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都做过哪些官?
导语: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那么,孔子一生都做过哪些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一生都做过哪些官?
孔子,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zz抱负而奔波一生的人。有人说,孔子是个官迷,在他事业的最高峰——刚刚任代理相国的时候,曾经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面露喜色。而且,他周游列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谋求官位。
当然,此种说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孔子当官的目的有时为了什么呢?——捞钱?榨取民脂民膏?当然不是,而是为了恢复周礼(看过电影《孔子》的人,对此一定有很深的印象),为了宣传他的治国理念。
那么,孔子一生之中都做过哪些官,取得过哪些业绩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十岁之前孔子所做的官:
孔子当的第一个官是季氏吏,也就是鲁国三大家族“三桓”之一季氏家族的小吏。是管什么的呢,负责管理仓库的。说白了,也就是个仓库管理员。但是,孔子是个对工作相当负责的人。短时间内取得了较高的业绩——仓库出纳的钱粮有条有理,很是清晰明了(料量平),众人叹服。
很快,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孔子便有小小的仓库管理员司职吏。司职吏是干什么的呢,是专管牧场养殖工作的小官。当然,应该比悟空兄弟的官级大些。于是,按照孔子的工作态度,同样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牛羊满圈(蓄蕃息)。
以上是孔子三十岁之前的当官经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孔子三十岁之后的: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国由于贵族的一次娱乐活动——斗鸡,引发了一场政变(一场由斗鸡引发的政变)。政变中,鲁昭公被驱赶出鲁国,逃到了齐国,鲁国很快陷入了混乱之中。依照乱国不可留的想法,孔子也跑到了齐国。而且,很快便找到了工作——高昭子家臣。
家臣是什么官呢?我来告诉大家,它是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卿大夫家的总管叫作宰,宰下面又有各种各样的官职,通称为家臣。
由于高昭子在齐国师正卿,具有相当高的地位以及属于自己的封地。自己毕竟得留在都城辅佐国君,但封地也得需要人来打理。于是,孔子到达齐国后,很快便应聘成功。
其实,孔子并不想做什么家臣。他来齐国是有高追求的,他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来攀登上齐景公这条大船。但是,他的如意算盘被一个人给识破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婴同志。由于孔子和晏婴执政理念不同,同时也为了维护住自己的地位,晏婴极力劝谏齐景公不要任用孔子。他告诉齐景公:孔子是来回复周礼的,而现在周室衰亡,礼崩乐衰已经很长时间了。再说了,孔子身上的礼仪太多、太繁琐了,我们就是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够学的会、学得完(累世不能殚其学)。
于是,齐景公打消了任用孔子的意念。
于是,孔子想在齐国留仕的想法是彻底泡汤了。
既然齐国不想留自己,自己又何必再留在这里呢。于是,孔子又回到了鲁国。
鲁定公九年,孔子五十岁。这一年,鲁国季桓子所在封地——费邑的大总管(也就是邑宰)公山不狃,发生政变,背叛了季桓子。公山不狃早就听说了孔子的才华,于是便给孔子下了聘书,上面答应,一旦攻灭季氏家族,保证重封孔子,任以高官。
已年过半百的孔子,对这次邀请动了心。虽然他知道公山不狃的行为是不对的,虽然他知道一旦加入,便会九死一生。但他依然想去。因为天下的君主没有人赏识到自己的才华,只有公山不狃,自己马上就要老了,还有多少时间会等待自己施展自己的抱负呢。
就在这时,命运之神睁开眼睛,眷顾了一下孔老夫子。宫中来人,鲁定公下令任命孔夫子为中都宰。中都宰也就是中都这个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
当然,由于表现突出,孔夫子很快又升任为鲁国的大司空。大司空一职,相当于建设部部长。
看来孔子升迁的还真快,直接由地方官升任为中央部长,这在任何时期都是极少见的,一般人还真来不了。
接着,孔夫子有由大司空摄行相事。这一时期的业绩:
1)鲁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挫败了齐国君臣想要要挟鲁定公的意图。维护了鲁国的尊严和地位,使齐国短期内不敢对鲁国动手。
2)鲁定公十三年,堕三都。当然,由于成邑宰的极力反抗,最后只堕了两个——费邑和郈邑。
鲁定公十四年,孔夫子五十六岁。这一年,他由大司空转任为大司寇,并兼任相代理国。
期间业绩:诛杀乱臣少正卯;稳定鲁国物价、路不拾遗、商客宾至如归。
很快,鲁国的复兴让邻近的齐国害怕啦。于是,他们向鲁国发出了“糖衣炮弹”(美女、骏马、珠宝)。于是,鲁定公很快便被击倒,整日沉迷于女色歌舞声中,开始疏远孔子。
看到此种情景,孔子对鲁国彻底失望了,开始了为期十四年的周游列国。期间,虽说也有诸侯不时的召见孔子,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有达成合作的意向。
也就是说,孔夫子的为官生涯至于鲁定公十四年、自己五十六岁的时候。他从最基层的仓库管理员做起,一直做到代理相国。期间,在工作及其闲暇的时候,他都会自然不自然的传播一下周礼,只是为了自己的理想、那个美好的社会。
在他打包袱准备前去的时候,子路拽住了他——想当官想迷啦,什么人叫你都去,不怕留下一个坏名声啊!
在子路的极力劝说下,孔子终于放下了手里的包袱,默默地看着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