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教育的信徒
现在,我坐在济宁影视宾馆的房间内,正在重复的播放着《信徒》这首歌曲,反复地听着。
昨天就赶到了济宁,参加在运河宾馆的全省创新教育研究十年座谈会暨工作会议。今天聆听了张志勇厅长、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等专家的学术报告,并聆听了许多创新教育典型单位和典型个人的发言,感觉对自己非常有冲击力。在今天下午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与老婆交流,老婆说:“看这些发言的教师,他们充满了对教育的激情。都是信徒,才会有成就。”老婆无意中的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深度思考。是呀,教育确实是需要一大批信徒。作教育的信徒、做自己的信徒,做一个教育理想的追梦者!
张厅长在会上深情地诠释着:“创新教育需要一大批志愿者,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的人,需要具有教育情怀的人。”的确,我们需要做有良知的教育者,做有教育情怀的教育者,做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信徒!
像今天在会上遇见的莱州双语学校赵福庆校长、潍坊奎文小学孙颖校长、泰山学院附中的崔志、北镇中学的史建筑、山大附中的王波、李秀伟老师、王立华老师等等,这些教育先锋们都是一些执着的践行自己教育之梦的信徒。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成长经历,在向世人解读“崇高”!听了他们的报告,感触很多:
一、 教师的个人文化积淀是一个教师基本素养的根本。
这是我在听史建筑老师的报告时写下的。史老师的确是个文化人,带领自己的学生行走在语文的天空里,尽情挥洒。诗词歌赋、情意文章,信手拈来。这是一般教师所不能做到的,尽管史老师很谦虚说还不如自己的学生、说自己不善于写,但还是流露出一个才华横溢的教师。所以我想,回去以后要好好地研究一下这些骨干教师的成长之路,与老师们一起分享一下,讨论一下,交流的题目我都拟好了“骨干是这样炼成的”。
二、 教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
王立华老师的报告中有一个细节,就是从儿子的身上提炼到了一些教育的理念。然后我写下了这句话。因为我联想到了在华师大校长培训的时候,胡东芳教授从自己的孩子子身上、外甥身上捕捉得到的教育灵感。做教师的一定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面对着几十个敏感的孩子,他们以一颗未成熟的、极易受伤的心来注视着我们,如果我们不善于捕捉,可能就会使教育的时机一晃而过。我们要敏感的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书来感悟体会教育的理念来支撑自己、丰厚自己、温暖自己。一个教育的信徒,应该能敏感的捕捉生活中的教育灵感为我所用。
三、 读书——教师站直的永远脊柱。
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的就是书籍。不仅要读书,还要挑出教育来读书。读教育经典、读文学经典、读哲学经典。读书要成系列,成体系,才能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寻找适合的支点,只有支点合时了才能撑杆一跃,跨过教育人生的极限。正好在读窦贵梅老师的《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感觉到教师的专业尊严,首先来源于读书。窦老师的书里引用了这样一句话:“也许你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群听我读书的孩子,以及一群读书给我听的朋友。”这份自信与尊严,来源是读书。这个世界,我们做教师的要是没有这样的一种情怀,而浮躁的追风逐流与人比黄金、比存款、比外在的奢华,而不去比文化、比精神、比内涵的发展,那么我们永远是弱势中的弱势。
四、 网络——教师成长的极速器。
听了大家的报告,很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自己的网络天空,有一部分网络的交流,使自己的成长加速。的确,网络可以打开更广阔的时空,与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信徒进行交流。禁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埋头苦干,不如多与同行交流一下再做,少走弯路。同时在网络上也更容易找到一些扶持和帮助。
五、 教育技术层面的操作可以让我们更完美。
听了潍坊市教育局及其下属的报告,突然意识到教育技术层面的支撑,可以引领我们少走弯路。必要作教育研究,作教育实验、做数据分析。看了他们的柱状图、图格表以及各种的调查、实验数据,一下子感觉到我们平时的工作太缺乏这种严谨的科学性层面的操作了。别说没有什么经验出来,就是有经验了也很难推广和借鉴,因为没有科学的数据在里面支撑。
附:信徒
直到你什么话都不说
连仅有的泪都忍住
我才知道陪著你上路
快乐不是唯一任务
直到我视线开始模糊
而你却满脸不在乎
我才明白
学会法术也回不到最初
一边爱,一边走
我已经成为你信徒
相信情到深处不怕孤独
如果我们不曾看过对方怎么哭
如何知道快乐一转身就是痛苦
想不到你绝望的泪水
一刹那让我大彻大悟
如果我们不曾走过感情这条路
如何知道心魔是最沉重的包袱
年少轻狂的好日子
一懂事就结束
直到我们都不愿回顾
连仅有的恨都麻木
我才知道该重新上路
接受命运的新任务
直到我们都变的模糊
也毫不在乎赢和输
我才明白
感情的法术不是为了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