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识宋:他们的宋朝》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1-12-08 18:01:50

  《识宋:他们的宋朝》是一本由孙健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80元,页数:2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识宋:他们的宋朝》读后感(一):你的宋朝

  宋朝其实不好写,因为有宋一朝300可说可讲的东西实在太多,如果你想面面俱到那一本书估计只能讲到黄袍加身,而要是过于简略又很难理解这个中国历史上武将被削弱至谷底而士大夫达到极致的一个朝代,便如文彦博所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本书却另辟蹊径的从人物入手,看有宋300年间主宰各个时期的风云人物,通过他们的所作所为来溯源当时的社会情境,辅以zz、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共同为读者展现这个中国历史上很特殊的一个朝代。

  首先是走出五代结束混乱重新统一天下的宋太祖与宋太宗兄弟俩,这二人可以说基本奠定了宋朝重文抑武的大方向,可能宋太祖赵匡胤时期还好一些,毕竟是从五代走出来的开国皇帝,虽然有着杯酒释兵权的举措但有事发生依然会重新启用,知道军权是国家的底气,但即使如此也依然有“欲武臣尽读书”与“宰相需用读书人”两句名言,而后面继位者则更甚。后宋太宗更是由于高粱河之战发生的政变在心中埋下了一根刺,治国的大方向也由外转内“治国在乎修德尔,四夷当置之度外”。在作者看来两次的北伐失利不仅让宋初的精锐之师丧失殆尽,无止境的募兵也成为宋朝的巨大负担,宋朝积弱积贫之势已经开始显现。

  接着作者讲寇准,无论是少年登科还是三十岁就进了帝国的中枢都告诉我们寇准的能力非常强,而作者更是从寇准的生平入手,逐一分析这个在历史中个性鲜明的士大夫,一个以真面目示人的率真之人。充满了棱角的寇准在这个讲究安静温和的时代环境格格不入,但他个人的形象却间接的为后世士大夫树立了一个榜样,所以后来仁宗忍受包拯、神宗忍受王安石,皇帝与士大夫的相处竟然显得有些可

  然后是狄青、王安石、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朱熹、史弥远直到贾似道等人,也如前文一样先放出他们的生平,然后多维度的去分析,把他们个人一生的言行放到历史环境当中去看,看宋朝对他们的影响,看他们对宋朝的影响。

  比如狄青,就是宋朝对他个人的影响,可以说便是生不逢时,一生就是个悲剧,崇文抑武的宋朝不需要狄青这样一个武夫进入朝堂,被贬都不行,用一句流行话来说就是狄青必须死。

  比如王安石,就是他对宋朝的影响,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他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统治集团分裂为两个派别,新党即变法派与旧党保守派,两个派别的斗争持久而激烈一直延续到北宋末年,也就是先不去管变法的失败与否,王安石的变法事实上开启了名为朋党之争的zz主旋律。

  这本《他们的宋朝》也可以当成人物史诗来看,很多时候我们都说一个人很难影响历史的车轮,这话当然没错,但有宋一朝这些人却给我们一个错觉,他们好像真的影响了历史的走向,不仅如此,对后世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了,比如朱熹的道学,正如本书的名字,这是他们的宋朝,也是我们的宋朝,但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的宋朝。

  《识宋:他们的宋朝》读后感(二):基于史识的理性分析

  文/高立

  唐代刘知几《史通》,提出治史三要素史实、史论、史识说,后人称为“史学三才”,“三才”说中,“史识”居于最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研究历史,必须有卓越超群的对历史的认识,舍此,没有其他更正确的途经。

  孙健博士以治宋代zz史的学术背景,基于历时性观察视角,展开对中国古代断代史宋代的专题研究,其最新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于新版专著《识宋 他们的宋朝》。

