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名人故事

蔡康永:不乖小王子童心未泯

发布时间:2022-10-13 16:45:05

 他被誉为文化的玩家、娱乐圈的读书人;他和小S搭档主持的《康熙来了》风格搞怪有趣,成为台湾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访谈节目;他出版的《蔡康永说话之道》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引起读者的热捧。今他又跨界成为设计师,为美女性设计幸福女鞋。他是蔡康永,他犹如孩子般于好奇爱玩中不断创造惊喜。

没有用的人生最幸运

蔡康永自认为其自由纵横在主持人、作家、设计师、时尚先锋、电影导演之间,与宽松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

父亲是老派上海人,虽然早年间因为经营当时最大的轮船公司—上海中联轮船(为蒋介石提供专轮)失败而移居台湾成为著名律师,但他骨子里却还保留着作为老上海人的骄傲,也藏着上海人特有的各种缺点。母亲每天睡到中午12点,醒来后踩着亮片高跟拖鞋,穿着当时最时兴的好莱坞电影里女明星穿的丝质睡袍,出门做头发,做到两三点钟后回家等朋友来打麻将。

父母的无暇顾及,加上父亲将近60岁才有了他,老来得子的他们简直把他当成宠物一般的疼爱,使得蔡康永的少年生活自由而多彩。从小学到高中,蔡康永一直都担任班长职务,后来还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常被学校派出去参加各种比赛。他那时参加这些比赛的重要原因,就是可以随意逃学,他只要说他要去练演讲了,就可以消失不见,也没有人敢管他,于是随意地支配时间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即便这些事物可能是他人眼中的“无用的东西”。

“从小到大,爸从来没问过我:‘这有什么用?’‘这有什么用?’几乎是我们这个岛上,最受欢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好像上好发条的娃娃,你只要拍他的后脑一下,他就理直气壮地问:‘这有什么用?’”

但“这有什么用?”却是蔡康永最不习惯回答的问题,因为他没被爸爸问过这个问题。

从小,他就眼睁睁看着爸妈做很多“一点用也没有”的事情。爸买回家里一件又一件动不动就摔破的瓷器水晶;妈叫裁缝来家里量制一件又一件繁复的旗袍;一桌又一桌吃完就没有的大菜;一圈又一圈堆倒又砌好的麻将……但从来没有半个人会问“这有什么用”,“漂不漂亮?”“喜不喜欢?”“好不好吃?”这些才是整天会被问到的问题。

长大以后,蔡康永越来越常被别人问:“这有什么用?”才忽然领悟到,很多人是随着这个问题一起长大的。他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值得庆幸的事,直到,反复确认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时,才觉得自己运气真好。

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爱情,光荣,正义,尊严,文明,这些一再在灰黯时刻拯救他、安慰他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都“没有用”,但他却坚持相信这才都是人生的珍宝,禁得起反复追求。

于热闹处冷眼观世界

大学毕业,蔡康永跑去美国念许多人眼里“无用的”电影硕士。在留美前,他以为父亲会语重心长地跟他说你要去打工了,你应该学着自己赚学费,可是父亲却一直强调说:“你可不要去端盘子,你没有钱就跟我讲,我会寄给你。”

留美期间,蔡康永受到了最震撼的教育—所有老师都是得过奥斯卡或者艾美奖,所有课程灌输的理念是“娱乐就是要卖钱”。所以,回到台湾做娱乐后,对那些不认真看待娱乐的人,蔡康永没有什么合作兴趣,人生态度可以很娱乐,但做娱乐就必须认真。

但虽然身处在光怪陆离的娱乐圈中心,身处在知名主持人的光环下,身处在成功媒体人士的顶端,他的心却始终留有一片淡然和冷静。蔡康永认为人要有热闹的时间,也要有安静的时间,热闹和安静要分开,工作和休息也要分开。但这对立的两者并不矛盾,就像他主持电视节目,却是个反对电视者一样,电视业的一切在他看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追寻人生的真义,可以靠阅读,但绝不能靠电视。

热闹几乎变成他的工作了,在为《康熙来了》工作时的热闹是他张罗的,他要集中精力八面玲珑地去张罗出那个热闹来,热闹完了以后他还要做善后工作,剪掉多余的录影部分,令访谈节奏变得紧凑一点,让《康熙来了》变得更好看更热闹,但热闹过后,他只想要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度过。所以,每一次《康熙来了》录影结束,剧组人员去聚餐喝酒时,蔡康永都会默默地离开,让自己独处,静心思考。

