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说》读后感10篇
《张先生说》是一本由张五毛著作,北京长江新世纪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先生说》读后感(一):张先生说婚姻底线
对于那些想进入但尚未进入婚姻这座围城的女性来说,最关切的莫过于应该找个什么样的男人和自己共度余生。
在张先生看来,“大多数男人,要到三十岁以后才能成熟。二十多岁的男人,就像一座雪山,看起来白白净净,但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崩塌。动荡、脆弱、缺乏耐力,但那些心地纯良的男生,总是会在生活的磨砺中,慢慢学会承担责任。”
“女人应该找什么样的男人?相亲时,她们会提各种各样的要求 : 长得帅,有车有房,事业稳定,等等。在我看来,物质和爱情属于上线要求,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你的幸福高度。但是,和一个人结婚过日子,最重要的不是上线要求,而是底线要求。因为底线要求能给你最基本的安全感,能保证你拥有常人的小确幸,保证你的生活不会突然脱轨。”
“心智健全,就是一个女人进入婚姻之前,对男人的底线要求。”
而对于已经进入婚姻的女性来说,如何不幸摊上了不合格的老公,该怎么办?看《张先生说》给您支招。
《张先生说》读后感(二):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写出一个时代的痛感,绝非易事,首先你要学会观察,观察这个时代作为万物之灵长的无奈与无畏,其次你要学会忍受,善于从困境、逆境中生发成长的力量,相信此时的艰难困苦是为了明天的飞黄腾达作准备的,或者是为了将来无所事事时以抚慰岁月在肉体上镌刻的痉挛;最为重要的是你能把自己置于公正、公平的立场,而不是哗众取宠,以别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快乐,或者人云亦云,由于众人的不可理喻而甘于同流合污。 《张先生说》数十篇散文,记录的不是文字,而是自己在尘世中破碎的影子。 第一章 “故乡是种病”。可能对于绝大多数现代人,成长之后不得不为了生存与发展而远走他乡,只能在梦中才能回忆起故乡的一草一木,也许亲情与故乡具有天生的合二为一性,提到了故乡,一定少不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甚至是怀念。那些山、那些水,并不因为你的远走他乡而模糊了本来的面目,相反对于没有走出故乡的人,他们依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不过情感更趋于稳定。在游子的眼中,故乡已经不是儿时情感的依托,而是在异乡不如意不顺心时的参照。 第二章“假装生活”。曾经以为我们的状态,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是健康还是疾病,我们都是生活的演员,然而读了张五毛的文字后,才发现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亮点,也有黑洞。只是我们偏私地以为别人的生活就是无忧无虑的,像花一样美好,而自己则是四处碰壁、无立锥之地。相比之下,也只有那些从故乡离开,到他乡生活的人,才有资格说自己见了“世面”开了“光”,才能更加懂得脚下迈开的每一步是如此的沉重如此的坚定。 第三章“折叠空间”。我们总会给自己树立这样或者那样的目标,有的目标容易实现,有的目标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变成现实,对此,我们总是怨恨自己生不逢时,却惶恐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想法,寻求内心与外界的平衡。世上的人不止有好人,也有坏人,关键是在于我们是否有一把公正的尺子,不能以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人,对自己不利的就是恶人,相反,我们要跳出自己的圈子,或者事过境迁之后,回想当时的情景,如果有后悔药,我们是否有必要修改自己的处世方法,达到外圆内方、和融一体。
《张先生说》读后感(三):成长,磨砺,成熟
这本书的文字来自一位80后作家,对于这个作家,我从前没有了解过,所以对于对他的认识完全来自于这本书。
