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精选10篇
《长篇小说《根脉》》是一本由成都时代出版社著作,88.00出版的475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一):读《根脉》
读《根脉》 经冯元明老师介绍,认识了在成都工作的芦转萍,初加微信我按习惯尊一声芦老师,她说年龄相仿,称名即可。我说那就叫同志吧。她欣然同意,《根脉》是转萍同志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汾阳人写的汾阳故事,一下就吊起了我阅读的胃口,虽然我看的长篇或小说非常之少。刚开始读起来对人物关系还比较陌生,但是作者紧紧抓住“根”进行了描述,从傅启山结婚、入洞房,再到西洋人开的诊所看病,一部汾阳人的大戏在以清末民国初年为背景下展开了。 作者环环相扣,铺垫有序,言语平实,没有了华丽的辞藻,没有了歌颂功德的口号,用贴近普通人的话语,用地方方言词汇叙事的风格,给读者一种和老乡拉家常、念叨老辈人自己的故事一样,没有陌生感,很亲切、很容易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教会、教会办学、教会办医;这在我的记忆当中是深深扎人骨髓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家人和这里面是有发生过关系的。姥爷当时给教会的美国人种花、种菜;种子都是从美国捎来的,大姨说起小时候吃人家的洋柿子,吃洋人给的糖果,仿佛有回到那个年代;大舅又是护校第一批护士;二姨夫还带我们在峪道河找到,当年姥爷给美国人在避暑山庄亲植的核桃树;书中都有相关事件的描写,虽然看的是《根脉》,仿佛是在看家人的回忆录。汾阳医院当时被称作“小协和”,我小时候陪养母是住过的,有一次是冬天,也是陪母亲住院,由于是第一次享受气暖,不小心给感冒了,是一位好心的女护士给我找了感冒药,吃上才好的,也不知道人家姓什么、叫什么,现在也想不起来说了一声“谢谢”没有。 俸先是书中第二号人物,他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商人敏锐的头脑,勇于第一个吃螃蟹,及对事业的追求;作者塑造的非常成功,即使在今天,对年轻人还有现实意义。我认为俸先死在祥雨怀里;俸先送“镂花嵌宝黄金簪”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俸先临终说的那一句话,后面的那一段描写没有了必要。还有以壁画为线索去写尚武爱护文物古迹也不算成功。俸先、家祺的误杀,表现了老百姓隐忍的性格,凭良心做事、做人的优秀品质。家祯为张同志冒死送药,用无声的语言证明了自己不是汉奸,“软汾阳”一点也不软的铮铮铁骨形象,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口号,但是他是民族的英雄,国家的栋梁、历史车轮的推动者,张同志所代表的组织歉家祯一个公道。士城、顺儿、五儿、尚武、特别是岳震东老先生的死,使我们看到了无数的这样老百姓,对日本人恨之入骨,死的很伟大,敬佩之心油然而生!还有方先生为没救下洋人的小孩,到死都不瞑目,虽然没有人会归罪于他,但是一个善良的心,让人永远铭记。傅家“庙捐和兴学就是头等大事,雷打不动”。 文脉相传,得以永久。其实到了任何时期,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始终捆绑在一起的,启山的坚守、俸先的创业精神,在今天看来,许许多多汾阳人还在走的路。故事很精彩,还是 看书吧。 5月18日记于黾堂
《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二):小城故事中的大格局
小城故事中的大格局--读芦转萍长篇小说《根脉》芦转萍女士60万字的长篇小说《根脉》面世,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已在成都工作生活多年的作者竟敢写、竟能写出这样一部厚重历史的有关故乡的书。情理之中,是她的思想、她的情怀、她的文学造诣足以成就这样一部令人欣喜的作品。该作品有几个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构思精巧。这部小说写的是山西汾阳上个世纪上半叶的故事。以清末年间基督文化传入到抗日战争结束的年代作为时代背景。在那个活着不易的时代,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人们的精神,作者用入微的观察与思索,借小说人物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血脉传承中文化基因的顽强生命力。故事以汾阳为中心展开,与外面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看似写傅启山、吕俸先两家的事,实则写出了一个大时代的家国情怀。二、乡情浓郁。作品具二、乡情浓郁。作品具有汾阳乡土文化语言特色,众多的人物陆续出场,在那个苦难的年代,在命运的挣扎中,仍然保持乐观、坚韧、善良、朴实的性格,终究会不同凡响。在作者笔下,那南水井的水是甜的,那城墙是有历史的,文峰塔、海洪塔是有故事的,那塔上风铃是会唱歌的,田村圣母庙的壁画人物是会流眼泪的,峪道河的马刨神泉是流向江河奔向远方的。还有傅家院子、街上店铺、西山药材、三八八宴,这些表象的东西,据说都能找到出处,无不显示出作者受家乡文化的深刻熏陶和浓郁的家乡情结。三、细微处见深刻。小说经过对傅启山、吕俸先两家三代人的人生命运描写,从结婚、开客栈、设中药堂、养牛等平凡小事写起,到建医院、办教会学校等,故事层层展开,徐徐推进,引出了治村、灾年运粮,修军汾公路、抗战爆发、铭中南迁等事件,通过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挣扎前行的身影,再现了那段沧桑的岁月往事,显示了作者的细腻和写作功力,一副多维度的历史画卷跃然纸上。