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别岁》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2-10 06:35:18

  《别岁》是一部由张琪东执导,袁忠远 / 龚格尔 / 杨乔木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岁》观后感(一):《别岁》:活着的人,都会活着

  周六一个阴雨天,受邀提前观影张导的《别岁》, 已经成为著名制片人的龚格尔,在本片里演的活似某位韩国的知名演员。 他那望向前方祈盼而无助的眼神始终在我脑海中萦回——别离的是岁月,也是一次次活着的希望。 故事分两条线进行,一为古稀之的老知青周树达接到了当年他下乡那座城市打来的电话,通知他来处理他儿子陈乐因绑架被警察击伤被捕的后事,二为周老儿子陈乐故意伤人八年后出狱,带着有自闭症儿子小康在城市里艰难生活,最终因想为儿子求得一所正常学校就读机会失去理智绑架校主任被捕的故事。 我不由得想起了余老和另一位张导的《活着》。 福贵从地主家的纨绔子弟到最终与黄牛相伴的孤老,期间妻女失联、父亲气归、身陷内战,重聚后女儿失语又难产而亡,宝贝儿子不慎惨遭意外…… 跟《活着》不同的是,福贵面临的或许是家国巨大变迁中一些偶然中的必然,在社会时代翻天覆地的巨浪下,他一次次第被无情地抛起又摔下,他的父母,妻子,儿子甚至是那个傻乎乎的女婿、未出生的外孙,都是社会加速前进中的牺牲品。他一生虽偶有微喜,但实然总与大时代的逆境相伴,希望对他来说是一件天价的奢侈品,似有捕捉却从未拥有。 好在,《别岁》最终的结局尚留下了一丝丝希望,毕竟福贵,哦不,陈乐仍是活着——正如福贵自己说的,活着就是一切。 而在《别岁》里,对于陈乐来说,改嫁的妻子,使坏的同事,做暗娼的小茹,闭口不言的儿子,交涉不通的校方,虽然无一不让他遭受了一次次重创,但退一步来看,故事里的他们,都不能算是什么坏人。 如今的时代里,早已鲜有《活着》里那些提刀见红的坏人等着收拾“福贵”们的小命,所谓的社会秩序套着华丽的服装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用不可商讨的现实夹杂着人性不断温煮着“陈乐”们,直至他最终忍受不了那股滚烫,拼死跃起,大多都只被惨遭抹杀。 可要知道的是,这股温煮的疼痛,并不会比那巨浪拍打来得好受,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四处弥散的无助感猛烈地击溃着福贵和陈乐们。 不用把故事放到陈乐那些稍显特殊的例子里,在我们如今每个人的生活中,所谓的“无助感”每时每刻都充斥着。我们很难在像旧社会古时候,身边能有那个绝对信服俯首认同的良师,两肋插刀无私无缺的益友,而当那些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却依然存在着,于是,无力与无助就在其间萌生发芽,侵占着我们内心柔弱的那片土地。 影片的最后,陈乐的父亲周树达赎回了陈乐当掉的车,并接走了不甚熟稔的孙子,电台里说到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新年即将来到——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导演对于悲剧故事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吧——别岁,新的一年,但愿少一些活着的无助。

  深圳的雨还在下,晚上继续爬格子,用手指爬,希望这部电影,能带来更多的信念吧。

  《别岁》观后感(二):缺失的亲情是根如影相随的刺

  关于原生家庭的思考与讨论最近始终热度不减,有人说原生家庭的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都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也有人觉得没必要过分夸大原生家庭的影响,人终究要不断经历社会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亲情一旦缺席,对孩童造成的心理创伤一定是难以弥补的。

  张琪东导演的电影《别岁》以客观而贴近日常的镜头,向观众呈现了有些无可奈何,又有些透着现实冷意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你看不到刻意煽情,也没有过分戏剧化的剧情,有的只是一种近乎还原现实生活的平常视角,仿佛故事的叙述者就坐在你的对面,把他曾经历过的沧桑岁月与流年变迁用平淡语调向你娓娓道来。

  电影《别岁》的故事主角是陈乐,一个因为故意伤人入狱八年刚刚出狱的男人。八年的牢狱生活,足以让陈乐眼前的现实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妻子改嫁,把八岁的儿子小康留给他,小康看起来乖巧听话,却一直不说话,陈乐以为是自己疏于对孩子的照顾而导致他过于内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陪伴照顾让小康活泼起来。但学校老师、医院医生、周遭旁人都不止一次地告诉他,小康得的是自闭症,这是病,得治。陈乐听不进这些话,一听到“病”这个字眼儿他就气不打一出来:说谁有病呢,你才有病!

