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寿:人 物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人 物
李向群的出身是中农,不高也不低,他的性情随着他的成分走,遇事不卑也不亢。
李向群不是没有资本去高调,有,而且很雄厚。比如说,学历,高中,这在那个年代的农村里,算是很不错的;再比如说,长相,十八岁的时候,已经是一米七五的身量,挺拔英俊。这在不足一千五百口人的小村子里,按现在的话说,是一枚不折不扣的“村草”。
然而就因为他的那个出身,当不了兵,入不了党;再加上不卑不亢的性格,永远是村子里的一棵“草”而已,想成为一棵能招蜂的花,很难,想成为一棵能招风的树,更难。
可是,不肯攀高就低的李向群却有着别人替代不了的用处,这都是他的天赋和他的勤奋所造就的。
李向群爱读书,凡是能搜罗到字纸的渠道他都打通了。传说他为能看到《说唐》,愣是硬着头皮求了村里一个老宿儒三个晚上。李向群的记性出奇的好,白天看了书,晚上就能讲评书一样把故事说给东邻西舍的男女老幼们听。在村里人们的心目中,李向群才是真正有文化的人,不像那老宿儒只会过年时给人们写写对联。
李向群的能说会道也是出了名的,他的辈分又高,在家族中有个大事小情的,诸如分家立契,扶老养小,都找他来议事。遇上摩擦,他都能给说和下来。有一回一个远房侄子跟媳妇闹矛盾,媳妇怀疑丈夫外边有相好的,想拿离婚来杀杀他的气焰。李向群被请了去,听侄媳妇粗粗地一学说,立刻就表态说:“跟他离婚!世上好男人多得是!走,我跟你们一块去公社!”这一态度立刻吓怕了侄子,扑通给他跪下来。侄媳妇也怕了,窝在墙角里嘤嘤地哭。李向群借机训斥了侄子,开导了侄媳妇,一场风波平息。后来有人问他,说你那样表态,侄媳妇当真要走怎么办?李向群说,都俩孩子了,哪有说散伙就散伙的?出一家进一家就那么容易?再说,说侄子有二心也是风言风语,即使抓个正着,哪有一棒子就把人打死的?不容得人家改正?侄媳妇只是想法拿住侄子,离婚是虚张声势。
前些年时兴办媒人席,既答谢媒人,也借此抬敬抬敬女方,也借此定下亲事。所以媒人席很隆重。陪席的和赴席的都是男方和女方有头面的人物。不管是赴席还是陪席,李向群都是不二人选。赴席,李向群不失风度,礼节毕至;陪席,李向群不卑不亢,照顾大局。席面上偶有龃龉,李向群总能平息得不显山不露水,双方最终平平和和,顺顺当当。李向群不吸烟,有酒量但喝酒很少,自始至终保持清醒头脑,有坐镇不乱之将帅风度。有一次村里一户人家摆媒人席,让李向群作陪。一般陪席的都是始终说着好听话,脸上带着笑,生怕得罪了对方。李向群则不然,该笑当然要笑,但低声下气的话一句都不说。席间,赴席的嗔怪一陪席的没有把杯中酒喝干,就耍态度,甚至拍了桌子。李向群把他拉到一边,小声说:“你我来干什么?撮合亲事呀!吃人家喝人家,最后把事情办砸,对你对我有什么好处?”对方立刻借机说自己喝多了失了态。回到酒桌,李向群问那个陪客到底能不能喝,陪客已经力不可支,说喝下去就会当场出丑。李向群把酒杯端起来,一仰脖喝下去残酒,酒席上皆大欢喜。
李向群有一张国字型脸,浓眉大眼,略一化妆,就是标准的英雄形象。每次运动一来,文艺宣传是重头戏,选拔演员都少不了李向群。更难得的是李向群有个好嗓子,李玉和和洪常青的唱段都能来。李向群一上台,全公社的社员都像看大明星一样指指点点,连声说好。有一年一个驻村干部要政审文宣队队员,听说李向群是中农,说宣传毛泽东思想不合适。可是,再找第二个人却找不出来,就硬着头皮选定了李向群,却要对李向群训教再三,讲立场,讲路线,讲个人表现。李向群微微一笑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要用我,又要防我,是何道理?”那干部说:“用你是看得起你,防你是因为你的出身。”李向群心里明白,只管好好地唱好好地演,那干部却捏着一手心的汗。
李向群还到小学校里代过课。
村子里墙上的标语都出自李向群的手。
生产队解散了,李向群正当壮年,在万人经商的年代啥也不干,每天饭后背着手,从大街的东头走到大街的西头。人们见了该叫叔的叫叔,该叫爷的叫爷,他就微笑着一点头算作招呼。
不管怎么说,李向群在村里总算是个人物。
猜你喜欢:
毕淑敏:提醒幸福
李根寿: 老 丑
【乡土情缘】姜利晓:蛙鸣声声
冯新生:古城烟雨,花饼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