在故事的推进中,一个个人物登场栩栩如生,一个个故事从汾阳精彩地展开,从传教与开西医诊所,到传教士被杀;从种食鸦片盛行到戒种禁烟;从中药堂开张到西医诊所、教堂医院、护理学校、汾阳医院的变迁;从书院、学堂的更名到铭义中学、铭贤中学的发展,从秦晋古道的驼马蹄印到军汾公路的滚滚烟尘。从汾阳这里,可以看到军渡、西山甚至更远,从汾阳当下,可以回溯到明朝甚至更早…,那些场景,亦幻亦真,或隐或明。这些细微的情节,无不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力量才有这么强大,让人们一直保持着永不退缩的根本呢?我想这恐怕正是作者想用“根脉”作书名唤起人们思考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四、精妙处见宏大。通四、精妙处见宏大。通过穿插着的故事,比如铭中南迁四川金堂,师生们翻秦岭、穿剑门,一路艰辛可想而知,但作者笔下,却是借悠悠古道一路忆历史、吟古诗的别样景致。还有乡贤捐款办学、尚武义务护校、修建机场支援抗日,看似平常,却多方位再现了广袤大地上的能引起共鸣的人文力量。尤有精妙之处,作品并不对人物褒贬,只用精妙含蓄的语言,通过人物对话、情景描写,娓娓道来,就把那纷繁复杂的乱世,各派势力较量,描绘得无比生动,值得读者回味、领悟。在作品中,读着读着,就能见到让我心头一震的文字:“有的东西是在骨子里,藏不住的,即使没有亮光,也时不时会崩点火星星”; “人活着,就得琢磨事,琢磨前人没想过、没做过的事”;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有自己的文化做底色,谁都浸染不了” ;“唯怕少年春衫薄”。 这些书中人物道出的心声,也许正是作者想通过《根脉》要传达的精神吧。《根脉》,看似为了传宗接代,实则处处体现出文化的力量。读罢此书,我已消除了对汾阳过去遥远而模糊的认识,唯愿身临其境,在文庙前对其厚重文化顶礼膜拜!祝贺转萍女士!致谢佳作分享!2019年5月30日
《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三):一部充溢着脉息搏动与生命蒸腾的力作 ------由《根脉》谈芦转萍小说创作之文脉 马鸿宾
翻开芦转萍的《根脉》,如同揭开中国历史厚重的一页。不仅这部书的体积/体重是厚重的,它的内涵也是沉甸甸。读来宛如一位老者在讲述一段既不远又不近的故事:三个小孩从村东口一路小跑回到村里,一口气十二层青石圪台……娓娓道来。
无疑,芦转萍是一位乡土感极重的作家。
她远在成都写汾阳,试想,乡土情商打折扣的人是不会这样千里姻缘一线牵的。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马克思说,自己从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所了解的法国比历史学家笔下所描述的要丰富得多。
小说背景基本都是以她的故乡汾阳/山西为背景,故事、语言风格都极具地域腔调。其实,在中国现当代作家里,作家大都离不开乡土,贾平凹的陕西、莫言的山东、方方的武汉、王朔、冯唐的北京等等,而往往也是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作品,是带着我们认识这些作家的路标和密码。
芦转萍是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从她的学历/阅历看,她的小说应该是格非味的学者型的。然而,她一反其道,采用了一种平实的小说语言风格,通篇一以贯之。读起来让人觉得很现实,觉得生活就像她的书中描写的一样,静静地把人带入一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社会。
一眼可以看出,《根脉》的原型就是汾阳,她力图将美国公理会影响下的汾阳区域社会这面至今已破近百年的镜子进行重组,以求折射出当时的生活,反观今日的社会百态。小说以桃花镇/欲道河/泉口/城内为根据地,交替切换。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把汾阳作为一个中心,传教的范围包括山西的中部,陕西的北部、内蒙古的南部鄂尔多斯,这片区域约有 7 万平方公里.一百多年来,传教士曾经在这个历史时期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几乎在近代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可以看到他们活动的印迹。研究中国近代史,基督教的传入与扩散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小说的饥荒/鼠疫/毒品、教堂等骨干部分、一些教案/药店/桃花镇的故事和启山/俸先/祥雨等主人公人物人物就是这样形成的。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个世界,里面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作者一方面有一颗坚强的/具体的/无处不在的世俗心;另一方面,作者写出很多东西,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必、也不可能亲身经历的,这就要借助于作家的想象力来完成。想象的幅度越大,越是需要依赖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经验,才能够把这大幅度的跳跃、使这之间形成的巨大鸿沟填平。由此,它是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所谓“新写实”作品和以历史生活为题材的“新历史”小说同时交叉进行,一纵一横形成了这部作品。这样说,这部书是纯文学的写作,是人世的,用汾阳有限的社会涵盖了中国以至世界无限的风景。从民族的命运到个人的命运好像是流动的河,一条大河无法视而不见。
