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 1977年的故事8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廖惠敏的肚子一天天的大起来。可她仍然每天腆着个大肚子到补习班来上课,那股子认真劲儿真让人感动。我见一次都要嘱咐她一次,让她多注意身体多休息。玩笑说她腹中的胎儿是我们一千多名学生的希望啊!
她笑笑说没有事儿。还说今年要参加推荐考试呢!我说你这不是在开玩笑吧?既使是你们连队推荐了你可最后还要经分团党批准啊!再说你能背着孩子上大学?她说这有什么,只要大学里允许,她还可以背着孩子走进课堂呢!当时我认为这只不过是句玩笑话,谁知她在78年春节后的一天,真的是背着刚满月的儿子黔黔走进了首都一所著名高校的大门。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四年的专业课学习,提前进入了研究生课程,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在生物化学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
国庆节后,不断有消息从外面传进来,大都是有关77年高校招生的事儿。消息的来源渠道不同,说法也各异,但主题是一样的,那就是要想进大学就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考试,换一句话说就是要凭自己的真本事。虽然是小道消息不那么可靠,但同学们谈论起来仍然津津乐道。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在学习上也分外用功起来。晚上10点钟熄灯号响过后,仍然有不少同学点着蜡烛在铺板上学习.几天时间,小卖部刚进货的几箱蜡烛和电池全部告罄。
政委得知这一情况后,通知发电班延长供电到12点。为了保证同学们足够的睡眠,要各连队的首长严格查铺制度,对于违犯作息时间的决不姑息,一律要关禁闭3天。尽管是这样,还是有人时不时地违犯作息时间被抓住而关禁闭。
10月23号上午,当我们收到10月21号的《人民日报》时,大峡谷里顿时沸腾起来。党中央的的机关报刊载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证实了人们传闻的招生制度实行重大改革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那情景并不亚于一年前粉碎“四人帮”消息传来时的狂欢场面。
政委当晚就主持召开了党委扩大会,把营、连首长和军代表都请来列席了会议。在会上,通过了政委调整下一步工作安排计划,将工作的重心由生产转移到学生文化补习上来了。
党委扩大会后,有几位年轻的连首长和军代表也放下了架子,报名参加了补习班的学习。机修连的张南生指导员78年考进了长沙铁道学院,毕业后脱下军装成为了一名土木工程师。
到了11月底,根据兵团的安排,我和政委去地区参加了地方组织的招生工作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根据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均可报考。同时还规定,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报考者年龄可放宽到40岁,无论婚否均可报考,择优录取。
会期3天,反响强烈。与会者大都是各县分管教育的领导和主抓教育工作的部门负责人。从开会布置到宣传动员,考点设置、监考人员选配到规定的考试日期只有短短的10来天时间,有一大堆工作要做。要是放到现在不知道要出多大的纰漏,有多少人要等着挨处分啊!当时的考场,外既没有门岗保卫,内没有巡察视场。每个考场都没有多的工作人员,就是两名临时从学校抽来负责监考,连带分发卷子,墨水纸张供应的老师。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那里象是一个为国选才的高考考场啊!好在我们那个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也根本不会去想做弊,走进考场的每个考生都是抱着一颗赤子之心接受祖国母亲的挑选。正如夫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几科的考试中,我见到有的考生接过卷子发呆,坐满了规定的10分钟后交卷向监考老师鞠一躬后离去。
我为他们的举动感到骄傲,同时也为他们就这样放弃感到惋惜。当时,我们是两个人一张课桌参加考试,随便瞟一眼也不会交白卷啊!可他们还是交了白卷。令人欣慰的是他们交上的白卷不同于“白卷英雄”张铁生那样的白卷。因为他们接受了祖国母亲的挑选,交回的是一颗诚实的心啊!我佩服他们的勇气,更为我们那一代人襟怀坦白而感到骄傲。我骄傲,我自豪!这么些年来,因工作关系我曾去过不同的考场,接触过不同的考生。我敢说,现在的各类考试的考场和考生同我们77年的考试相比较,差别何止是有天壤之别,就是人格的差异也相去多多。
这次招生工作会议与我们关系不大,我们只是带着耳朵去听,回来把精神一传达,临到考前3天去地区招生办把报名表领回来让大家填上要报考的院校、专业然后签上意见加盖好分团的公章送回去,再接下来就是组织考生准时赴考就算完事。
说起来轻松,可做起来却并不那么轻松。第一个最大的麻烦是各连队交上来的报考人数统计表,远远超过了我们争取回来的准考名额。地区招生办只给了我们60个名额还是破天荒的,是考虑我们学生兵团是考生比较集中的单位。一般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只给三个五个,最多的也没有超过十个。一下子给了我们60个名额,比我们在这个地区的几个分团还要多20个,这还是兵团文教处挂电话特意关照的。
领报名表的时候,我找到招生办的吴主任软缠硬磨,说破嘴皮多增加了20个名额。给了我表后他还叹了口气,心想你这不知深浅的家伙硬是生生把这来之不易的宝贝名额给糟践了。就这样还是僧多粥少......我们不得不用老办法:预考,优胜劣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