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基督山变一斤杏干
好多年了,我跟楼下收废品的大婶一直搭档着演闹剧:她宣称自己是废品业慈善家,倒贴钱帮人处理无用垃圾,我则不甘心一堆书换几瓶矿泉水的钱,气急败坏地嚷嚷“你不要说了!我不想听!你赶紧走吧!”不过下次还得找她,人家是周边回收界独一份。她拿着麻布口袋一敲我家门,我们俩就自动照老剧本再来一回。但这次处理图书时,我决心自己上网交易,论本儿卖无论如何都会胜过论斤约。
收拾收拾,在网上挂了一两百本书。给书定价时我费了点儿心思。新书明码标价,二手书就难说了,内容、版本、品相、作者的题签、买卖双方的心理状态,等等,都有影响,一本书在不同卖家手里能差出好多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过一套八本精装《穆旦译文集》,只印了1000册。在二手书交易网站上,这套书从1500元卖到3200元,隔着1700块呢。
我不是3200那种人,但也不甘心当1500,权衡之后把自己归入1800那一档,另预留了还价的空间。同时,我告诫自己钱上的事儿必须放宽心,不然永远会觉得自己亏了。挂完书,我在微博上也宣告了一下。很快就有买主上门了,真是开心呀。我俩矜持着还了还价,对方往我账户里打钱,我把书快递过去,第一笔交易顺利完成。
三三两两地,很多书找到了新主。仨瓜俩枣的,卡上的钱缓慢增加。买家啥样儿的都有。有的人谨慎小心,恨不能我们俩同时攥住钱和书,喊一二三一起放手。有的人豪放粗疏,我还没有寄书呢,就把钱打过来了。也有人要求上门自取,再三安慰我:“不要害怕,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这话颇为令我思考了一阵能赢得陌生人信任的几大因素:孩子、妈妈……还有啥?
没过多久,一手交书一手交钱变成了一手交书一手还交书。起因是有位买家觉得转账麻烦,我提议用网上支付给我买两本书。过两天新书到了,我摩挲着,欣喜地决定以后就这么着了,大家都做高贵的人,手里不过钱。很快,我又用一大箱书换了一套漫画和一套研究样板戏的书。买卖双方都觉得不亏,喜滋滋的。
我在网上推销剩余图书时看到了一个新疆农民卖杏干的帖子,照片里农民一家四口都害羞地笑着,我不禁心里一热。刚好,有位上海网友想要《基督山伯爵》,我说买一斤杏干给我吧,差不多的钱。四本一套的《基督山伯爵》就这样变成了一斤杏干。
这番对话被另一位网友看到了,就问能不能用自家种的西红柿、黄瓜和玉米换我欲出手的张爱玲。
当然能。在我用一套《世界电影鉴赏辞典》换了一套《深夜食堂》之后,还有什么能比得上新鲜的蔬菜呢?一番交流,我们达成长期交易,我或赠送或出借图书,对方给我绿色四季时鲜。
伟大的作家们就这样变成了源源不断的食材。都说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我如今真是全方位地赞同这句话。为了庆祝交易成功,我下楼买吃的去。路过慈善大婶的废品摊子,她正在支锅炒土豆丝呢。她冲我一笑,我也乐了,就当用《唐诗宋词鉴赏》、《世界名著鉴赏》请她吃晚饭了,李白苏轼托尔斯泰知道了,没准儿也会开心。转让不出去的书,肯定还得归她,演不完的闹剧肯定还得再开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getDigg(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