首先说一下看完这本书的感受。第一部分作者写了故乡的人和事,笔调温暖,感动人心。尤其是在写父母的离开,那种不舍依恋的心情写得非常打动人心,看的时候眼眶发酸。第二部分写了作者在社会上的经历和感悟,重点讲述了一个中年男人的辛苦和荣耀。第三部分主要是时评,针对社会上的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总体感受就是这个作家的文字有温度,有理性,并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我很喜欢第一部分的内容,它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有人这么形容在外地上学远离家乡,“从此故乡只有夏冬,没有春秋”。身在故乡时,如同鸟儿身处熟悉的树林,一心想要看看外面的天空。可是一旦飞出去,很少能够飞回来。从此,那片树林的发芽还是叶落,便于我们遥不可及。在外面遭受的风雨,故乡也无法替我们遮挡。然而,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故乡永远都是心底最温暖的回忆。
除了勾起了我的故乡回忆,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了陕西人的生活面貌。我对陕西的最初了解来自于路遥先生笔下的小说,他们朴实无华,真挚热情。但是路遥先生描写的是七八十年代的陕西人,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在这本书,作者描写的陕西人补充了我对在这片大地上生活的人们的印象。无论是作者描写的故乡风土人情还是陕西男人,都非常生动有趣。
看了第二部分,觉得文字更加圆滑,偏向于常见的公众号文章,或谈某一类人,或说一种现象。偶有几篇,才会有深切的感悟。
第三部分的文字,针对社会上的种种现象,见解独到,文字也很有深度,读到一些地方,也会发人深省。比如《看客》和《网民的自我修养》这两篇文章,作者就我们身处的互联网世界的生活方式,讲述了他的见解。作者认为媒体在信息发达的网络世界起到放大影响的作用,它如同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可以起到舆论监管的作用,坏的一面是有时候会放大负面影响。这让我思考媒体应当认真对待自己传声筒的身份,不应当一味的追求热点而忽视事实的真相。而网民也要注意自己的修养,理性吃瓜,坐等真相。
《张先生说》读后感(四):希望张先生说有续集
一直关注着张先生的公众号,他写的文章基本上每篇都看,三观很正。
《张先生说》里面的文章大多数是公众号里面发表过的文章,但作者已经修正不少,略有删减。文章也根据书中主题进行了分类,整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收集了张先生写故乡的人事物的文章,第二部分是张先生的成长历程,第三部分则是体现张先生个人观念的一些文章。
最感动的是张先生写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姐姐,写出了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的真实情感。写面对乡亲,写出了自己面对农村的那种复杂的感情,正如张先生在书中说的那样:自己有自己的人生,不会再回到农村去,但故乡是永远的牵挂。
最有共鸣的还是那篇《我那些从不买单的公务员》,可能作为一个基层工作者,有太多感同身受吧。张先生写出了我们大多数人说不出、不知道怎么说的想法、观点,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共鸣。他的发声让很多人知道或者看见,社会上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人、事、物在默默地运转着,被误解也好、被言语攻击也好,他们的工作和状态并不因此而改变和消失。而张先生的这篇文章,却让许多基层工作者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比起被人攻击和误会,可能被理解更容易让人泪目。
最燃的是那篇《金刚与菩萨》,在公众号里原名不是这个,但看内容我知道是那一篇,张先生通过父亲的视角,讲述了农村这几年来的巨大变化,如果不是张先生写出这篇文章,可能作为一个农村娃的我,不会去感受和对比这些年来农村的变化,也不会去细想这些变化是谁带来的,更不会去感谢党和国家为广大农民做的一切,而是会觉得这一切好像都是理所当然的啊。是在看了张先生的这篇文章后,才真真切切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90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多么幸福,对比90年代的艰苦,再到现在21世纪的农村的好生活,虽说一路坎坷,但不得不说,国家一直在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
书中还有讲了很多人、说了很多事,每篇文章都像是一个真实的人物或真实的事件在脑海里翻转,如果篇幅可以再长些就好了,总感觉每篇文章有点意犹未尽。希望《张先生说》继续说下去,可以出系列文章(二)、(三)、(四)……继续讲述那些平凡人的故事。
《张先生说》读后感(五):清醒的说
