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子与小脚》读后感10篇
《辫子与小脚》是一本由[法] 佚名 绘 / 韩炜炜 编著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辫子与小脚》读后感(一):辫子与小脚
看古人穿衣吃饭,知岁时迁变
观市井日常琐屑,识人情往来
法国无名氏绘制的一组京都的生活图,在清朝的时候,有市井民生,各行各业,三教九流,也有皇孙贵族,锦衣怒马,亦有朝廷定制的各等级官员的朝服,命妇的朝服,也有寻常妇人的日常,或走行于大街小巷,或是牵儿带女,或是穿针引线的寻常生活。
在每一幅图的下面都做了详细的解说,有出处,还有在各地的一些地方的方言,或者是在当时的流行语言等,在了解了图中的物件等,还可以知道这些物件的出处,还有有趣的一些故事等
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那个时候的人间烟火,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与士农工商
一本清都风物志,看尽世间士农工商各个风情,在画中,感觉那个时代的风情
彩色绘制,各色的包罗万象
王孙贵族,他们的出行,都会有官位等级配备的仪丈,而这些全是有一定的定制的,国家对于这些的规定都非常的严格,不能逾越
坐轿子,平民百姓,以及各级的官员,还有公主等,都会有一定的规定,包括朝服等
以前看电视或是小说的时候,看到说谁谁的几品官员,家里的建筑却是因为什么而让人给举报了的,然后获罪了的,可见在当时的法律是如何的规范的,不像现在的时候,你有钱你什么样的房子都可以建都可以买都可以住,在古时代却不是那样的,在京城这样的zz中心中,连你住的地方都有一定的墨守成规,有些地方你不做官,即使你很有钱也是买不到房子的。
如一本百科全书,在那个长辫子的时代,徐徐的向我们展现出京都的特色,通过过外人的笔画,一笔一画的勾勒出清时的风土人情
如果不翻这书,我还真不知道,原来纸元宝是可以买的啊,那个时候的货郎都是走街的吧,没有固定的摊位,全是移动式的生意。
我一直以为纸元宝是需要亲人亲手一张一张叠成的,因为印象中只有小时候,每到一定的节日全是家里一大堆一大堆的纸元宝,那个时候全是全员行动一起叠的。
原来还有卖鸡毛掸儿的
如此看来,在当时的闹市中,是何等的热闹,同时又是何等的齐全呢吃,穿,用皆是有之。一个都市的活力就是各行各业的叫卖声,号子声,开道声,引来的三六九等,三教九流,热热闹闹,洋洋洒洒,登上这个社会的大舞台,装扮着各自的社会角色,演奏着自己的独特音符。
那个时代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但是,看着这一幅幅的栩栩如生的画卷,看着这世间的人间烟火,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闹与详和,看着各色的衣服,各种的礼仪,感受着那几千年来的礼仪之邦带来的种种的千年延续下来的传承。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都有着各自的特色,衣,食,住,行,都有着千年的传承烙印。
《辫子与小脚》读后感(二):观辫子与小脚有感
相信不少人都像我一样有着深深的老北京情结,老北京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那一排排我们普通老百姓一度进不去的红墙黄瓦,不是皇家园林里秋虫的悲鸣,不是那些我们触摸不到的锦衣玉食,无价珍宝,更多的是市井中那一幕幕鲜活的生活场景,和那一声声儿充满京味儿的大吆小喝,卖缸盖儿嘞,桂花糕嘞。长长的大茶壶嘴儿中腾起的热气和那倒茶的伙计百变灵活的身手,那一头板凳,一头煤炉的剃头挑子,甚至是街上过来的衙役耀武扬威地横扫一鞭,也能带给我们一些回味儿。可惜,那个年代没有相机也没有录影,我们只能从幼时的回忆中寻找那些特殊的带着回忆的气息。 回忆,承载着多数人的情怀,相信没有哪个人不留恋自己的美好记忆。普希金说,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所幸,法国这个不知名的画家,把我们祖宗的生活给鲜活地记载了下来。