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死,生命最后的抉择
发布时间:2021-09-02 02:49:37
正如著名作家史铁生所言,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但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生命支持系统投入使用,“活着还是死去”成了一个全新的命题。据卫生部统计,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60%~80%都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那么,在生命的尽头,我们究竟应该选择在过度治疗下“苟且地生”,还是选择更安适地死?其实,死亡权与生命权都是人的基本权利,或许,只要忠于了自己身体和内心的需求,弥留之际的求生和求死都值得尊重。
死生无法统一的“必修课”
2011年3月,时年58岁的王明达被查出肺癌,当儿子王光亮带着父亲的胸透片子找到主治医生时,主治医生很直接地说:“癌症晚期了,已经发生了骨转移和脑转移,治疗的意义不大。如果条件许可,你们也可以表表孝心,住院化疗。”
其实不用主治医生明说,王光亮早已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要竭心尽力挽救父亲。为了他能过上好日子,文化不高的父亲在市机械厂勤扒苦做几十年,终于熬到了他结婚生子生活稳定。三年前,为了解除他的后顾之忧,父亲退休后又学着煮菜、烧饭、帮他带孩子。所以,无论从为人子的孝道来说,还是从顾忌亲朋好友的口舌来看,他都必须尽力而为。
于是,王光亮拿出了所有的积蓄,租房到医院附近陪伴父亲。有人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极力劝阻他放弃无谓的化疗,换用保守疗法,让父亲顺其自然地尊严死,但王光亮果断拒绝,并这样解读自己的决定:“一个人连生命都快没有了,尊严、自由、快乐这些矫情的字眼又有什么意义?他只需要生命!”
王光亮的做法让父亲王明达感慨之余又分外抗拒,明知做任何治疗都于事无补,王明达不希望拖累儿子,也不想遭受化疗那份罪。他变着法和儿子闹,软硬兼施,但最终还是没能拗过孝顺的儿子。
在父子俩的纠结对抗中,各种器械和药物一点点地进入到王明达的体内。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王明达与老天讨价还价的依靠只有一根一米长、小拇指粗的管子。它穿过王明达的鼻子 插进肺,每隔一会就能吸出满满一管痰。当痰被吸出时,王明达就能从昏迷中苏醒过来。起初,他能醒两三个小时,后来只能醒几分钟,而在他清醒的宝贵时间里,他也疼得左躺不是,右躺不是,坐起来也难受,只能疯狂地扭动身体转移痛苦。
这样的痛苦让一向温和的王明达慢慢地脾气也大了,常常忍耐不住地冲儿子王光亮发火。每每此时,王光亮都尽力避开父亲的“锋头”,尽量不与父亲计较。但有一次,王光亮实在忍不住,劝说了句:“爸,你就不能坚强一些吗?” 已经疼得脸部完全扭曲的王明达看着儿子,艰难地叹了口气:“爸爸到这个程度了,坚强和不坚强有什么区别?”
但对王光亮而言,这样的“坚强”显然是有区别的。因为那些先进的医学设备和药物,生命以“秒”计算的父亲最终挨过了那年的春节。除夕之夜,下着大雪,昏迷的父亲醒来后对他说:“过年了!我祝你们幸福!”
春节过后,王明达在重症监护室中再也没有醒来。他走后,那句新年祝福成了王光亮最好的心理慰藉——如果没有抢救,他是得不到父亲这句祝福的。所以,尽管最终人财两空,王光亮丝毫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三分之一里的人生百味
从医三十多年,于忠学经历了至少2000例死亡,也见证了形形色色的人生谢幕方式。有人誓死与病魔抗争却终究人财两空;有人寻求解脱却被“押”进ICU;有人在斗争与妥协中左摇右摆至死缠绵病榻;还有人,一咬牙一跺脚,将生死悉数交与自然……
作为专业人士,每天跟肿瘤作斗争的于忠学深知,三成多的病治不治都好不了,三成多的病治不治都能好,只剩下三成多是给医学和医生发挥作用的。但病人一旦进了医院,一切都变得分外无奈。
在那些癌症病人最后的时刻,于忠学听到过各种抱怨。有病人对他说:“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现在我才琢磨过来,原来这说明书上的有效率不是治愈率。为治病卖了房,现在我还是住原来的房子,可房主不是我了,每月都给人家交房租,我死的心都有。”
还有病人说:“就像电视连续剧,医生导演完每一集,都告诉我们,不要走开,下一集更精彩,但直到最后一集我们才知道,尽管主角很想活,但还是死了。”
本能地“求生恶死”,是许多人在罹患绝症后做抵死抗争的直接缘由。
于忠学接诊的最新一例病症,足以说明问题。
患者是名77岁的老人,在生命尽头的近十天光阴,老人心衰到不能躺着呼吸,只能趴在桌上靠输氧维系。痛苦时老人不断地询问读研究生的孙女能否让她早些离开这个世界,不做过多的治疗。老人信佛,一度以佛教中很多僧人也是以这种方式圆寂来支撑自己的想法,但在疼痛没有发作的时候,哪怕只喝得下一口水,老人都会坚强地对孙女说:“乖乖,我好像好些了,你等我好些了再离家返校好么?”