有人向我推荐这本书时,我曾不太以为然。毕竟对于一个网红的作家,我还是有抵触的。可是当我翻开这本书后,我知道,也许是我错了,一个从大山里来的农村孩子没有被绚丽的城市灯光迷醉。《张先生说》,这个年轻的80后,的确说了许多清醒的人想说的话。作者自己把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简单的说,就是分为了:出处、成长、和自己的世界观。这样看来,倒像是这个年轻的80后的网红作家,在向这个世界介绍自己。 它像一本人物传记,一个从陕西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如何成为了一个成功人士人生之路。作者是不是有点不谦虚了?的确作为一个80后的作家,从文中我们不难读出,他对于走过的路是自豪的。 书的第一部分说:故乡是种病。在书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姐姐,自己的同学,自己的村邻……让我感兴趣的不是这些文章的内容,而是这位作者他看待这一切的态度和情感。对于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在这个拼爹的时代,向往繁华是必然的,挣脱贫穷是艰难的。我们现在很多农村的孩子还在路上。道路的坎坷与失败,心中血泪与心酸凝成了他们看这世界的眼光。他们不再有清澈明朗的眼睛,敦厚朴实一点点离他们而去。无论他们是成功与失败总有叹息声响起。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是与这些人不同的,他还有一颗包容与理解的心。也许这也是成熟的标志,多为对方着想,角度不同,看问题必然不同。 其次作者再谈自己的成长。觉得应该是他对社会万象的看法,语言从第一部分的感性变得理性起来,例如他的《和丈母娘谈谈》一文,确实有一点语重心长的感觉,像是一个老的社会学家,一个涂磊式人物,不像是一个80后作家。读到这儿,我甚至推测着,作者作为一个凤凰男,他一定是备受丈母娘的挑剔吧。不过他一定会成功的,因为他抓住了关键 只要女孩子自己喜欢,再难过的爱情桥也能够安然的度过。 “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折叠空间里。所以才。才会有那么多的误解、纷争、不信任。也许一个完全理性、有序、和平的世界,永远都不会存在。但我相信,我们可以无限接近它。” 这应该是第三部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如何才能做到呢?读者应该从社会这本书里,读出自己的修行。“所以,当认知的沟壑无法跨越,多维的世界无法穿越,只有信任,真诚,友善可以搭建桥梁,帮我们走进那个无限美好的世界。”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作者的世界观,一个成熟的,成功人士的世界观。一个清醒的不盲从的媒体人。
《张先生说》读后感(六):听张先生说
通过小说,可以间接了解一个人;通过散文,可以侧面了解一个人。《张先生说》择选了作者十几年来写的随笔,从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自然流淌的文字里,将分散在各处的碎片拼凑起来,可以看到一个从穷山沟里走出来的农村少年,为了梦想放弃公务员的职位,自主创业失败后,只身到北京闯荡,历经磨练,最后成功站稳脚跟,成长为一位理性成熟的作家。
在书的第一部分“故乡是种病”中,作者描述了亲情、乡情,发自肺腑,感人至深。写父亲得知他要回来,冰天雪地里在门前小路上候了一下午。见他回来了,却转身对乡邻们说:“天黑了才回来,也不知道早点走!”说的是埋怨的话,却是乐不可支的腔调。刚坐下,父亲就端上来一大碗羊肉泡馍,这是得知作者要回来,头一天特地骑摩托车去四十里外的集上买了羊肉,亲手做的羊肉泡馍。后来作者因为临时有事,在家只住了一宿就要返京,父亲不得不说“那你走吧!”话里带着哭腔……此情此景,是那么熟悉,让人感怀!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作者的母亲病重在床,撒手人寰之际,对尚在读书的作者万般愧疚、牵挂和不舍:“你还小,妈什么都没给你留下,还有一堆烂账。不过,你也十八九了,男子汉,啥事都要顶住,好好把书念出来,光景总会好的,妈对不住你……”读至此,忍不住拭泪。
在第二部分“假装生活”中,作者记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想,风趣幽默,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写陈年喜执着于他的“诗人”梦想,却又不得不屈从于妻子母亲体弱多病、需要养家糊口的现实,而作者自己想做个小说家,但两人都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创作,由此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像一块布,我们只用了很小的一角来缝制欢喜,剩下的,都裁成了生活的抹布。”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者说出了多少人的尴尬和无奈!
