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名人故事

陈晓平:今日创投,何日“青云”

发布时间:2019-08-27 14:25:10

26岁时,关羽还在卖红枣,周杰伦推出专辑《七里香》,张艺谋在陕西咸阳国棉八厂当工人,张朝阳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26岁时,潘石屹,在海南盖房子赚到了钱……26岁时,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网上的这条微博,引发了投资界大佬们的热议,各种说辞层出不穷。一位名叫shelby8的博主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26岁那的7月,不知天高地厚地从可以领取月收入超过平均水平三倍的单位辞职,变成了没有干部职称,没有医疗证,没有住所,几乎没有地方寄存档案的待业青年。”这个shelby8就是青云创投管理合伙人陈晓平。

关于他的故事,就从这开始吧。

体制内外

上世纪60年代的“精英”,有着他们特有的且被安排的轨迹。名校毕业、机关单位、伺机晋升……或者出国留学、海外归来、商海博弈……总之,已成为各行业头头脑脑的他们,都有着一箩筐的故事和写几部回忆录的经验。

清华自动化系毕业后,陈晓平又在母校的经管学院读了两年研究生。之后他便分到了国家机关,可没过多久,喝茶看报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尽头。不安分的他曾试图申请调动工作,但最终未果。

“档案袋一封,‘啪’给你盖个章,拿走完事。”就这样,陈晓平选择了辞职,从国家干部变成了待业青年。这不仅意味着陈主动丢掉了一份美差,而且每月两百多块钱的工资也没了踪影,那可是高于当时平均工资六七十块钱的高薪。

头顶“待业”的帽子才几周,陈晓平就慌了。“后来被逼无奈,我去了外企。”他口中的无奈之地,正是大名鼎鼎的GE。

离开体制内的他,不得不搬出单位提供的住房,开始考虑租房的问题。陈说,那时他最喜欢出差,不仅因为好吃好喝,而且可以入住条件很棒的酒店,痛快地冲个凉。“昨晚还在享受星级酒店,今晚就得琢磨什么时候要搬家。那种落差非常大。”

平均每三四个月搬一次家的颠簸,和工作晋升方面的天花板,让这位清华男再次选择了出走。

而这次是美国。

美国十年

“我就想找个地儿,能天天冲凉。”拿到美国的工作签证后,陈晓平把自己朴素的想法告诉了GE的前任老板。

随后,他便开始了十年的美国生活。从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到弗吉尼亚海滨;从东部的费城,到南部的北卡, 再到香港;从独立的咨询公司,到家族企业,再到世界500强杜邦。陈晓平了解到如何专业化地运作公司,以及制度化管理的重要。

一次休假,陈在硅谷与老友叶东相聚。早在他供职GE的时候,就经朋友引荐认识了彼时在中信工作的叶东。而那次在美国重逢更多了些“他乡遇故知”的意味。

席间,陈直言自己虽然在大公司工作不错,但总觉乏善可陈。他在考虑加入大学同学创办的IT公司,争取在90年代末疯狂的资本市场轨道上,搭上一班上市的快车。但当时已是硅谷某风险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的叶东,却建议陈接触风险投资。

陈晓平并没有急于作出决定,毕竟,而立之年的他不能再为“冲凉”而选择跳槽了。

通过和叶东的沟通,陈对风险投资的最初印象就是,这绝对是一个需要经验的行当,做得时间越长就越有价值。这正中了理科男的思维模式,“自动控制系统理论就是说,短期内稳定没用,一定要长期才行”。

于是,经过反复考量后,陈晓平的名字和叶东一样,出现在了硅谷某风险投资公司的人员名单里。他在那里开始了风险投资的生涯,收获了投资IT行业的经验,并充实地度过了十年美国的最后两年。

在云端

回国后,陈晓平创立了博康资本,主要提供风险投资与私募基金筹集和并购交易的顾问服务。他曾完成了包括为国内领先的软件外包公司软通动力成功募集行业内最大一轮风险投资(软通动力现已在纽交所上市),以及财富500强公司并购国内最大的独立安防系统集成公司的交易。

当时叶东已回国创立了青云创投,开始募集第一支致力于环境投资的基金。由于环境和清洁技术投资在当时还远非主流,第一支基金的规模很小,公司的运作举步维艰。叶东家人那时还在美国,他和陈晓平在北京住在同一公寓。作为老友和邻居,陈见证了“青云”早年的成长。

几年后,“青云”借助于清洁技术市场的发展和中国环境基金早期项目的成功,已跻身知名创投公司的行列。面临募集更大规模的新基金,也为团队的扩张提供了新的机会。

在国内创投圈已有多项成功案例的陈晓平,基于对叶东和“青云”多年的了解,以及对清洁技术市场前景的信心,当然,还有对“青云”注重环境和社会价值投资理念的认同,和叶东又走到了一起。

两人从20世纪80年代时的朋友,90年代时的同事,到21世纪初变成合伙人。相同的是友情,不同的是在利成于益的“青云”。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bdshell_js").src = "http:///static/js/?t=" new Date().getHours();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