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名人故事

雷军的“小米”:唯快不败

发布时间:2024-08-17 15:47:43

 20103月,雷军悄悄注册了一家新公司——小米科技,开始介入手机制造业。

在此之前,他已经干了不少事:卓越卖了,金山上市了,天使投资做得也不错,但他却迷茫了:18岁时的理想一直没有实现,他觉得心里不踏实。他计划悄悄干个一年半载的,如果输了,这辈子就彻底踏实了。这样才创办了小米科技。

小米手机瞄准电脑化

已过不惑之年的雷军早已积攒了不菲的声名,无论是战略眼光、产品观、管理经验和口才,他都堪称中国互联网最顶尖的人物之一。但与腾讯马化腾、百度李彦宏等创业大成的同龄人相比,他亦不乏缺憾:从未亲手创办过一家能够角力巨头的重量级公司。

正因为如此,当他身穿黑色T恤和牛仔裤正式揭开小米手机的神秘面纱之时,所有人都强烈感受到一种暗示:他不仅在向年轻时的偶像苹果公司CEO乔布斯致敬,更是向年轻时的梦想发起挑战——像乔布斯那样创办一家伟大公司。

做手机并非雷军心血来潮之举。早在乔布斯发布iPhone、向全世界宣称自己重新发明了手机之前,雷军就在各个场合阐述他对移动互联网未来的看好,但他当时更为看好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而非手机本身。虽然他坚信手机拍照应用一定会火暴,然而却忽略了手机本身的障碍:当时手机的摄像品质欠佳,这导致很少人愿意使用这个应用。直到iPhone之后,手机图片分享才一下子成为热门应用。

更关键的是,苹果打破了旧世界的秩序,但新秩序却远未建立。“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变化吗?现在连操作系统都在变,行业远没有得到充分竞争。我相信乔布斯发明了新手机时代,但还有很多新的东西会出现。”

对于已四十来岁功成名就的雷军来说,决定创业却首先需要打破心理障碍。自从2007年从金山CEO任上离职后,他投资过UCweb、凡客、多玩等十多家新锐创业公司,也看到听到无数创业失败的故事。“虽然你打算跳了,但你真的不害怕吗?”

但他最后还是迈出这一步。“如果我要不再干一把,心里还是不踏实。大不了输了一辈子不干了。”他半开玩笑地说。

2010年3月,雷军注册成立了小米科技;5个月后,小米发布手机操作系统MIUI;同年底,米聊推出。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正式发布。

刚开始做小米手机时,雷军预估的困难是200%,一年多下来,他感觉这困难实际上是1000%。

在接触供应商之前,雷军还有一些侥幸心理:“这些东西顶多是产能问题,我付钱买还不行吗?我出价贵一点买了不行吗?”结果雷军在谈判之后迅速发现,供应商这个环节就是一个即便你拿钱也买不来的部分。全球顶级的供应商有个不成文的手机厂商划分方式:iPhone和非iPhone。偏偏小米手机要做世界顶级智能手机的定位,首先就要找到顶级的供货商。而这800个元器件100多个供货商中,有90%与苹果公司的供货商是重叠的。但供货商不是简单的卖产品,而是需要专门为手机厂商定制开发。

基于小米手机在起步阶段的定位,雷军梳理出说服供应商的逻辑:跟硬件公司讲小米的手机操作系统MIUI。“对硬件公司来说,他们不认为硬件有多难,对我们过去做软件的来说,硬件是最核心的。”这样的思考方式,使得雷军的团队借助MIUI 的成绩成功说服供应商。

高通最终选择与小米合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小米代表了移动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高通内部的人员分析,“现在谁也看不清楚(商业模式),我们跟他们合作就是先入为主,抢占一个先机。”这也是雷军说服元器件厂商的另外一个理由,跟供应商强调小米是一个有颠覆性商业模式、具备很大潜能的公司。

小米与高通的谈判初战告捷后,原本负责手机工业设计的副总裁刘德被调来主抓供应链的外部沟通谈判。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刘德会激情澎湃跟人讲,“我们是一家手机公司,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具备这个属性你就有了移动互联网下一个十年” 。

