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上学期科研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9-08-29 00:14:41
本期根据科研室计划,主要开展了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课题启动工作;参与学校教学业务工作体系的重构,形成了“菜单式”后续评价前移教学评价机制工作;加强教研组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认真参加校际合作的跨校教研活动,提炼联合体教研成果等工作。现将本期工作从研究成果(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三个方面逐一总结。
一、教学督导机制的建立
主动配合教导处成立了机构;实施了课堂教学督导。使课堂到岗情况有好转,初步实现了教学督导目标。从课堂教学督导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章程和制度细化;形式较单一;队伍威性不够部分教师不够理解;待逐渐趋于常态化。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宣传力度加强;评价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公正公平加强。
二、全面实施集体备课
逐步形成流程框架(分散—集中—分散---实施---作业反馈--反思---记录整理—电子教案)老师基本接受集体备课这种形式。从调查和现场观察看存在如下问题:备课准备不充分有待细化落实各环节(准备什么一定要具体);备课资源的共享形式比较模糊;星期五备课,平时正常教研活动时间反而没事做;老师缺乏资源建设的意识,急需带头示范指导。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教学督导组全面检查教师的提前周备课准备环节(检查预案,代替教案检查);教学督导组全过程参与教研活动。在条件好的学科组尝试实施备课资源包(记录学生的问题,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注意教学智慧的积淀和传承);整合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时间。
三、重新启动了校级骨干教师评选考核机制
形成了校级骨干教师考评制度,有梯次的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引起了学校的重视,本期评选出14名校级骨干教师。但骨干教师在学科中的学术作用不明显,个性特色不明显,缺乏领头鹰。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理论学习加强,创建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发言)勤于笔耕,建立骨干教师考核奖励机制。
四、积极配合教导处召开教学工作例会
形成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使教学管理人员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形成了一种常态工作习惯。但缺少主动交流、任务色彩浓。建议改进为工作例会每月一次。
五、修订教研组、备课组计划制定形式
改学期计划为月计划,使计划的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但有拖沓现象,计划总结脱节,总结提升效果不明显。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教科室计划、教导处计划先与教研组、备课组计划来制定;制订表格(计划、总结一张表)通过表格引导组长们实现教研内容、形式、手段的变化。引入教组、备课组考核评价,逐渐调整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实现年轻化,信息化。
六、配合学校各处室启动教师评价研究
学校管理层就集体捆绑制达成了共识,触动了学校的实质性工作。向教师的观念、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挑战。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行政推动团队考核促进同伴合作交流,改革分配制度。
七、配合教导处基本完成了教学业务工作体系重建
整和了教导处和科研室的研究力量,重新梳理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体系,形成了扁平管理的雏形,学校领导接受了评价机制前移的思路。教学业务工作体系重建,创设了教、科研互相督促监督协作的机制;明确清晰了学期工作思路和重点;督促各部门处室及教师工作,为教师评价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推动过程中,部门协调性待加强,思想不够统一,有一定内耗;两种文化(求稳、求变)的冲击,对学校行政制度执行力提出了挑战。扁平管理的真正实施可以为沟通提供平台,融恰干群关系;重树干部队伍形象和威信,保证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行政干部的专业能力和指导能力是否会被老师接受(有效果才最有说服力,故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理顺部门职责,协调各职能处室,落实职责;引入部门工作考核机制和竞争上岗机制;落实行政全过程参与学科教研活动。
八、提炼联合教研成果
提炼了区域联合教研成果(332运行机制),李勇校长在市第二届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大会上发言,受到教育部专家高度赞扬。
九、创新了教研形式
学校建立了博客教学随笔群,让老师们认识了网络教研,有助于让老师静下心来,对培养教师反思习惯和积淀经验很有帮助。大家共同评出了优秀教学随笔一等奖1篇。二等奖七篇。参与的积极性和崇尚学习的氛围还要进一步加强。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干部带头加强学习,打造学习型干部团队。
一、教学督导机制的建立
主动配合教导处成立了机构;实施了课堂教学督导。使课堂到岗情况有好转,初步实现了教学督导目标。从课堂教学督导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章程和制度细化;形式较单一;队伍威性不够部分教师不够理解;待逐渐趋于常态化。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宣传力度加强;评价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公正公平加强。
二、全面实施集体备课
逐步形成流程框架(分散—集中—分散---实施---作业反馈--反思---记录整理—电子教案)老师基本接受集体备课这种形式。从调查和现场观察看存在如下问题:备课准备不充分有待细化落实各环节(准备什么一定要具体);备课资源的共享形式比较模糊;星期五备课,平时正常教研活动时间反而没事做;老师缺乏资源建设的意识,急需带头示范指导。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教学督导组全面检查教师的提前周备课准备环节(检查预案,代替教案检查);教学督导组全过程参与教研活动。在条件好的学科组尝试实施备课资源包(记录学生的问题,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注意教学智慧的积淀和传承);整合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时间。
三、重新启动了校级骨干教师评选考核机制
形成了校级骨干教师考评制度,有梯次的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引起了学校的重视,本期评选出14名校级骨干教师。但骨干教师在学科中的学术作用不明显,个性特色不明显,缺乏领头鹰。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理论学习加强,创建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发言)勤于笔耕,建立骨干教师考核奖励机制。
四、积极配合教导处召开教学工作例会
形成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使教学管理人员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形成了一种常态工作习惯。但缺少主动交流、任务色彩浓。建议改进为工作例会每月一次。
五、修订教研组、备课组计划制定形式
改学期计划为月计划,使计划的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但有拖沓现象,计划总结脱节,总结提升效果不明显。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教科室计划、教导处计划先与教研组、备课组计划来制定;制订表格(计划、总结一张表)通过表格引导组长们实现教研内容、形式、手段的变化。引入教组、备课组考核评价,逐渐调整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实现年轻化,信息化。
六、配合学校各处室启动教师评价研究
学校管理层就集体捆绑制达成了共识,触动了学校的实质性工作。向教师的观念、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挑战。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行政推动团队考核促进同伴合作交流,改革分配制度。
七、配合教导处基本完成了教学业务工作体系重建
整和了教导处和科研室的研究力量,重新梳理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体系,形成了扁平管理的雏形,学校领导接受了评价机制前移的思路。教学业务工作体系重建,创设了教、科研互相督促监督协作的机制;明确清晰了学期工作思路和重点;督促各部门处室及教师工作,为教师评价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推动过程中,部门协调性待加强,思想不够统一,有一定内耗;两种文化(求稳、求变)的冲击,对学校行政制度执行力提出了挑战。扁平管理的真正实施可以为沟通提供平台,融恰干群关系;重树干部队伍形象和威信,保证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行政干部的专业能力和指导能力是否会被老师接受(有效果才最有说服力,故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理顺部门职责,协调各职能处室,落实职责;引入部门工作考核机制和竞争上岗机制;落实行政全过程参与学科教研活动。
八、提炼联合教研成果
提炼了区域联合教研成果(332运行机制),李勇校长在市第二届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大会上发言,受到教育部专家高度赞扬。
九、创新了教研形式
学校建立了博客教学随笔群,让老师们认识了网络教研,有助于让老师静下心来,对培养教师反思习惯和积淀经验很有帮助。大家共同评出了优秀教学随笔一等奖1篇。二等奖七篇。参与的积极性和崇尚学习的氛围还要进一步加强。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干部带头加强学习,打造学习型干部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