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是怎样变成发明家的
山西太原市高二学生牛培行今年刚16岁,可是已经拥有6项国家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他每天接收大量的电话、信件,大部分是想与他商谈合作的省内外商家、企业,最近还和美国人做成了两笔生意。
天才!也许你会一下子脱口而出。可是如果告诉你,这个“天才”小学时老考全校倒数第一,学校暗示过让他转校,他经常被爸爸狠揍一顿……有啥感觉?好,也许你现在和我一样,心里充满了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学生,怎样的一个家庭,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牛不喝水强摁头
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牛培行小时候没有任何早慧的表现:妈妈拿着识字卡片教他,他没有一分钟的耐心;睡前给他念故事书,两分钟不到,小家伙已经呼呼大睡了;上了小学,因为考试总是最后一名,可怜的父亲常被老师叫到学校去“谈话”。老师说:“牛培行上课不是发愣走神,就是拿着齿轮、螺丝什么的,老做小动作;看看,作业又没写,你们家长是怎么当的?”
小牛的爸爸牛钦是单位的头头,人高马大的,可在老师面前一坐半天,唯唯诺诺。心想:老师找咱谈话,那也是对孩子负责的意思呀,好歹让老师看在咱态度好的份上,别对牛培行失去信心才好。虽然这样安慰着自己,但心中那滋味呀,别提了!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家里,一眼看到那小子又在玩儿,一问作业,根本连老师布置了什么都不知道。那火腾地就上来了,上手就是一巴掌。不解气,再踹上一脚。老牛气得呼哧呼哧的:“你不好好学习能行?将来怎么办?难道你爸能养你一辈子?像你这样子,将来肯定没出息。去,别在那儿傻站着,去你屋里写作业去!”
半个小时过去再去看,却见小牛慌乱地往抽屉里塞了个什么东西,作业本还是空着的……那一刻,老牛简直万念俱灰。想想自己在儿子身上花费的心血,想想堂堂男子汉在老师面前的诚惶诚恐,老牛不明白为什么在儿子身上花的功夫就一点儿效果都没有呢?
儿子不长进,怎么办呢?不能他不学咱就不管呀!夫妻俩一咬牙,把儿子送进了附近一所私立小学,寄希望于学校鼓吹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封闭的严格管理。仅仅一个月,禁不住儿子的哭闹,“嫌那个地方没有自由”,又转回来了。老牛不屈不挠,又和远在呼和浩特的父母联系,托人找关系,横下心把儿子转到了呼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牛交给了爷爷奶奶和姑姑管理,可爷爷奶奶哪舍得管孙子?牛培行又岂怕姑姑?一年后,灰了心的父母把“放了一年羊”的儿子重新接回太原上三年级,老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被老师叫、回来打孩子,再被老师叫的“生活”。
牛钦两口子都是高中毕业,改革开放后,老牛通过成人高考,拿了张大专的文凭。那时候的父母哪有什么先进的教育思想呀,苦心孤诣搞了“小牛三迁”,却是竹篮打水;“棍棒教育”更是无济于事。老牛两口子彻底失望了。
迷上制作走正路
学习上看来没指望了,可又不能放任不管。老牛再生一计:给孩子报个特长班吧,好歹学一门技艺,将来也好安身立命。于是,父子俩去少年宫报班。哇,就像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兴趣班林林总总,生意兴隆。小培行左顾右盼,一脸好奇。父亲问:“学电子琴?”“不!”儿子头都不回。“国际象棋?”“不!”……小牛茫然的眼神突然有了着落,他兴奋地指着制作班的招牌大喊:“就这个!”这将来能干啥?这次老牛反对。儿子讲起条件:“你要让我报这个,我就跟你学国际象棋。”无奈的父亲只好同意了—这简直成了买一送一!老牛哪知道,一个制作班,从此改变了他和儿子的命运!