除了求生的本能,癌症患者中少数病愈的幸运儿也是众多绝症患者奋起斗争的力量。于忠学救治过一个女患者,八年前得了癌症三期,手术后不幸住进了ICU。但女子一直坚信自己能好,躺在ICU的病床上,女子咬牙扛下了所有的痛苦,她始终告诫自己要坚持:“孩子还未成年,我要活下去。”后来,她真的挺过来了。重获新生后,她说:“我们抗癌要做个智者,面对生死更要做个智者。尊严死毕竟是最后的选择,之前还是应该积极争取‘活’。”
幸运儿终归只是少数,所以有时候,于忠学会直接对一些癌症晚期的病人说:“买张船票去全球旅行吧。”结果病人家属投诉他。没多久,病人卖了房来住院了。又没多久,这张病床就换上了新床单,人离世了。
对这样的现状,于忠学既理解又无奈。当医生告诉家属病人的病情时,家属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帮病人做出决定,一些病人甚至到生命的最后都不知道自己的病情。而受制于现有医疗制度,作为医护人员,医生能做的常常只是听从家属意见,决定下一步方案。有时处理稍欠谨慎,没准便会惹祸。
这样的事例于忠学见过很多。患病的老人不想抢救,子女要抢救;患者子女中,老大签字不抢救,老二来了要告医生……因此,出于自我保护,医生只能尊重家属的意愿远远胜过尊重病人的意愿。甚至发展到现在,最后决定拔管子了,都是医生告诉家属怎么操作,然后由家属自己动手解决。
死亡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百样人生。所以,于忠学时常提醒身边的工作人员“一个微笑胜过一片安定”。他要求他的同事多给机器旁的病人梳头、擦身体,抚摸他们,哪怕病人已经没有了意识。
死生无法统一的“必修课”
2011年3月,时年58岁的王明达被查出肺癌,当儿子王光亮带着父亲的胸透片子找到主治医生时,主治医生很直接地说:“癌症晚期了,已经发生了骨转移和脑转移,治疗的意义不大。如果条件许可,你们也可以表表孝心,住院化疗。”
其实不用主治医生明说,王光亮早已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要竭心尽力挽救父亲。为了他能过上好日子,文化不高的父亲在市机械厂勤扒苦做几十年,终于熬到了他结婚生子生活稳定。三年前,为了解除他的后顾之忧,父亲退休后又学着煮菜、烧饭、帮他带孩子。所以,无论从为人子的孝道来说,还是从顾忌亲朋好友的口舌来看,他都必须尽力而为。
于是,王光亮拿出了所有的积蓄,租房到医院附近陪伴父亲。有人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极力劝阻他放弃无谓的化疗,换用保守疗法,让父亲顺其自然地尊严死,但王光亮果断拒绝,并这样解读自己的决定:“一个人连生命都快没有了,尊严、自由、快乐这些矫情的字眼又有什么意义?他只需要生命!”
王光亮的做法让父亲王明达感慨之余又分外抗拒,明知做任何治疗都于事无补,王明达不希望拖累儿子,也不想遭受化疗那份罪。他变着法和儿子闹,软硬兼施,但最终还是没能拗过孝顺的儿子。
在父子俩的纠结对抗中,各种器械和药物一点点地进入到王明达的体内。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王明达与老天讨价还价的依靠只有一根一米长、小拇指粗的管子。它穿过王明达的鼻子 插进肺,每隔一会就能吸出满满一管痰。当痰被吸出时,王明达就能从昏迷中苏醒过来。起初,他能醒两三个小时,后来只能醒几分钟,而在他清醒的宝贵时间里,他也疼得左躺不是,右躺不是,坐起来也难受,只能疯狂地扭动身体转移痛苦。
这样的痛苦让一向温和的王明达慢慢地脾气也大了,常常忍耐不住地冲儿子王光亮发火。每每此时,王光亮都尽力避开父亲的“锋头”,尽量不与父亲计较。但有一次,王光亮实在忍不住,劝说了句:“爸,你就不能坚强一些吗?” 已经疼得脸部完全扭曲的王明达看着儿子,艰难地叹了口气:“爸爸到这个程度了,坚强和不坚强有什么区别?”