  作为研究zz史的学者,孙博士视zz史为历史研究的基础和主干,将人与结构性因素相联系,以zz人物从政理念、仕途作为为参照,考察两宋皇权结构、士大夫zz、兴文抑武国策、内政外交互动,抓住zz运作的这些关键环节,整体描述宋代zz结构,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进而持论有据地展现宋代经济、zz、社会的本质特点,历史走向,明确了宋代作为重要的转折时期,在中国历史演进进程中的定位。六朝隋唐以来的贵族zz,至宋代,发展成为君主专制,中国社会治理,从此走上了中央集权的发展道路。

  通过孙博士的爬梳,我们得以知晓,前世五代,武夫悍将左右政局,文武关系失衡,社会一片乱象。长治久安,成为朝野共同的期待,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努力方向,于是,以“陈桥兵变”登上皇位的宋太祖赵匡胤,痛定思痛之下,奠定“文治”导向,宋太宗更是“兴文教,抑武事”,决意改变五代以来的皇位传递“乱象”。在此背景下,科举出身的文臣大量步入仕途,佐国遭忧的zz家寇准、威震边疆的名将狄青、11世纪改革家王安石、大儒朱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活跃于历史舞台,初步形成了文臣治国局面,思想自由,学术发展,向古代先贤经典寻求治世思想精髓,一时间,北宋荆公新学、温工学派、洛学、蜀学、关学,南宋湖湘、金华、永康、永嘉学派,相互辩难,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了另一个巅峰。

  然而,历史的发展毕竟不是一帆风顺的。对武将群体的打压,导致这个群体不得不处处以谦恭无能姿态示人,“释天子之猜疑,消相臣之倾妒”。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却一再亡于异族,至南宋,则进一步导致加剧了zz生态的恶化,统治濒临崩溃的边缘。

  失衡的发展,必定影响历史的进程,影响国计民生。通过孙博士的叙述、议论,读者可以更清楚清晰地看清这一点。

  这部博大精深的史学专著,读来令人兴味盎然,原因在于作者刻意规避“字正腔圆”的学术论文语气,而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采取扉页形式附带当时书画名品,加深了读者的感性认识,也很好地避免了阅读枯燥与疲劳,营造了乐读的形式氛围。每一个大的篇章最后,附一篇概括性的“结语”,使得读者在大量事实的阅读之余,得以通过作者的言简意赅的议论,了解人物事件的独特解析与评价,有助于上升为理性的思索,这或许是作者不经意间的有意,却有着出人意表的良好效果。

  清末严复曾经在一封致友人的信札中提及:“若研究人心、正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孙健博士《识宋 他们的宋朝》,恰是极好注脚。