  在《别岁》中,可以看到两种绝望。陈乐刚刚出狱,一切百废待兴,好容易找到修车工的工作,却频频被同事挤兑遭算计,最终演变成一场斗殴。这件事让陈乐看清了,一个人即使清白勤奋,也未必会得到好的结局。另一边,学校老师不断找他谈话,希望他把小康送到特殊学校去上学,陈乐想不出什么话好反驳,只是一次用一次用“您看我最近确实比较忙”来表达自己的抗拒。经济上的窘迫也始终把陈乐压抑得透不过气来,陈乐的新生活艰难,一如既往。这种绝望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它来自于贫穷,在温饱线边缘挣扎着的小人物的贫穷。

  《别岁》中的第二种绝望是亲情缺失,这条暗线在电影中呈现得并不那么直接,却比贫穷来得更加致命,因为它解释了这种贫穷的根源。陈乐在四岁时,父亲就当上知青抛弃了他,再加上母亲早逝,陈乐从小就经历了漫长的亲情缺失,在这世界上再没有其他人告诉他应该怎么活,他只能孤独地、执拗地一个人走下去。这也许能够解释一直在跟这个世界不断忍让、节节败退的陈乐,为什么在最后做出了绑架的过激行为,因为没有人教他如何与情绪相处,他只能在生活给他的所有消极情绪积蓄到顶点后,轰然爆发,溃不成军。也是因为他不想让小康重蹈他的覆辙,所以陈乐拒绝送小康去特殊学校。“他到了那儿就完了!”

  心酸、怅惘、愤懑、无奈……在《别岁》中感受到的种种情绪,最终都归于沉默,因为这个故事这样真实又这样现实,而直面现实的时候,人往往无话可说。原生家庭之于每个人的意义或许是一扇窗,你透过这扇窗,第一次看到家门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而从小亲情缺失的人要付出的代价,或许就是要穷尽一生心力,来搞清楚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别岁》观后感(三):支离破碎的生活

  有机会提前看到这部片子,有一些感触,写出来以作时间的痕迹。国产电影很艰难,带一些个人思考的作品更为艰难。部分原因是观众对国产电影不信任,没有期待。

  这些年国产电影的确斑斑劣迹,早已消耗掉了影迷的热情和信任。大多数被吹虚为才的电影人,是偶有的灵光一现,往往下一部就被打回原形。在不讨论拍摄技术的人来看,评价电影的路径就在故事,即导演通过镜头语言说清楚的一个故事。事实上,绝大数国产电影在故事层面根本谈不上叙事才华。重建一些信任变得如此艰难。

  文字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你想说的取决于你说的方式,甚至内容会等同于方式。因为自私造成的伤害,还有机会弥补么?当年的知青为了回城,抛妻弃子独自回城,一回就是三十年。而今人已老了,重回当年的城市,寻找被抛弃的孩子。这是电影的第一个主题,一个老主题。这个主题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救赎,而是提醒人们,所有迟到的乞求宽恕和试图弥补,都无法消除曾经的自私、软弱和缺乏责任。

  第二点自然是当年被父亲抛弃的孩子,陈乐已经长大成人,不巧的是,他的成长生活受了很大影响,入狱,刑满释放,重新生活。三十多岁的年纪,带着一个自闭症的孩子,生活变得支离破碎。继续生活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这样的生活称不上是好的生活,而是捱着日子过。不像他当年逃跑的父亲,面对自闭症的孩子,陈乐没有想过逃跑,他在天真地抗争。陈乐身上的责任感更像是一种不服输。

  必然地,我会关注到第三个主题:自闭症孩子,以及孩子们生活的家庭环境。这个孩子在影片中全程基本无话。这样零碎的被损伤的家庭出现一个自闭症孩子,就像是潜意识中的道德惩罚。和打酱油存在的性工作者一样,他们都是一种需要出现的符号。

  在这部电影中,我想到的不是爷爷的赎罪,不是陈乐的再次入狱,也不是自闭症孩子的困境,我看到的是未被摧毁的生活。生活就像河流,没有人能够真正消灭这条河流,无论遇见什么阻碍和干预,这条河流依旧向下流动。是的,向下,这不是价值判断,而是现实的一种。

  导演要做的就是呈现一段生活,用镜头呈现一段生活,一段有逻辑的生活,而不是清晰地暗示或者提醒观众,我要说什么。至于用怎样的镜头叙事,才是导演的工作。《别岁》是一部有想法的电影,体现在当年抛家弃子回到城市生活的周树达,时隔几十年之后,重回当地去寻找孩子这件事本身是一个讽刺,更讽刺的是,这个赎罪者最后成了一个拯救者,带着自闭症的孩子去了北京。一个当年的逃离者,因为什么回到原地?除了当年的老友,没有人会再谴责他。事过境迁之后,原谅和和解早就没有意义。

