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
毛衣,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是很平常很普通的衣着了,哪个人没有几件哪?可生活中一件毛衣的往事,却令我几十年也不能忘怀……
那是1959年初,我在武钢总动力师机关工作,家住在离厂区六七里的肖家湾桃山村。一天晚上,我去上深夜班,妻子怕我晚上冷,将一件新编织的毛衣交给我,我随手将毛衣夹在自行车后架上,就出了门。那时从肖家湾到厂前只有一条运建筑材料的临时马路,被车辆一压,到处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天晴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加上路灯昏暗,我高一脚、低一脚,骑一阵,推一阵,费了好大的劲才赶到了办公室。回头一看,哟,毛衣没有啦!顿时全身汗毛陡起,心头一紧。说到这,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以为然,“瞧这小气劲,不就是一件毛衣么?”要知道我这件毛衣可来之不易呀!
当时我在单位是主管人事教育的科员,妻子也是技术干部,两人工资加起来虽只100余元,还算过得去。但上要赡养父母,下要供养弟妹读书,还要积攒些钱备给即将出世的孩子,这样东摊西贴就显得拮据些了。妻子每月从中抠出几元钱,好不容易凑了几十元钱,买回毛线,又用多少个不眠之夜,精心为我编织了一件厚厚的毛衣。我是全家第一个享有这件“奢侈品”的人,可现在把它弄丢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同我一起值班的王科长,见我着急的样子,忙递上一只手电筒,催我赶紧回头找找。我顺原路边照边看,细心寻找,但一直找到家门口,也不见毛衣的踪影。只好怏怏地回到办公室,心里总忐忑不安,第二天也没敢向妻子“汇报”。
第三天,我下班从厂前街派出所门前路过,无意间看见派出所门口贴着一张“失物招领”启事。我近前一看,正是寻找毛衣失主,我大喜过望,忙不迭找到值班民警,说明了原委和毛衣的特征。民警从柜子里拿出毛衣,哇!那正是我丢的毛衣。民警介绍说:大前天深夜1点多钟,一位下中班的女工在厂前下坡的路上拾到了这件毛衣,她看着周围没人,就绕道送到了派出所。我感激地向民警打听这位女同志叫什么,住在哪儿,我好谢谢她!民警摇摇头什么也不知道。望着失而复得的毛衣,想着一个女同志劳累了一天,深更半夜捡到毛衣,还要绕道送交派出所民警,多好的同志,多好的品格,我不禁鼻子发酸,眼睛湿润了。
40多年过去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淡忘了,唯独这件毛衣的往事,我却记忆犹新,挥之不去。改革开放以来,生活一天天变样,吃的、穿的、用的、住的真是今非昔比了。全家五口人,光各种款式、厚薄、品牌的毛衣毛裤不下几十件。1998年,支援灾区人民,我家除了捐款400多元外,还捐出棉衣棉被和几十件衣服,其中毛衣毛裤就有10多件,那都是八九成新的呢。可40多年前那件失而复得的毛衣,我却始终保留着,因为它既鞭策我清清白白做人、公道正派行事,又是教育我的儿孙们永远不谋私利,乐于助人的家庭传统教育的真实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