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责与良知
论职责与良知
当凯文•卡特把镜头对准气息奄奄的小女孩和不远处虎视眈眈的秃鹫时,虽然心里忍受着痛苦,但,作为记者,这是他的职责,用相机记录事实是他的神圣使命。他要尽力地用影像来告诉世界,非洲正遭受着创伤和痛苦。拍完后,他在一棵树旁坐了下来,一边抽着烟,一边泪流满面。就如戈夫曼所说“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表演者。” ①角色冲突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当一个人所担任的不同角色发生冲突时——作为一个应履行职责的职业人与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不可调和时,我们该如何抉择?
一、平庸之恶
在特拉维夫法庭的带防弹玻璃的被告席上,艾希曼显出困惑的样子:自己何以受到如此大规模的审判?何以这般受全世界关注?不过是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对所给的问题提出最合适的方案罢了,这同世界上所有有良心的官僚干的岂不是完全相同?为什么惟独自己受这样的责难?引用希尔伯格的话来说:“必须牢记(种族灭绝)的大多数参与者没有对犹太小孩开枪或者网毒气室倾灌毒气……大多数官僚成员所做的只是起草备忘录、绘制蓝图、电话交谈和参加会议。只要他们坐在他们的桌子旁边就能毁灭整个人类。” ②准备多少节货车厢?每节可装多少犹太人?其中有百分之几在运输途中自然丧命?如何能以最少的人数完成此项作业?尸体如何处理最省钱——烧?埋?熔化?他伏案计算不止。这个戴金边眼镜头发稀疏的党卫队中校是一个多么出色的事务处理专家,他出色地完成了纳粹头目交给他的任务——总之就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和最少的时间杀戮更多的犹太人。战争结束前约有600万(超过目标一半)犹太人被他的计划处理掉了,而这一行为是否违背了自己的良知则几乎没出现在他的意识中。
美国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作为一名记者对艾希曼全程的审判过程进行了记录,她震惊地发现,这个之前想象中的杀人魔王,其实与普通人并无两样,他只是服从命令,忠于职责。想起来乔治•奥威尔曾写道“我写作之时,高度文明的人在头上翱翔,想致我于死地。他作为个人对我没有丝毫敌意,我也对他也是如此。他们口头禅只是:‘履行义务’。毫无疑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私生活中未曾有过杀人的念头,他们是和蔼可亲遵纪守法的人。即便如此,他们中的一个人,使炸弹正确命中目标。于是,我像碎木片那样被风吹走,这个人不会因此有一点点失眠的感觉。” ③直到最后一刻,他仍旧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罪,需要为屠杀犹太人担负责任。在艾希曼身上,阿伦特看到了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平庸之恶。而正是这种常人中的这种冷漠、顺从、普遍蔓延的平庸之恶构成了人类史上极端的灾难。就如影片《生死朗读》中女主角汉娜,也算心地善良,在影片开篇就帮助了生病的陌生人迈克;在教堂里听圣歌会掉下眼泪;尽职守责还因此受到提拔,到办公室去工作。战争时在集中营工作。她因为文盲而羞愧,却没有因为亲手杀死 300 名犹太妇女而羞愧。整个审判的过程中,汉娜始终挺直了胸,甚至拍着桌子对法官说:“我们是看守”,“我们要负责!”这种缺乏思考,缺乏独立判断而充当杀人机器的人更可怕,“这种平庸之恶可以毁掉世界。”③换句话说,当每个人都为了所谓的“高尚”的“职责”,而不去思考、判断这是否已违背自己首先作为人的良知而盲目服从时,人类就在一步步走向自身内部的毁灭了。
二、先而为人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发生时,日本各大媒体纷纷动用直升机拍摄,让国内观众迅速了解受灾情况、满足国民知情权虽然是其职责,但低空飞行的直升机的噪音,往往遮蔽了瓦砾下的呻吟和呼救的声音,对初期救助工作造成不小困扰。其他诸如为拍摄黎明前避难场所内的情形,无视灾民的疲惫,刺眼的摄影灯无所顾忌地打在正熟睡的人们的脸上等问题,也遭到了质疑。美国新闻摄影师协会前任会长威廉•桑德斯指出,“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其次才是新闻工作者。”我们不能拿职责当挡箭牌,做出伤害他人、违背自己良知的事。不只是新闻媒体工作者会遭遇职责与良知的拷问,各个领域的工作者都会面临。比如有些领导为了政绩,威胁会计人员如不编制虚假信息就面临下岗困境,或者有些会计人员自愿做假账坑害他人利益甚至不认为这是不道德行为,反而是在为公司做贡献。这样弃良知于不顾的行为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我们能做的是让自己不溶进浑浊,坚守心中良知的净土。
可贵的是,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时代,仍有一些人闪现着人性的光辉与高贵,放弃了所谓职责选择维护自己的良知。 1941 年,汉娜•阿伦特就是在一位“没有尽职”的美国外交官的帮助下,与丈夫和母亲逃往美国;有资料显示,这位美国外交官当年“非法”向 2500 名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不久前上映的另一部二战题材的影片《拉贝日记》中,当年德国西门子中国南京区负责人拉贝先生,也没有履行上级交给他关闭南京分部的命令,反而是在一面德国纳粹党旗的掩护下,在1937 年的南京,保护了 20 万中国人的生命。可能他们为了心中的良知没有完成自己的职责,甚至失掉了工作,但正是这些人维护了作为人类的尊严与良知,也正是这些人为这世界不变得更坏做出了努力。
三、in dreams begin the responsibilities
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一书中,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柏林墙倒塌前,卫兵因格•亨里奇开枪杀死了企图翻墙而过的一名青年格夫洛伊。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卫兵因格•亨里奇受到审判。法庭上,亨里奇的律师辩称他仅仅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别无选择,罪不在他。但是主审法官西奥多•赛德尔却认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射击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他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自主权,这是他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抬高一厘米是人类良知的一刹
那。”⑤你的职责使你不得不开枪,但你可以选择让子弹与他擦身而过或者避开他的心脏,这是关于你良知的选择。
叶芝说:“in dreams begin the responsibilities.” ⑥我认为这是最后的答案。这句话可以翻译为“责任始于想象力”,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是无法理解也不会有责任这一概念的,因为没有想象力他们想象不出自己与事物或人之间的联系,因此也就无法建立对某人或某物的责任感。这里的责任也可以理解为良知。一个档案管理员,收集其他人的信息和搜集犹太人的信息之间并无差别,他看到的只不过是一连串的数字文字,他不能相信这与犹太人被杀会有何种联系,因而完全无所谓良知的拷问了。一如战犯艾希曼无法理解自己只是伏在书桌前计算却要为几百万犹太人的惨死负责。没有想象力,无所谓责任与良知。在面临职责与良知的冲突时,发挥我们灵活大脑的想象力,去思考、判断如果违背良知去履行职责会出现什么后果,远处的“血流成河”不是与你无关,你按动了一个按钮,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
①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② 希尔伯格,《欧洲犹太人的毁灭》,p.1024
③ 乔治•奥威尔,《英格兰,你的英格兰》(1941)
④ 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之恶的报告》,New York: Viking press,1964,p.106
⑤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新星出版社,2011:58
⑥ 傅浩,傅浩译序[A].《叶芝诗集》[C].傅浩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