小说从1889年文阿德传教士来汾阳写到1949年60年间所发生的大事;大致主要写了三代人的故事(启山母亲老太太这一代可忽略不计),从启山这一代写到他的儿女家祯/家祺/清云/清月到孙辈傅佐,把老一代人一个个送下去,又把下一代人一个个扶起来。
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是她的写作对象启山//祥雨,启山母亲老太太/药店俸先/磨工黎树林/启山母亲的侄儿士成/总管张世英/牙行曹掌柜等大抵都是社会小人物生活中的浮沉琐事,但她的笔却极其尖刻,能够在一篇小说中揭露人性的基因,探讨与神对话的深层次话题,可以说得上是小处着眼,却包涵着大气象、大悲悯。不过,这些我说的是他越到后来的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气质。
小说的结构与我说她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故事情节的衔接自然,文中采用了不少回忆或插叙,如,前面说:“我早就见过,”接下来说:“他说的这个早是有根据的,”引出一段启山/祥雨在娘娘庙初见时的情节。篇章结构,在摆脱了形式对她的束缚之后,从小标题到内文,句式极不讲究,小标题或四句式/多句式,信手拈来;结构也如此,如同一扇门想开就开,想合就合,写得那么随意/和谐又极其巧妙地把哲学/宗教/思想融合在一起,仿佛一切都是偶然,一切又似乎是无法逃避的必然。
此作,有大浪淘沙,有蛐蛐小溪。特别是一些细节的描写,有的也可以说是与主题不直接关联的所谓闲笔,比如,写一桌酒菜的丰盛,写一个人穿着的贵气,写汾阳婚丧嫁娶的风俗,她不急于把结果告诉你而是引导你留意周围的一切这种由闲笔而来的叙事耐心丰富了作品的想象空间。小说作为命运的交响曲,如果没有这些细部的音符,恐怕是奏不出好的音乐的。但是,正如田文海说的,每一处文字几乎都不能跳过,隔一两页,你就接不起来。
心理描写也是不乏见的。比如,启山/祥雨结婚时,祥雨在红盖头下对启山在当下会发生的种种能作了很多心里猜测。
无意中起到了三八八席/四盘八碗/申明亭/宝泉益酒坊等当地名优特产的宣传。
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多关心社会、现实、国家、人伦,也就是《桃花扇》的传统,少有宇宙、人生的终极追问,也很少有自我醒悟的忏悔精神。当义和团在汾州南开社屠杀传教士的教案发生后,作者按耐不住激动的心绪,口若悬河,既揭发人心的罪恶,也阐明罪恶中可能埋藏的光辉,不仅能看到善对恶的审判,也能看出恶的自我审判,终归于他对人性的宽容。
掩卷长思,禁不住令人浮想联翩。掩卷之后常常要想一个问题:这部书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这部书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正如封面开宗明义:接人根脉,只为民族生生不息;传承文化,才使真正的根脉不断!
《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四):《根脉》——以文学的名义致敬故土家园
评论者:田文海 2017年12月,在《汾州乡情》创刊15周年座谈会上,有一位女士发言,她说到了汾阳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令人暖心润肺的人文风物;说到了乡情乡愁,说到了铭义中学,也就是现在的汾阳中学南迁四川金堂的长途跋涉……她说她是土生土长的汾阳人,现在定居四川成都,她要写一本书,就写汾阳的历史、汾阳的人文、汾阳的故事。她的发言很有条理,很有见地,也很轻松流利,但是因为我也是个写过、出版过多本小说和散文书籍的人,所以让我记忆明显的是,她说她“要写一本书”的话。当时,我想过一个问题,她能写出怎样一本书来呢?现在写书、出书的人太多了,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想是那么想过,记是记住了她说过的这句话。只是事实上,对这位女士所说“写一本书”也没有十分在意。然而,2019年5月,经文友马鸿宾先生转手,一部署名芦转萍的长篇小说就放在了我的案头。芦转萍就是两年前说要写一本书的那位女士。她的这部长篇小说题名《根脉》,洋洋近六十万字,以汾阳百姓从清朝末年到解放战争结束六十年间的生活为原点,辐射中国北方地区芸芸众生一个甲子时段内与命运抗争、妥协,乃至守护、适应、奋起的生存状态,为了根脉不断、文化传承,在生存的夹缝中努力汲取文化的水分和给养,吐芽、茁长、葱茏、茂盛、延续、生生不息。芦转萍以文学创作的精致构思,巧妙地把傅家和吕家三代人的故事融汇在六十年间发生在汾阳、乃至全省、乃至全国的几个大的历史事件中,以小说大,以点带面,以一滴水映衬光辉,以一斑而描画全豹。小说中的人物都不是历史事件的主体,但又都是受历史事件的影响者;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行为举止无不被这些事件营造的大环境影响和制约。既有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更有汾阳一隅异于他乡的农耕文明与市井百态的交相辉映,还有汾阳人以柔克刚守护根脉的执着和坚定,还有汾阳人“软难斗”式的内敛含蓄,在负重、压抑的社会底层,以一种刀劈不断,火焚不燃,弯而不折的韧性拥抱生活、坚守信念,永不放弃骨子里的本真,只把祖先的血脉、血性延续、接力,薪火相传,是一种来自根儿上的秉性和精气神。小说中不乏汾阳文化元素的悄然绽放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身体力行,汾阳人的根和脉就在这些情节和故事的展开和叙述中更加地清晰和强劲。 字里行间,有意无意彰显了作者的文学天赋和不一般的写作技巧。我认为,这部小说用大量真实的历史事件做背景,借助虚构与非虚构的转换与融合,非常好地以汾阳这一方土地上历史的笔墨梳理千头万绪的文化根须,深情抚摸始终在激情跳动的人文脉搏。端的是,芦转萍在以文学的名义虔诚地致敬、膜拜生她养她的故土家园。 因为要参加这个座谈会,又因为工作繁忙,所以我不得不加班加点来阅读这部长篇小说。