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名人故事

千古兵仙--韩信

发布时间:2022-09-27 06:46:23

  他是个孤独的人,同我一样。

  在书中遇到同他一个时代的人,或敬之,或尊之,或羡之,或不以为然,或嗤之以鼻,独独对他之、怜之,乃至读到深处、悟到切处,泪水已悄然划过脸颊,此时倒也节约点口水。

  他幼丧父,十岁丧母,从此孤苦伶仃,形影单调,自然环境造就人的性格,性格也就决定最后的命运,在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起初看他无父无母,是可怜他,渐渐别人受不了他乖僻的性格,他也受不了别人的冷漠与歧视,来到河边,洗衣的大妈看他可怜,把带来的饭菜分一部分给他,“一饭君知报”的他后来发达了,找到大妈兑现昔日潦倒时的诺言。身无长物的他,索性还是善于思考的,若是连思考也不会,便没有后来刘邦的大汉江山,月下萧何把他追回来,高祖想试试他的才干,东汉末年有个诸葛亮为刘邦的子孙对策隆中,预计三分天下。他的口气要大的多,他要为高祖谋划整个下,史称汉中对策。

  他不是一个谋略家,他的价值是在战场上才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从他拜大将那天起,便像变了个人,爱兵如子、军法如山,他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占有三秦,他的“背水一战”攻下赵国,他的“四面楚歌”让项羽感到绝望。 只是在一系列的战役过后,他又感到了孤独,这次是高手的孤独,这种孤独,曾经在他还是一个持戟站岗的小兵时看到过,只不过那时孤独·的主人时霸王,现在换成了他。当萧何与曹参两个曾经的好友在为谁是第一功臣而撕破脸皮时,最应该受封第一功臣的两个人却冷眼旁观,做为帝师的“千古谋圣”张良主动辞去三万食邑,而韩信此时却是阶下囚。

  “高帝眼中只两雄,淮阴同士与重瞳。项王已死将军在,能否无嫌到考终。”是啊,大汉建国第二年刘邦便向他动手了,第一年还“连百万之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吾不如韩信”的刘邦此时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杀”。人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韩信是不会认的,难道他的功劳那么大,阶下囚是他最好的归宿?

  所以不好的结局都不是某个人的率性而为,是时间积累的结果。同样韩信也是怨恨与防范的积累,这要回到几年前,韩信引兵东进击齐,未到平原渡口,得知郦食其已说齐归汉,在不能让一个儒生的功劳比我大的思想下毅然攻下齐国,致使刘邦失去一个可比苏秦、张仪的强辩之士,此埋下的第一颗怨恨的种子。韩信攻下齐国,以齐人多变威胁刘邦授予他假齐王,高祖在张良、陈平的提醒下,被迫封他齐王,此第二颗怨恨的种子。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一次高祖问: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最多十万,又问:你能带多少兵,回答:多多益善,如此在大臣面前丢面子,自然要问:那你为什么会被我捉住?此第三颗怨恨的种子。就算刘邦如此怨恨韩信,可是还不至于要置他于死地吧,或者韩信以前毫无察觉?如果说项羽败给了刘邦是因为他太年轻,那么这个理由也适合韩信,说起韩信,他比项羽还要小四岁,汉初三杰,张良、萧何要比他大二十岁,可是即便如此也不是他“无知”理由啊!其实他早该察觉,在他打败魏豹后,刘邦就为了防范他调走了精锐部队,占领齐国以后,刘邦亲自到大营解除他的兵权,第二年把他从齐王迁到楚王,到楚地不到一年刘邦便伪云游梦把他逮捕。昔日萧何月下追韩信,今朝萧何未央除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啊!

  幸好他留下了传奇,是军事史上的奇迹,有人把他和项羽比较,要我说两人在战场上交锋打了个平手,韩信一生败了一次,在彭城,败给了项羽,他活了下来,三年以后,在垓下,项羽败给了韩信,这同样是项羽唯一的失败,只是他无颜见江东父老。就单说在中国战争史的作用,他可比孙子吴起,背水一战已成为千古绝唱。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