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害死了杨修
前段时间追了一部剧,叫《大军师司马懿》,在这部剧中,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再次展现了杨修短暂而令人唏嘘的一生。
杨修,字德祖,后汉时期太尉杨彪之子,袁绍的外甥,为人恭谨,敏学多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杨修凭借他过人的学识和敏锐的见解,在群雄争锋、人才辈出的后汉脱颖而出,并得到了一代枭雄曹操的赏识和重用,不得不说,他的才能,绝不是一般的文人才子所能企及的。
可是,让杨修立身行道、扬名于世的是他的才学,而让他死于非命的,也恰恰是因为他的才学。关于杨修之死,史书上记载得最多的说法是,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恶而杀之。一个人到底是狂放到了什么程度,才会遭来杀身之祸呢?
从月旦评慷慨激昂的辩论赛上被曹操发现时起,杨修就成功地踏上了自己的仕途,并且在以后从事秘书处办事员一职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杨修聪明吗?确实聪明!但他的聪明,只是一种拙劣的、作秀式的小聪明而已。
杨修第一次在曹操面前耍小聪明,是跟着他一起去验收私家花园的时候。曹操对花园内的一切景物都非常满意,只是在经过门口时微微蹙眉,然后提笔在门上写了个“活”字,众人皆面面相觑,不知曹操此举为何意。只有杨修不无得意地对众人说道:“门”内个“活”乃“阔”字,丞相是嫌这门太宽啦!众人恍然大悟,无不佩服杨修的聪睿敏捷,曹操也微笑着冲他点点头,对他的聪明表示了赞许。
之后不久,杨修又自作主张地与众人分食了曹操的“一合酥”,还振振有词地说:这是丞相的旨意,“一人一口酥”,但吃无妨!曹操得知此事,又是哈哈一笑,什么也没说,直至后来与杨修同行,猜“曹娥碑”字谜,杨修洋洋自得地要先于曹操说出答案,曹操依然豁达地说:我与修的才情,相差了三十里啊!
而杨修呢,也因为总能精准地揣度出大BOSS的心思而不免陶醉在自以为是的沾沾自喜中,岂不知已是“乐以忘忧,不知死之将至”了。曹操也是个自诩聪明过人的人,并喜欢时不时地在属下面前搞点小神秘,可是这个只顾自己出风头的杨修偏偏是个没有眼力见的人,愣是一次又一次地当着众人不留情面地揭开了他的神秘伪装,这让原本就多疑善妒的曹操怎么可能不心生嫌恶。
有人说,杨修的聪明,不过是孔雀身上的羽毛,越漂亮,就越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曹操其实是个非常大度爱才的人,他招降并重用有杀子之仇的张绣和他的谋士贾诩,包括他后来厚葬关羽,下令不准放冷箭暗杀大战长坂坡的赵子龙,以及放走徐庶和当众烧毁官渡之战后缴获的军中官员往来勾结的信件等等,都足以说明,在对待人才和安抚人心上,曹操是绝对拿得起的一个人。
可是,心胸似海,怎么就偏偏容不下一个才气过人的杨修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杨修倚仗自己的才华,早已逾越了一个近臣该恪守的本分,深深触及到了曹操所能容忍的底线。
曹操第一次对杨修动了杀心,应该是在他揭穿曹操“梦中杀人”事件之后。曹操多疑,睡中不喜人靠近,便给自己编造了一个“吾梦中好杀人”的借口,并真的杀了一个近侍来佐证自己的谎言,偏偏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杨修道出了真相:“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也。”这是何等隐晦之事,作为王者身边的近臣,明知道你的主子心中有不可告人的隐秘之事,你不替他瞒着倒也罢了,还当众揭穿他,这不是找死吗?
再到后来,杨修竟然直接参与到了曹植与曹丕的夺嫡之战中,更是犯了作为臣子的大忌,特别是他三番五次地为曹植出谋划策,甚至替曹植代笔,应对曹操的测试,使得曹操无法对曹植的真正学识和zz决断做出最真实的判断,这怎能不使曹操大为恼火。在他再一次教唆曹植杀掉门吏出城赢得与曹丕的比赛的时候,他以为是帮助曹植树立了果敢英勇的形象,殊不知曹操看到的,却是一个躲在背后意图操控他的接班人的险恶用心,这样的人,他怎敢不杀!
而杨修的怂恿和教唆,更是成为了助长曹植嚣张跋扈的发酵剂,那日夜晚,曹植醉酒夜闯司马门,便彻底与这个储君之位无缘了。其实,不管曹植是否能上位,曹操都明白,杨修,是不能留在曹植身边的,更何况他已经决定把储君之位留给曹丕,就更不可能留下杨修这个定时炸弹了,杀他,只缺一个借口而已。
可偏偏杨修不但没有感觉到死神的逼近,还幻想着用他的小聪明替曹植扳回这局,他跟随曹操出征在外,不想着如何将功补过,替曹操排忧,却在曹操两难之际,听得军中口号“鸡肋”,就揣度曹操的退兵之意,还撺掇其它人一起收拾行装,准备返程。且不说此举将如何置曹操于尴尬之境,就是于军心稳定来说,也是万死难辞其咎啊,曹操,还怎么能饶他!
“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绵帛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也许,杨修千般聪慧,万般谋算,却怎么也没有算到,是自己的聪明成就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