原本是有点偷懒念头的,一目十行、概览一遍,也就是了。没想到,开卷有益,读起来却放不下了,直到前天才读完,累是累了一些,却非常欣慰。欣慰之余,竟然有一首诗涌上心头,是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永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来自林间这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会想到这首诗呢?我想这是《根脉》的作者对故土家园的眷恋和乡愁融入渗透、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慰藉了读者热爱家乡的情感。远在成都他乡的芦转萍始终对故土家园——汾阳这土地爱得深沉,守望在文峰塔下的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手抚《根脉》这部厚重的长篇小说,回眸汾阳这文化的土地上长篇小说创作的历程,我发现,这部长篇小说是汾阳本土女作家创作的第一部本土长篇小说;往远里说,是历朝历代,往近里说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确切的说,是汾阳本土女作家、女作家创作的第一部本土长篇小说(汾阳地面上出版发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在2008年,作者另有其人,是男性作家)。我还有个疑问,不知道芦转萍以前写过、发表过文学作品没有?这部长篇却显得笔法老道、颇有功力。读这部长篇,若不看折封上作者的照片,很难相信这部书出自女性之手。我是在阅读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正在汾阳老家探亲的芦转萍女士的。随后,我和芦转萍女士有过几句微信交流,我说:《根脉》读了三分之一,感觉非常好。但因没读完,不敢妄加评论…… 芦转萍回复:担心小说的故事性差,吸引不住读者…… 现在小说读完了,我想说,芦转萍的担心大可不必。汾阳不是有句话说“黄瓜青菜,各有所爱”吗?能吸引住我完成阅读,而又思思想想,难道就不能吸引住更多读者?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部长篇小说,有创作水平的高度、有作家视野的宽度、有地域文化的广度、有思想感情的深度,貌似欠缺一些的,是没有把握好故事的火候和温度。这可能是因为故事本身的时间跨度和作者自己创作的时间跨度较长,以致传达给读者的感受有点降温了。再一个,作者在创作中好像采取了一些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段落衔接或者说片段衔接有点“蒙太奇”,前几行在说一个事,一个“回车”便转换到另一个事上了,让人有点“目不暇接”。比方第三章,开篇写黎树林去傅家还“一刀肉”,连对话带叙述不过九行字后,便转到傅家母子治病的事上去了。此后第三章再没有黎树林什么事了,就好像给第三章戴一顶不属于第三章的帽子似得。不是说影视作品里的手法不能借用,而是说在小说创作中用不到位,就会导致叙述和描写没有影视人物那么丰满、立体,以至扁平化,形象单薄。这只是我粗浅的看法,有待商榷。通篇来看,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大胆而有益的创作尝试呢? 因为作者是我们的汾阳老乡,我给我的这段谈话概括 了一个题目:以文学的名义致敬故土家园。现在,在此,我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老乡芦转萍女士献上一个特写的感叹号,表示礼赞:向您致敬!
《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五):浓浓的乡情,淡淡的乡愁
——读芦转萍小说《根脉》
霍双梅
芦转萍女士的处女作长篇小说《根脉》在汾阳及在他乡的汾阳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品凝聚了她的心血,我在看完原稿后,我们谈及此事,她如数家珍似的娓娓道来,从《根脉》构架、人物设定、大的历史背景,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多方查证,以印证史实。
《根脉》语言朴实无华、贴近生活,情节环环紧扣,人物渐渐丰满,文笔越写越流畅,故事越讲越让读者欲罢不能。记得拿到《根脉》原稿后,我这个平时很少看长篇小说的懒人,阅读速度是比较慢的,第一天,看了一少部分;第二天,看的比前一天有不少进展;第三天,我竟然从早到晚(用餐除外),一口气看了一百五十多页,接近全篇的三分之一。
芦转萍女士的《根脉》是汾阳人写汾阳事,知根知底;传承文化根脉接,生生不息。淡淡的乡愁,使她不能忘怀传承文化续根脉的文人责任;浓浓的乡情,使她对故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状态给与关注。
《根脉》用汾阳方言穿插其中,如:炕墩子、砂鏊、火火、汆子、仰撑等等。这些都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让我这个离开汾阳三十多年的汾阳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作为土生土长的汾阳人,我很惭愧,惭愧对汾阳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都是些片断式的、支离破碎的。而读了《根脉》后,对汾阳清末至民国这六十年间的历史文化有了较系统的认知。
