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裹在蒜皮里的瓣儿
文/孙建勇
一个仅仅读过四年小学的蔬菜小贩;一部正规出版的20万字日记体新书。
北京宣武门附近的广安天陶菜市场的菜贩姚启中,与这部书之间是作者与作品的关系。那么,一个普通菜贩为何要“跨界”写书呢?
一切源于姚启中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要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点财富。这个财富,不是金银珠宝,不是豪华房舍,而是一笔精神宝藏——他要通过写书,向孩子讲述其人生的酸甜苦辣。然而,实现梦想的道路无比艰辛,起码有三道坎儿从一开始就横亘在他的面前。
第一道坎儿,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半文盲状态。姚启中出生在安徽阜阳农村,自幼家境贫寒,在念完小学四年级后,他不得不辍学打工。然而,姚启中是个好学的人,在北京卖菜的日子里,起初有不认识的字,他就向前来买菜的顾客求助,后来,有顾客教会他查字典,他的认字量便成倍增长。为了获得更多知识,只要有空,他就会一头扎进书店如饥似渴地阅读。买不起书,他就抄书,常常抄满一裤兜的字条,有时纸不够,就往手上抄,抄完手心抄手背,回家后再誊到本子上。就这样,几年下来,姚启中不仅认识了很多字,还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他决定动笔写作。可是,他的计划却遭到了妻子的反对。
第二道坎儿,是如何改变妻子的反对立场。妻子的反对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的生存压力实在太大。姚启中与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子和女儿,从安徽阜阳来到北京打拼,一家四口租住在丰台区两间不大的平房中。他们在菜市场摆了个菜摊,在大蒜、生姜和各种时令蔬菜堆里讨生活。每天凌晨4点30分,姚启中起床,整理好姜和蒜等货品,6点准时蹬着平板三轮车出门,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在6点50分之前赶到5公里外的早市,除了大年初一,几乎全年无歇。妻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时间写作,而且写作又挣不来钱,瞎耽误工夫。为了获得妻子的支持,姚启中拍着胸脯对妻子说:“你放心,我保证不会耽误卖菜。”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天前来买菜的人们总会看见这样一个动人的场景:一个中年男人,趴在摆满大蒜和干姜的案板上,手握圆珠笔,在一摞稿纸上专心地书写着,顾客来了,他起身卖菜,顾客走了,他又埋头去写,天天如此。这个中年男人就是姚启中。见他如此,妻子实在不忍心再多说什么了。
第三道坎儿,是如何克服嘈杂环境的不良影响。俗话说:心无二用,虽然写作不再受到妻子的干涉,但在嘈杂的菜市场中写作也绝非易事。刚开始在菜摊上写作时,姚启中一会儿要卖姜,一会儿要卖蒜,一天写不了两页稿纸。可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停手,哪怕头一天只写了三百字,第二天他依然接着写。他知道,放弃的理由也许有千条,但不放弃的理由只有一条:不能停!硬着头皮坚持了10多天后,姚启中逐渐适应了菜市场的嘈杂,又过了不久,他的心神便收放自如,能够在文字表达和卖菜算账之间自由转换了。
时光在流逝,文字在增加,经过1000多个日子的坚持,跨过三道坎儿的姚启中终于完成了30万字的日记体书稿。www.telnote.cn在书中,他用直白浅显的语言讲述着自己和家人的故事。2012年下半年,该书稿被一家出版社看中,选编其中20万字,定名为《卖菜叔日记》出版,2013年3月26日,新书正式上架发售。一时间,姚启中的事迹引起包括央视一套在内的全国各大媒体的普遍关注,姚启中因此而走红。
在姚启中的菜摊中有一种最常见的货品:大蒜头。细细想来,这么多年,姚启中跨过横在面前的一道又一道坎儿,最终梦想成真,其过程与剥除蒜皮何其相似:一层接一层,耐心地剥下去,最终获得的就是光亮莹润的蒜瓣儿。人们常问:什么是成功?其实,成功就是裹在一层又一层蒜皮里的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