  亮点是陈乐,我说的不只是电影人物,还包括饰演这个人物的演员龚格尔,他的身上有光芒,一种胡子拉碴、落魄潦倒也难以遮掩的光。不过,他可以稍微精神一些。关于灯光、叙事角度、演员的表演空间,情节的设置,都有许多可以讨论的。

  一部能够激发人想一些事情的电影,也就值得推荐。

  《别岁》观后感(四):原谅他总是不多说话,也不说有什么想法

  中国经典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里有这么一段儿“认爹”的故事——农村青年阿大进了老付家的门儿看见贾志国就叫爹,引起了和平的警觉,认为是志国在农村插队的时候犯下的“错误”,和平还不听志国的辩解生气地说“人家能随便管你叫爹吗?你瞅瞅人家岁数儿比你都大能随便说瞎话吗?”

  要不是岁数儿对不上,估计志国真的要蒙了这份儿冤了。倪大红老师在二十五年前的这段气人程度堪比“苏大强”的表演里,藏着编剧梁左和王朔那个年代一辈知识青年的共同回忆。

  最近的一部电影《别岁》同样讲述了一段老知青认亲的故事,但不是每段故事都有美好回忆,事实上那个年代的大多数血脉聚散,都无法像《我爱我家》中的故事那样轻松诙谐,电影《别岁》的沉重,才是那个“伤痕年代”的底色。

  故事的主角下乡老知青周树达在返城大潮中,遗弃当地妻儿回到原籍,过上了高级知识分子生活。而在三十年后,周树达再次踏上了这片许久未见的土地试图弥补他曾经犯的过错。

  其实周树达的开场自白就已经奠定了影片的基调并点明了主题:“我叫周树达,北京人,我的父亲喜欢鲁迅和郁达夫,就给我起了这个名字,我最喜欢的作家是屠格涅夫。”

  鲁迅和郁达夫,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周树达这个名字就如同他的命运一般,与现实搏斗半生,留下无法弥合的伤痕。而他喜欢的屠格涅夫最著名的作品《父与子》所探讨的代际关系,成为了整部影片故事的主线。

  实际上在影片中,周树达和被他遗弃的儿子陈乐并未能见上一面,父子二人的故事线并行展开,像两条终于没能相汇的平行线。陈乐因为从小没有父爱,导致性格怪癖年轻时犯下了错误,当他结束了八年的牢狱生活出狱后,遭遇妻子改嫁,并留给自己一个八岁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在好友帮助下,他找到一份修理厂的工作,并在出租屋里邂逅了性工作者雅茹。然而在儿子多次被学校拒绝上学后,陈乐再次亲手摧毁了命运,也被命运亲手摧毁。

  影片《别岁》的英文名叫”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周树达让陈乐的童年里缺失了父亲的角色,陈乐又让自己的儿子在童年里无法得到父亲的陪伴。

  我们能粗暴地批评这两个人是不负责任的父亲吗?周树达用一生寻找陈乐,试图弥补年轻时的亏欠,陈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有病”的人,他所有的屈辱都可以扛,唯独屡屡在别人故意或非恶意地伤害他的儿子的时候不计代价诉诸暴力。

  无论是在那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轰轰烈烈的伤痕年代,还是这个经济文化社会飞速发展导致代际割裂的奔腾年代,这样的“昨日”一再重现,谁也没有错,是洪流推着我们不回头。

  在娱乐至上的今日影坛,这样一部略显粗糙的《别岁》相当珍贵,影片从周树达的黑白色调,到陈乐的彩色色调,又收尾在周树达的黑白色调之中,像是一个无法跳出的轮回,影片里的每一个人都显得有点儿沉默寡言,像是窦唯歌里唱的我们这一代人:“爸爸,妈妈,你们可曾原谅他,原谅他总是不爱多说话,也不说有什么想法。”

  《别岁》,岁月啊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岁月啊,你别催,走远的我不追。

  《别岁》观后感(五):美丽世界的孤儿——龚格尔的《父与子》 美丽世界的孤儿——龚格尔的《父与子》

  昨天有幸提前观影了张琪东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别岁》,感受如下:

  1.电影用双线叙事方式,一条线讲述70岁的老知青周树达在春节前夕,接到来自当年下乡支援建设的城市的电话,通知他处理因绑架而遭警察枪击的亲生儿子的后事;另一条线讲述周的儿子陈乐(随母姓)因故意伤人被关八年后刚出狱,遭遇妻子改嫁,并丢给他一个八岁却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父子相依为命讨生活,终因一系列遭遇纠葛再次为儿子求学一事而绑架校主任终遭枪击。两条时空线交错而叙,色彩为别。陈乐那条线色彩明朗,看似象征出狱后的新生,周树达那条线色彩灰暗,收拾残局般压抑无望。最后时空衔接,新生走向无望。

  2.两对父子,爷孙同堂,却是三个孤儿。这是我看完电影后的第一感受。先说第一个孤儿,陈小康。小康不满一岁时,父亲陈乐便因故意伤人而入狱八年。从此跟随唱戏的母亲肖娟为生。而母亲肖娟面对这个自闭不言的儿子,想来也无暇照顾,甚至视为累赘。这点从那句建议陈乐没时间带就把小康送日托班或特殊学校可以推测出。身在学校的小康,时常因为罹患自闭症而与同学老师格格不入,课堂上的异常表现,也被老师视为智障,希望他能转到特殊学校从眼前消失滚蛋。想来他经常遭到同学嘲笑,甚至老师冷暴力式煽动孤立。对年幼的小康来讲,无论是八年前父亲的入狱消失,还是八年后自己被母亲甩锅般踢给父亲,抑或是平时在学校所遭遇的嘲笑和嫌弃,都是一次次的被抛弃。对这个世界来讲,小康就是一个大家避之不及的麻烦。所幸的是,出狱后的陈乐,在别人一次次称小康为智障时挺身而出,不惜大打出手。此时,对这个父亲来讲,小康就是整个世界。

  3.第二个孤儿,龚格尔所饰演的陈乐。陈乐四岁时,便被父亲周树达抛弃,母亲早逝,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儿。当年父子分离的情景,按照周树达所描述“他就那么看着我,不哭,也不闹,好像从不认识我一样。”在这一刻,在陈乐心里,一如后来他在影片里几次跟强调的“我从小就没父亲”。然后,孤儿陈乐在少年时期因故意伤人而入狱八年。这八年,对陈乐来讲,又是一次被抛弃。出狱后的陈乐,在好友长明帮助下找到一份修理厂的工作,多年与社会脱节,即使是老板的示好相处,也让陈乐拙于应付,更难让他在同事江湖圆滑应对平安无事。

  为儿子小康求学一事,陈乐疲于奔命学校老师和主任之间,却次次碰壁遭到拒绝。更因老师歧视儿子为智障而恼怒不已。灰暗的新生里,唯一的亮色是好友长明的不弃与性工作者王雅茹的爱情。多年的监狱生活,陈乐已经被贴上不正常或者异类的标签。我相信他虽然嘴上次次说小康只是不爱说话并非不正常,但其实心里明白小康确实患有自闭症。之所以他偏执般想让儿子进入普通学校求学,拒绝送入特殊学校,潜意识里是想让小康获得正常人的身份,也是让自己获得正常人的身份,避免儿子像自己当年一样,被这世界抛弃。

  不幸的是,这世界的回应只有拒绝。最终,被一再拒绝的陈乐精神崩溃,对这个世界予以反击,绑架了主任,换来一声枪响。

  4.第三个孤儿,周树达。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周树达跟当年千万知青一样,响应毛的号召上山下乡,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对千万知青来讲,其实这是一次被自己所崇拜信仰的对象的抛弃。表面上看起来是大有作为,其实只是一次残酷的卸磨杀驴。当明白这个真相时,年轻的周一腔热血被现实击溃,终于成为后来知情返城大潮中的一员。跟很多知青一样,周在下乡当地与姑娘恋爱生子,面对返城选择抛妻弃子,并重新建立家庭,使得陈乐成为孤儿。

  影片开始提到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想必是主创的有心隐喻,读过这本小说就知道,讲的就是家国父子悲剧。

  毛抛弃周,周抛弃陈,陈抛弃康,康自闭于世界,估计连毛是谁都不知道,也算是一种抛弃,因果循环,完美闭环。一国三代,一家三口,无一不孤。

  5.写到这里,想起最近的中美贸易战。三十多年前,邓老先生大开国门,拒绝继续与世隔绝,融于世界,并与美国交好,在其帮助下入世贸,承诺按照游戏规则大家一起玩。很不幸的是,三十多年后,我们因不守规则屡遭嫌弃,及至今日中美交恶。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拒绝普世价值的唯一大国,又何尝不是这世界的孤儿?更不幸的是,作为十四亿孤儿之一,你还没得选。三十年前对中国来讲,是一次新生;希望别像《别岁》里的陈乐一样,从新生走向无望,换来一声枪响。