第三部分“折叠空间”则是对近年发生的一些社会事件的评论,观点新颖独到。谈到分手这一话题,由于见证过很多死去活来的爱情,听说过很多头破血流的分手,作为一个过来人,作者说出这样的话:“相爱像去看演唱会,入场时秩序井然,一人一票,对号入座。分手像散场,一地鸡毛,鸟兽四散。重要的是别自乱阵脚,发生踩踏事件。”“分手是一场葬礼。一场我们能见证、可参加的自己的葬礼。人生的葬礼上送别肉身,分手的葬礼上送别爱情。肉身一去不再来,爱情一别还可待。知道如何相爱,意味着我们在生理上已经成熟。懂得如何分手,能为自己操办一场体面、从容的爱情葬礼,则意味着我们完成了某一部分的人生修行。”
从这四十几篇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善于捕捉时代的情绪,屡屡击中时下的“情绪靶向”。勇于写自己、写生活、写社会,幽默而不流俗,理性而不学究。时而深沉,时而风趣。于深沉中,见其赤子之心;于风趣中,见其机敏。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说,这是“一首秦腔、摇滚和网络音乐组成的混搭交响曲。 它记录了我在某一时刻最真实的情感,也见证了我这些年的成长与蜕变,几乎可以看作是我的一张精神名片。”“在我的长篇小说里,你们能看到一个由我构建的虚拟世界;在这本书里,你们看到的是一个由现实世界锤炼出来的我。”
《张先生说》读后感(七):他说
文字总是要能产生共鸣才好,比如读一首关于爱情的诗,而你恰好失恋了,爱而不得的感受你有,也比如看到一篇关于父母亲情的故事,你会想起自己的父母,拿起手机去拨通电话,道一声我爱你。也或许有那么一个陌生人,在你无助的时候给你一点小小的帮助,而这滴水之恩却让你重新燃起希望的曙光。是的,文字要有共鸣,我们感动的不只是自己,还有他人。 《张先生说》初读的时候让我想起多年前放在床边的那些睡前故事,当然读张五毛的文字或许更或许理性。我没有看过他写的小说,无法判断出他写作的文笔和类型,而如今这部短篇文章的合集是他人生中对于某些事,某些人的一些感悟,我们看见过的,遇到过的,或是一些经历的感触,那些发自内心的想法。 这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故乡的。对于离家在外的人来说,故乡只有春秋再无冬夏,一个人在外漂泊的日子,家乡是一种思念,思念那里的风景,思念那里的人,思乡是一种情怀,你总是会在某一时刻想起它。五毛的故乡篇并不是可以去写的,或者说它的归类并不是刻意去写的,而是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每每有感而发写下的,关于父母,关于姐姐,关于故乡的那片风景,还有风景里的人,关于故乡,那里有我们的童年记忆,是我们生长的土地,而如今它是生生不息的记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回想。 我们在这个城市拼搏着,日复一日,机械的重复着一件事情,有时候想一想,这什么要这样的生活呢,连一点自己的自由空间的都没,和朋友聊天,说起老了以后,朋友说年轻的时候吃些苦,老了以后才能幸福些,不要等老了,什么的做不了才去吃苦,那时候真的是无能为力了。是啊,我们每日奔波,只是想给自己生活添加一些色彩而已,这一辈子很短的,我们总要好好的生活。在《假装生活》这部分里,关于男人女人,关于爱情友情总是渗透着我们的生活,成为生活中最为琐碎的事情,然而我们虽然是独立的个体,却又谈不来开着群体。我们只有好好的,努力的去生活而已。 在在第三部分或许来说更像是随笔,多数是对热门事件中自己的看法,在网络快速发展的现在,每天都有热点,似乎“吃瓜”成为了我们每日必备的精神粮食,当然,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堕落的表现,但不难看出,多数的人们还是热衷这种事情的。对于层出不穷的热点事件,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有些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便形成了对立的两派,而有些人比较中立,有着自己的想法。当然瞬息万变的网络终究要保持自己的初心。 《张先生》说是一部随笔集,正如封面上所写“人生像一块布,我们只用了很小的一角来缝制欢喜,剩下的,都裁成了生活的抹布”。是的,认真生活吧,一切都在继续着。
《张先生说》读后感(八):在别人的故事里,感悟人生
