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傅安平 :谈谈“自知之明”

发布时间:2022-04-17 06:34:56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谈谈“自知之明”

  轻时我脾气太差,动则为一点小事较劲,生气甚至发怒,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才知道真正应该较劲的,确实是自己的思想,思想决定了脑子的操作水平。

  相比于老年人的恬淡闲静,耳无不顺,我觉得我现在正好处在一个从对思想有一点自我觉悟,开始长进到对思想有所主动掌握的阶段,但是还没有达到由成熟的思想来自如掌握行为的程度——可能是自己的性格里,有些固执我宁愿坚持,哪怕承受某些现世的痛苦我也不肯随世而变。但是在成熟老练之前,还有一个价值观的选择与决定的问题,我至今无法解决落地,即我这一生,在与生活、岁月不断磨合过程中,我越来越想弄明白,我在后半生里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沉默内敛的?稳重大方的?油腻滋润的?幽默乐观的?还是放浪不羁的?等等,我老在内心揣度自己,并有意识地指导着自己的行为。这不是说我以前在学校里学习过什么修养课或哲学观,自己就会成为那样的人,这是不可能的,它们只是具有一些潜在的影响力。我总觉得现实中人的行为反而是受现实状况、受旁人的影响大些,往往随机而动——确切地说就是被动。虽然人的性格大都在前半生中已经逐渐形成,并难以改变,但到了中年,又都善于警醒自己,反思行为,并由此能付诸行动,以指导和约束自己行为。这种成熟能力,也能对后半生的性情起到相当大的改造作用,这和年轻时不成熟的表现不一样。中年以后,诸多行为习惯的改变,基本上都是在自我指导与自律中重新形成的,只有在一些特殊时刻,受到某些情况激发,才可能短暂忘却这些老练的能力,重新绽现出他们年轻时未经锻造过的本来的天性。