《根脉》从傅启山结婚开篇,傅启山是作品的一号人物,他对文化根脉的传承,是很在意的,也是苦心经营的。在此经营过程中,他的家国情怀得以充分体现,在“傅启山治村”的篇章中,从祥雨(傅启山的女人)的廖廖数语中可见一斑:“你做事,吃亏时多,但总会有吃亏的道理”,“总是这样,当几年村长就得把这点家当折腾完了”,“以前讲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现在世道变了,颠倒过来了”。在“傅启山求雨运粮”的篇章中,傅启山一行人千辛万苦、千里运粮归来,在黄河渡口,巧遇了早先认识的汾阳基督教会学校的恒校长,恒校长一番发自内心的感慨,很能说明问题。“是谁给予他这样的力量,谁是他心中的上帝,把两个孩子却送到铭中读书的中年人,亦商亦农,千里运粮一定不是为了自己,这种大爱,即使是虔诚的信徒,其博爱的精神也不过如此。”
傅家祖上就有“庙捐和兴学”的传承,所以傅启山的家国情怀也是根脉之所在,这根脉是文化之根脉、是历史之根脉、是民族之根脉。
吕俸先是作品的二号人物,他是傅启山生意上的合作伙伴、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二人交情甚厚、相互帮衬、有情有义。他养过牛、代销过火油、开过中西药铺并请大夫坐诊。他是个有头脑的生意人,对新生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看准的事,想方设法付诸实施。他也是个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人,他和祥雨是心灵知音,他微妙地通过傅启山的娘,在情在理的送祥雨“镂花嵌宝黄金簪”于一个两相会意的眼神中。他由于其家族的遗传原因娶了丁香。丁香是个聪明能干的女子,她从跟叔叔学抓药,到看些简单的病,再到后来通过招聘,成为汾阳基督教会医院的助产士,也是一路奋进,只是因为不能生育略显自卑而有些多疑。她四十多岁时,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生了个儿子,娶名吕尚文。吕俸先还是个有担当的人,他养牛赔了,并不责怪饲养员老罗,反而还安慰他。
傅家祯是傅启山的大儿子,他是桃花镇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个有文化有担当肯吃苦的人,他不让镇上的每个适龄儿童失学,为此,他走街串户、苦口婆心地做家长的工作。这样的事就是放到现在,也是可圈可点的。为救学校的郝老师,他身陷囹圄、倍受折磨、落下肺病,但他无怨无悔。他带领村民参与汾军公路的建设而造福一方。他和顺儿为张同志冒险送药,病死在了风雪交加的返乡途中。顺儿是家祯的儿时伙伴,他们亲如兄弟,顺儿虽只是个普通而善良的农民,但他机智幽默,深受家祯的信任,所以,才有二人一起冒险送药的故事。
傅清月是傅启山的二女儿,她活泼可爱,对汾阳医院的宝罗大夫情深意重,为抗议日本人的暴行被日寇枪杀。
吕尚武是吕俸先的养子,他身怀绝技、尚武尚德。铭义中学为保住汾阳文化之根脉,决定迁往四川金堂。他毅然决然撇下媳妇五儿和幼子,不辞辛苦为铭中师生南迁四川保驾护航。在南迁的铭中队伍中,有一个名叫傅佐的学生,他是傅家祯的儿子,在四川辛苦求学八年,期间还参与了四川广汉机场建设,学成回到汾阳医院,成了一名优秀的医学人才,他和同为汾阳医院的优秀大夫宝罗,为汾阳以至周边县城的百姓的健康做出了不朽做贡献。傅佐有个叔佰兄弟叫傅佑,他跟随母亲在延安求学并工作,后来还参与临县的土改工作。吕尚武的弟弟吕尚文后来考上了燕京大学。
很值得一提的还有岳震东老先生,他是傅启山早年的同窗好友,虽然作者只是聊聊数笔,但在其笔下,一个充满爱国情怀的铮铮铁骨男儿形象跃然纸上。他忧国忧民,为了国家民族之兴盛,他出国求学,寻求救国救民之真理。他回国办报传承文化、做父母官进行社会改良,为百姓所敬仰,他宁死不为日寇做事,显示其英雄本色,其人其事可歌可泣。
作者还通过对祥雨、丁香、宝罗哑妻的零零总总的聪明能干、美丽贤惠的描写,隐隐约约体现了二王府对汾阳方方面面的影响,润物无声地滋养了汾阳文化、养育了汾阳儿女。
《根脉》中的人物个个鲜明生动,根脉传承生生不息。客观上,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很少有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傅家祯和顺儿冒险送药,返乡途中遭遇大风雪时,反复描写顺儿如何为家祯暖身,显得累赘。虽然抗日不是本作品的主题,但是抗战八年,汾阳人民的抗日精神写得较少。不过瑕不掩玉。
《根脉》故事耐人寻味,让我们这些游子更加感到忘不了的是乡情,挥不去的是乡愁。
《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六):寻根问脉 薪火相传 ——读芦转萍《根脉》所感
“明代的王府,清末、民国时期的基督教对汾阳的影响深刻而巨大。”这是《根脉》作者芦转萍与我微聊时所讲的一句话,也是创作《根脉》的主要时空背景。
当我问及芦转萍《根脉》创作缘起时,她讲:“1989年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在汾阳当了10年老师。流行下海的时候,我离开学校,去了成都。离开教育的这20年,潜意识里,还是把文化和教育放在了首位。工作之余,去摄影,用镜头记录名山大川。去学篆刻,期待在方寸之间找到自己灵魂的栖息地。最后发现,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写作,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因为离开了故乡,回望的时候,便有了一点距离,这个距离产生的美感,让我饱蘸热热情把故乡的苦难,故乡的人性之美,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便有了小说。”
因为姥爷曾是教会时期汾阳医院的花匠,汾阳医院的生活影响了母亲一代童年的生活,以至到了我们这一代也充满怀想。近日,很少动笔的母亲撰写了一篇《童年记忆》一文中记述:“一九四六年农历四月初八,我生在汾阳医院,童年也成长在这里。童年的影子里,是父亲的花海与绿树。父亲在美国人办的汾阳医院当花匠。父亲很辛苦,总是从水井里,一桶一桶把水拎上来,再浇花、浇菜。花籽,都是美国人从国外捎回来的,花籽包很精致。记忆里,小时候放学后,我会唱着歌,蹦蹦跳跳跑到花园里看父亲,抓蝴蝶,到了天黑才随父亲回家。”“童年,我很快乐。尤其到了每年的圣诞节,祈祷结束之后,美国人罗护士会给每家送礼物,有水果、花生、糖果,还有毛线玩具。”正如芦转萍所讲:“其实,基督教名下的医院和学校影响的又何尝是你们住在里边的人,而是全部汾阳人,而且得益至今。”我想这就是《根脉》在老家老乡群里引起巨大反响的原因。