  《识宋:他们的宋朝》读后感(三):孱弱的宋朝,强盛的文化,在人类进程中的特殊意义

  提起宋朝,总是心情复杂,让人心里很不爽的。从开国的“皇袍加身”到后来的“靖康之难”,从王安石变法到岳飞之死,好像那是一个谁也活得不爽利的时代,空有万丈豪情,却生不逢时。 那皇帝们呢?他们真的是昏君吗? 从传统历史故事的传说中走出来,真正走进史实记载,去了解他们的真实人生,却也看到一个个有抱负有理想的皇帝形象。但在复杂的历史时局之下,他们都缺少武人的魄力,多了一些文人的迂回。 诚然,文治是历朝历代都值得推崇的,但过分重文轻武,也会造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政局。 宋朝重文轻武,外忧不断,但如果有强有力的武官能在边关获得战绩,文官却在朝野说三道四,混淆视听。而如果有人赤胆忠心,愿为朝庭贡献自己,同样有人怀疑沽名钓誉,心怀叵测。 宋朝对文化的开放和推崇,使每个寒门学子都有位居人臣的可能,但同样,这是个陷阱,你不懂官场规则,你可能死得很惨。 于是,更多的绝世之才选择在zz之外,专心于自己的学说。 王安石旷世奇才,变法后期,神宗动摇,两次被罢相。在他第二次罢相后,王安石赋闲江宁,度过了他的晚年。他彻底摆脱了zz的困扰,读书著述,寄情于山水之间。王安石在江宁城外营建宅舍,取名“半山园”。 苏轼一生豪放不羁,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称“苏门三学子”。他得欧阳修赏识,在文坛具有不可抗把的影响力。因为他对王安石变法颇有微辞,引起新旧党之争。后大多时候就在民间,或外任或流放,每到一处都留下他众多词作与足迹。 靖康之难后,康王赵构迁都,史称南宋,而把之前的宋朝称为北宋。 从此期间,军事上虽孱弱不堪,文化上却异常繁盛。南宋道学呈现朱学、陆学、浙学三足鼎之之势。 后党禁带来的zz没化使浙学率先没落,因朱学始终重视文本建设,产生了大量着述,后朱熹和陆九渊这两名领头人去世后,朱熹留下的《四书》《五经》著述得到了广泛地推崇,成了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经过朱熹弟子门人的宣传与活动,朱学渐渐走向道学的核心地位。这个时候发展出一个新的学说流派――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简称理学,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学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祂有不同的名称,如天、道、上帝等),而且祂是善的,祂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纷扰扰纵横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所以如果无法收敛私欲的扩张,则偏离了天道,不但无法成为圣贤(儒家最高修为者,人皆可达之),还可能会迷失世间,所以要修养、归返、并伸展上天赋予的本性(存天理),以达致“仁”的最高境界,此时完全进入了理,即“天人合一”矣,然后就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时人欲已融入进天理中(灭人欲,不是无欲,而是理欲合一),无意、无必、无固、无我(从“毋”变成“无”),则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偏离天道了。 虽然这个时候,陆学败落,但后来在明朝王阳明的开创下,发展为心学,后称为陆王心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陈献章开启先河,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而至王王阳明,他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虽然人们对宋朝的历史有太多的纠葛,但对于宋朝的文化带给中国文化的发展,每一个人对它的成就是勿庸质疑的。 时至今日,我们早已穿越千年,历史的尘埃一一落尽,留给我们的不再是一段历史的伤痛,而是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了解它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上,有着如何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孙健所著的《识宋:他们的宋朝》,便是转换角度,从民族情感的狭隘中走出来,站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看这个特殊朝代存在的意义。正是它开放的文化形势,孵化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流派,让世界的进程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向前推进。

  《识宋:他们的宋朝》读后感(四):看他们的宋朝,俨然一部以文治武的消亡史

  《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让人们看到了大唐的鼎盛,而在唐宋元明清这几个大朝代中,排在鼎盛大唐之后的宋朝,却常常被人诟病。

  它诟病的焦点集中在三百多年动荡不安的朝政,一边是金辽内蒙在边境的铁骑倾轧,一边是内政“以文治武”导致国力积弱的困境。

  我手上这本《识宋:他们的朝代》是华文通史系列之一,书中作者孙健把一个从充满矛盾和个性的时代,用十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展现给读者,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了宋朝这三百年风雨飘摇的历史。

  孙健博士任教于北外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他主要研究宋代zz史和海外汉学,著有《文献与学术:宋代典籍海外流传与欧美学界宋史研究》等书。他深厚的宋史研究积淀,为《识宋》这本书打下了坚实基础,作者对于南北宋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讲述,可以说是如数家珍、信手拈来。

  和《探明》一样,《识宋》也斟酌挑选了影响南北宋历史变迁的著名人物,以人物传记的形式,通过刻画人物的发迹、成长与衰亡,来一点点还原宋朝的崛起、兴盛和灭亡。

  其中,有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有19岁登科聪敏耿直的士大夫寇准,有建功立业却不受待见的一代武将狄青,有励精图治变法革新的王安石,有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等等。在作者笔下,这些活跃于朝野的代表性人物被生动、丰满地刻画在纸上,带领我们走进不一样的宋朝。

