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爱情故事

为你一生不嫁

发布时间:2022-12-14 11:36:53
1935,风华正茂的季羡林来到哥廷根大学留学,他租住的房子和校友的房东迈耶家在同一条街上。迈耶的大女儿叫伊姆加德,时年23岁。

1937年,季羡林开始写博士论文。论文在交给教授之前必须打印成稿,这可难住了季羡林,因为他买不起打字机,更不会打字。

几天后,伊姆加德小姐第一次造访季羡林:“我父亲的工厂淘汰了一部打印机,而我正好想练习打字。”季羡林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一边整理论文稿一边窘迫地问:“你不会要很高的报酬吧,我可是个穷学生。”伊姆加德笑了:“我要的报酬,是让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

按下来的4年,季羡林在伊姆加德的帮助下完成了数百万字的论文集,他们的脚步也走遍了哥廷根的大街小巷。伊姆加德把最美好的青春光阴,留给了这个睿智的东方男子。

一天傍晚,两人相约去一间森林咖啡屋,咖啡屋的主人是一对70岁的夫妻。伊姆加德突然问季羡林:“当我们70岁时,你还会带我来这里喝咖啡吗?”季羡林立即明白了对方的意,他低头不语。

季羡林的心里充满矛盾,如果他不管不顾地留在哥廷根,当然可以和伊姆加德携手一生,但是成全异国之恋就意味着“抛弃”祖国和亲人,而他留学的初衷是想等学有所成之后报效国家。

无数次痛苦的思量后,季羡林做出了选择——回到中国去。

回国日期定下来了,季羡林却不知如何向伊姆加德开口。那天凌晨3点,论文终于打完了,季羡林轻声对伊姆加德说:“你累了吧,让我帮你揉揉肩……”他按在她双肩的手有些颤抖:“我要离开了,我的祖国需要我……”

伊姆加德哭着央求:“留在这里好吗,我也需要你!”

季羡林仰起脸不让泪水流出来,他痛苦地摇了摇头:“这里只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回到祖国去。将来,一定会有一个比我更好、更能呵护你一生的男子。”

伊姆加德没有再说什么,她擦干眼泪,努力挤出一丝微笑,然后在论文稿的最后打上了一行字:“一路平安!请不要忘记。”

季羡林终生都不会忘记,这一天是1945年10月2日。

43年后的1988年11月,季羡林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赴德国访问。在助手的陪同下,季羡林来到伊姆加德家门口。一位身材矮小健壮的中年妇女打开门,季羡林的眼神骤然黯淡下去:“请问伊姆加德在吗?”对方客气地说:“对不起,我不认识这个人。”季羡林失望而归。

2000年,香港一位女导演在拍摄季羡林的传记片时,专程前往哥廷根打听伊姆加德的下落。依然是那个地址,这次开门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妇人。她笑盈盈地向来客问好:“我是伊姆加德。你是从中国来的客人吗?”

女导演激动地问:“还记得60多年前那个中国留学生季羡林吗?”伊姆加德迟疑片刻,潸然落泪:“是羡林·季吧,我们都这么叫他。我一直在等他。他还好吗?”得知季羡林尚在人间,而且是德高望重的国学大师时,伊姆加德欣慰地笑了:“我一直在等他回来,我的手指依然勤快灵活呢,我还能打字!”

这个固执而坚忍的女人,伴着一台老式打字机,一等就是60年。为了季羡林,她支付了一生的光阴和爱情

1988年,当季羡林返回哥廷根的时候,伊姆加德其实就住在楼上,可惜楼下那个新来的住户不认识她。

世间的事情阴错阳差,季羡林与伊姆加德的爱情就这样永远地擦肩而过了。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