让我好奇的是芦转萍何以能创作这部近60万字的长篇?她的素材何来?她的家世如何?是否与母亲一家有什么交集?经过《汾州乡情》编辑部冯元明老师介绍,我与芦转萍互加微信,并互赠专著,而且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沟通。芦转萍讲:应该没有。我出生在甶村。我的父母都是工人。我问:您创作素材怎么积累的?她讲:读书,读关于汾阳的历史的书。这一点,在贾平撰写的《用文学还原一个时代—谈芦转萍小说〈根脉〉》中得到了印证:“数年前,居住成都的转萍女士来电索要汾阳县志,当时没有太在意,以为是帮着爷爷外公或是邻居的赵伯李伯而索,我知道有一些真正的学者就像隐士一般散落在民间,而转萍女士无论从年龄还是职业,都应该叱咤风云穿棱职场,或是坐在某个咖啡厅浅斟低唱,似乎与县志里艰涩的文字无关。恰在贾樟柯将乡村文学掀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本60万字的长篇小说落在我的桌前,小说的名字是《根脉》,作者芦转萍。”可见,芦转萍在创作《根脉》前是做了大量功课的。太原的郝兴坦大夫也在与我微信互动时讲:“像她这点年纪能写这样一部小说,简直不可思义。她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故事都是真实的,有些地方加工也不是虚构的。这女孩敢写,有性格,有风度。”
《根脉》所写傅家、吕家三代人清朝末年到20世纪中叶60年间汾阳发生的事情,涉及人物70余人,一号人物傅启山、二号人物吕俸先,而且还有教会、学校和一些与汾阳历史有关的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故事所涉及的重大事件:一是美国人传教,二是日本人侵华。通过人物与事件的结合,芦转萍为我们历史性地勾勒了光绪十五年(1889)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基督教公理会在汾州创办教会学校、教会医院、戒烟所、广智院,修筑太军、汾平公路,在峪道河修筑避暑盛地等往事。同时,根据小说的进展,《根脉》反映了1938年2月——1945年8月日本人侵占汾阳期间铭义中学南迁、吃油糕事件以及八路军武力接收汾阳城时发生的七十二烈士事件。
将《根脉》作为历史小说的贾平认为:“历史小说最大的作用是文化传承、史为今用。通过创作,掀起历史文献神秘的面纱,让历史鲜活起来,生动起来,温情起来,让它更能吸引大众,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是文学工作者需要担当的使命,也是一个功德无量、万载留名的事情。”
我则把《根脉》当做文化小说来读,这部小说集中反映了汾阳的民俗、命理、历史、人格、教育、地理等浓郁的乡土文化。
一是民俗文化,《第一章 傅启山结婚》首先是汾州民俗文化的反映,把汾阳人“该排场的时候绝不小气,该节俭的地方绝不会落下礼体”写得细致入微。小说中几处提到的“三八八”席,更是汾阳烹饪文化的代表。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调和盘”,也充满了汾阳人生活的细致与情致。
二是命理文化,从二先生给傅启山的两句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命就在自己的手里”贯穿了整部小说,甚至在庙捐和兴学这等家族大事以及在文峰塔和三皇庙,海洪塔和文庙的定位上,让我们看到傅启山和吕俸先为风水先生的一句话所走过的一辈子的执着。
三是古城历史文化,秦晋古道、汾阳城置、王府文化、老街老巷、汾商往事、汾酒文化和茶文化的记述与描写等都充满历史感。四是比较文化,主要是中西医的比较、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比较,农耕文化与近代工业文化,在各种文化的比较中才是《第四章 教堂拾婴》许知县向文可行所揭示的:“除了这几千年秦晋古道西去东来的货品流通,外来文化和本地历史积淀的文化,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无论朝代更迭还是岁月打磨,只让这一方水土更具人情和人性的魅力。”正如霍双梅女士在《浓浓的乡情 淡淡的乡愁——读芦转萍小说〈根脉〉》所感:“作为土生土长的汾阳人,我很惭愧,惭愧对汾阳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都是些片段式的、支离破碎的,而读了〈根脉〉后,对汾阳清末至民国这六十年间的历史文化有了较系统的认知。”确实如此。
五是教育文化,《根脉》一书给我们从传统的书院教育、教会教育、新学教育和平民教育等多个层面反映了汾阳教育文化的多样性,尤其是《第二十八章 铭中南迁》钱校长一句话:“学校的架子不倒,我们的精神永存”,让我们至今都有醍醐灌顶之感。铭贤中学“苦读、苦练、苦作”和“学以事人”的校训在南迁的八年中得到了淬炼与升华。个孩子送到铭中读书的中年人,亦商亦农,千里运粮,一定不是为了自己,这种大爱,即使是虔诚的信徒,其博爱的精神也不够如此。”傅家祯在对待新修公路时所想:“我们家的生意从爷爷的爷爷到爷爷的孙子,不温不火的,每一代人都是一个活法,如果没了这份家业,也许傅家人会更努力更上进,兴许更有出息。”“即使千年古道没了,只要人还在,激情还在,换个活法,日子应该会更好。”一向关注风气之先的吕俸先也讲:“人呀,就得琢磨事,琢磨前人没想过、没做过的事儿”“我们不仅要把好东西运进来,还要把好东西运出去。”我大哥魏永栋一句:“‘软’汾阳一点不‘软’”,概括了我们大多数的共识。我也认为咱汾阳人有一种“绵里裹铁”性格,平常绵绵的,关键时刻,能站的出来,豁的出去。