一个学期过去了,小牛的国际象棋连基本步子都没学会,可小制作上却大有收获。班上做得不过瘾,回到家还自觉地“加班加点”。做东西就得有零件呀,可是老牛只“开过一次恩”,花两块钱给儿子买过一罐乳胶。父亲指望不上,废物利用总可以吧?从此,牛培行像个拾破烂的,走路总是低着头,看见有啥可用的东西就捡起来。他还和楼下修自行车的小伙子交了朋友,常从人家的工具、零件里淘几件“宝贝”。牛培行还养成了一句口头禅“我拆了吧”?钟表、收音机、手表、bp机、各色玩具……不管是自家的还是亲戚家的,只要落入了他的“法眼”,一会儿就拆个七零八落。
自打儿子迷上了“这行”(天知道这叫哪一行),老牛就此也养成了一句口头禅“好,我收拾收拾家”。凡有朋友想来家里坐坐,老牛下意识就是这句话—不收拾,屋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茶几上放半拉飞机翅膀,小牛喊“这个不能动”;窗台上放着另半拉,小牛又喊“那个不能动”;床上又一堆,“爸爸,你怎么回事,没告诉你不能动?得24个小时才能粘结实呢!”
虽说家里被小牛折腾得没地方下脚,老牛的态度却渐渐有了变化,既不鼓励,不支持,但也不阻止。不管怎么样,孩子没去网吧,也没有去打台球,“学不太坏”。后来老牛发现,虽然沉迷于这些莫名其妙的拆装,牛培行的学习成绩反倒慢慢上来了,常常能考个六七十分了。虽然是在小学,别的孩子一考就是双百,差一分要差出几十名去,可是老牛知足:只要能对学习有好处,就由着他吧!
小牛牵着老牛跑
小学毕业那年暑假,牛培行的“处女作”问世:风力船。把一个风车安装到船上,凭借风力带动螺旋桨使船行进。这样,无论顺风还是逆风,船都可以正常航行。老牛拿着一本《发明与创新》杂志,得意地对朋友说:“看这篇稿子,是一个南海的工程师发表的。我家牛培行12岁就搞出来了。”
不过,说起来也惭愧:当时这艘风力船随随便便地扔在儿子那堆“破烂”里,老牛根本就没当回事,更想不到这算个发明。是后来参加一个活动时,有个人过来跟他握手,说是一所学校的校长:“你儿子上次发明得了一等奖,那活动就是市教育局委托我们组织的。”老牛这才恍然大悟。可到现在,老牛都没见过那张奖状。
一天,老牛等车的时候,突然看见了一辆公交车上刷着“太原市首届青少年创新大赛”的广告,他就动了心思,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他又专门去守着这路车,抄下电话,打过去。对方一听,说:“你怎么现在才报名?都过了截止期了。不过,来看看吧!”这一看不得了,牛培行带去的三件作品都获奖了:节水器,二等奖;风力船,三等奖;助力自行车,鼓励奖。按老牛的说法:一等奖是“关系奖”,“轮不上”咱的孩子;大赛组委会又不能让一个人把二等奖的名额全占了,好,每等都给一个。
开展那天,牛培行的桌前围的人最多,问的人最多。小牛从容不迫地回答各式各样问题。看着这阵势,老牛笑得合不拢嘴。养儿十多年,今天才算初尝乐趣。
这时候,牛培行上初二了。
此时的老牛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小学时不招老师喜欢的牛培行,从初中开始,却得到老师的厚爱:班主任让牛培行把课桌搬到第一排的前边,紧挨着讲台;数学和物理老师更别提了,经常义务给牛培行补课不说,还常为争时间闹个面红耳赤。这让老牛既喜且惊。再回过头来看儿子,似乎也有了一些闪光点了。特别是学习成绩,刚上初中时只排在中等,到分重点班考试时,竟一举得了个头名(十几天的复习时间里还偷偷地做了一架飞机,藏在自己的床底下)。更破天荒的一次,小牛居然考了一个全年级生物第一名,喜得老牛不知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一甩手200元出去,给儿子买了台显微镜。
老牛不明白儿子为何“突然地”转变,但他看儿子和他那堆“玩具”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带了些亲切。他开始试着去理解儿子和他的那个世界。
一天,小牛对正洗菜的妈妈说:“妈妈,你爱节约,用过的水老要另拿盆存起来冲马桶。用上我这个,你以后就省事了。”说着,小牛拿出一个像输液架似的节水器,“下面这个箱,可以安在浴盆、盥洗盆或洗菜池底下,用过的水就流到这里。这个气囊是脚垫,一踩垫子,由于这个高压气包的作用,水箱里的水就会通过这根管子到了上面的容器里(妈妈看见的是一个可乐瓶子)。这个是止回阀,一拧开关,水下来了。好不好?全程自动呀,脚踩一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