兄恭恭敬敬在土堆前脱帽鞠躬。”战争中,最痛苦的是亲密伙伴,就在自己的眼前,从讲笑话的、骂粗话的大活人,变成一具痛苦扭曲的、血肉模糊的尸体。徐成沅说,他记得有次战斗,炊事班准备了130人的伙食,半夜部队作战回来,吃饭的人只有七十多个了。
在桐庐前线,他的好朋友,国军63师377团一营龙营长缴获了几个鱼、肉罐头,邀请徐成沅分享,一颗炮弹落下,龙营长头部中弹,最后一句话是:“伢子……”在离开人世之际,挂念着幼小的儿子。
徐成沅的两个子女,也是在军队家属转移过程中死亡的。
战争就是男人的血、女人的泪、还有儿童们的苦难。
当有些历史学家津津乐道于zz人物的角斗、战争谋略的推演、伤亡数字的对比时,那些被抛进历史事件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难道他们只是历史的工具,在历史的对决中,势不两立?影视剧里就是这样描述的。但本书披露的一些细节,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皖南事变后不久,国共两军已经公开交火,一次,国军抓获了六男二女的游击队员,上峰命令要将这些俘虏活埋。接到命令的邵排长谢绝了其他部队的帮助,自己带着俘虏进入树林,挖了一个坑,让俘虏跳进坑里,用松土掩埋,还没没过头顶,就集合队伍返回营地。
“队伍走出一里多地,一班长突然说落下了一把铁锹,回去拿一下。没太久,一手提灯笼,一手拿着铁锹赶了回来,在排长耳边说了句:人都走了。”因为害怕事情败露受到军纪处罚,邵排长找机会提前退役了。
不仅有国军私放俘虏这样的细节,徐成沅被解放军俘虏的细节也很有意思:
“父亲战战兢兢的从树下站了起来,摊开了双手:‘没有枪。’两个士兵仔细搜了一下身,确实没有枪……年轻军官态度缓和下来,看来抓了个上校,挺高兴,他不再用枪指着父亲,于是右手提枪,左手牵着父亲的右手,一边走一边做起了宣传动员……”解放军战士牵着国军俘虏的手。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尤其让人意外和感动的是,平民对待俘虏的态度。在本书主人公被关押的地方,由于战斗还在进行,粮食供应不上,看守的战士和俘虏都饿肚子。房东老大娘悄悄走到窗户底下,从窗格里塞进去两块红薯。
“没人看守的时候,她还送来两个玉米棒子,口里念叨着: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在这本书里,人不再是历史的工具,他爱大自然的美、爱漂亮的容颜,他害怕死亡,害怕家人受苦挨饿。书里的一个个小人物、一个个小细节,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从一些细节窥探主人公未来的命运按照作者的规划,《家国徐望》是三部曲的家庭史。《父亲的军装》是第一部。20世纪下半叶的故事还没有展开。但从本书提供的一些细节,我们可以想见主人公接下来的命运走向。
1947年,中共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同时要求各战区利用作战间隙,开展以诉苦和“三查”为中心的新式整军运动,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当时本书主人公已经在军区总医院工作。
“对父亲的批判现从生活细节开始。和别人一样,被批判的人先要站起来,然后接受大家的批评。”紧接着批判的角度转移到了阶级出身和历史问题上了。“‘徐成沄,你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军官,进入革命队伍,目的是什么?’还有人敲起了边鼓:‘现在,打入我军内部刺探情报的特务可不少。’”幸好更上一级的领导出面干涉,检查才通过了。
通过这段细节,我们可以理解作者在《写在前面的话》中这个故事了:
“六年前在重庆,我刚开口问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情况,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严肃:‘那不能讲,国民党是消极抗战。’他曾标榜自己是‘一辈子zz上没说过错话’。我只好耐心的告诉他,国家对这段历史已经有了客观的结论,国共共同抗战,都是光荣的事。事后父亲买了中国社科院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他认为社科院才能代表党和政府的立场。老爷子做了摘录,然后告诉我,‘抗战的事情可以讲了。’”老爷子经历了什么呢?希望在下一部作品中能找到答案。记忆是为了不遗忘。不遗忘,是为了不再发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如果有真诚的记忆,苦难就有价值20世纪中国,苦难深重。尤其是抗战以来,万里中原沃土,数千万血污游鬼,不知魂归何处。相比俄国自18世纪开始的西伯利亚叙事,德国的集中营叙事,老欧洲的一战叙事,他们叙述苦难的深厚,反思的深入,实在令我们汉语世界汗颜。
当然,我们也有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齐邦媛《巨流河》、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和《文学江湖》、老鬼《我的母亲杨沫》等回忆作品,但区区这些文字,怎么能载得动如此厚重的苦难。并且,苦难不应只由作家书写。家国史是由一个个国民的个人史构成的。普通民众也要加入到这样的苦难叙事中来。
抗战时期,一个13岁的小女孩小岵女士,就出版了一本属于她个人的苦难史《小难民自述》,讲述了抗日战争爆发之初,她从南京一直逃难到昆明,辗转七个省、历时九个月的经历,记录了八千里路战火烟尘。那是她12岁时的家国记忆。
《小难民自述》被称为中国版的《安妮日记》。它不仅具有史料价值,更由于它提供的生动的历史细节,使得后代的读者和研究者,能够形象地体验到历史场景的丰富性,历史评价的多元性,历史认知的现场性。《父亲的军装》的价值同样在此。
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尝试出版的《述林》,通过口述历史的收集整理,开辟了一条回望过去的记忆小路,可以,我只见到了第一辑《战争阴云下的年轻人:1931—1945中国往事》。这些记忆是有温度的,它让我们的过去的苦难具备了面向未来、建构更美好世界的人文价值。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学着去采访自己的父辈、爷辈、倾听和记录,开始写自己的父辈、写自己的家族,用个人的记忆,丰满历史的血肉。
说不定从现在开始,就能形成一股撰述、出版家族史、个人史的潮流。愿记忆不要随着他们的老去而逝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