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征婚奇遇
29岁的莫斯科小伙子瓦列里决定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寻找他的另一半。为了爱情和幸福,他苦苦地寻找了半年。
私家车上的征婚启事
瓦列里在莫斯科的婚庆市场上排了很久的队,却依然没有什么眉目。瓦列里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系,掌握汉英两种外语,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他的办公室距红场只有几步之遥,还拥有一套私人公寓。1米92的他身材匀称,体重71公斤。这么好的条件,不禁让人想问,是什么迫使瓦列里绝望地走上征婚之路呢?
“我喜欢心理学,经常去接受训练。有一次老师说,彼得堡有个姑娘在车窗上贴了征婚启事,还写出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我就想,我没她这么勇敢吗?在此之前,我和相处了一年半的女友分手了。为了走出失恋的低谷,我决定做这个试验。我是真心的,觉得自己成熟了,可以承担家庭的责任,想找个能共度余生的人。”
2009年11月5日这天,瓦列里在自己的车上贴出了征婚启事,很快就有人打电话来。“你是认真的吗?”“是,非常认真。”“哦,那你多大?”“28岁。”“唉,可惜我已经48了。”甚至有一家面粉厂的厂代表给瓦列里打来电话,建议他去他们工厂看看,说那里有很多待嫁的年轻女职工。
瓦列里的手机都快被短信声震裂了,“为咱们的相识出来喝一杯吧?”“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帅哥?”但是,来电、短信的内容大同小异。瓦列里大概每周都要和两三个姑娘见面。其中有些是突然想结婚或追求名利的女生,但瓦列里不想做“救急丈夫”。也有一些是大美女。有一次,瓦列里在咖啡厅约见了一个红色晚礼服美女,对方确实是太漂亮了,她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当我开车送她回家时,她用挑衅的语气问:‘你觉得我适合你吗?’我坦言相告,不适合。我从未想过要娶一个惊艳的美人,那会有非常大的压力。”
发给自己的电报
瓦列里在孤独中度过了2010年新年,一个人坐在桌旁,开始在纸上制作统计表:相亲25次,见了两次的2个,收发237条短信,没见过面的46个。应征者平均年龄26岁,最短的一次见面5分钟。为了让自己能保持最初的热情,瓦列里给自己发了份电报。12月31日,他收到了自己的信:写给瓦列里,你是好样的!要相信自己!享受生命吧!
4月的一天,瓦列里的手机上显示出一个国外号码。从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你好,我叫阿琳娜,来自德国。我想借用你在车上贴启事的想法,可以吗?”阿琳娜生于哈尔克沃(俄罗斯城市),很小便随父母去了德国。她经常和莫斯科的一个朋友通电话。有一次她的朋友跟她说:“你知道吗,有一次我堵车在路上时,看见旁边有辆车,车上竟然贴着‘我要找老婆!’。”她的朋友没有记下电话号码,只是记得启事上有“wifehunter”(英文“寻妻人”)一词。阿琳娜非常喜欢这个创意,她在俄语网站上输入“wifehunter”,果然搜索到了瓦列里的信息和他的电话号码,于是她就给瓦列里打了电话。瓦列里回答说:“可以用。不过说实话,这个主意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
同一片天空
阿琳娜在自己的车窗上贴上了征婚启事,这一举动在法兰克福和周边地区博得了喝彩。“在路上人们给我让路,态度也很积极,有很多人打电话来,但我很少跟他们见面。”两年前,28岁的阿琳娜与丈夫离婚,他们有一个6岁的小儿子,叫里奥。阿琳娜在一家出版社做广告代理。自从她也学起瓦列里那样征婚之后,二人就经常通话,有一次竟不知不觉聊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很相近,就像我们是在一个摇床里长大的一样。”阿琳娜说。一次,她决定去莫斯科看望一位朋友,到达时,她的朋友和瓦列里都在机场迎接她。“当我友好地拥抱瓦列里的时候,觉得这个男人我已经认识一辈子了。”
瓦列里说:“我们见面后的第五个小时,我就意识到这就是我要找的姑娘。我跟着她去了她朋友家,我们聊了很久。从朋友家出来后,我开车带她去看莫斯科的夜景。那时,我就把车窗上的征婚启事摘了下来。”
阿琳娜幸福满满地回到了德国,但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如果这只是一次旅途爱情怎么办?毕竟我们相距几千公里。”但瓦列里没有给阿琳娜怀疑的时间,他悄悄办好了去德国的签证,直接从签证处去了机场,买了最近一次航班的机票,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一件行李都没带,直接飞向了心爱的人。
“那一刻,我得到了答案。”阿琳娜回忆说,“看到他,紧紧地抱着他,我意识到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把我和这个男人分开了。”
他们从机场直接去了幼儿园,阿琳娜的小儿子里奥正在那里庆祝儿童节。“我的两个男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几乎每个周末,瓦列里都去德国看阿琳娜,随后阿琳娜第二次来到莫斯科。于是,瓦列里的单身公寓里有了五斗橱,地板上的脏衣服不见了,冰箱里的食物多了起来。
今年4月,阿琳娜和儿子搬到了俄罗斯,9月里奥会去俄罗斯的学校上学。听说他们的故事后,德国一家电视台采访了阿琳娜和瓦列里。“他们说我们是happy end(幸福的结局)”,阿琳娜说,“但我觉得我们是happy start(幸福的开始)!”
“你们遇到了自己的真爱,能简单地说说什么是爱情吗?”
“爱情在于两个人不仅仅一致地看待问题,重要的是,两个人都看向同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