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着拐杖学汉语
马维尔是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记者之一,他几乎完成了对法国所有政要名人的采访,而且发誓,一定要采访到世界上所有的政要,并在采访时,不要翻译,独立完成采访。
1864年,在美国南北战争刚结束时,马维尔便去采访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一片树林里,他意外地遇上了林肯,赶紧提出采访请求,林肯对马维尔说:“我很忙,只能回答你一个问题,请务必抓紧时间。”
马维尔挑了一个认为最关键的问题问道:“人们议论说,您的两个前任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而且《解放黑奴宣言》的草稿,也已经在他们手中完成,但令人费解的是,他们都没有最后去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有意那样做,把这一成就英名的伟业留给您呢?”
林肯不假思索地笑答:“也许是吧,但我想,追求成功不仅要有意念,还要有信念,更要有大胆的行为才行!”
还不等马维尔继续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
马维尔怔怔地望着绝尘而去的马车,细细咀嚼着林肯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好久,他终于明白了林肯那句话的深刻含意。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马维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马维尔先后自学了英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并直接和许多国家政要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又随即发表了一系列的访谈新闻,在全世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时间到了1918年,马维尔已72岁高龄,但积压在他心中的一个愿望却越来越强烈,那就是还未去过古老而神秘的中国,采访到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他非常不甘心,决心在有生之年,一定要了却这桩心愿。
但马维尔对浩瀚深邃的汉语一窍不通,他就开始从简单的汉语拼音字母学起,家人和朋友都劝他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一门语言,别说你这样大年龄的人,就连年轻人也都望而生畏,你何必和自己过不去呢?”
已铁了心的马维尔说:“我何尝不知道你们说的那些困难呢,但我坚信,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能掌握奇妙的汉语!”
从此,人们总可以看到一个又瘦又高、拄着拐杖的老头,艰难穿梭于华人居住的各个社区,他不仅向做生意的华人学汉语,向驻巴黎领事馆的领事学习,从简单的问候话语,一直到深奥的唐宋诗词,他一点一滴也不放过。熟悉他的人在背后议论说:“看来马维尔那老头是真疯了,等着瞧吧,不等他学会汉语,那把老骨头早就跑散架了。”
对于这些冷嘲热讽,马维尔已没有时间去理会,他只有一个心思:抓紧宝贵的时间,一定要实现去中国采访孙中山的愿望。
整整3年,马维尔几乎访问了全巴黎的所有华人,到了他75岁时,已能流利运用汉语和华人随心所欲地交谈了。
1922年,已经76岁的马维尔,搭乘远洋轮船到了中国广州,在那里,他见到了孙中山,并提出采访的意愿,孙中山欣然答应,然后征询他,是否需要请一名法语翻译,马维尔对孙中山说:“不,我们还是用汉语直接交谈,这是我多年的心愿。”
整个采访过程十分顺利,马维尔不仅没说一句法语,而且和孙中山做了促膝长谈,采访气氛非常融洽,双方都为有幸遇到了知音而兴奋不已。
马维尔回国后,立即把采访孙中山的内容写成了长篇文章,文中详细介绍了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变革,为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也让当初那些嘲讽他的人更加敬重他。
有记者问马维尔:“有句话说,人到老年万事休,可您却在72岁高龄时才开始学汉语,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您?是您那根拐杖吗?”
马维尔说:“我手上的这根拐杖,既是我身体的支撑者,更是我信念的支撑者,我虽然年龄大了,但并不妨碍我追求理想的脚步,我既然为自己制定了生活目标,那我就要死死地盯住它,然后扎实而坚定地迈好每一步,直至实现它,因为,我相信我能,所以我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