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华大使的心愿
2009年12月2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乔恩·亨茨曼,刚到北京,面对纷繁的外交事务,却抽出时间,与夫人一起,带着他们的宝贝中国女儿格雷茜(中文名叫“杨乐意”)专程赶到扬州,为他们的女儿“寻根认亲”来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美国驻华大使亨茨曼怎么会有一个中国女儿?人们疑惑不解。当亨茨曼大使向大家激动地讲述他与中国女儿杨乐意的故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不禁为大使夫妇的中国情谊所感动,也为杨乐意的幸福而祝福。
事情发生在20世纪末。1999年7月的一天,清晨,在扬州一家农贸市场,一些赶早市的人突然听到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人们循声望去,发现这啼哭声是从墙角一个纸盒里传出来的。人们打开纸盒,发现里面竟是一个才出生不久的女婴。好心的人立刻打了报警电话,警察来了,抱起女婴,驱车送到了扬州市福利院。
到了福利院,女婴突然不哭了。她睁开眼,看着围在她身边的福利院人员,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亲人,小小的脸蛋上露出甜甜的笑。福利院人员被小女孩天真、可爱的样子全逗乐了。他们给小女孩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杨乐意,意为她一生都快快乐乐,满满意意。福利院为杨乐意进行了全身体检,发现这是一个完全健康的婴儿,一点毛病也没有。
就这样,杨乐意在扬州福利院生活了下来。在这个大家庭里,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精心养育下,杨乐意一天一天地长大了,长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美丽小姑娘。
不久,亨茨曼夫妇向中国民政部提出申请,要求领养一名中国孤儿。中国民政部向扬州福利院转交了亨茨曼夫妇的个人资料。
扬州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在这些孩子们中间,发现杨乐意和亨茨曼夫妇很有相似之处,杨乐意就像是他们夫妇自己的孩子一样。于是,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将杨乐意的个人资料寄给了亨茨曼夫妇。
亨茨曼夫妇看到杨乐意可爱的照片,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连声说道,这就是我们的女儿、我们的女儿。
就这样,杨乐意到了美国,来到了亨茨曼夫妇的身边,成了他们的宝贝女儿。杨乐意在美国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着。
一晃,又一晃,不知不觉,旌美国,杨乐意已经生活了十年,现在已经是美国盐湖城一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现在,杨乐意不仅能讲一日流利的英文,而且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
2009年岁末,亨茨曼被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为驻华大使。亨茨曼一上任,就和夫人一起带着女儿杨乐意来到扬州,为杨乐意“寻根访亲”。在扬州福利院,杨乐意身着唐装,一身“中国元素”。此刻,她终于见到了日夜思念的亲人了。她紧紧地搂住了福利院保育员的“妈妈”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乐意还为现场人员弹奏了一曲古筝“风雨下扬州”,琴声悠悠,丝丝缕缕。这琴声,传出了很远、很远,在人们心里荡起层层涟漪。
亨茨曼大使意味深长地说道,我是美国驻华大使,我的女儿乐意是更重要的大使。因为她就是代表未来中国和美国的年轻人,将来她会常来中国,当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这样会使更多的美国人加深对中国的了解,而中国人也会越来越加深对美国的了解。感谢中国人民给我养育了这么一个好女儿,我一定会很好地培养好小乐意,让乐意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象征。
杨乐意作为一名弃儿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十分幸运的。她在扬州福利院,不仅得到了“爸爸”、“妈妈”的精心养育,还远涉重洋,来到美国的“爸爸”、“妈妈”身边,架起了一座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桥梁。正如亨茨曼大使所说的。乐意作为中美两国年轻人的未来,将会使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也使更多的中国人了解美国。只有加深了解,才能相互信任。共同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