  01 宋朝崛起,一扫五代十国之乱世风云

  说宋朝,不能不说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他结束了五代时期的黑暗统治,是他将老百姓于水火之中拯救了出来,是他奠定了大宋三百年的历史基础。

  五代时期短短五十四年,政权的更迭就多达五次,“易八姓十四帝”就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的动荡不安,权位的更迭伴随着的是屠戮杀伐、生灵涂炭和血流成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宋太祖赵匡胤横空出世。

  赵匡胤出生于后周一个军人家庭,他于军中发迹,官升庙堂。当时契丹大军进犯,当朝的小皇帝才七岁,孤儿寡母当国,后周积弱难当,导致朝野混乱,人心惶惶。

  赵匡胤以绝卓的zz眼光,上演了不流一滴血而建立起一个王朝的“陈桥兵变”,确立了大宋王朝的统治地位。

  02 文人走向中央集权的高光时刻

  宋太祖赵匡胤是行伍之身发家,又历经了五代时期的政权动乱,他深刻认识到武将对于一个国家政权的威胁,于是就有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他在酒宴威逼利诱和自己打拼江山的高阶军官交出了兵权,将中央集权牢牢把握。

  随后的宋太宗、宋真宗时期,延续了太祖对于武将倾国的担忧,在枢密院、中书门等权力中心部门多任用文人。其中寇准、司马光、范仲淹、王安石历史上有名的文人都在朝中地位超然。

  君弱臣强,宋朝的历史上甚至有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比如朝堂异见,寇准扯着皇帝袍子不让他退朝,非要辩个清楚;包青天敢对着天子讲理,唾沫星子都喷到皇帝脸上等等,这些趣事都能作证。

  03 武将荒落、外患四起导致国家二度倾覆

  士大夫掌权,导致武将的地位非常低下。以书中所说的狄青为例,虽上战场,却要受到文官的监督桎梏;虽有战功,论功行赏时却遭到文官上奏赏得太多;虽能御敌,却在各种流言中抑郁而终。除了狄青,抗金将军岳飞的死亦然。

  宋朝从开国之初便不断降低武将地位,最终的后果是国家军队的微弱,在面临外敌侵略时只能步步退让。从建立之初的一个大宋朝,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北宋和南宋。

  怎么理解呢?赵匡胤篡后周自立为帝后定都开封了,史称北宋。到宋徽宗之时,金人大举南下,势如破竹,宋徽宗为避难,骤然禅位给了儿子宋钦宗自行逃难,最后二人都被金人掳走。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靖康之难。

  朝不可一日无君,赵构称帝,被金人一路追着辗转杭州,建立了南宋。南宋的君主们也都是个个毫无作为,偏安一隅、割地求全是当时南宋的真实写照。在内蒙大军的铁蹄下,历经153年的南宋也覆灭。

  虽然书中知识攫取十个人物进行讲述,但是全书读下来,宋朝的zz格局、时代矛盾与内外困境也甚为明晰,比如以文治武的弊端,变法导致的党争,历代皇帝的失政,士大夫的狂欢和武将的没落,在作者的讲述中,我们陷入《识宋》作者搜集的丰富史料、精彩故事中,重新认识了一遍他们的宋朝。

  《识宋:他们的宋朝》读后感(五):杯酒释兵权:集权于朝廷的手段,并不仅限于一顿酒席

  宋朝,是一个矛盾的“薛定谔”朝代。

  论军事,宋朝简直是窝囊无比。他们不能打败与其并立的辽国,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宋朝也并未赢得彻底的胜利。后来,宋朝更是被金人强占了半壁江山,积贫积弱之势更为尤甚。当元朝的蒙古骑兵降临时,南宋宛如一片风雨飘摇中的落叶,很快便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里。

  但宋朝在商业贸易、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却又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巅峰。而这一切,则与重文轻武的习俗,有着极深的关系。而这种价值观,也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得出的结论也是截然不同。这便是宋朝这个“薛定谔”王朝的本质。而这一切,都要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说起。

  根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在继位之后,担心手下的大将谋反,于是他请老部下们喝了一杯酒,席间劝他们早早退休,回家享受余下的人生。这些人担心被杀害,于是纷纷交出了兵权,然后便回家享清福去了。

谈笑风生

  身为开国皇帝,赵匡胤自然有着无与伦比的权威。但这事件的背后,却有着不容忽视的疑点存在:所谓“杯酒释兵权”,真的仅仅靠一顿酒和一席话,就解除了大将们的兵权吗?