六是山水文化,尤其是峪道河文化更具有传奇色彩,更让我们懂得汾阳文化的灵性所在,难怪美国人在这里建别墅、冯玉祥的双亲墓选在这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对峪道河恋恋不舍。我的大哥魏永栋在读了《根脉》后说:“看《根脉》,仿佛在看家人的回忆录。”因为,我们的大舅是汾阳护校的第一批男护士,大姨给我们讲述过吃洋柿子和洋人给的糖果的故事,二姨夫领我们见过姥爷在峪道河给美国人别墅种植的至今仍挺立的两棵核桃树。而且,我们姊妹们从小都听过关于马跑泉和磨坊的故事。
《根脉》中引用了一首《峪道河之歌》,歌中唱到:“山西的大山中有一个山谷,那里河水清澈地流动,月光从山顶照耀下来,照亮了通往寺庙的小径。峪道河,我们的峪道河,我们的记忆永不消失,哦,峪道河,我们的峪道河!我们还会再来,河水在山谷间穿过,河岸长着毛茛和绿草,杨树庄严的守护着一切,树枝上飞舞着可爱的黄鹂。”这让我们这些多少与峪道河结缘的后人对峪道河更增添了挥之不去的乡愁。
当然,《根脉》我对每章的标题,有一点建议,就是可以处理的更简洁些或更艺术些。谢谢汾阳,谢谢汾州乡情,谢谢芦转萍,给我这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魏永轩
《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七):一幅黄土地上的历史画卷—一读芦转萍的长篇小说《根脉》
一幅黄土地上的历史画卷 —一读芦转萍的长篇小说《根脉》 冯月恩 得知芦转萍女士创作长篇小说的消息时,她的小说已经交给出版社了。几个月后,我见到了这部六十万字的《根脉》。因事务缠身,本打算利用间歇空闲,十天半月慢慢阅读。但读了几页,就再也放不下了。整整一下午,没有做事,闭门读书。晚饭后,又一个通宵,一口气读完。 《根脉》是一部历史小说,反映的是从光绪十五年(1898年)到1948年发生在山西汾阳县的事情。 历史小说,要大事真实,小事合理推演。芦转萍女士对真实的要求,达到苛刻了地步。不仅书中的教会医院、戒烟所义和团杀洋人案、阎锡山的“兵农合一“、“编组份地”等事件以及历史人物曾国荃、张之洞,丁宝铨、阎锡山,冯玉祥,阎锡山、冯玉祥,美国传教士裴万铎、万德生,铭义中学校长恒慕义,中共地下党员武子程等能在史实中找到印证,而且书中人物的服饰、语言、生活用具、交通工具,以及酒席上的“三八八席”、调和盘,都和那个时代汾阳的真实情景高度吻合。 在具体细节的推演上面,作者也凭借着自己丰厚的历史知识,达到了逼真的地步。如:丁香公公初到汾阳时编篓子的过程,桃花村选举村长的场面描写,是出自作者的推演,但如果没有对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深刻了解,是绝对写不到如此翔实逼真的程度的。这一切的一切,把读者带到了那个相去不太远的历史时期。读着《根脉》,我能深切地感受但那段历史是那样地生动。莫迫桑说:“美就意味着真实,虽说真实的东西不一定美,可是最美的东西永远真实”,《根脉》读来很美,与它的真实,有很大关系。 芦转萍女士是一个学者型文人,这是她写作历史小说的先天优势。无疑,《根脉》使那段过去的历史鲜活起来,使普通读者能通过轻松愉快的阅读,了解那段历史,但作者的主旨,并不在通过小说吸引读者,普及历史知识。她是要把黄土地上的社会百态,压缩在一个小小的汾阳县内,装进一部六十万字的小说之中,使现实世界杂乱无章的历史面貌从整体上井然再现。 故事围绕傅启山和吕俸先两家人展开,傅启山和吕俸先是生意上的伙伴和生活中的朋友,傅家在桃花镇开药铺和客栈,吕家在汾阳城开药铺。两人都相信有一块风水宝地可以使家族兴旺。傅启山经管自己的田产生意,布施寺院,赞襄庙学,民国后做村长,修渠种树,学习新的生产技术。吕俸先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在经营生意的同时,总想作新的尝试。他有头脑,有胆略,在不断奋斗的过程中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两家几代人都重视文化。傅启山的长子傅家祯读完书后回到村里,几十年如一日为学校付出努力,吕俸先的儿子尚武护送学生南迁。 抗日战争时期,傅家祯的儿子傅佐随着教会学校南迁四川,终于在四川学有所成,后返回故乡。抗战胜利后,吕俸先的儿子也接到了燕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小说叙述傅、吕两家三代人的不同的人生轨迹的时候,不是平面的叙述,其间朝代更迭、社会嬗变,中西文化的碰撞,各种zz力量的此消彼长,不同阶层的人交替出现,使作品有了立体感。作者以其广阔的视野,分明的叙事线条,饱满满的艺术形象,构成了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通过这幅画卷,表现了当时北方社会的风俗特征,概括出黄土地上的人民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性,那就是,敦厚、善良、坚韧、顽强。 作者对傅启山,吕俸先,傅家祯,吕尚武,丁香,祥雨的性格特点,进行了精心的刻画,使这些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血肉饱满。这一点,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自会体会到。 需要说的是, 作品中的一些次要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各有特点。如写史迪威。史迪威在小说中只出现过一次,即修建公路的时候。他没有等级观念,训起人来很凶,说“中国的官员快走几步就喘气,他们连二十磅的粮食都提不动”。修路工地上,他要求范三保为工程师们烧水,当范三保表示自己要给四十几个民工做饭,离不开时,他立刻想到:“这个中国男人把自己的责任看得如此中重要,真是难得”,因为在他的经验里,中国人是没什么责任心的。其实,范三保也未必懂得什么是责任,他是凭着善良与厚道,觉得自己不能只图给工程师们烧水较为轻松,就放下四十几个民工不管。