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你越温和,孩子越躁

发布时间:2022-07-01 11:26:42

  夜明珠们,晚上好,

  我是疗心君。

  今天是植树节,

  大家有没有为我们可的地球妈妈贡献一份力呢?

  言归正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两句话:

  “孩子,你是我们的指望,这个家以后都靠你了,你应该XXX,不可以XXX”

  “你妈那么温柔似水的人,怎么生出你这个暴脾气的崽?!”

  可以说,这两句话是“前因后果”,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家庭系统次序错误带来的影响”。

  经常有人跟我抱怨:我们俩都不是这样的人,怎么养出了这么个脾气的孩子?这孩子到底随谁?

  我的咨询室中,也经常会有被父母带来咨询的青少来访者。而且,父母和孩子,性格看起来截然不同。

  最近的一位来访者,非常典型。

  她的父母看起来老实巴交,本本分分,嘴也有点笨。跟我说话,总是话未出口人先笑,说什么之前还总是带着点给别人添麻烦了的那种抱歉和不好意思。

  我的来访者则截然不同。乍一看,完全不能想象这是这对父母养出来的亲生女儿:脾气很大,人很倔,说话冲,语速快,风格很强硬,对我也始终保持着警惕。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家庭系统。

  家庭是一个系统,在一个系统中,各自都有自己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就好像一个人,身上有各自的器官。

  从这个角度说,各归各位,其实就是一个系统本来应该有的样子,也就是客观规律。

  如果家庭的系统,能够按照规律去运行,那么这个系统整体来说,就是健康的,至少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在这个个案中,我利用沙盘,让来访者按照自己的想法,无所谓对错,把家庭成员依次摆放出来,呈现在沙盘上。

  结果,来访者排列的次序如下: 

  而,一个家庭正常的次序应该是这样的: 

  次序的错位,会使得家庭这个系统变得扭曲,自然问题丛生。

  比如,在这个个案中,来访者总觉得自己是家庭中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自己承担了家庭的责任、压力和希望,总有一种是自己在“撑”着这个家的感觉。

  因此,来访者常常有一种感觉:自己千万不能倒下,否则,父母的所有努力和希望就落空了,天就塌下来了,家就完了。

  这是巨大的压力。

  来访者作为一个孩子,自然是不应该在目前的家庭中,承担起这个角色的。这个家庭“顶梁柱”式的责任和压力,应该在“父母”身上。

  在这个压力下的孩子,她的成长,自然是险象环生,问题重重,长期下去如果不加改正,对她的性格、心理结构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就是家庭次序错位带来的问题。

  家庭次序的错位,常常伴随着家庭功能的错位。

  家庭功能错位,指的是:一个家庭,本来应该是A承担的功能,A却没有承担,反而由B来承担了。

  最常见的就是:本来应该是父母承担的东西,却没有由父母承担,反而是孩子承担了。

  通常来说,孩子不会主动去承担这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这个东西之所以会发生转移,多半是父母扔过来的。

  在这个个案中,比如家里“顶梁柱”的角色,本来是父母的,但是,却由大女儿承担了。

  因为,父母总是在给大女儿灌输:你是父母的指望,这个家以后都靠你了,所以,你要好好学习,你要加油。

  还比如,大女儿表现出来的跟父母截然不同的“坏脾气”。

  父母很温和,善良,是圈子里公认的“大好人”。一直以来,孝顺父母,亲戚和睦,邻里愉快,认为“吃亏是福”,宁可自己吃亏,千万不能让别人吃亏。

  就是这样的“大好人”父母,却有一个脾气异常暴躁的大女儿。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保持正面阳光,我们会有正面阳光,也会有负面阴影。

  但是,来访者的这对父母,在外人看来,似乎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好人”:永远笑脸相迎,好声好气,没有意见,委屈自己。

  但是,他们不会真的完全这样,他们白天跟人打交道,也有忿忿难平的时候,但是,他们不敢表达。回到家,关起门来,夫妻两个人开始说那些白天在外面受的委屈和不公平。

  父母在抱怨的时候,基本是在餐桌上,不避讳孩子。

  首先是,父母有情绪,其次是,父母不敢在“应该表达的时间”和“应该表达的人”面前,表达情绪。

  而,所有这些压抑的、无处表达的情绪,它们不会凭空消失,它们需要在家庭这个系统中,占有一个位置,需要有人来承接,于是,它们被扔到了大女儿身上。

  孩子作为未成年人,她的自我边界是模糊的,所以,孩子经常会有“替父母受过”或者“替父母出头”的心理倾向性。

  他们模糊的自我的边界,也无法抵挡父母无意识扔过来的这些负面情绪。

  大女儿的“愤怒”,其实只是在替父母表达他们没有勇气表达出来,甚至,没有勇气承认和安置的“坏脾气”。

  这无异于一场家庭的“合谋”。

  父母想要扔过来情绪,大女儿愿意接住情绪。

  大女儿并非主动愿意,只是,在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之前,她没有能力去拒绝。

  在这个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如果,他们又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那么,他们的潜意识会高度认同父母,因为他们深爱着自己的父母,就希望自己能够保护好自己的父母。

  这个时候,承担父母的情绪,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家庭是一个系统。

  家庭中的各个成员需要“各归各位”,承担起自己应有的功能,这个系统才是健康的。

  任何次序的越位,都会造成系统的扭曲。

  在一个家庭系统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这是一个连带的效应:

  任何一个人空间的拓展,都以挤压系统中其他人的空间为前提;

  任何你没有承担的功能,都会转移到别人身上。

  家庭系统中,因为并不平等,父母占着主导权,所以,最容易出问题的,也是父母。

  常见的问题是:

  父母很容易将自己的情绪,扔给孩子;

  父母很容易将夫妻之间的矛盾,指向给孩子;

  父母很容易把对对方的期待,投射给孩子;

  甚至,父母们很容易把伴侣的形象,直接放到孩子身上,在“丧偶式育儿”和“诈尸式育儿”的家庭,父母一方带着孩子单独过,这种情况最为多见,父母和孩子,常常形成“情绪伴侣”。

  父母自己的问题、角色、功能、情绪,自己要拿回来,孩子不能真的“替父母受过”或者“替父母出头”,这才是一个家庭系统中,对孩子最重要的保护。

  也许你还想看:

  章子怡到底看上汪峰什么?“喜欢”与“适合”,到底该怎么选?

  “睡了无数个男人后,我离婚了”

  婚姻中最害人的一句话:男主外,女主内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