作者把整本书分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他的家乡,和我们唠嗑了些作者家庭小趣事。对父爱母爱的伟大,对姐姐的金钱观,还有志同道合的二姐,说了说他们之间的小故事。很是真实生动,让人觉得这一家子相当温馨,虽然偶有争吵,但并不影响感情。作者和姐姐的金钱观差异,给了我很大感触。 我认为人生应当及时行乐,这种及时行乐不是指你任意挥霍生命,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是你阅尽千帆,保留的赤子之心。作者说姐姐老说他挥霍金钱,不懂节俭。或许我这样说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说话,但是我觉得一个人一生不浪费金钱,把钱花在有需要的人身上,就不是一种挥霍,是一种及时行乐的善行。把钱给有需要的人,把爱传递出去,有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即使你有金山银山,你不能让你身边的人幸福,亦也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你只是一个暴发富,一个葛朗台,一辈子只能和金钱为伍,做一个庸俗的人。我欣赏作者的金钱观,一个懂得及时行乐的人,一定是一个思想豁达之人。但是,做这件事情一定是量力而为 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在这一点上我也相当佩服姐姐的理智,就是自己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本事的事,不过份贪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的人往往不会走向歪道,不会被别人用金钱带偏。虽然有的时候会让人觉得木鱼脑袋,不会转通。就像是作者要给姐姐的孩子读好一点的学校,学费很高,姐姐不愿意,作者好说歹说才做通姐姐工作。也是全了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爱吧!总觉得这样的事情如果是要帮自己,姐姐是怎么样也不会接受的。 还有姐姐那超市买菜的那一幕,也深深感触了我。至少现在的我,是怎么样也做不来这样的事情,我估计也会和作者一样的想法,直接买个菜就完事,没有必要这样子,帮别人做事情,挣点菜。可能,这就是一种思想的代沟吧!不过,我恨欣赏姐姐的做法。姐姐的生活应该也是很肆意的,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也是一种本事。 从故乡这一章我还感觉到了作者的一种遗憾,遗憾没有好好的陪伴父。有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感。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有空常回家看看吧!还聊了聊那群可爱的乡亲们,他们虽然偶尔有些刻薄,八卦。不过这也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尚未开发,需要多去外面学习。让人也想到要注重乡村教育,让他们尽早远离一些落后的生活水平。 第二部分是作者的一些成长经历。和我们讲诉一下他的北漂生活。以前在乡下是,总是想考出去,这样才能出人头地。但是进了大城市,看着这繁华和忙碌的日子,生活和竞争的双重压力,有时候让人不得不打退堂鼓。融入不了生活,最后,只能遗憾离开。我们拼命的想要挤进大城市,想要成就一番事业。而大城市的人却羡慕小城市的安逸,想要过上一种轻松,不那么绷紧的生活,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真是得不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啊! 还有作者说的骑在墙上的中年人,这真是很多人现实的写照。我们总是想再等等,等到这边事情告一段落了,我们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这一等就是一辈子了。因为,人到了一个年级,就会变得畏畏缩缩,不似当初的不顾一切。长大了,牵绊太多。有些事情就不能轻易下决定了。所以啊!有什么事情想到就去做,要不然可能就会错过一辈子。 第三部作者说的是他的世界观。作者是一个相当耿直的人,有什么话喜欢直言不讳,不喜欢遮遮掩掩,也不会用好听的话一笔带过。就例如宋庄艺术家和村民们的纠纷案,一边是于情,一边是于理,真是一段难叛的官司。作者却对此判决表达的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双方都是一种在藐视法律的行为。艺术家不该跟风盲目买这样农村宅基地,认为法律会站在人多的一边。尽管房子不合法,也会叛给他。