蔡康永最享受的独处时间是坐在街头看马路上人来人往匆匆而过的路人。他会猜想行人背后的故事,并乐在其中。每一次出国到陌生的国家,他就静静地坐在街头看步履匆匆的行人和热闹的世界,这会让他觉得快乐,这种冷眼旁观和静心发呆的时候就是他最放松的时候。

做卑微希望的读书人

每次在《康熙来了》节目中,蔡康永总是被小S既认真又调侃地称为“读书人”,其实在进入娱乐圈之前,蔡康永就已经在文化圈摸爬滚打多年。

他当过大学老师,是台湾世新大学电影语言、风格评论讲师和传播学院制作中心副主任;他是专栏作家,主攻电影评论,《联合报》上有他的专栏;他做过电影编剧,谢晋执导的《最后的贵族》编剧是白先勇和他;他是许鞍华《客途秋恨》的策划和制片经理,并代表许出席当年的戛纳影展;他还是时尚杂志《GQ》台湾版创刊总编辑,甚至创造过一个纪录—总编辑上封面。

蔡康永一直最重视的精神世界就是读书,“读书的美好时光,帮我们更深入世界,或更深入自己。”所以,他喜欢读《小王子》,因为他透过书中那个对成人世界充满怀疑和质疑的小男孩看到自己:一方面在拒绝着长大,一方面又悲天悯人地关怀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大人。而如果放弃阅读,就等于自愿走进一条黑暗的隧道里,既错过无数的风景,也错过了无数可以转弯的地方。因此他总是乐此不疲地在做电视节目时拿文化搞怪,顺水推舟给大家推荐书籍。

蔡康永不但爱读书,爱推荐书,也爱写书,在LA的求学经历,给小S宝宝的祝福,阅人无数的经验都可以分享成书。而去年,他将自己的说话之道写成了一本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本来讨人厌的你,将来会讨人喜欢。本来就讨人喜欢的你,将来会更讨人喜欢。会说话的人,可以主持自己的人生。”因内容精彩实用,书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圈内外许多人的大力追捧,一度卖到缺货,蔡康永也因此受邀在国内多所高校开展了巡回演讲。

蔡康永觉得写书的迷人之处在于,你在别人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有一天,它会生长,开出一朵花来。所有写书的人,都抱着这样卑微而又很正面的期望。有可能是五年后,或十年后,花儿总会开出来。

将爱情感悟藏进鞋子里

2002年,蔡康永在李敖代班主持的一档谈话性节目中公开了自己的同志身份。其实,他已经和男友走过了17年的光阴。对于爱情,蔡康永有着自己的独特体验,他连续发的名为《给未知恋人的爱情短信》的系列微博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中诸如“恋爱最珍贵的纪念物,从来就不是那些你送给我的手表和项链,甚至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短信和合照……而是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你对我造成的改变”的至理金言,常常一发布就被迅速转发十几万次,评论多达几千条。

因其特殊的身份,使得他在娱乐圈中拥有众多的“闺密”,大小S、林志玲、阿雅等都跟他亲密有加。他向来很宠女生,在节目中亲昵地称呼相熟的女来宾为“亲爱的”。他常用自己的节目和文字带给女生温柔的宠爱,以及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但喜欢随心游走于文化和时尚界的他,这次却想透过设计女鞋,将浪漫献给每一个值得宠爱的女人。

时尚嗅觉敏锐的他,将爱情感悟藏进鞋子里。他设计的以他姓氏命名的“CAI”系列女鞋,创造无“鞋”可击的女鞋革命。第一波的七款鞋,包含了七则浪漫的爱情故事(寻觅、飞翔、纯真、真相、允诺、坚信真爱、已成回忆),呈现出每一位女性都会遇到的爱情阶段,每一款鞋都暗藏有文字符号,隐匿在鞋子精妙的设计之中,为穿着者增添了一份寻觅爱情的趣味,召唤幸福。

而这次七款高跟鞋的爱情故事,将会有两个用到蔡康永目前所拍摄的爱情电影中,他所要拍摄的这部影片就是他生活的化身,几乎像是发生在康熙后台的感觉,一个女主持人和一个男主持人两个人之间的爱恨情仇,陆续地把娱乐圈的其他元素都卷入其中的故事。娱乐加时尚的电影往往充满吸引力,何况这部被蔡康永定位在黑色幽默的爱情片本身就值得期待。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