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之约
茅盾原名沈雁冰,中国文学天空中一颗光芒四射的巨星,命运曾把他和一位女子安排在一起,并衍生出一段波澜起伏荡气回肠的爱情,虽然这段爱情后来的结局相当悲凉,但是,爱情本身依然是非常美丽的。这位女子并不是茅盾的夫人,她是茅盾曾经的至爱——秦德君。
秦德君是重庆忠县人,1905年生于一个进士之家。她14岁就在成都参加了“五四”运动。
1928年,秦德君与党组织失散,来到上海,住在著名学者陈望道家中。陈望道劝她到日本留学,陈望道还说,作家茅盾发表了《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引起左翼文人的批判,他很气闷,也想去日本,正在找同伴。
于是,在7月初的一天,秦德君和茅盾一起登上了黄浦江边的海轮,两个人的故事就此开始了。
在旅途中,茅盾常常约秦德君到甲板上散步。看海鸥。他还向秦德君谈自己的著作与身世,也谈到个人生活上的不幸。茅盾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18岁那年,母亲不顾他的反对。让他成了亲。媳妇脾气不好,他感到很难相处。
几天的海上之旅,这对才子佳人的心灵距离大大地近了一步。此后,他们到了东京,秦德君住进了陈望道前妻为她联系的“中华女生寄宿舍”,茅盾则住进了附近的“本乡馆”。
秦德君每天上学时,茅盾都为她提书包,一直进到学校门口;放学时,茅盾又在校门口等着接她,两人一起去吃饭。茅盾博学多才性情温和,对秦德君体贴备至,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的感情一天天加深了。
征得秦德君的同意后,茅盾给远在国内的秦德君母亲写了一封信,详细地讲了包办婚姻给自己带来的痛苦,表示要坚决离婚,和秦德君永远在一起。秦德君的母亲收到信后,就认了这个“女婿儿”。不久,茅盾和秦德君离开东京来到京都,租了一套房子,正式生活在一起了。
在京都的那段时光,对于茅盾和秦德君,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他们的住房前是一大片樱花,樱花盛开时。他们携手漫步在美丽的樱花下,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之中。
1930年4月,秦德君和茅盾回到了上海,他们公开了情人关系,一起去看望茅盾的母亲。但是,就在这时,茅盾的妻子孔德沚找上了门,她哭闹着坚决不同意离婚。茅盾的母亲也坚决主张茅盾同孔破镜重圆,茅盾素来很孝顺,左右为难,很是揪心。
这时,上海小报上出现了一些骂秦德君的文章,秦德君觉得不能再勉强下去了,于是就提出分手。茅盾却不同意,经过商量,茅盾同意暂时分手,但要求同秦德君订四年之约,他以四年写作所得稿费支付离婚费,他俩再图百年之好。
订好四年之约后,茅盾拖着秦德君到附近照相馆合照了一张6寸照片,作为暂时分手的纪念,两人各持一张以志不忘。
秦德君回到她和茅盾共同生活过的房间,往日的欢乐都成了过眼云烟,万念俱灰,她觉得生活已经失去了意义,一口气吞下了两百粒安眠药。
秦德君在医院里醒来,已经是七天之后,她被好心人救了。
秦德君无路可走,只好回到重庆。一开始,茅盾三天两头给秦德君写信,表示惦记,还一再重复誓肓。秦德君也常给他回信,但秦德君从他的来信中发现,他根本没有收到信,信被他的家人扣了,便不再回信。后来,茅盾寄来最后一封信,说是已搬家,但并未写明新地址,从此杳无音信。
秦德君一病四年,当初的信暂旦旦,统统化为泡影。她愤而撕毁了那张“分手照”,烧毁了回重庆后茅盾的所有来信。
1999年2月,秦德君平静地离世,她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公墓,茅盾的骨灰也静静地安放在那里。也许,在某个月高风清的晚上,他们的亡灵会不期而遇,也许,他们会在天国里重诉旧情。
事实上,一切都过去了。曾经的美好已经化成了灰烬。应急
尽管这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手术,不过一流医院就是一流医院,卢克第二天就能够下床行走了。唯一让卢克感到困惑忧虑的是头上肿起了一个大包。因为卢克确信手术既然是和肠道有关的,那说什么也应该沾不上脑袋的边儿。
卢克怀着不安的心情向护士问道:“护士小姐,手术后我头上这个地方起了一个大包,会不会是手术留下了什么后遗症?”
“哦,完全不必担心,卢克先生,格林医生说昨天手术进行到正关键的时候,麻醉剂突然用光了,出于对您生命的考虑,所以给您采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