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父母扎堆离婚:为什么他们的爱总是那么沉重?
记得点击上方蓝字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第250原创
文 | 明玥
一个同事来闲聊,说她在县城老家的表姐要离婚了,“十几岁就跟了这个男的,一辈子就跟过这么一个人,现在男人出轨了”。
日子其实越来越不堪忍受,但周围人劝和,自己又无处可去,于是这位表姐决定:等把两个孩子培养出来,都考上大学了,再离婚。
我们听了各种崩溃。
要么就别离婚,像马伊琍那样选择且行且珍惜,若是想到离,那就要快啊。
等到孩子考上大学,这是什么操作?
小的那个才上幼儿园啊,这还有十几年时间,她就这么在苦日子里泡着?
恕我不能认同这种伟大。
何况在一个没有爱的家里,小孩也不能健康快乐成长。
同事说,这都只是我们这些人的想法,有点何不食肉糜。
在她们那儿,结婚生子,守规矩地生活,就是必然的命运。
女人一旦离婚,如果带着拖油瓶,她就很难改嫁,再嫁大概率情况更差。
如果得不到孩子的抚养权,那么以后要见孩子就困难了,男方不会那么配合让她想看就看,生生分离。
左右为难。
于是很多人就觉得,既然自己婚姻失败了,那索性就全力保全孩子,起码让孩子在稳定的环境中长大。
悲惨催生无力,无力又加剧悲惨。
要不是前两天看到这条热搜,“高考后父母扎堆离婚”,还真不知道这是一条由来已久的隐形传统。
有多少父母,为了给予一个完整的家,忍了两年,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
记得有一次看《我家那闺女》,播出PIPA酱著名的“家庭排序”那段。
播完后,棚内一片皱眉,没有父母能理解,她怎么能对着镜头,堂而皇之说出“我把自己排第一”这件事。
主持人采访环节,几乎所有父母都选择把孩子放第一,牺牲什么也不能牺牲孩子。
这是他们的本能。
但我觉得,两代人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是有角度偏差的。
API酱跟我是一代人,我们生长在和平环境下。
对我们来讲,谁排第一并不意味着谁最不该被牺牲,而是“谁的意愿对我是最重要的,谁对我的人生有决定权”。
是我自己。
但是爸妈一听到这一题,他们第一反应就是,谁排第一意味着谁最该被保全,最不能被牺牲,有限的资源最先该给谁。
是孩子。
那一辈父母中的很多人,并没有机会充分享受爱情滋味。
那种来来回回地爱与被爱,伤害与被伤害,纠结付出,计较得失。
没有的。
大部分人就是碰到一个人,对我有意思,也没什么可挑的,毕竟大家条件都差不多,然后交往一段时间就结婚了。
都不好意思公开牵手,更不要说谈好几个朋友了,同居可能要被说有作风问题的。
《我家那小子》里面,四个明星的妈都说,这辈子只谈过一次恋爱就结婚了。
我有个年长的同事,年轻时是跟同单位的小伙子结婚的,"大家都是到我们分喜糖了,才知道我们俩找对象了,因为平时不好意思走得太近。"
这样进入了婚姻,多数也就是碰运气,运气不好的婚后才发现种种问题。
不服从集体是不行的,我行我素是丢脸的,自我牺牲是被鼓励的。
再加上,大部分人又注定是没有事业的。
于是,只能把希望、自我、价值感,都全部倾注于培养孩子上。
孩子不止是孩子,变成了一种作品。
在很多父母的执着里,"把孩子培养好"是最重要的,但是一旦跟失去孩子比起来,又觉得其他一切都无所谓。
这就是不同时代成长起来的两代人,不断相爱相杀的原因——他们的自我很小,但对你的期待很大。
《地久天长》这部电影,记录了我们的父母辈经历了什么。
上山下乡、严打、下岗,还有持续整整一代人的计划生育。
这部电影没有直面时代,但时代的大手又时刻在摆弄三对夫妻的命运,无所不在。
耀军和丽云夫妻,本是工厂里最普通、本分、踏实的一对夫妻。
命运的第一次波折,是丽云意外怀孕了。
他们已有孩子,作为国企职工,这个二胎肯定是生不下来的,想生就得丢工作。
有天,丽云在工作时昏倒了,很快被查出已经怀孕。
厂里的计划生育干部——丽云的小姐妹海燕,立刻不由分说地拖她去打胎。
但手术出了意外,丽云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不过她因此得了一个"先进"。
丽云和海燕的孩子一边大,两个男孩天天玩在一起,直到被怂恿去玩水,丽云儿子溺水身亡。
失去孩子的夫妻俩痛不欲生。
然后就是下岗,当初好不容易保住的工作,说没就没了。
他们没办法锤任何人。
从此丽云夫妇放下一切,重新开始,他们收养了一个男孩,带着他去海边小镇过着避世的生活。
孩子长大后叛逆,夫妻俩的期待一次次落空,最后只剩下相依为命,苟延残喘。
而海燕夫妇留了下来,把唯一的儿子保护得很好,早早开始铺路寻找机会,慢慢通过房地产发了家。
早年因严打入狱的建新,和主动辞职跑去南方发展的胖妹,后来都过着普通日子。
两人最后结了婚,有了可爱的女儿,再相聚时倒也轻松愉快。
唯一一直阴云密布的,就是耀军丽云夫妇。
失去孩子这一项,就把他俩一锤不起。
等到所有人老了再见面,那时候的工厂岁月、牢狱之灾、天涯飘零,都遥远得像是一场梦。
唯一留下来的,值得被他们讨论的,是围绕在身边的孩子,是新的生命。
海燕在弥留之际,唯一的愿望就是再见一次丽云。
她病得糊里糊涂,最后跟当年的好朋友说的话是:现在我们有钱了,你可以生了。
时代在翻云覆雨,它曾让他们亲密无间,平起平坐,后来又收走一切,让人惊惶无措。
因为他们是带着同样的希望,在同样的生活条件下长大的一代人,但后来又被命运的大风吹得七零八落。
有人升起,有人陨落。
人不能跟时代对抗,一切都不可控,不可预见。
唯一的确定性,就是孩子。
把人生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听起来很丢脸。
但那一代父母,本身拥有的就很少。
早年学业被打断了,对精神食粮的寻找没有方向感和主动性,否则也不会有大批的广场舞爱好者了。
物质生活贫瘠,觉得喜欢买好东西贵东西,是罪恶的。
年轻时烫了头发,买了一两件新衣服穿上,不带袖套罩衫,就有人问,"你穿这么好看,你想干嘛?"
很多人有工作都是分配的,谈不上热爱和反抗。
就连生孩子,也只能生一个。
能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吗?
只有这种投注,他们朴素地觉得,只要自己愿意,就是能够做到的。
连打算离婚,也要撑到孩子高考完,生怕因为自己,影响下一代一辈子。
可是我就特别希望,他们能够任性一点,自私一点,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上。
在考虑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在孩子考虑事情的时候,能够允许他们把自己的意愿放在第一位。
【the end】
只要活着,就是最好的时光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见小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