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年少有大志名人故事
以“楚汉战争”而称著后世的西楚霸王,姓项,名籍,字羽,故又叫项羽。他之所以能成就一番霸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还是个八九岁的少年时,胸中已经有了宏大的志向。
项羽,是战国后期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下相(今江苏省宿迁西南)人,出生于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23年,楚国为秦国所灭,项燕自刎而亡,项羽时年九岁,随叔父项梁逃亡他乡。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状,项羽对秦朝恨得咬牙切齿,立志长大后复国报仇。项梁见侄儿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大志,心中十分欢喜,把报仇复国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着意培养。
开始,项梁教项羽读书写字。项羽虽然生得虎背熊腰,外表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是块读书的料。可是他天资聪慧,对叔父所教的东西一学就会。项梁心中自然高兴。可是过了不久,项羽就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有一天,项梁外出办事,临行前嘱咐项羽温习功课,项羽满口答应。可是中午回家一看,项羽不是在做功课,而是身披一床大红被面,手举一把木剑,做占山为王的游戏。项梁大怒,当即让他跪在祖宗牌位前,厉声训斥说:“你如此玩物丧志,将来凭什么复国报仇,对得起祖宗吗?”项羽没有吭声。此后,项羽不再舞枪弄棒了,但是言谈也少了,学习也没什么进步,急得项梁整日唉声叹气。
有一天,项梁与友人交谈,提起了项羽不爱读书的事,友人说:“凡事不能强求,我看项羽虎头虎脑,既然喜欢舞枪弄棒,何不让他习武?如果能顺其自然,说不定能成大将之材!”
项梁一想,认为有道理,便又教项羽学习剑术。项羽学剑,又是一学就会,可过了几天,又厌烦起来,常常趁叔父不在的时候,偷懒睡觉。项梁发现后,很是伤心,流着泪对项羽说:“我看你自幼聪明有志,把复国报仇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可是你文不成,武不就,将来怎成大业?没想到我满腔热情训练你,到头来得到的却是一盆冷水。你太让我失望了!”
项羽见叔父如此伤心,也难过地流泪说:“我知道叔父对我恩重如山,您让我读书、练剑,都是为了使我将来成才。可我想,读书识字,学点就行了,学得再深有什么用?练剑,练得再好,将来最多能和一个人单打独斗,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所以我觉得不值得一学,也不愿学!”项梁一听,惊得瞪大眼睛问:“那你觉得什么才值得一学?”项羽咬着牙,发狠说:“我要学就学能战胜一万个人的本事!”项梁听了,以为项羽的话是眼高手低,可细细一想,侄儿不论是学文,还是学武,开始都掌握得很快,后来的厌烦情绪很可能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满足不了他要学“万人敌”的志向!
项梁又被侄儿的志向感动了,便千方百计地把《孙武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和《尉缭子》等兵书找来,一章一节地教项羽学习。这样一来,项羽感到如鱼得水,越学越解渴,越学越有劲。几个月之后,项羽便把那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山天地阵、五虎群羊阵、六环金锁阵、七星阵、八卦阵、九宫绝户阵和十面埋伏阵等都记在了心中,并昼夜学习演练,直至运用自如方止。项梁见侄儿学习如此刻苦,高兴地称赞说:“真不愧是项氏后代。”
公元前210年的一天,秦始皇南巡来到项羽的家乡,项羽在观看的人群中,见秦始皇前呼后拥,耀武扬威,气愤地说:“有什么神气的?我早晚要把他拉下皇位,取而代之。”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给人听到要杀头的!”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见推翻秦朝的时机已到,在会稽杀死地方官段通,联络地方豪杰士绅,组织起八千精兵,加入了推翻秦王朝的起义大军洪流中。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项梁所领导的起义队伍就发展到十多万人。
公元前208年九月,项梁战死,项羽成为这支队伍的主帅。次年九月,项羽率军渡黄河,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于巨鹿。
公元前206年十月,项羽和各路起义军联合奋战,终于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起义军拥立楚怀王为义帝,并将各路起义军首领分别封王;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成为王中之王,从而实现了他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