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情感故事

和父母表达“我爱你”竟这么不容易!

发布时间:2022-08-05 14:15:23

  我姥姥是数学老师,除了对数学的喜,没有任何其他的兴趣爱好。两前得了阿兹海默症,现在已经基本处于错乱的时空和错乱的记忆中。 我妈是工科女,退休的工程师成了家庭妇女,照顾老人孩子,一天忙得脚不沾地。 我是一个普通职员,只求每天能在女儿睡觉前回到家。 我们住在楼上楼下。 早上,我把孩子送到我妈那里,匆匆忙忙打个招呼就出门上班了。 早下班能赶上回家吃晚饭,我妈喂我姥姥,我喂我女儿。她们在房间,我们在餐桌,忙乱得几乎没法交流。 晚下班回来,我把已经睡着的孩子抱走,我妈也已筋疲力尽,不想和我多说一句。 周末,我们带着孩子上早教,逛公园、去游乐园,我妈在家陪着不能出门的姥姥。 我妈以前不爱说话,年纪大了变得絮叨,讲的都是生活琐事。 姥姥越来越糊涂,她们母女的交流基本上围绕着“你吃饭吧”,“我不吃”,“你快吃吧”,“我不饿”的复读。 我妈跟我的对话基本都是“你女儿今天不乖,把你爸气得够呛”,“你女儿今天挺乖,自己吃饭睡觉”…… 当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琐事几乎占据了生活的全部时,我的妈妈失去了自我。 她原本就不是一个爱聊天的人,现在我们真正的交流就更少了。 我跟我妈撒娇,说我太忙了,好累。 她说,你自己选择的工作,你怪得了谁。 我说,你也很忙很累。她说,我倒没觉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我几乎从来没有听我妈喊累。 当家人们对病床上古怪的姥姥失去耐心的时候,她一个人默默承担了照顾她的所有琐事。 当我对调皮的女儿大喊大叫的时候,她还会说我没有耐心,然后自己把孩子抱到一边安抚。 和很多中国家长一样,她几乎从不对我直接表达出温情的一面。 虽然我知道她内心对我的关爱,对我和对全家人付出的一切。 我感谢她,但是这种感情无法传达。 我忙,我亏欠,我给孩子买好多的玩具和礼物,送去早教,学游泳,挤压睡眠时间来陪她。 我给我妈买各种吃穿用,但是她基本都会说一句,不要乱花钱,我用不上…… 我问过她,你和姥姥是怎么相处的。她轻描淡写地说:“就这样啊。在她失去自理能力之前,我们很少给对方买东西。你姥姥也不会在嘴上说,就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做着那些家务。现在糊涂了,还能说什么?” 从上一辈延续下来的这种相处方式,让我无力反驳,也无所适从。

  有媒体发过一个年轻人的微信聊天记录,三年来父亲和孩子每天说的唯一一句话就是“你下班了吗”。 逃离家乡,逃离不开北上广。方方面面的压力不断推动着年轻人追梦的步履,快节奏的生活割裂了子女和父母相处的时光。一句“下班了吗”,“吃饭了吗”,“穿秋裤了吗”,可能是父母在微信那一头说不出口的“孩子,我想你了”。 中国的父母,习惯于低头付出,克制情绪,而内心的牵挂展现出的都是表面看起来所追求的平淡生活。 也许表面你没有在意,几乎每一个中国的80后90后都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有一种说法叫做“我和算法的关系就像我和我妈的关系”,如果我夸我妈今天的茄子做得特别好吃,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晚饭肯定都有茄子。 很多的父母,已经习惯于这样质朴的表达,尽管被互联网生活裹挟着前进,在微信对话中用带着闪光和玫瑰的表情包说声“早上好”,用一篇心灵鸡汤表达对奋斗的鼓励,已经是他们为拉近与子女的距离做出的最大努力。 时代和传统的冲突一直在发展式前进,父母在努力变潮,也会慢慢变老,希望我们的陪伴不要缺席,试试从自己开始,多和父母说一句“爱你”。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