  《别岁》观后感(六):用三代人的故事谱出人生况味,还留下两点思考

  电影《别岁》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岁末和亲友宴饮辞旧称为别岁,用这个词做片名,以为是以温暖、祥和为电影底色,但看过电影会发现恰恰相反,《别岁》是一部关注社会边缘人物的现实题材,用三代人的境遇,投射了大时代的变迁,带给观众反思和回味的空间。

  《别岁》讲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电影聚焦了一个家庭的三代人,周树达是在特殊年代下乡的老知青,在得到返城的机会时,他抛下了妻子和儿子,回到原籍北京,过上了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再次娶妻生子,三十年后,周树达再次回到当年相爱相的那片土地,想弥补他曾经犯下的错;而另一边,当年被他抛弃的儿子陈乐,刚从监狱里放出来,但等待他的是妻子改嫁、有自闭症的儿子,和更加艰难的生活,周树达和陈乐就像两条不想交的平行线,各自都有需要面对的难题。

  电影有父亲和儿子两条主线来剖析现实,带给观众很多思考和回味。

  首先是黑白和彩色,互相颠倒、互为对立。周树达从北京回到当年下乡的地方,其实是有点“衣锦还乡”的意味的。电影中有一场戏,他和当年的老友吃完饭聊天,说自己在北京的老伴儿过世,女儿在国外,说明过着优渥的生活,但偏偏他的戏份都是黑白的;

  而陈乐的生活一直没有摆脱困境,他始终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周遭也有更多的黑暗和丑恶,他过着黯淡的人生,但他的戏份却是彩色的。电影用色彩表达情绪和氛围是很常见的手法,为什么导演要反其道而行之?

  其实色彩的运用,恰恰是故意留给观众的一个暗示。周树达的生活会多姿多彩吗?他当年抛妻弃子,从返城的那一刻开始,妻子和儿子就是埋在他心里的一根刺、是他永远也摆脱不掉的负担,也是他无法放下的牵挂。

  需要注意的一点,周树达回去接孙子,和陈乐那条线并非平行时空,而是在陈乐再次入狱之后,那么让他回去的不仅是接孙子的任务,也因为在北京的老伴已经过世,自己终于有了“自由身”,他这一生是怎样过来的?恐怕不会比陈乐好过吧!

  再看陈乐,黯淡无光的生活,在他和雅茹相识相知的那段时光里,释放出温暖又耀眼的光芒,这是人性之光也是希望之光,让观众在平静且冰冷的叙事中,找到了一丝暖意,特别感动,哪怕只是为了这一段,也是值得赋予色彩的。

  其次是三代人,用错位的人生和下一代的悲剧,诠释了父亲的重要性。中国传统观念里“男主外女主内”在正常不过,因此很容易漠视父亲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可能他不做家务、不辅导功课、不怎么跟孩子说贴心话,但父亲仍然非常重要,他通常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孩子的第一个偶像,他用宽广的臂膀给孩子安全感,他其实一直参与孩子的成长,只要能给他一个健全的家。

  《别岁》里周树达在陈乐的成长过程中是缺席的,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陈乐有性格缺陷,他偏执、狭隘、没有父亲的管教从小好勇斗狠,一言不合就喜欢用拳头说话。

  更重要的是,没接受过父爱的他,不知道该怎样爱自己的儿子。比如,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什么,从监狱出来,儿子已经八岁,这八年里他没有参与过儿子的成长,所以匆忙的买了一个遥控汽车,在后续的剧情中,儿子从未玩过这个汽车,说明他并不喜欢。面对儿子,陈乐是手足无措的,他想逃避、不想承认自己的儿子有自闭症,他很畸形的爱着自己的儿子,没能给他及时的治疗和正确的教育,这才有了后面的极端事件。

  电影的节奏真好,开始从陈乐满怀希望出狱,到最后持刀再次引发极端事件,陈乐走完了自己又一段人生。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他得到了什么呢?一个自己没能力抚养的儿子,感受到不被接纳的冰冷,以及没有办法追求自己权益的世界,电影将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堆砌起来,一步步将陈乐送到绝境,看到最后,只剩无尽的伤感和喟叹。

  最后想给电影的几位演员打call,特别是饰演周树达的袁忠远和饰演陈乐的龚格尔,他们都有着和角色高度匹配的气质和细节把握,比如周树达回到曾经工作的工厂,摸着那些当年很熟悉的机械,回忆、感慨、失落,所有的情绪在那一刻交汇在一起,袁忠远将这复杂的情绪全部展现了出来。龚格尔呢,我和他一起抽过烟、聊过天,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汉子,没想到在电影里能把陈乐前期的怯懦、自卑,以及最后的偏执把握的那么好,并且表情上的那些小习惯也如此自然,能看出来是真的用了心。

