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三国》人物之诸葛亮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三国中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人物,那个人就是诸葛亮。话三国,谁人不知道诸葛亮呢?
刘备三顾茅庐寻得诸葛亮,第三次才拜访到了诸葛亮,实属不易。当时的诸葛亮虽然年轻,在旁人看来不过是一个黄毛小儿,岂会帮到刘备什么忙?其实不然,诸葛亮有着很聪慧的头脑,善于计谋,精通兵法,留心世事。他的遭遇不是很好,自小父母双亡,后来与弟弟在叔父的照顾下成长,十五岁随着诸葛玄到豫州,后来投靠荆州刘表安身于襄阳,两兄弟便躬耕于南阳,过起闲人雅士的生活,隐居起来,不再过问世事。直至后来刘备拜访诸葛亮。
诚然,诸葛亮是一个很谦虚的人,正如一句话所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刘备恳请他出山之时,诸葛亮是当场回绝,谦虚表示自己并不是如世人所说,直到刘备再三恳求,含泪诉说目前所遇危难,诸葛亮这才同意,口里说着“愿为刘叔献劳”之语。
他不仅有远大的zz抱负,而且竭忠尽智,为蜀汉的事业奋斗一生。蜀汉的兴衰,三国间的重大zz军事斗争几乎都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刘备患了重病,即将逝去之际,刘备不忘托孤,语重心长地将自己不懂事的儿子刘禅托付于诸葛亮。在国家危难之际,诸葛亮上呈一封《出师表》至刘禅,文里是为了教导他,将先帝的事迹嘱托给刘禅,以表自身之愿望,在书中亦表达了先帝之意。刘禅不比刘备,刘禅比较地昏庸无能,且沉溺于酒与声色之中,当时的蜀国,细想,若是没有诸葛亮,又怎么可以支撑得下去?光凭诸葛亮一人忙里忙外,亲力亲为,再兴师动众千里迢迢去北伐魏国,魏国却以逸待劳,又有魏国司马懿足智多谋,而蜀军五虎上将却相继离去,诸葛亮最后只能不得不用马稷手街亭,以致街亭失守,最终不得不上演“空城计“而退回汉中。所以说仅凭一人之力就可以北伐成功,这样显然是不合理的,亦是不现实的,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却不能灭掉魏国是不足为奇的。想那后主刘禅如此昏庸无能,就算被他一统天下,早晚这天下也会不保。看遍整个中国,古往今来,凡是繁荣昌盛的国家,他的君主一定是文韬武略,见多识广,胸怀壮志的。所以说来,诸葛亮不愧配得上”卧龙”的称号。同样是手握兵权,大权独揽,诸葛亮与曹操何异?曹操明有不臣之心,却情愿不当皇帝,而诸葛亮虽没有不臣之心,但却千方百计要北伐来收复大汉以实现他的宏图大志,以表明并未辜负刘备的期望。从某种程度上,诸葛亮不无私心,但是曹操是大家皆很咬牙切齿的一个人物,诸葛亮不是,这才是关键之处。
正所谓,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终三分归晋!回顾这些英雄,唯有以泪水而崇敬之。对于他们,我们不得不仰慕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