士农工商,他们的吃穿住行,在这里样样得到了展现。打八角鼓儿、数来宝、打十不闲儿、提猴儿、耍坛子,种种市井场景一应俱全。这个书中,还给我们展示了很多小吃,有的流传到了现在,像河捞、桂花糕、豌豆黄、五香豆、卤煮,有的很少见了,像鸡头、秋食儿等。相信现在多数年轻人已经不会使用杆秤,“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儿……你就是定盘的星”。秤杆上的第一颗星叫做“定盘星”,是秤砣与秤杆平衡的基点。其他刻度称为秤星,秤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因为做生意不能黑心。事实上秤杆的每颗星都象征天上的星宿,而秤杆的尾端名福、禄、寿三星,用来告诫生意人少一两无福,短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古人的文化,一杆秤就够我们学习几日了。不是这本书,我几乎都要忘了什么叫“平升三级”(瓶生三戟),就是二郎神的那个方天画戟,三个插在一个瓶中,寓意平升三级。何况它还被做成风筝,又多了一层飞的更高的意思。 博物如果仅仅限于对物的追索,而不研究其背后的风俗和人情,就失去了其一大半的意义。这些图画的意义不止于表物,味儿可以通过物什传达,生活礼俗却要靠人物活动来体现。像丧礼,我翻着看了看,这个书中,丧礼的细节十分丰富,从报丧到男女服饰,还有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几乎没有机会见到的哭丧棒儿和灵幡。人物不外僧俗,这本书中的图画还表现了很多在京喇嘛的形象,以及苦行僧,化缘僧人的形象,我们都知道,清朝是十分崇尚佛教的,特别是喇嘛教,喇嘛官职化也是清朝的一大特色,通过他们的服饰和行动,我们可以窥见这一体制之一斑。古人是缘物寄情的高手,不管是丧礼中的哭丧棒,还是去庙里烧的大小物件,无不在以物传达着人情世故。 可能因为画者是外国人,所以,他对这一切都报以好奇的眼光,因此才能观察入微,画出他所看到的一切,身子包括了拣穷、拾大粪。这对我们来说算是所幸,如果是我们本土的画者,可能会因为司空见惯,而不去表现这些琐屑小事,致使错失很多对后人来说有意义的东西。世俗生活在博物研究中是比较薄弱的,而这恰恰是与我们的生活最相关的。 塞万提斯说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这本书用当时的图片把那些难以寻觅的旧事记录了下来。
《辫子与小脚》读后感(三):被影视剧误导太深?这才是真实的清朝帝都生活
“清宫戏出爆款”,被认为中国影视行业的共识。
据界面数据不完全统计,自1983年《少女慈禧》播出之后,中国至少播出了60部清宫剧。其中《延禧攻略》以单日播放量6.5亿,刷新了全网电视剧 网剧的播放记录。
电视剧引发社会对剧情、人物的热烈讨论,同时还带火了一大片IP,但剧中的某些场景还是与历史上真实的生活还是有很大差距。那个年代相机、录影尚没有出现、或是普及使用,我们只得从文字和绘画中小心翼翼的求证。
幸运的是,一位法国不知名的画家用画笔将京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记录下来(推测绘画时间在1800年前后)。士农工商兵,画册既有高贵的王公贵胄和满汉官员,也有走街串巷的游商小贩,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吃穿住行在他的笔下一一展现出来。领读文化的新书《辫子与小脚:清都风物志》收录了这位法国无名氏画家绘制的水粉彩册,并参照原书中法文注释,对每帧图片进行精准详实地说明,详实地描绘了赋予老北京活力的人群。
与我们的视角不同,这位身处异国他乡的法国画家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到惊讶和兴奋,细致入微地画出他所看到的一切,甚至包括了拣穷、拾大粪和缝穷等很多底层的老百姓。
例如,拉上用水车图。图中一名留着细长辫子的男子牵着拉满水桶的马车,挥鞭前行。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皇帝用银斗测量各地泉水的重量,发现只有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最轻,所以将其泉水定为天下第一泉,并颁布禁令不让平民百姓饮用。每日清晨,西直门城门一开,第一个进城的就是从玉泉山来的皇宫的运水车。
