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我妈一天能发28条朋友圈

发布时间:2022-10-03 11:28:05

  最近每天各种吃吃喝喝。

  毕业以后关系好的朋友们几乎都在外地工作或者读研,大家只能趁着春节这几天密集聚会一下。聊到生活跟未来的时候,大家都蛮感慨的,太多未知,太多选择了。

  孟孟说决定后不走了,准备在家里找工作的时候我们都有些惊讶,第一反应是她的上一份工作不顺利所以才想回来的。她说不是,就是漂够了想回家,没意思。

  她打开微信,给我们翻看妈妈的朋友圈。震惊脸,密密麻麻,简直一天20条的节奏,有的可能就是一句话,有的是照片或者小视频。而我妈,可能半年都更新不了十条动态,并且其中5条还是新闻或文章。

  对比起来,阿姨的表达欲也太强了。

  非主流吧,孟孟说。我们摇头,都觉得阿姨这样好可啊,喜欢往朋友圈里分享日常琐事,乐乐呵呵,作为子女看着也能放心。

  孟孟说确实是这样,自从出去工作以后明显感觉妈妈变得话痨了琐碎了,屁大点事儿都喜欢发到朋友圈里。比如今天去了哪个姐们儿家闲聊,比如晚上家里包饺子,比如谁谁谁带着孩子来做客了,就跟聊家常一样的发内容。

  更有意思的,不仅是微信,阿姨还下载了微博,每天晚上都要去孟孟跟她闺蜜的主页逛一圈。上上周她发微博用了柠檬精的表情包,阿姨还在下面评论,吃这么多柠檬太酸了。

  她傻笑说,我妈确实挺好玩的。

  尽管孟孟说刚开始在外面漂泊够了,想要稳定安逸是促使自己回到小城的原因,但随后我们都感觉出来了,她其实就是想留在父母身边。

  她跟我们讲,前天晚上翻消息列表点开妈妈的朋友圈,突然发现她已经十来天没有发动态了。最后一条朋友圈发的是:闺女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啦!新年好!

  孟孟问,是最近心情不好吗,还是手机坏了啊。阿姨笑呵呵地说没有,你回来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手机也没坏,好着呢好着呢!因为你在我身边,我就没必要发朋友圈了。

  “其实你给我发微信也行”

  “我怕你忙,嫌我烦”

  同为人子女,这句着实戳到了我。我妈也跟阿姨一样心思细腻,总是替我考虑,担心给我添麻烦。所以在外面这几年,我妈从来都是说喜不说忧,只跟我分享身边的快乐事,从没跟我发过牢骚抱怨过生活不顺。

  另一个朋友这时说:好像我家里也是这样。有一年我奶奶去菜市场的路上没走稳,摔到了膝盖,是三个月以后我奶奶身体恢复好了才跟我爸妈说的,怕耽误他俩工作,还叮嘱我小叔小婶千万别跟他们说,路远来回折腾不方便。

  有句话说,不管多大,我们在父母心里永远都是小孩儿。尤其在外地工作求学以后,越来越能感觉到父母的牵挂和惦念,他们爱得深沉内敛。

  有朋友劝孟孟,但你要想好啊,回来以后可能就出不去了,如果北上广有你的梦想,还是再去奋斗两年吧。

  其实这也是我想说但没好意思说出口的话。从小被父母宠大的,刚毕业那会儿我也犹豫过几次的,到底要去北京工作还是留在家里。留下来可以守着父母,但很难找到喜欢的工作,北京的机遇多,却不能立马回到父母身边;我选择了后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孟孟的软肋就是阿姨的那些朋友圈里的日常动态。后来她说,我妈越是说害怕给我添麻烦,我就越羞愧难当,自己曾经一度都想屏蔽她。

  想来想去,她觉得去北上广工作不算什么梦想,已经体验过两年了,现在就想着离家近一些,要是爸妈有事了至少开车半个小时能回去,周末也能回家吃饭。

  我觉得孟孟这样很好,心甘情愿回家里,除了工作和社交,能有更多的时间守着爸妈,是多美好的生活呀。

  当然,我没有劝大家都留在小城市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活法。

  只是在孟孟说这件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内心更柔软了些,跟自己说要趁着时间和经济条件允许,多陪伴父母,多跟他们吃吃饭说说话,聊一聊家常。

  2019年我的计划里多了父母的出现,每月回家可能很难做到,但我们可以隔几天通个视频,出国旅行钱包太紧巴,但邀请爸妈国内转转我可以做到。以前回家了总是跟朋友出去吃吃喝喝,睡醒就出家门吃完晚饭才回家,想多在家里吃几顿饭。

  网上用A4纸画人生格子的图很扎心

  假设我们的父母平均年龄是50岁,他们的人生是这样的

  如果可以天天见面,和父母的相处时间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月见两次,和父母的相处时间是这样的

  如果一年只能见一次,和父母的相处时间是这样的

  仔细算过之后,发现我们能陪父母的时间已经真的不多了。

  不想给自己遗憾。

  不想在未来的某个日子里想起这些年,悔恨自己给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太少。

  不想等有一天他们的社交软件永远停止更新时,才感慨自己错过了那么那么多动态。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