但对王光亮而言,这样的“坚强”显然是有区别的。因为那些先进的医学设备和药物,生命以“秒”计算的父亲最终挨过了那年的春节。除夕之夜,下着大雪,昏迷的父亲醒来后对他说:“过年了!我祝你们幸福!”
春节过后,王明达在重症监护室中再也没有醒来。他走后,那句新年祝福成了王光亮最好的心理慰藉——如果没有抢救,他是得不到父亲这句祝福的。所以,尽管最终人财两空,王光亮丝毫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三分之一里的人生百味
从医三十多年,于忠学经历了至少2000例死亡,也见证了形形色色的人生谢幕方式。有人誓死与病魔抗争却终究人财两空;有人寻求解脱却被“押”进ICU;有人在斗争与妥协中左摇右摆至死缠绵病榻;还有人,一咬牙一跺脚,将生死悉数交与自然……
作为专业人士,每天跟肿瘤作斗争的于忠学深知,三成多的病治不治都好不了,三成多的病治不治都能好,只剩下三成多是给医学和医生发挥作用的。但病人一旦进了医院,一切都变得分外无奈。
在那些癌症病人最后的时刻,于忠学听到过各种抱怨。有病人对他说:“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现在我才琢磨过来,原来这说明书上的有效率不是治愈率。为治病卖了房,现在我还是住原来的房子,可房主不是我了,每月都给人家交房租,我死的心都有。”
还有病人说:“就像电视连续剧,医生导演完每一集,都告诉我们,不要走开,下一集更精彩,但直到最后一集我们才知道,尽管主角很想活,但还是死了。”
本能地“求生恶死”,是许多人在罹患绝症后做抵死抗争的直接缘由。
于忠学接诊的最新一例病症,足以说明问题。
患者是名77岁的老人,在生命尽头的近十天光阴,老人心衰到不能躺着呼吸,只能趴在桌上靠输氧维系。痛苦时老人不断地询问读研究生的孙女能否让她早些离开这个世界,不做过多的治疗。老人信佛,一度以佛教中很多僧人也是以这种方式圆寂来支撑自己的想法,但在疼痛没有发作的时候,哪怕只喝得下一口水,老人都会坚强地对孙女说:“乖乖,我好像好些了,你等我好些了再离家返校好么?”
除了求生的本能,癌症患者中少数病愈的幸运儿也是众多绝症患者奋起斗争的力量。于忠学救治过一个女患者,八年前得了癌症三期,手术后不幸住进了ICU。但女子一直坚信自己能好,躺在ICU的病床上,女子咬牙扛下了所有的痛苦,她始终告诫自己要坚持:“孩子还未成年,我要活下去。”后来,她真的挺过来了。重获新生后,她说:“我们抗癌要做个智者,面对生死更要做个智者。尊严死毕竟是最后的选择,之前还是应该积极争取‘活’。”
幸运儿终归只是少数,所以有时候,于忠学会直接对一些癌症晚期的病人说:“买张船票去全球旅行吧。”结果病人家属投诉他。没多久,病人卖了房来住院了。又没多久,这张病床就换上了新床单,人离世了。
对这样的现状,于忠学既理解又无奈。当医生告诉家属病人的病情时,家属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帮病人做出决定,一些病人甚至到生命的最后都不知道自己的病情。而受制于现有医疗制度,作为医护人员,医生能做的常常只是听从家属意见,决定下一步方案。有时处理稍欠谨慎,没准便会惹祸。
这样的事例于忠学见过很多。患病的老人不想抢救,子女要抢救;患者子女中,老大签字不抢救,老二来了要告医生……因此,出于自我保护,医生只能尊重家属的意愿远远胜过尊重病人的意愿。甚至发展到现在,最后决定拔管子了,都是医生告诉家属怎么操作,然后由家属自己动手解决。
死亡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百样人生。所以,于忠学时常提醒身边的工作人员“一个微笑胜过一片安定”。他要求他的同事多给机器旁的病人梳头、擦身体,抚摸他们,哪怕病人已经没有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