这名男子的发型为何如此“怪异”?还要从清朝的建立说起。
清军入关建立清王朝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权威,向国内强行推行满人的风俗,众所周知的就是强迫汉人剃头。书中“酒醉打架”“送喜盒”“送南酒车”中绝大多数男性的发型大多留着金钱鼠尾辫,这是尊重历史事实的。现在影视剧为了审美,不太注重细节,不论早期还是晚期,千篇一律都化妆为后期改良后的“阴阳头”,让观众误以为清朝几百年间男子的发型一直没有变化。
再看汉装妇人图。画中妇女头上插戴口衔珠串的金凤钗,身着上衣袄、下裳裙子外加背子。在汉服概念中,所谓衣裳是分开的,衣指上体之服,裳指下体之服。前面我们说到的“剃头”问题,在实行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清朝统治者为了缓和两者之间的矛盾,便有了有“男从女不从”等一些列说法,指的是男子的衣着、服饰要遵从满人习俗,女子可以沿习明朝服制。
古人是借物寄情的高手。《辫子与小脚:清都风物志》所收录的图画不仅是在描绘人物,还在于以物传意。“秀才游街”“南方人打躬行礼”“酒醉打架”“小俚偷烟袋”“划旱船”等等生活化的场景,都可对清朝帝都的真实生活窥见一斑。
我对老北京文化有着很深的情结,也有幸在这座城市生活、工作,尤其喜欢这里的旧物逸文,而这位法国人的的绘画总能将我带入旧时的北京城。
《辫子与小脚》读后感(四):满清生活
男人留辫子是清朝入关统治中原后实行的一种控制汉族人的强硬手段,虽然在清朝统治初期一些拥护明朝统治的汉族人为了反对这种精神控制采用各种方式反抗,但是随着“反清复明”希望的逐渐渺茫与无望,加上清朝的逐渐繁荣与稳定,汉族人便接受了满清的统治,对于留辫子这一举措也渐渐的接受了。
书中绘图——大人上朝女人裹小脚则是从宋朝开始延续千年的残害女子身心的一种陋习,其目的就是妨碍女子行动,控制女子的心理,让女子无法像男子一样成为社会上事情的决策者,并且给人们洗脑,让男子和女子以此为美,并且主动的缠足,为男子统治社会提供优良的社会基础。
《辫子与小脚》是由法国无名氏绘制,韩炜炜编著,领读文化出品,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历史文化类绘图书籍,其中绘制了235帧反映清朝人民衣着、生活以及职业的精美图画,并且按照法文注释进行翻译说明,编者还将法文注释中的错误改正过来,使这本书既有准确性,又有科普性。
书中绘图——卖豆汁男人留辫子和女人裹小脚同时出现的时期就是清朝,选用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为这本书命名,这就是这本书取名《辫子与小脚》的原因吧,当时清朝鼓励男子留辫,却反对女子裹小脚,甚至出台禁令防止民间偷偷裹脚,但是传承千年的裹脚陋习终究没有被一纸禁令所改写,反而原本不裹脚的满族女子也开始模仿这种行为,最后满族渐渐被汉族同化,文化也得到了很好地融合。
书中主要对清朝的满汉官员服饰、出门方式以及满汉普通人民的生活模式、谋生方式进行了绘制,而且对每一幅图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书中所描绘的事物或场景,在那个没有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年代,通过这位法国画家的写实画笔为我们重现了清朝时期的社会阶级与人民生活方式,为我们现代人了解清朝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书中绘图——酒醉骂街书中除一些被编者特意标示出来的错误,整体看来还是很写实的,比如官员和命妇的服制、小商贩的买卖生活都是那么的具有生活气息。书中有我们现今仍然可以看见的冰糖葫芦、对联、灯笼,但是更多的是我们看不见的物品,例如柳罐、纸包袱、桂花油等,还有现在只有在某些景区、老城区才能看见的茶汤、鼻烟、荷包,这些东西都是清朝时期是小贩们背着扁担或者摆一个小摊子在街巷里就可以做的营生。