互联网手机模式究竟如何商业化运营下去,小米的管理层三缄其口,一位业界人士分析,互联网手机模式需要以硬件养软件,终端的价格越高,销售量就越少,一定要用户基数足够大,要冲一个量,才能发挥后台的优势。小米、百度和阿里手机无一例外都要冲量。

对于雷军来说,有一点比较清晰的是,“我们一定要办一个轻轻松松的公司。顺势而为,登到山顶看到风景很漂亮,将山顶上的石头往下踢,这是小米要做的事情,如果小米是把一个1000公斤的石头运到山顶上,那一定没有现在的精神面貌” 。

跨越艰难的金山

雷军1987年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仅用了两年时间,他就修完了所有学分,甚至完成了大学的毕业设计。读完两年大学,雷军已经不满足于校园生活,准备闯荡江湖了。当年的游侠,必备如下的装备:一辆破自行车和一个破包,包里至少要装两盒磁盘及三本很厚的编程参考书。

武大樱园宿舍到电子一条街,距离并不远,但走路需要四五十分钟,自行车成了必须的装备。当年最好的电脑是286,内存也只有1M。对于一个高手来说,所有常用软件必须自备,至少需要20张软盘。就是那个时候,雷军下定了决心,要写一本没有错误、内容全面的编程资料书,让所有程序员只带一本书就可以了。这本书就是他和同事1992年合著的《深入DOS编程》。

1992年雷军刚刚进入金山的时候,金山还处在鼎盛时期。但是,冲击金山的风暴已经在酝酿之中。1995年8月,微软发布了中文版Windows 95和Office,微软的强大攻势和铺天盖地的盗版软件的结果是:WPS在办公软件市场全线溃败。1996年,金山一度账面只剩下几十万元,濒临倒闭的境地。

那是雷军最苦闷的时候,1996年4月,他甚至一度提出辞职。但经过半年的调整和思考,雷军最终选择回到金山。“让自己的软件运行在千家万户的电脑上”的梦想和对金山现状的不甘心,成了支撑雷军走下去的理由。

雷军带领金山开始了在“盐碱地”的左奔右突。他提出的方案是“以战养战”的游击战术,全方位进军家用应用软件市场,开发了诸如金山词霸、金山打字通、金山快译等20多个种类的应用软件产品。金山凭借自己在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无论杀入哪个领域,都做到了市场份额的前列甚至是前三名,引起对手的一片恐慌。

但是雷军一直在寻找让金山过得更宽松的道路。2001年,雷军访问韩国,注意到了网游的巨大潜力。最终金山选择了做网游。同时,金山对组织架构也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办公软件及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和工具软件、数字娱乐三大业务群。

在雷军的亲自督战之下,2003年9月,《剑侠情缘1》正式上线,当年,仅这一款游戏,就给金山带来了超过1亿元的营收。随后,金山又推出了《剑网2》《剑网3》《封神榜》《春秋Q传》等多款游戏,开始扎入其中大展身手。

雷军找到了通用软件与互联网的结合点,也就是所谓“通用软件的互联网玩法”,2004年,金山开始全面向互联网转型。

WPS辉煌的时代,金山依靠的是技术。而对互联网特性的认识让金山重新回归了“技术立业”的轨道。

1988年金山发布, 1994年北京金山软件公司成立,1998年8月联想入股金山,2007年10月9日金山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大学毕业即进入金山、十多年没换过工作的雷军,一直活在金山的套子里,也活在六七十年代生人接受到的一整套教育规范中。从好学生到好工作,由于一路受到肯定,一路前行,他对这套规范与体系未曾有过怀疑。直到他第一次去香港,发现凌晨3点街头很安全,并非传说中的黑道横行,“我第一次崩溃”。1992年,雷军去美国待了几个月,发现“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圆”,他又“崩溃”了。“你叫我说什么好呢?我们整整一代人,都挺可悲的。”
 2007年10月,金山IPO长跑终于撞线。雷军将之视作他对金山与自己青春的交代,辞职,归零。那时,雷军刚跨过38岁。与告别金山相伴的是,他曾经信奉的那些东西一路上已瓦解得差不多了,到接近四十岁的时候,“全面崩溃”。