史迪威虽然能听懂北京话,但听不懂汾阳话,需要傅家祯把汾阳“翻译”成北京话或英语,于是,就认为家祯会三国语言。家祯和史迪威开玩笑提出加薪的要求,史迪威学着当年中国人讨价还价的办法,把手缩回袖筒,要和家祯“捏码子”,都合乎逻辑而又逼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尤其是写史迪威和监工搞恶作剧那一段,更能体现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准确把握和刻画人物性格的功底。这一情节虽然出自作者的虚构,但如果没有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刻了解,没有对这位“醋性子乔”的深入研究,断不能把他刻画得如此形象生动又符合他的性格特点的。笔者看过有关史迪威的一些史料,觉得历史上的史迪威,就是这个样子。又如写阎锡山,作者选择了阎锡山言语中最能代表他性格特点的几句话,照实录在小说中:“这本书为什么做的呢?是本督军盼望百姓都成个好国民。因不能对你们亲身教化,所以用笔代口,做成这书,散给各村,责成村长和村中的读书人,与你们讲解。凡我人民看这书时,就如同本督军当面和你们说话一样。要用心明白,用心记住……”,阎锡山这个人物,在书中并没有露面,但这短短几句话,就使他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既真实可信,又活灵活现。 小说叙事横跨六十年,涉及人物七十多个,从阎锡山,史迪威,到农妇田老,到义和团、外国传教士,各个阶层的人都有。叙事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作者设了两条线:傅启山、吕俸先都信仰风水,为了家族兴旺,他们寻找风水之脉,是明线;两家三代人都有放不下的读书情节,后代都学习文化,学习科学,使文脉得以延续、壮大,这是暗线。用这两条线把故事穿起来,加上作者布局、裁剪得当,就使她的作品井然有序,脉络清晰,读来不给人纷乱之感。 作者在构思、裁剪方面体现了宏大气魄,在具体描述中显示出观察生活的深刻。如写后来成了丁香公公的王姓逃荒者编篓子这一情节,他的恩人孔大善人想看他的操作过程,他说需要发酵面,拿到发酵面后又说需要再发两天,两天后一个人把浆子和好才让孔大善人看。“孔大善人会心地笑了”。这一情节,看似漫不经心写来的,但是,作者却把手艺人的保守,孔大善人的理解,都写了出来。 小说要“用最小的容量惊人地集中最大量的思想”(巴尔扎克)。这部作品虽然是作者的处女作,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深度。1898年至1948年,正是中国社会巨大历史嬗变的时期。义和团,辛亥革命,北伐,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种zz力量的交织、斗争,中西文化的碰撞,新的生产力的出现,引发了古老的黄土地的阵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无不受到这阵痛的影响。作者以其广阔的视野,把这段历史尽收眼底,概括在自己的作品中。她的匠心独运,在于概括和集中。这部作品气魄宏大,和现实世界一样广阔丰富。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却比现实世界更加集中,更能展示事物的本质。如果说她的这部小说格调上略显滞重,那是由于她让小说承担了太大的责任。 作品的语言,个别地方还有一些粗糙,但作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表达她深邃的思想,顾不得在词语上精雕细琢。正因为这样,才使她的语言溢散着思想的光芒,其中不乏警句。比如:“如果大家都有不停做事的激情,许多事都应该能做成。即使千年古道没了,只要人还有,激情还在,换个活法,日子应该会更好”。 《根脉》重视中间色调,着力于塑造中间人物和中间性格,每一个人物在小说中都没有传奇色彩。就这点来说,书中的人物,和我们周围生活的人一样。这可能是作者觉得中间色调更具代表性,更具有普遍意义。 芦转萍女士喜爱摄影,擅长篆刻。她把摄影和篆刻的视角、手法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尽量客观描述,不发议论,不流露露情感,把作者自己隐藏在背后,从而使她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别具一格,具有“纯客观”的特性。 有人说,现在,真正读书的人少了,对此,笔者有同感。但好的作品,还是能引来广泛的读者的。最近一段时间,朋友中间掀起了“《根脉》热”,大家见了面,就讨论书中的人物、事件,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可见《根脉》对读者的吸引力。有人就《根脉》和《白鹿原》作了比较,认为《根脉》有意模仿《白鹿原》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西方出现了意识流、超现实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这些流派的创作手法,早已被后来的作家收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作家在创作上受其他作家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鲁迅的《狂人日记》的创作风格深受果戈理的《狂人日记》的影响,但这并不妨碍鲁迅的《狂人日记》的艺术魅力,它依然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根脉》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花。我们期待着作者下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