清朝的生活我们可以透过这本书了解一些,各色的生活方式都体现出了生活的艰辛,人们努力做着自己的工作,不管是朝廷官员还是走街串巷的小贩,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员,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才构成了繁华昌盛的大清朝,每个人都为丰富多彩的清朝文化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书中绘图——卖门神挂钱随着现代清宫影视剧的增多,其中单娘娘们的代步工具是什么就众说纷纭,具体是什么样的对于清宫历史没有研究的人根本无从了解,这本书就像是一部清朝人物生活的百科全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清朝,像我一样喜欢清朝文化的读者可以好好的翻阅这本书,书中处处有惊喜。
《辫子与小脚》读后感(五):或许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应犹在
失落的王朝,不灭的风情。
在网文圈,“穿越”一直是热门题材,各大网文平台都有着庞大的读者群体。从最初的今穿古发展到穿越不同的异世界,类别繁多,玩法新鲜,绝不重复单调的穿越。
互联网时代,小说影视化屡见不鲜,为了迎合市场,根据各大IP改编的影视剧层出不穷,但真正深入人心的貌似不太多,排的上名号的就更少了。不知道是因为观众的口味变化太快,还是因为审美疲劳,骂声总比赞美声大。
总之,就我个人而言,我的剧库里也只有一只手都能数得出的几部剧。一部是2001年古天乐主演的《寻秦记》,一部是2003年徐峥和张庭主演的的《穿越时空的爱恋》,以及前几年大热的《步步惊心》。
其中《寻秦记》还被翻拍过,不过没逃过扑街的命运。我也纳闷,翻拍就没几个不扑街的,就不细数了,不知道《新寻秦记》的导演翻拍的理由究竟是因为主角能赢过古天乐,还是因为五毛特效和浮夸剧情能被骂的体无完肤……
言归正传,从战国到明朝再到清朝,历史上比较特殊的王朝都被玩了一把,套路无外乎是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往古代人的世界,然后各种奇葩经历和遭遇,有笑有泪有感动。毕竟,本质上它不是在讲历史,而是在讲爱情。
然而,我们都知道,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就在于你可以无限遐想,却无法改变。
主角们最终都没能改变自己的宿命。不过虚构之为虚构,正在于你可以跳出正常逻辑,满足私心,至于读者和观众能不能买账,无关紧要。
但是,只要你些些关注过这类电视剧,你就会发现,网络上讨论的最多并不是剧情是否合理,而是剧中的穿帮镜头和不合乎历史史实的漏洞。从台词到服装再到礼仪等常识错误不一而足。
大众传播因自媒体而泛滥的时代,如果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后果可想而知。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他们缺乏正确判断,容易见样学样,这种影响是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
所以,对于历史,不是教科书和课堂里的才叫历史,有正确的向导,你可以更亲近历史,进而用历史丰富你的现实。
如果不能企求一部优质的影视剧带你了解历史,那么好的书籍可以给你想要的体验。
领读文化出品的系列图书之一的《清都风物志——辫子与小脚》一书,精选了一位不知名的法国人绘制的关于京城市井人物的水粉画共235幅,从王公贵族到贩夫走卒,各个阶层的人物跃然纸上,内容囊括他们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以图文并茂(参照原书注释,重新做了注解说明)的形式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清末京城人的日常生活图景。