  所有这些经过改造,而形成的的自醒、自律的能力,我想大概可以用一个最近老是遇上并且哽塞我心的词语来形容:自知之明。   隐忍了很多时日,我终于想谈谈这个看起来非常好心的词语,因为上次有个读者在我的文章后面点评时用到了它,想用它来“善意”地提醒我的写作。有时从别人口里听来,它还真是有点不同寻常。   古往今来——不好意思,开口又是套路般的用词——比比皆是关于自知之明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的做人做事,不是有自知之明,就是缺自知之明,或者展示怎么在这两种状态之间摇摆,有时明智有时又糊涂——这么说好象是废话,但其实是人的真实状态。总的来说,人都是会在这两种状态之间摇摆的,某些时候多一点自知之明,某些时候又忘乎所以,任性而为,只要他们不是至圣人,或者大傻子。    比如说历史上的“管鲍之交”,就是阐释“自知之明”大体意义的一个好例子。鲍叔不但知人,也自知,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管仲,故大力帮扶、举荐管仲;管仲虽出身困厄,屡遭挫败,但始终相信自己,并不气馁,砥砺前行,最终没负平生志愿,和鲍叔之望。他们都算是有自知之明的模范。    自知之明,先得有自知、有自觉悟心才行,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觉悟心;或者即使有,但往往由于个人喜恶,更愿意选择自欺欺人的做法,放弃自知的意愿。刘邦和项羽,这对冤家敌手,刘邦就深知自己无所特长,唯一能倚重、可开发的本事,就是在挫折中学会不断开放用人器量,听从谋略而动。刘邦的自知之明是源于尊重严酷的现实,有一颗既能无畏又能谦卑的心。而项羽呢,就缺少这样谦卑的出发点,他是贵族悍将,出道以来攻无不克,这反而造就了他的自信骄横,放弃了事实求是看待战争与形势,结果呢?他把自己手中的一副好牌生生打烂了,丢了江山、性命和美人——要是他能多一点点自知之明,就不是这样了。    自知,不但需具觉悟的智慧,更首先是愿不愿意自觉的问题,也就是态度高于能力的问题,境界决定了能力。不是说一个智力很高的人,就一定能达到自知的良好境界。诸葛亮六出祈山,继之以死般地努力,但他这个一生唯谨唯慎的丞相,就好象看不到自己在军事能力上的欠缺,看不到自己不敢放开使用蜀人的缺陷,诸事亲历亲为,因而致蜀国走向必败。处在特殊的境况中,人的判断能力往往受到情感的支配,情感就代替了理性去判断问题,误判自己。诸葛亮若不竭尽全力伐魏,他就觉得每一天都是辜负先主之托,坐看魏业日盛,焦炽之心,蜀相焉能自如?所以自知,说起来也许容易,但哪一个人能不受所处境况的影响呢?比如这两年中的欧建新,杨宝德,茅侃侃等人,都是高学历,怎么就都自寻了结呢?外人看来想不通的事情,就是因为淡看了具体境遇对人自知能力的困缚啊,脱离开自身经历与所处环境来谈自知,是几个人能达到的境界?   相比于这些处在特殊境遇中的难以自知,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其实更难做到的是“明”——怎样才算是“明”的问题。即使大多数人在主观上愿意自知,努力冷静,但不一定就能看到“明”在哪里啊?   “明”,是看清事物的能力,就是最能接近于真理的意思,然而这又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当然不容易,甚至不可能达到所谓绝对的“明”,“明”的意义是要依赖于某一种衡量标准而言的,要求的标准不同,“明”也不同。通常所讲的我们看清事物的能力,充其量不过是为了尽可能迎合世俗利益的需要的那种能力而已,比如用人,谋利,获权,组织,学习,创造等等。世人常说的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判断与调整,基本上是为了适合于现实利益,这样的目的就决定了“明”的涵义的局限性,没有超出世俗现实。    老话常说“无事常思己过”,一个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借助一些必要的方法来明了自己,是很必要的,比如借助换位思考,听听别人的评价与反映;借助和别人比较做同样事情的效果,进行总结改进,等等,这些都是有益的,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还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境界,能达到一个什么高度去看得清楚。比如同一个班内,有的同学当了干部,有的拿了奖学金,有的谈了对象,有的考了证书,这些都能成为你暗中向别人学习的良好动因,但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这些外界激励,来提高自身能力,以后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发挥出来的个人综合能力。若是以狭隘的目的来作为自己渴望达到的目标,境界不高,那他在目标受挫后就可能会面对绝境,走向偏激,甚至怨恨,就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自明。    自知之明,不但是反省自身的能力,也常是善意或歹意用在别人身上的手段。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可能听到来自于长辈或老师的训教,“你有点自知之明好不好?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别人玩你也跟着玩?”之类,这是好意的。但有时候,也有不明事理或不怀好意,比如你想学音乐,有人会说“你有点自知之明好不好?你能成得了音乐家?”这明显就是心理打击。又比如你想追求某个女生,旁边同学可能会说“你真没点自知之明,就你这样还想追那个女生”,这明显是嘲讽,嫉妒。当然,一个人误解另一个人也是常事,一个人哪能容易真正了解另一个人呢?所以一个人规劝另一个人“自知之明”,往往是带有随便性、情绪性的,只能根据过去的一些简单事实进行判断,给予劝告,这样就难免误用。所以有时候,不要太信那句“人贵有自知之明”,劝人的人经常连自己都无法了解,自知,自律,又拿什么来劝诫别人呢?怎么就能要求受劝者一定能成为他们眼里所希望的人呢?所以劝人自知之明,自己先需有自知之明,明白它既可能是有用的,也可能是无用的,本质上同其它的说教一样,都可能是“非常道,不可名”的事情,越想认真钻牛角尖就会越错,不钻粘粘乎乎还好。    我有时想,为什么古往今来的人,都喜欢劝人要有自知之明呢?其实他们要劝的,不是自知的问题,也不是明的问题,而是劝人放弃执着心,我觉得这才是自知之明的核心,意不在其中,而在其外。人为什么没有自知之明,就是不愿放弃某一份执着心,明知很难也要坚持。劝人自知之明,就是间接告诉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了就可以了了”的意思。如果真的劝人什么都不能去做,去尝试,就须得三思而后言了。   比如说那吃喝嫖赌,历来倍受讽诫,但是人们呢,好象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它们的追逐。是那些人没有自知之明吗?那些人其实什么都懂,大道理都晒着阳光。他们知而不戒,就如一旦吃过榴莲就不觉其臭一样。他们的思想都被腐蚀掉了,信仰变异,还谈什么自知之明?蒙恬接诏自杀,带连曹操都终生不愿背汉称帝。莽汉如李逵到了宋江面前,明知毒酒也一壶而尽,为义而死,和公孙胜早有明见中途隐去,形成对比。所以自知之明,还与人各有志有关,不去考量人的志向意趣,而简单劝人自知之明,是一种很幼稚的事情。受劝者也不要被“自知之明”四个字吓软了胆魄,自卑了灵魂,不敢作为。   若是每个人都秉守幼稚的自知之明的想法,那这世上还有什么理想,激情,创造,进步?还有什么英雄?连小马也不能过河了。世上的投降亡国派,不都是从屈服于自知之明开始的吗?很多时候很多人,正是因为突破了自知之明,为了心中的信仰、所而一往无前舍身取义,才更加可歌可泣,让人敬仰。信仰和热爱,在自知之明之上。    所以凡皆之人,听到别人说以“自知之明”,往往心下不悦,一是觉得自己人被看轻甚至侮辱了,二是自己要做的事肯定是自己想要的选择与追求,凭什么随便由别人来指手画脚甚至亵渎?所以劝人要有自知之明,也须三思,否则往往自己先已无自知之明。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爱至深,情至切,都会忘却自身,抛却自知之明的。    世间的所有事,都抵不过——我愿意。

  猜你喜欢:

  张爱玲:迟暮

  徐秀莉:还是老样子?

  卢起:我的妈妈

  严歌苓:十年一觉美国梦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