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成语故事
导语: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不认识事物的真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该成语的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与学习,谢谢。
【汉字书写】:不识庐山真面目
【汉语注音】: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语出处】:宋.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成语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中性成语;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庐山:江西九江市的一座山。不知道庐山真正是个什么样子,比喻不认识事物的真相。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近义词】:不明真相、一无所知、雾里看花、疑团莫释、不得而知;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反义词】:了如指掌、一清二楚、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
宋朝时期,著名诗人苏东坡第一次到庐山游玩的时侯便写下了《题西林壁》这首诗,他在诗里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说的是作者在庐山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爬山越岭,放眼望去四周都是起伏的山峰,横着看一片山岭连绵不绝,侧着看便是狭窄的山峰。站在庐山的不同位置,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可以看到庐山的形态各异,苏东坡感慨万千地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看到庐山的整个面目,只能站在远远的地方才可以看到,而当你置身在庐山之中的时侯你的视野都被重重的山峰遮挡了,却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小部分。
【不识庐山真面目例句】
宋.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李老先生说,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首二句点题,犹人所能。”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八十一回》:“刘氏乃推起少妇,嘱令道谢。不留心注视,已哭得花容狼藉,脂粉模糊,但一种娇羞情态,已是欲盖弥彰,动人伶惜;当下揽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经去垢,露出‘庐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脸,妖艳绝伦。”
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造句】
要不是朋友介绍真看不出来这位赫赫有名的千万富翁,低调的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个产品看起来并不显得光彩夺目,但功能却是相当的齐全,真是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