本书一共分为两册,上册人物涉及王宫贵胄,公主命妇,满汉官员,兵弁杂役,官员车马,社交礼仪,民间交通,佛僧道士,外藩异族,四时服装。下册人物涉及结尾巷头的把式艺人,有练武摔跤,杂耍说唱,算命占卜,耍猴玩熊;有走街串巷的游商小贩,内容包括衣食住行,琴棋书画,吃喝玩乐,女红妇用。
《清都风物志——辫子与小脚》不仅是一本历史人文科普类读物,更是一本实用类历史工具书。
清末的北京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是一个神秘莫测、深奥难探、迷幻难懂、美梦难忘的东方都市。尽管它正处于衰落的阶段,但是生活仍旧在继续,并不会因为帝国的坍塌而停止。
所以,一个有活力的都市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他肯定和林语堂先生《动人的北平》里所描写的北京有所差别,也和老舍先生《骆驼祥子》里的北京不尽相同,因为时代更替,岁时变迁,人情往来终归是变了。但不变的是这座都市永恒的气质和风情。
翻开本书,你会发现各行各业的叫卖声、吆喝声、号子声、开道声仿佛充斥耳边,这些声响引来的三六九等,三教九流,各色人群也仿佛热热闹闹,洋洋洒洒,在社会的大舞台上装扮着各自的社会角色,演奏着自己的独特音符。
他们或许在时代的洪流中毫不起眼,甚至不值一提,个人的作用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他们都曾为历史的交响乐章奏出过醉为美妙的音符。他们已为历史陈迹,却又始终鲜活。
这令我想到了1987年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获准在故宫拍摄的关于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电影——《末代皇帝》。这部电影成为历史上唯一一部在故宫实景拍摄的影片。电影全长达3小时以上,当年曾包揽9项奥斯卡大奖。
影片最后,在紫禁城的黄昏里,往事历历在目,已为平民的溥仪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植物园花匠,他进入曾经生活过二十年之久的故宫也需要门票,一个回家需要买票的人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可惜紫禁城的夕阳与月光依旧如昨,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龙椅后面藏着一只幼时玩耍过的蛐蛐。
皇帝看似风光,其实是世上最可悲的职业。
前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南唐后主李煜,后有煤山自缢的崇祯皇帝,不知为何,唯有溥仪最令人动容。
或许谁都没有错,人生在世,难逃的是宿命吧!
《辫子与小脚》读后感(六):二百多年前的北京什么样?
在摄影出现以前,绘画是保留影像的唯一手段。与摄影的真实、便捷不同,绘画更多地带有绘画者主观色彩,也耗费相对更多的创作时间,却是了解过去的珍贵手段。
图中“公奶奶”着夏冠服,戴夏朝冠,挂朝珠,身着吉服褂,披肩,内蟒袍。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传承中,鲜有如《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风俗画巨制,能够生动逼真地再现十二世纪北宋首都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市井生活状况,我们都知道它的作者是同时代的画家张择端。而在七百年后,一位法国人同样凭借一枝画笔,把清代北京化繁为简地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视野里。让人叹惋的是,这位画家没有留下名字。
图中驮轿描述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轿子,前后各有一人,前者步行,后者乘马。《辫子与小脚:清都风物志》是从这位佚名法国画家的水粉彩画中撷取235幅,每一幅配有简短文字说明,经编辑整理而成。全书涉及人物众多,上至天潢贵胄,下到黎民百姓。既有花样繁多却不越雷池的服饰着装,又有截然不同、等级森严的出行工具;既介绍行行色色的行当,从笔贴式、鸟枪兵,到算命的、叫花子,无所不包,又讲述鲜活的市井日常,从外路人赶着骡子驮货回家、摆摊卖梳笼篦子,到酒醉打架、布兵误差挨鞭子,应有尽有。