  当然不可能。所谓“杯酒释兵权”,不过是一场公开的表演而已。而历史学家孙健博士,则从多方面入手,为我们分析出了“杯酒释兵权”背后的种种细节。并将这些细节与结论,归纳在《识宋:他们的宋朝》一书当中。

  孙健是一位由北京师范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联合培养出的博士。他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宋代zz史以及海外汉学。而他的这本《识宋:他们的宋朝》,则是他综合中外理念,以交叉信源为素材写下的著作。他对“杯酒释兵权”的解析,便是这本书的众多精髓内容之一。

  (一)五代价值观的残余

  唐朝与宋朝之间,是战乱频繁的五代十国。在这个阶段里,各种光怪陆离的篡夺闹剧,时时刻刻都在上演。

  五代中的后汉帝国,非常倚重将军郭威。根据史书记载,后汉的皇帝因为猜忌郭威,最终逼反了这位手握兵权的猛将。最后,郭威消灭了后汉,建立起了后周。在他死后,他的义子柴荣继承了皇位。

  但在柴荣英年早逝之后,他年幼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正在此时,手握重兵的将军赵匡胤,被手下的将领“黄袍加身”,然后半推半就地占据了帝位。虽然有这么一番矫揉造作,但人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一场自导自演的大戏而已。

赵匡胤其人

  这种篡夺思想的残余,在宋初仍然存在。譬如在赵匡胤死后,继承皇位的人,并非是他的任何一个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而在《宋史》中,对于赵匡胤死亡。赵光义继位这一段故事的细节,向来只有“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这么一个语焉不详的句子。至于赵匡胤的死因是什么,继位的人为什么是赵光义,而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这可就没人提了。

  不过和他们长期对立的辽国,可就没那么给他们留面子了。取材于辽国史官记录的《辽史》里,便毫不客气地写着:“宋主匡胤殂,其弟炅自立”。说白了,赵光义这个宋太宗,完全就是个“自立为王”的君主。

  根据孙健教授的分析,赵家兄弟的做法,无疑继承了五代价值观的残余。在战乱频繁的五代时期。如果让年幼的孩子坐上帝位,民众的信心会急剧下降,国家也势必会出现动荡。如果让强壮的兄弟继位,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人们也得以享受相对安宁的生活。

  当然,身为开国之君的赵匡胤,看清了这背后的事实。当手握兵权者造成威胁时,帝国就永无长治久安之日。

  此时并非四分五裂的战乱时代,那些地方政权,大都被赵匡胤先后消灭。当国家渐渐安宁之后,昔日手握重兵的大将,不再是生死相依的中流砥柱,反而更像是威胁朝廷安全的隐患。如果他们的手下,也重演一遍“黄袍加身”故事,自己的一切努力,就全都要付诸东流了。

  于是,如何削弱这些手握重兵、坐镇一方的将领,便成为了一件重要的大事。

  (二)欲弱其将,先弱其兵

  如果想让权力由地方回流到中央,这项工作要一步一步完成。如果操之过急,汉朝的“七国之乱”便是个前车之鉴。事实证明,赵匡胤出色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不仅成功完成了中央集权,而且几乎没有流血事件发生。而在这段历史中,宰相赵普无疑是居功至伟者。

  按照丞相赵普的建议,正确的做法是“稍夺其权”,也就是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地夺走他们的权力。如果想要限制武将,就要从“兵力再分配”开始。

