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并不遥远
他与她邂逅,以及此后的相知、相恋,纯属一种偶然。
故事发生在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那是一个深秋的午后,城外漫山遍野的橘树,像是一张巨幅油画似的,正随意地泼洒着色彩的大胆与富丽,绯红的落霞浸染着一波一波的江水,远去的江轮正驶向如烟如梦的天际……
此时的她,正端坐在画架前,聚精会神地画着一幅橘园水粉画。而他刚从遥远的天山脚下的军营回乡探亲不几天,抽空儿上山欣赏几年没见的橘园秋色。看见有人在作画,带着一丝儿好奇,便信步走了过去,伫立在她身后一米远的地方,静静地欣赏着她的作品。不知不觉中。就被画作吸引了,很快他便进入到那幅画的意境之中,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他想画题该叫做《漫山橘林尽染秋》。
就在画作即将封笔的时候,她一回头,蓦然发现身后站着一位年轻的军官——英武、庄重中透出几分刚毅与帅气。她的脸颊红了一下,心里叫了一声“好帅啊”,可话一出口。却改变了初衷:您看,画得还可以吗?他目光虚虚实实地望了她一眼:自净的瓜子脸,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头瀑布似的长发拖到腰间,乳白色的连衣裙更显出她身材的高挑与靓丽。对于她刚才朋友似的征询,他微筻着点了,点头说:挺有韵味的,明快、热烈,好像是你心里流出的一首抒情诗。
是么?听到他的赞许。她浅浅地笑了一下,唱歌儿似地说:过誉了,这只不过是内心的一种感受。
两个人就在这样的情景中相识了。并且愉快地聊了起来。
她说她是江城职工技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的一名学生,正在读大三。说完,她反问他一句:您在哪儿服役?
他告诉她自己是一名边防军人,回家探亲的,家住在江城。
说来也巧,三天后他们又相遇了。黄昏时分,他沿着小城的滨江大道漫步,想不到在“望江亭”前又见到她正在作画。这一次,还是她先打的招呼,她停下手中画笔,主动和他攀谈起来。
谈话是开心的,没有陌生感。他觉得她聪明开朗,还有一种川妹子的火辣味。她也了解到,他从军事院校毕业之后就奔赴边疆,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偶尔还喜欢写点诗或散文什么的。
她对他很有好感,心里暖洋洋的,似乎有一种丝丝缕缕的东西在心里滋生着。
熟悉了以后,他们还在月夜的江边约会过两三次。彼此心里都溢满了巨大的温情。那会儿,怦怦的心音和着涛声一起激荡。扯不完的情话伴着江水漂流……
回到天山脚下那座新城不久,他就接到她打来的电话。不久,又收到她的来信,字里行间除了问候之类的话,似乎还隐含着一缕淡淡的惆怅:真的,从你走后。我的心就好像缺失了一半……我曾经去过西安、兰州和敦煌,但未能迈出阳关,相信有一天我会西去天出走一回
她深情而含蓄的表白,再一次打动了他。他当即给她回了一封信。信中还附了一着“无题”的小诗:江风一般凉的秋夜/月光如水灯下/随便翻读一本十四行爱情诗/有一只白色蝴蝶/在我的幻觉中起起落落/别人真的不知道,在那个月光如水的秋夜……
尽管天遥路远。山川相隔。却割不断他们之间的感情,三天两头总要通一次电话。
一年之后,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当地几家广告公司、装潢公司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在电话里问他该怎么办。
从内心说,他太希望她到西部来,可又担心她受不了塞外的风沙冰雪,就在电话里违心地劝她:还是留在老家工作吧,山青水秀,离家又近……
谁知,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忽地传来哽咽的声音:不,我要到西部去,想不到你会……他一下慌了,不知该说什么。想了一阵儿,又想了一阵儿。他干干涩涩地说:你说的可是心里话?要是那样,我在库尔勒迎接你。
片刻工夫,俩人一时无语,似乎都陷入深深的回忆。是的,魂牵梦绕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那一次次真心的倾诉,记录着他们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此刻在心湖中荡起一层层涟漪——那是一份坦诚、一份抚慰、一份真情。真的,一个美丽的故事应该有一个美丽的结尾……不久,他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她决定立即动身去他所在的库尔勒,三天后再见。又说,她原想乘飞机去的,后来想想还是觉得坐火车好。这样,可以饱览剑门之奇、秦岭之险,感受嘉峪关的雄风,一览大戈壁无垠的浩瀚……
从接到她的电话那一刻起,他就兴奋得吃不好也睡不香。那一份渴盼、焦急与幸福,让他觉得时间变得那么漫长。
接站那天,当客车缓缓地驶进库尔勒站台,他便举着一束鲜花向卧铺车厢奔去。从下车的旅客中,他远远地就看见了她,像一片云彩朝他飘了过来,正一寸寸地缩短着他俩久久的相思与美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