“曾经的信仰没了,有人信仰了金钱,有人信仰了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后我只能去寻找人生中最鼓舞你的那些东西。我还保持了心里那一点点的东西,我相信真善美。”

2011年6月,在几十次的谈话之后,强烈渴望退休的金山创始人求伯君终于说服雷军接过金山的权杖。为示诚意,求伯君卖了一部分股权,将另一部分股权永久性地委托给雷军。雷军用了八个字表达自己心情:义不容辞,勉为其难。

投资人生

雷军最早与“投资”有染是在1998年10月。联想宣布入股金山第二天,他就在港股市场上买了联想的股票,“既然联想投资了我们,我看这个公司管理还行,得买它股票看看”。后来他也在很低的点买过金蝶(一度金蝶十几天交易量全是他一个人买的),买过方正,买过腾讯,全是他熟悉的中国IT企业。这与他后来做天使投资的逻辑相合:不熟不买;买市场前两名;买跌不买涨。

但他财富真正的大笔积累并不来自于他早期在股市上的投资,而是源于2004年7500万美元卖掉金山与联想投资创立的卓越网,雷军个人获利外界估计约有亿元。

雷军考察团队,会用出其不意的细节去考察,甚至可谓挑剔、苛刻。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说,雷军第一次见他时,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没有去医院抄医生的出诊时间表。幸好这些事情是王航决定创业后就开始做的,但雷军对于项目了解的详细程度超过他的想象。

王航回忆他接受雷军投资时,前一天他们见过面,第二天王航还没起床,电话就响了,他完全没想到是雷军打来的。电话一接通,雷军说,钱已经打过去了。我得和你事先约定三点。第一我不要投票权;第二我会提建议;第三你不需要听我的建议,如果你听了,最后的结果也是你负责。王航说那一刻他以为自己还在梦中,从来没有投资者对他这样“放任”过。

但雷军不是雷锋。除了他投的第一家公司拉卡拉,是他所不熟悉的支付服务行业,他后来掏钱的若干项目,均沿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社交三条脉络整齐分布,这透射出雷军对互联网产业的理解与掌控力。其次,他会看所投企业:一,会不会在低成本情况下快速扩张。他坚持的一个观点认为,互联网企业要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二,会不会在细分领域里做到数一数二。雷军问创业者的经典问题之一是“假如太阳从西边出来,你能否做到市值10亿美金规模?如果你能做到,我送你一公斤黄金。如果不能做到,就别来找我了”。这就是业内流传的“雷军金砖”。

由于他对项目与人有如上的挑剔,他自陈,“可能我是天使投资圈里投资门槛最高的人,一年投不了几个”。

对于投资公司的产品,雷军一般都是重度玩家,也就是雷军所说的真正懂产品的用户。但在去提意见之前,他会首先问自己,是不是个标准用户?

无论如何,短短两三年,雷军在这个朋友圈中帮了很多人,自己也获益良多。通过一次次投资决策,他持续与业内高手切磋,对产品琢磨,不断吸收吐纳商业的元气。其领悟到的境界,特别是对互联网的理解,已非当年苦耗在金山可比。

但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天使投资这事儿是他后半生的寄托与事业。用他的话说,这事儿于他,只是好;于朋友,只是帮忙。

创办小米,可以说是雷军纯粹为自己后半生寻找的一个“寄托”。用他的话,是想圆一个18岁时的理想。许多人看不懂“小米”做手机这件事。雷军的解释是,他看到了手机电脑化与互联网化的趋势,并且那么多年,手机在通话以及短信功能方面都没有多大变革。同样作为一名“果粉”,他能容忍iPhone4的缺陷与毛病,并希望小米成为这样一家公司——不仅有用户,而是受人喜欢。

米聊是专门为手机设计的实名社交沟通工具,重点在于熟人网络。微信是基于QQ做的,QQ不一定是熟人。这样两个社区的感觉最后会差异越来越大,微信的优势也将变成劣势。更为重要的是,米聊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创业公司,雷军觉得胜出只有一招,就是唯快不败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bdshell_js").src = "http:///static/js/?t=" new Date().getHours();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