  宋太祖的兵力分配方式颇为精妙。他将国家的兵力分为两半,一半兵力集中于京师,另一半则分散于各地,这明显是做出了两手考虑。一旦地方叛乱,中央的大军便能以巨石压卵之势,将其顺利平定。一旦京师出现兵变,地方势力也可以集结起来,一同奔赴中央勤王。双方的力量可以相互制衡,却不会出现尾大不掉、局势失控的情况。

  当然,最坏的情况并未发生。如果京师一代真的爆发了叛乱,哪怕地方势力集结起来勤王,在这样的战乱时代,很难说地方的将领,会不会像东汉三国时期的军阀一样,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而在战乱之后,京师地区的兵力首当其冲,必然会蒙受极大的损失。这无疑又是西周镐京之乱的重演。

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历史的每一步都精准无比,一旦稍有偏差,灭顶之灾便会骤然降临。

  在此之后,赵匡胤开始进一步削弱地方权力。乾德二年,他命令各州,将每年的财政收入送到京师。为了监督他们,赵匡胤特地沿袭了唐代的转运使制度,并大幅度扩大其职责范围。从此开始,财政大权便被归入朝廷,并被皇帝牢牢握在手中。

  当钱粮的命脉被掐住,士兵数量也被削减时,地方发生叛乱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这个时候,赵匡胤便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了地方行政权之上。

  (三)文官集团的崛起

  唐朝的节度使手握重权,俨然一方诸侯,这种制度,酿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身为篡位者的赵匡胤,自然深知其中利害。如同上文所说,他逐步增强了转运使的职责,从而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这仅仅是第一步而已。

  根据史料的记载,“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地方的县官、知州都由朝廷来委派,昔日节度使的权力,又被进一步削弱了。

  虽则如此,但赵匡胤仍然担心这些地方官员专权,进而导致新的地方势力出现。于是,朝廷又增设了通判等职务,让他们成为知州、知县等人的监督者。双方互相制衡,几乎将一切“天高皇帝远”的专权行为,统统都扼杀在了摇篮中。

  这才是“杯酒释兵权”的完全体。而赵匡胤与群臣的那场酒宴,不过是这一切活动的序幕而已。

  如果没有之后的这一系列改革,“杯酒释兵权”根本就毫无意义。对于封建帝王来说,从实际出发获得利益,比从名义上取得胜利要重要得多。

  (四)“杯酒释兵权”的深远影响

  在此之后,中央政权的势力大大加强。五代时期“杀伐篡夺”的闹剧,也就此渐渐消弭,进而成为了一段渐渐远去的记忆。

  为了安抚交出兵权的老兄弟,赵匡胤也是加以抚慰,并且和他们逐一结成了儿女亲家,以向对方传递“我不会清算你们”的信号。就这样,宋初的zz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而整个社会所得到的信号,那便是“一切已经步入正轨”。

  当人民的心思安定下来之后,整个社会的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在这个新时代,一切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宋朝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就此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而这一切,都该归功于“杯酒释兵权”。

  但每一个硬币,都有着另外一面。在此之后,新任将领再无前辈们的杀伐决断之力。一代一代的兵将,渐渐变得越来越弱。在与外敌的对抗中,宋人一再落后。最终葬送了王朝的生命。

  无论如何,中央集权为后人带来了百年和平,并且杜绝了五代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生活。总体来说,仍然还是利大于弊。只不过,赵匡胤的改革是一座巨大的冰山,而史册上的“北京释兵权”,不过是这座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一角而已。唯有细致的洞察者,才能在语焉不详的故事背后,看到最终的真相。

  (完)

  (渭水徐公,一个热爱看书和旅行的历史博主。欢迎你和我一起,走进更大的世界)

  参考资料:

  《识宋:他们的宋朝》,【中】孙健

  《辽史》,【元】脱脱

  《宋史》,【元】脱脱

  宋初学术思想与皇权专制的互动——辞赋创作视野下的重用文臣与道德重建,刘培,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