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自己的轨道
有人说:“心是一块田,快乐自己种。”我很赞同这种说法。其实, 生活就是无数个循环往复,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琐碎、单调甚至乏味。但是,无论快乐与否,生活都要继续,日子都要往前滑行。
娘在城里生活了近五年,但一直没有适应这里的生活。尽管我们姐妹都尽己所力给她多一些陪伴和照顾。然而,娘很少有真正的开心。因为她的心还留在家里的几亩地和几间房子里。平时,没什么特殊事情我们不让她回老家。但是麦收、大秋,娘怎么也要在家住十天半月的,尽管是机械化、雇佣人,但好多的七零八碎还是要靠自己张罗。在老家,娘就显得特别精神,打电话声音特别大。聊起农活来言语间都是得意。每天干哪些活,很有计划性,哪块地需要施肥,合多少种子,深耕细种是否浇水,都要一一和我讲述一遍。俨然,自己变成了雄韬大略的军事家。心想,只要娘开心就好,毕竟大半生,她习惯了那种生活模式。一旦,强行让娘换一种我们认为幸福的轨迹,她也会别扭一段时间的。好多人不解,为什么不把仅有的几亩地承包出去,省心省力。但只有我们懂得,娘的快乐和成就感很多来源于那几亩地。孝顺,不仅要孝,更要顺。那就顺着娘的心思,在她既定的生活“轨道”滑行下去吧。
近一年的时间,老公习惯了晨练。每天上班先步行后骑行,怎么也要走万步路。黑了,但显得更健康。每天早晨的体重显示图成了最大动力。节气原因,天亮的晚了,他仍然坚持五点起床,洗漱完毕就出发。我和他调侃:“闹得天天像过年似的。”他一早起,连带着我比之前起得更早。锻炼身体是对自己最大的善待。他时常和我说:“最近身体肌肉更紧致,连手掌、脚掌都比之前薄了很多。”我也鼓励他一定把好习惯坚持到底。锻炼也是一种储蓄方式,像存钱一样,“积蓄”丰厚了,“开支”才会游刃有余;反之,囊中羞涩只有望而兴叹。因为工作性质不同,老公的工作显得轻松很多,他和我描述的工作常态,让我羡慕。我说:“这种安逸不是我想要的。”他说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无论他怎么说,我只有缄默。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遵循自我的认同就好。
反思自己走过的路,已经习惯了疲于奔命的状态。忙忙碌碌,到岗就像参加一场“战斗”。脚下恨不得踩上风火轮。同事们脚下也是虎虎生风。放下“扫帚”就是“耙子”,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反而诸多的乐趣尽在其中。也有老朋友劝我:“近天命之年,没必要生活得如此辛苦吧。”试想过多次,假如放弃这种生活,是否还会有更适合自己的“轨道”?前行的过程中或许注定清闲,可是我要的快乐呢?价值感呢?幸福观呢?想想,还是在既定的路上,走得远一点吧。相比往年,今年的教学任务略微轻了一点,但是我自愿加入了校级文学社,主动承担起三至六年级的作文教学任务。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在备课方面下足功夫。我真可谓呕心沥血,每节讲评课也要花费很多脑筋。但我累并快乐着。不让每天虚度,得天下英才育之。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之一,也是我恪守的信条。
《为奴十二载》中有一句台词:“我不想苟存,我想要生活。”我想说的是,要想活出自我,活出精彩,就按照既定的轨迹滑行吧。滑出美丽的弧线,无惧无忧,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