  《别岁》是一部有现实意义的电影,不仅能看到社会边缘人物的状态、时代对人的影响,还有人性、人情,这些都是对现实非常精准的投射。我们常说,电影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艺术,那么《别岁》就是一件完成度很高的艺术品,值得去影院接受内心的触动,以及对家庭、父子关系的反思。

  《别岁》观后感(七):错位的历史,粗粝的现实

  Yesterday once more,这是电影《别岁》的英文名,不免令人想到卡朋特乐队的经典歌曲。所不同的是,卡朋特是温情地回忆童年时光,而《别岁》则相当尖锐地介入到历史与现实中去。在电影的最后一幕,老知青周树达带着自闭症的孙子陈小康,驾驶着儿子陈乐留下的旧汽车,沿着茫茫长路,一路向北,赶回北京。此时,正值年二十九,交通广播里已弥漫着除夕的喜庆与热闹。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周树达告别沉重的昨日,开启了新的人生历程。在电影结尾的字幕里,导演向我们透露人物的最终去向。因劫持人质的陈乐被判了十年。周树达最终在狱中见到自己的儿子。自闭症少年进入北京某所特殊学校,完成小学学业后,顺利进入初中。

  自闭症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中,应拜李连杰、文章主演的电影《海洋天堂》所赐。一般来说,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会有语言障碍和社交障碍,严重者甚至有智力障碍。电影中的陈小乐显然有语言和社交障碍,他在课程上会时不时地发出怪叫声,严重影响到课堂的教育秩序。学校与老师不得不想办法,为陈小康争取更合适的学校与教育机会。然而,悲剧就发生于此。陈乐误以为教导主任歧视陈小康,过激之下,选择持刀劫持人质,试图为儿子争取一个正常的受教育的机会。

  无疑,这是一个可避免的悲剧。若是陈乐能够掌握一些自闭症相关的知识,自然不会选择如此激烈的方式去争取并未被剥夺的权益。换言之,陈乐为孩子所作出的反抗举动,事实上是无效的。他的举动就像是举着长枪大战风车的唐吉坷德,充满了悲壮与反讽色彩。但与唐吉坷德不同的是,我们看着陈乐的所作所为,嘴角所泛起并非是微微的笑意,而是苦涩与悲痛。正是因为反抗的无效,才更凸显出历史的荒谬,才更凸显现实的绝望。

  二

  说实在的,《别岁》并不是一部旨在关注自闭症少年成长与教育的电影,导演有着更深邃的人文与历史的关怀。自周树达至陈乐,再至陈小康,爷孙父子三代人,呈现出逐渐失语的趋势。周树达表达无碍,陈乐说话磕磕碰碰,陈小康则一言不发,这样的情节设定,大概是有所指。

  作为老知青的周树达,显然是历史的一部分。准确地说,他是陈乐、陈小康逐渐失语之悲剧的始作俑者。他曾经不顾一切地逃离历史,并拒绝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的缺位,导致了儿子陈乐成为“牺牲品”。正如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所指出的:“牺牲品意味着无知。而无知,以支配一切人际关系词汇的那种无情逻辑来看,意味着犯罪。”

  因此,陈小康的自闭症便像是一个巨大的“疾病的隐喻”。只有这时,我们才能彻底理解陈乐的敏感、愤怒、不甘与过激。他不想让儿子陈小康成为牺牲品,成为无知者,成为犯罪者。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告别昨天的一切,都是在奋力挣脱历史与现实里的因果轮回。

  这里所说的“因果轮回”,并不是指宿命论或佛教的因果报应,而是历史与现实的漩涡。周树达爷孙父子三人,各自承担着“昨日、今天、明天”的指向。尽管周树达有着激扬而浪漫的青春,但那段知青岁月却是灰暗的、失落的。作为知青的他,在毛主席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号召之下,离开自己的熟悉的城市,走进农村。可以肯定的是,周树达下乡之前,肯定满怀雄心壮志。

  然而,粗粝的现实逐渐消磨了他的斗志,以至于他不辞而别,逃离农村,逃避自己的责任。因此,周树达寻子觅孙的过程,不妨理解成他终于有勇气去正视自我。他不断地遇见旧友,慢慢接近被他抛弃的幽暗岁月。他努力接纳并纠正自己的过失。在周树达这条故事线上,导演放弃了丰富的颜色,选择单调的、灰暗的黑白。在这一刻,幽暗的历史与粗粝的现实纠缠在一起,进而造就了一个错位的世界。历史的错位的,现实是错位的,婚姻是错位的,爱情是错位的……《别岁》里的所有的一切,都是错位的。

