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精选故事

身处逆境勤于著述的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22-07-17 12:23:35

  明代有个耿耿忠臣,因秉性刚直,正义直言,而被流放滇南。在漫长的30多流放的生涯中,他并没有消沉下去,仍在勤奋地学习,顽强地战斗,他就是著名的文学家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别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湖广提学佥事,父亲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叔父为兵部侍郎。杨慎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7岁时,母亲教他学习唐代绝句,他很用功,非常好学,很多绝句都能背诵。到11岁时,他已会写近体诗,合辙压韵,很有诗味。

  杨慎的学业突飞猛进,12岁时,他模仿写了一篇《吊古战场文》。很有气势,特别是“青楼断江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这一警句,他的叔父极为赞赏。叔父看他有如此才华,高兴的说“你在模仿着写一篇《过秦论》。”杨慎欣然提笔,他对《过秦论》很熟,早已掌握了它的写作手法和思想内容。他文思涌泉,奋笔疾书,很快写出了一篇《过秦论》,叔父读了,拍手叫绝,文笔优美,结构严谨,文章气势磅礴,恢弘壮观,祖父看了这篇文章,心花怒放,朗声大笑:“这是我家的贾谊啊!”

  13岁时,杨慎随父亲到京师,他沿途浏览湖光山色,观察风土人情,眼界大开,诗兴大发,一路写了《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诗等等,特别是《黄叶诗》,一时轰动京华。当时的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看了杨慎的诗,赞叹不已,认为他可以造就,有培养前途,于是,收他为弟子,并称杨慎为“小友”。

  杨慎到京城以后,在李东阳和父亲的指导下,更加刻苦攻读,他不但写诗作文,还花了很大功夫读《四书》《五经》,已备参加科举考试。经过几年苦读,杨慎打下了坚实的功底。21岁时,他参加了会试,主考官王鏊、梁储看了杨慎的文章极为欣赏,把它列为卷首。遗憾的是烛花竟落在了考卷上,把卷子烧得面目全非,本可高中的杨慎,却名落孙山。但杨慎并没有因遭到的打击而颓废,他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考中状元,授翰林修撰,步入明朝的zz舞台。

  杨慎为人正直,不畏强势,他看到明武宗终日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于是他犯颜直谏,不避斧钺,武宗却依然如故,杨慎气愤己极,辞官归里。世宗上台,重新启用杨慎,世宗继位6天,下诏令群臣议定他生父为“皇考”,按皇帝的尊号和祀礼对待,杨慎和父亲极力反对,这样得罪了世宗和一些奸臣,世宗一意孤行,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杨慎联合200多人冒死抗议。于是,皇帝下诏把杨慎投入监狱,杨慎几次遭廷杖,死里逃生,后充军滇南,开始了流放生活。

  杨慎胸怀壮志,力图报国,他并未因环境恶劣而消沉,他不肯向恶势力低头,他路过湘西想起了被楚怀王放逐的屈原,不禁悲愤长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要向屈原一样,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在流放中,他饱览山水风光,借咏边塞的奇花异草,抒发zz情怀“绝世独立”,以清香的老梅自喻皎洁、志坚;盛赞山茶花不畏严寒的傲然风骨以自比,他看到唐婆镜花背日开放,正是诤臣的象征,诤臣则常遭佞臣的排挤和诬陷,那些无耻小人乔装成忠臣,使人忠奸难辩,他借咏物,抒发自己坦荡的情怀和理想。

  在流放中,杨慎时刻不忘发奋苦读,悉心著述。在荒凉滇南地区,图书资料奇缺,他嗜书成癖,凡是能找来的书,他无所不读,手不释卷,废寝忘食,贪婪地从书中汲取知识和营养。他刻苦钻研,刨根问底,学业一日都不荒废。

  在流放中,杨慎有了接触社会下层的机会,每到一处,他就调查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学习当地的民俗语言,搜集整理当地的文化遗产,从亲身经历和实践中丰富知识,他为白族修史,还写了《南诏野史》、《云南通志》、《云南山川志》、《慎侯记》、《南中志》、《慎载说》等书,填补了当地文化的一些空白。

  杨慎一生勤奋学习,刻苦著书,成为明代的一位著名博学家。他对经、史、诗、文、词曲、音律、金石书画,无所不通,对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著作有四百余种。《明史·杨慎传》上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这是对他刻苦学习、勤奋著述的忠实评价。我们应该从杨慎身处环境,顽强拼搏的事迹中受到一定启示。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