图中两个南方官员见面互相打躬,北方受满族文化影响已放弃此种礼节。众所周知,我国是礼仪之邦。《周礼》、《仪礼》和《礼记》这三种合称“三礼”的古代典籍,在理论上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极为深远。清代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脱不开三礼的约束。《清皇朝礼器图》、《皇朝通典》对于服制、出行仪车等规定,既等级鲜明、一望便知,又不厌其烦、细致入微,界限分明,不可逾制。书中王公大臣的人物图像可谓一丝不苟,从服饰的样式、外观到颜色、材料,都有详尽准确的描绘。出行工具也是泾渭分明,同为乘轿,亲王的八人抬,大学士以下至三品以上为四人抬,平民则只能二人抬。轿子的制作取材、所用布料、颜色、配件,各有不同,书中鲜明了表现了这些细节。
碾米匠:现在消失的行当,古时不可惑缺。从外国人的画笔下审视二百多年前的北京,让我们得到的不止是惊喜。同为旧时北京的记录者,见诸清代各类笔记的文字,往往失之主观、片面。秀才游街也许会诉诸文字,从文人们津津乐道于唐代士人中举后曲江宴游即可知,而司空见惯的日常往往被无意识的视而不见。笔记中不见,绘画中更是踪影全无。而在外国人看来,这一切都是新鲜的,值得记录的。这位无名法国画家的无心插柳,却惠及了今天的人们。收生婆端坐在车子里,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名为报马的通讯兵面含微笑、执辔缓缓而行,背上背着装有重要信件的信箱;打着梆子巡夜的更夫在夜幕下辛苦地行走;肩扛铡刀、腰系围裙的刽子手镇定自若的行止;卖帽顶的笑盈盈地看着前方……这一切于今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如若没有这位法国画家的无心之举,就只能任人猜想。
缝穷,即补衣服的,穷人赚穷人的钱。与《清明上河图》一样,《辫子与小脚》是一部描绘清代北京的风物志。所不同的是,后者是分开来绘制的。从人物到风俗,既连贯统一,又各具特色。每幅画主题突出,用笔简省,形象生动。可以看出画家的意图是不求形似,只重神似。有时候明显比例不协调,视觉上也没有立体感,但完全不影响欣赏和理解。有些比例失衡处可以看出画家有意为之,有些则是笔力不逮,心有余而力不足。虽在一定程度上失真,却拙得可爱,朴实无华。
算命的瞎子纵观全书,编排有失妥当。上下册之间有人为割裂之感,前后衔接失当,显得凌乱无序。如按人物、穿衣、出行、风俗、百业等细加分类,则会锦上添花。
步兵误差挨鞭子虽有不足之处,《辫子与小脚》不失为一部值得推荐的好书。这本书贵在跳出自我的视角,借由外人的眼睛,来看自己。在司空见惯之处看出闪光的内涵与美感。这本书提醒我们,自己眼里的自己不一定客观真实,换一个角度去看,得到的往往是出人意料的惊喜和快乐。
孝子报丧勘误:
1.P004,亲王、郡王、之妾:第二个顿号应去掉;
2.P010,普天之下皆为王:王后缺个“土”字;
3.P024,职务类似现代哨兵、斥侯、通讯兵:侯为候之误;
4.P035,在"男从女不从"(即对汉族男子严格要求遵从汉族服制,而妇女则放宽):男从女不从,主要指男人必须剃发,女子放宽缠足要求,女子仍然缠足盛行不衰。此处应该是男子遵从满族服制;
5.P087,这种唧筒由两具太监操作:应为两个或两名;
6.P111,最后一段,惊破鸳鸯后少“梦一双”三字;
7.P123,经过数百次次搅炒:多了个“次”字;
8.P130,绍兴中,……各十裹来改:改为献之误;
9.P146,再放在通风处景凉:景字多余;
10.P167,清朝康熙年间贡生陈面麟着有《鹌鹑谱》:著有;
11.P169,素油的提炼,大约始于汉:前后重复;
12.P181,违者问斩个赦:不;
13.P191,享有“小人参”、“金笋”的美誉:后缺句号;
14.P239,一为“暖帽”,一为“凉帽”:后缺句号;
15.P277,例如马鞍,皮质鼓面,等的手工艺人:前一个逗号应改为顿号,第二个逗号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