  把陈乐身上所有的悲剧,都归罪到周树达的身上,显然是不可取的,就像我们不能把周树达个人的逃避与不负责任完全归罪于“上山下乡”运动一样。诚然,大环境或大政策会深刻地影响到个人的命运。但就个体而言,大环境越是糟糕,越是要鼓起勇气去承担自我的责任与使命。这责任与使命,也许并不是国家或历史层面的,而是个体的、家庭的“小”责任,比如说照顾好孩子与妻子,让妻儿的生活不受颠沛流离之苦。因此,陈乐这个人物的闪光点就在于,尽管自己深陷现实的泥淖,他仍极尽所能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就叙述层面来讲,《别岁》其实是粗粝的。导演的一些小技巧,指向与用心显然过于“昭然若揭”。比如说,陈乐与周树达接陈小康的场面,简直是“历史的重演”。王雅茹的职业身份的设定,大概不是为了揭示“底层人民抱团取暖”,而是为了增添故事的传奇性。或者,为了表示陈乐这个人物超越道德意义上的善恶好坏,是否一定需要王雅茹背负如此沉重的负担与功能呢?就王雅茹而言,她其实可以更出彩、更自信的。

  不管怎样,我喜欢这部电影。导演以极大的野心与悲悯去理解父辈与自我,并努力地弥合历史与现实的错位。

  《别岁》观后感(八):怨只怨人在风中,聚散都不由我

  好长时间没有看过《别岁》这样走心又扎心的影片了,故事在娓娓道来中,将祖孙三人的两段父子情,渐渐托出,离别的遗憾、寻找的焦虑、相守的温暖、成长的困惑……全都被赋予这万般的无奈之中,带来沉重的痛觉。

  在《别岁》中,青年陈乐被质疑孩子小康不爱说话,应该是有病的时候,表示:"我从小就没爸,我现在才这样,小康他没病,就是说话晚,我从小说话就晚"。短短一句台词,却道尽人生悲凉。在陈乐的身上,能够照见太多的苦难,自己幼时被身为知青的父亲在返程时抛弃,而自己与妻子的关系也相当潦草,在因过失犯罪,被关押八年之后,"收"到了妻子送来的有自闭症的孩子,从此父子二人相依为命,这样的人生,可以说是"一地鸡毛"般的纷乱了。

  自己没有享受到父亲的关爱,自己的孩子小康,也没有接收到他应得的父爱,于是,有关"父亲"这样一个称谓,在陈乐的身上,发生了裂变。他如此的孤独,又有着如此强大的求生欲,租住着狭小的房子,在汽车修理厂埋头苦干,生活的窘迫压得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几乎抬不起头来,但幸好还有工厂的老板,以及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小茹的接济,才让他一次次度过难关。但他最大的心病,无疑就是小康的入学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他在情急之下,挟持了拒收小康的学校主任,并由此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人命悲剧。

  《别岁》中,有太多细节的描写,看似平淡无声,实则虐得厉害。比如,睽违潜江三十年,又终于归来,为未谋面的儿子陈乐料理后事,接孙子小康回家的达叔,虽然曾经走得决绝,但他的内心,也一定是千疮百孔的。被当年的知青伙伴问责,但面对伙伴遭遇的丧子之痛,又无力安抚,极其矛盾与纠结,在烤灼着这个老人的心。如果说,几十年未曾回眸,不过是想用遗忘来对抗愧疚,那么此一番的回到故地,则是满心的忏悔之行。父子情,血浓于水,尽管不曾相守生活,依然有太多难以割舍的眷恋。达叔的爱,是深沉的爱,是重揭伤疤般的向死而生。

  但达叔和陈乐,虽然都为人父,却又截然不同。达叔的隐忍,或许有苦衷,而陈乐的不屈,更如一个斗士般,为了小康的成长与未来,在奔走呼号,也很容易让人理解,他在主任面前苦苦哀求,甚至下跪恳求,仍然不得结果之后,走上了极端的道路。能够下跪求饶,也能持刀要挟,至刚至卑的方法,就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在《别岁》中次第"上演",让人看到了一个父亲的伟大与勇敢。陈乐的爱,是毫无保留,甚至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般的向生而死。

  纵观整部《别岁》,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怨只怨人在风中,聚散都不由我"。但最后,在达叔要带小康离开潜江之时,从未曾开口的小康一句"爸爸",让人热泪盈眶。而在除夕前日,达叔带着小康,开车上路,消失在白雪皑皑的路边丛林中时,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并没有画上休止符,而是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生离死别之后,将开启更美好的未来。

