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车
我从小就缺少文艺细胞,五音不全,还好,同宿舍的两位同学有这方面的爱好,我也跟着文艺起来!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元年,也开启了文艺的复兴与百花齐放。进校不久,学生会请来了小提琴家盛和歌唱家胡来校做报告。那天,礼堂里挤满了人,大家都很新奇。盛用小提琴(现场一位同学提供的)拉了几首曲子,同学们报之以热烈的掌声;胡主讲了民族音乐,当说到:“气声”、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时,他激动起来,表示要坚决捍卫民族音乐---。当时流行音乐刚刚兴起,其代表人物李谷一很受欢迎,也备受争议;流行音乐兴起的同时,民族音乐似乎受到了打击。实际上不管流行音乐还是民族音乐、通俗唱法还是民族唱法,好的、美的东西都是人们需要的。
那时期,文艺演出也逐步多了起来,我记得有沈阳歌舞团、战友歌舞团等来W市演出。战友歌舞团的名气很响,有马玉涛等一批歌唱家,演出在市体育馆举行,30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我们坐在体育馆的后排(后排票价便宜些),高高在上,视野开阔。演唱会很热烈,每个歌手的演唱都很精彩,观众也报以热烈的掌声。而我对男中音歌唱家马国光印象最深,他唱的是印度电影《流浪者》主题曲“拉兹之歌”(当年电影<流浪者>很火的),马国光把上衣担在肩头上,边走边唱,动作神情幽默诙谐,大家哄堂大笑,掌声四起,演唱会达到了高潮。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万象更新,清风佛面,人们的心情轻松而愉快!
我们进校就赶上校庆20周年,班上要出个节目,同宿舍的G同学牵头,搞了个男生小合唱:苏联歌曲《三套车》,六位男生,齐唱、重唱、合唱-- --,有些忧伤,有点雄壮,还真好听。“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 --”四十年过去了,《三套车》的旋律仍时常在耳边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