并就法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对很多东西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不会达到了一个高点,就盲目的欣喜。他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现在正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现状。在网络文学,他说了一下现在文学正处在一种什么现状。一些网络文学的流行,作品反而比真正的作品更加值钱。网络文学是快销产品,它不存在太多文学价值。他是追寻的是片刻的精神刺激,而没有深刻内涵。作者很是怀念那些年的创作环境,怀恋那纯粹的文学。但是,有时候虽然环境变成这样,但如果你不随波逐流,也就不会这样。有时候,我们不能不识人间烟火,我们还是需要生活。不过等你有了钱,有了时间还这样感慨的话,那只能说是你自己的问题。毕竟,以前的人写书也没想过会那么有名,会被那么多人知道。是金子总会发光,不会被埋没的。好的作品依然会保留下来,别怪时代浮躁,谁也不是刚刚好生活在一个特别适合的时代。
《张先生说》读后感(九):彩色的生活抹布
iángbiáng面,没有去过陕西的人很少有知道这种面食的。字很难写,笔划繁多,但是面很好吃。
最近读张五毛的《张先生说》,第一篇从美味开始,让我不由想到了这款陕西特色面食。当然,想起Biángbiáng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五毛,原名张国臣,陕西人。
《张先生说》是张五毛的一本散文随笔集,在读这本《张先生说》之前,我并未接触过张五毛的其他的作品,读过之后,有了强烈想要阅读他长篇小说的愿望。据悉,张五毛201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公主坟》是其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那么,下一本书就从《公主坟》开始吧。
读《挨揍记忆》那一篇时,突然想起了自己久远的不疼痛的挨揍记忆。在我三四岁、也或者是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小姨家玩。小姨家里屋窗台上散落着几枚硬币,我一个人站在炕边,眼睛总是不受控制地往窗台上瞟。当时我为何是一个人、一个人在玩些什么早已记不清楚了,唯一记得的就是,在我迈步走出小姨家的时候,我的左手手心里紧紧握着两枚硬币。
我不知道爸爸是如何发现我手中的硬币的,或者是我贪玩暴露了手心里的秘密也不一定。那是我记忆里,爸爸最严肃的一次。爸爸端坐在门廊外,平视站在他面前的我,对我说:去院里找一根棍子回来。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年幼的我很可能已经察觉到了爸爸与往日的不同,意识到了危险的临近。虽然,爸爸并没有说为什么要找根棍子,而我也完全不知道硬币已经被发现。
我渐渐长大的时光里,爸爸曾无数次大笑我当年的“棍子”。每一次都是先将两只手圈成一个大大的圈,然后说:比你胳脯两倍都粗,也不知道你在哪里找的。
爸爸预备好的棍棒教训当然没能执行,但是这件事却对我影响深刻。也正因为此,我极度地不喜欢后来偷拿我小兔子存钱罐里硬币的表弟。
张五毛回忆写给父亲的挽联是:慈父无严训,儿女有长情。读来体会深切。
书中提到的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作品《江湖儿女》前不久我刚刚看过。巧巧出狱后辗转来找斌斌所在城市,斌斌避而不见,巧巧坐在那里只说了一句:让他自己来和我说。巧巧不哭不闹,不讲自己曾经的付出,只想要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爱情。影片最后的那个长镜头,寓意深刻,网友评论不一,有说斌斌身体渐康后又一次离开了巧巧、有说斌斌正在屏幕后面看着怅然若失的巧巧。
无论是怎样的剧终,个人都非常认同张五毛形容巧巧是光鲜的、是伟岸的。
生活在北京,的确如《假装生活》提到的那样:外地朋友来了北京,以为我们就很近了,实际上咱们不在同一个城市,咱们是在若干个城市。
暑假时,高中同学带孩子来北京旅游。早听闻我家住得离鸟巢不远,同学记在心里,车行半小时远远看到鸟巢上的火炬,朋友叹了一声:这还不远啊!
在北京,半小时的车程,那真真是极近的了。
《张先生说》集结的每篇文章篇幅都不长,有些是家长里短、有些是岁月风情、还有一些是碎碎碎念。毫无征兆地,翻开的某一页就会戳中了你深藏已久的记忆、柔软了时光的河流。
书在最前面印有这样一段话:人生像一块布,我们只用了很小的一角来缝制欢喜,剩下的,都裁成了生活的抹布。
我想,这生活的抹布一定是彩色的,是缤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