  《别岁》观后感(九):《别岁》:一家三代的伤情暖爱

  《别岁》:一家三代的伤情暖爱

  电影《别岁》讲的是有关一家三代人的故事。

  爷爷周树达曾经是下乡知青。30年前,在回城返乡的时候,他将妻儿遗弃在了当地,一个人返城过上了理想的生活。30年后,当再度踏上他曾经做过知青同时也是他儿孙生长的这片热土时,一切都物是人非了。

  儿子陈乐曾入狱8年,出狱后,妻子改嫁,并给他留下了一个已经八岁的自闭症儿子。与儿子相依为命的陈乐,出狱之后在一家汽修厂打工。日子艰苦,却也算安稳。

  孙子小康是一名自闭症儿童。父亲入狱8年,母亲嫁作他人妇,这无疑让原本就患有自闭症的小康,生活上更加的雪上加霜。不仅如此,由于自闭症的原因,小康与学校的老师同学都显得格格不入,入学也成了一大难题。

  在爷爷、儿子、孙子这一家三代的关系图谱中,儿子同时也是父亲的陈乐,无疑是最重要。也因此,电影给了他最多也最重的镜头。事实上,陈乐的人设也是最为丰富、精彩的。他憨实、粗鲁、莽撞、冲动、毛躁,但对来之不易的工作又有着一份责任心和正义感,对儿子更是百般照顾和千般呵护,对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他也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优点与缺点一样明显,陈乐身上具有非常典型的底层草根的特性,这就很容易让人从陈乐的细枝末节中找到存在感和代入感。而演员龚格尔(《流浪地球》的编剧以及制片人)的表演尽管很平实也很素朴,却将陈乐的内心世界捕捉的非常到位,对陈乐的性格特征也揣度的透彻而精准,将陈乐塑造的很有生活味儿、生动性、感染力。

  发生在周树达、陈乐、小康一家三代身上的故事是伤感的,悲情的,甚至让人有飙泪啜泣的冲动。这种伤情体现在爷爷周树达对妻儿的抛弃上,也尽现在陈乐的遭遇中,以及小康被人歧视的过程里。当然,最令人伤怀甚至惋惜哀恸的莫过于陈乐在冲动之下引发了惊天悲剧。

  不过,尽管伤情不断,情殇难愈,但在陈乐、小康等底层草根人物的命运归途中,依旧能感受得到阵阵的暖爱与暖意。汽修厂老板的善恶分明、知书达理,陈乐好友林长明的慷慨解囊、雪中送炭,学校领导老师对小康的宽容和重视、陈乐的见义勇为、正义之举......点滴细节之中,总能让人感受得到融融暖意与绵绵暖爱。尤其是最后那一幕,当小康不经意间叫出“爸爸”两个字时,当他拒绝坐火车而非要乘坐爸爸那辆破轿车的时候,我竟然鼻子一酸,眼泪也情不自禁地就流了出来。《别岁》在这一刻的煽情显得非常高级,因为它没有高能的配乐,没有激昂的台词,人物角色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波澜和心理起伏,却让人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亲情与真爱的力量。

  抛妻弃儿的周树达在三十年后故地重返,就是为了彻底告别那段让他心碎又难忘的岁月,用实际行动实现自我的救赎。

  陈乐为了捍卫一个父亲、自闭症孩子的尊严,用偏执甚至疯狂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这悲壮与惨烈的一幕,换来的却是小康的新生。

  小康也学会了与往昔岁月的告别。他不仅告别了那片曾经善待他却有歧视他的家乡,也告别了悲悯、凄婉的人生。

  岁月了无情,亲情永无价。告别悲情的岁月,迎来暖爱的真情,《别岁》用小桥流水式的讲述,将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还原的五味俱全,声色动人。让人在体验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悲喜人生时,也生生感受到了真情真爱的弥足珍贵。

  当然,《别岁》也给人留下了足够的思考。如果我们对类似于陈乐(有过服刑经历的犯人)和小康(自闭症患者)这样的边缘人,可以更加包容、理解、体谅,或许就不会把陈乐“逼”上绝路。诚然,如果陈乐能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对自闭症不再有偏误的认识,悲剧或许也就不会发生。所以说,只有陈乐这样的边缘人主动求知识、求进步,而我们也更加宽容、文明,双向的良性互动之下,社会这个大家庭才会更和谐更美好。

  尽管没有大明星也没有大制作,《别岁》却非常用情走心。它言之有物,情感丰沛,主题也很鲜明,让人既有所思又有所想,是一部值得我走进影院二刷的小成本佳作。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