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为什么你就是不认错?”:多少孩子,在等父母一句“对不起
01
有次我带9岁的儿子去理发,进门就跟理发师说尽量剪短点。儿子抗议,说不要太短。
我说听我的,越短越好。结果就差不多理了个光头。我觉得好清爽,但儿子当场就哭了,说太丑了。
回去的路上我俩一直争,我说好,他说丑。
结果第二天上学,他一进门同学就都笑了。他很尴尬。之后的一周,上课时都一直带着帽子,老师让摘也不摘,因为一摘下来同学们都笑他。
他屡次抱怨:都怪你,让我总是被同学嘲笑。我不以为然,说同学们只是不适应,看习惯就好了。
他更气了,说根本就不是!就是因为丑!
这件事的后遗症是,他之后几乎一整个学期不肯理发,头发长得令我崩溃。
万般无奈,我只好道歉:对不起,妈妈上次没考虑你的感受,让你把头发理太短了,是妈妈的错。以后理发都听你的,你说多长就多长。
没想到,我话音刚落,儿子立刻就泪崩了。真的,那眼泪哗哗的就下来了,我完全没料到。
他抹着眼泪特委屈地说:就是你的错!可是你一直都不承认!
我才意识到,因为我的自以为是,给孩子造成了很大困扰,他内心很委屈愤懑,一直在等我说一句对不起。可我一直也不肯直面这个错,顽固地跟他对抗了好几个月,最后才给了个正确态度。
好在我最终还是说了这句对不起。否则,这件事可能就会成为孩子心里的一个结,让他认定妈妈不讲道理,顽固不化。
很多父母都是这样吧。总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很难真正考虑孩子的感受。而且因为中国文化里的家长权威制,就算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也会死不承认,无理狡辩,让孩子委屈、无奈,心里渐渐开始对父母怨恨、厌恶、看不起。
世间不知多少孩子,都在等父母的一句对不起。
02
今年初,一个北大毕业生王猛发了一篇万字长文控诉父母。文里说了一些事。
比如母亲喜欢女孩,小时候会把他打扮成女孩,还会当着他的面儿和想象中的女儿对话;有时他在学校被欺负了,母亲会叫他“去给老师讲,而且要哭着讲”。
再比如有次班里举行文艺表演,老师让大家都穿及膝短裤参加,母亲却让他穿长裤,他跟母亲说带上一条短裤备用,被母亲拒绝了。结果老师对他穿短裤很不满。
mdash;—听起来好像都不是大事,但积累起来,让王猛对父母产生了极大的不满、怨恨。他现在已拉黑父母6年,12年不回家,基本已和父母决裂。
为什么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会让一个孩子如此怨恨?想来跟他父母对自己错误的态度有关。
比如孩子回来说“老师要求穿短裤,你非让我穿长裤,结果我被批评了”,妈妈的回答,是“对不起,妈妈错了”,还是“我有什么错?怪你没说清楚”,孩子的感受是极大不同的。
到现在,在亲子关系已经严重出现问题的前提下,王猛父母依然不认为自己有何过错,不明白儿子为何不能举重若轻,为何老是揪住过去不放。
由此也可见,在孩子年幼时,他们是如何坚持自己“绝对正确”的。
想来,如果他们早些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说一句“对不起”,他们和儿子的关系断然不会恶化至此,儿子也不会活得如此苦闷压抑。
一个不懂反思自身问题的父母,一个不能放下身段跟孩子说对不起的父母,绝不可能养出健康幸福的孩子、获得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
03
《请回答1988》中,有一个很会道歉的爸爸。
因为家里贫穷,女孩德善家什么都会省着用。
她很少能吃到喜欢的荷包蛋,家里有鸡腿,也大部分都给了姐姐和弟弟。她从没单独庆祝过自己的生日。
在某次被迫和姐姐一同过生日那天,德善向父母哭诉了自己的委屈。
德善爸爸听了,当即向德善道歉,并单独给她买了蛋糕,说:“爸爸妈妈对不住你。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很多事情不知道,请女儿你多体谅。”
德善看到爸爸诚恳地道歉,哭着原谅了。
她后来也成为了一个善良而健康的姑娘。
04
陈小春也是。
《爸爸去哪儿》里,每次忍不住和儿子jasper吼了之后,他都会诚恳地向儿子道歉,拥抱并亲吻儿子。
每次Jasper看到爸爸道歉后,也都是抱抱陈小春,父子和好如初。
所以我们看到jasper成为一个小暖男也不足为奇。他从很小就被当成一个成人来尊重,也享受了来自父母的平等的爱。
还有霍思燕一家。
有次霍思燕不小心砸到了嗯哼,她赶紧道歉,没想到嗯哼主动说妈妈不用道歉,因为妈妈是妈妈。
霍思燕立刻说,妈妈做错了事情也要说对不起的。
在“会道歉”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更暖心更善良,因为他们得到了正向的引领,内心没有太多压抑和不满。
05
其实,父母的道歉对孩子来说远不止“对不起”三个字。
那意味着被理解、被尊重、被公正对待,那会让他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讲原则、有秩序、充满爱的家庭里。
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孩子会将父母的道歉,视作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如果父母做错了事迟迟不道歉,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其实为人父母,孰能无过?在如此琐碎、复杂、漫长的养育过程里,出现点过失再正常不过了。
错不要紧,但你对待错误的态度很要紧。
父母每错一次,都像在孩子心里丢了一袋垃圾。如果你能知错、认错、改错,就等于把这垃圾及时清走了,孩子心里就会始终干净清爽很舒服。
怕就怕有些父母,固执着一己之见,死守着大人的权威,硬撑着可笑的虚荣心,犯了错而不自知,知道了也死不认。
这就意味着,你不断往孩子心里丢垃圾,又从不清理,最后垃圾越来越多,孩子看到你,就只觉得厌恶,可憎。
养儿一场,谁也不希望养出个仇人。
所以,我们必须懂得跟孩子说“对不起”。因为在孩子心里,这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