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心得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1-09-05 18:53:34
一. 实践动机
进入21世纪,在我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同时我国的法制也取得重大发展,而关于人权的观念以及其他一些新观念逐渐地改变人们对于原来认为合理的事物看法。我们想通过此次社会调查来了解西安地区人民对于死刑方面的态度是否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将强关于这一方面的法律知识宣传。
二. 实践目的
通过亲自参加社会调查,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课堂中学到的关于社会调查相关理论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就是在面对社会中不同群体时,初步了解他们的情况,同时锻炼我们的交际能力。
三. 实践任务
我们10人针对西安市9区4县中的11种职业群体(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公检法工作人员,律师及其他法律工作者,产业工人,学生(初中),老师(初中),学生(高中),老师(高中),大学学生,大学老师)做3150份关于死刑民意社会调查问卷,以及针对一些群体进行死刑知识宣传。
四. 初步认识
死刑,也称为极刑,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而有关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尽管这“严重罪行”的定义时常有争议。但普遍来讲,“杀人填命”,对于现时保有死刑的国家,“蓄意杀人”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个可能。在调查前准备中了解到目前已经有近200个国家从法律上废除死刑,40多个实际上废除死刑。在这种国际大趋势下国内学者各执己见,但是我作为普通的一个学生和大多数人的观点一致,属于传统的那种‘杀人偿命’观点。虽然百人百性,但是由于近千年传统观念影响我想大部分民众也是支持死刑制度。
五. 实践状况
a. 实践前准备
从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相关资料和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我们对调查问卷的设计经过我们的几番讨论 和指导老师的指点才定稿的,还有关于调查中与人交流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就是关于安全和路线及食宿问题进行相关的部署。
b.实践情况
我们的活动从7月10日正式开始,经历17天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任务。由于活动所面向的对象之多,加之活动前的准备还不是很完善及相关单位的不合作等因素,我们的活动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我们经过我们10人共同努力克服一切困难顺利地完成这一项任务。比如活动刚好是在初高中师生放假时间,学校人员稀少,很难集中地去调查。我们最后集中对以一些补课的学生进行调查,老师是通过他们进修的集中地进行调查。还有就是我们在活动前没有考虑到郊县没有大学这一情况,最后通过在9区里面的大学进行集中调查。再还有就是我们对律师行业分布情况和人员不了解,导致对律师的调查成为我们的一个巨大的困难。最后我们通过地毯式搜索还是完成了任务。
c.统计结果
调查问卷共有21道问题,我们总共调查了3150份,统计的总体情况如下:
1. 有近%的被调查者认为死刑还是一种叫残酷的刑罚。
2. 对我国关于死刑方面的法律有近乎90%的被调查者是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
3. 对于设置死刑目的,大家认为是威慑他,预防犯罪。
4. 对于犯罪原因,更多的人认为财富分布不均和个人道水平低下有关,因此对于预防犯罪措施,接近60%人认为从犯罪原因和个人道德抓起。
5. 对于限制采用死刑,超过一半人反对或是强烈反对。
6. 而对于我国的死刑制度,有%的人支持还有%的人强烈支持。
7. 在社会存在冤假错案的事实下他们的态度几乎不改变。
8. 而对于每年被判处死刑的数量%人认为应该公开。
9. 对于废除死刑,有近60%的人反对或是强烈反对。
六. 实践后的认识
经过13天的调查和4天的统计,我在调查别人的及查看一些资料同时发现我的观点慢慢地发生一些改变。我的认识比起实践以前有进一步的提高。以下是我实践后的认识:
1. 虽然大家认为死刑是一种叫残酷的刑罚,但是大家还是比较支持死刑这一制度。可是在此同时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一些新的观念,人们不再是一如既往支持一个事物而是辩证的去看待,所以调查中有许多人保持中立。
2. 还有就是每个人的社会经历不同及文化程度的不同,加之职业的区别,导致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每个人的态度也就不一样。比如一个农民和一个大学生看待死刑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还有就一个从事司法活动的人和一个非法律专业的人的态度也是不一样。
3. 虽然我国法制在不断地改善,但是民众对现行的法律不是不知道就是不满意。还有就是关于法律的执行力,民众表示怀疑。有位民众说:“法律知识针对普通民众,而对上层约束力就减少了。”还有通过此次调查我了解民众的法律知识缺乏,因此应加强普法宣传,尤其是在贫穷落后的山区农村。
4. 还有一点就是,通过实地调查,我发现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在实践中是很难得以应用,因为理论和实践差别太大了。因此我们大学生在除了学习理论外应积极地去实践中锻炼。
综述,这一次是我第二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但是这次我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我的个人交际能力得到了提升,还有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这对我来说是一笔非常不寻常的财富。让我们在实践中去应用学到知识解决我们遇到社会问题。
进入21世纪,在我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同时我国的法制也取得重大发展,而关于人权的观念以及其他一些新观念逐渐地改变人们对于原来认为合理的事物看法。我们想通过此次社会调查来了解西安地区人民对于死刑方面的态度是否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将强关于这一方面的法律知识宣传。
二. 实践目的
通过亲自参加社会调查,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课堂中学到的关于社会调查相关理论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就是在面对社会中不同群体时,初步了解他们的情况,同时锻炼我们的交际能力。
三. 实践任务
我们10人针对西安市9区4县中的11种职业群体(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公检法工作人员,律师及其他法律工作者,产业工人,学生(初中),老师(初中),学生(高中),老师(高中),大学学生,大学老师)做3150份关于死刑民意社会调查问卷,以及针对一些群体进行死刑知识宣传。
四. 初步认识
死刑,也称为极刑,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而有关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尽管这“严重罪行”的定义时常有争议。但普遍来讲,“杀人填命”,对于现时保有死刑的国家,“蓄意杀人”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个可能。在调查前准备中了解到目前已经有近200个国家从法律上废除死刑,40多个实际上废除死刑。在这种国际大趋势下国内学者各执己见,但是我作为普通的一个学生和大多数人的观点一致,属于传统的那种‘杀人偿命’观点。虽然百人百性,但是由于近千年传统观念影响我想大部分民众也是支持死刑制度。
五. 实践状况
a. 实践前准备
从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相关资料和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我们对调查问卷的设计经过我们的几番讨论 和指导老师的指点才定稿的,还有关于调查中与人交流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就是关于安全和路线及食宿问题进行相关的部署。
b.实践情况
我们的活动从7月10日正式开始,经历17天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任务。由于活动所面向的对象之多,加之活动前的准备还不是很完善及相关单位的不合作等因素,我们的活动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我们经过我们10人共同努力克服一切困难顺利地完成这一项任务。比如活动刚好是在初高中师生放假时间,学校人员稀少,很难集中地去调查。我们最后集中对以一些补课的学生进行调查,老师是通过他们进修的集中地进行调查。还有就是我们在活动前没有考虑到郊县没有大学这一情况,最后通过在9区里面的大学进行集中调查。再还有就是我们对律师行业分布情况和人员不了解,导致对律师的调查成为我们的一个巨大的困难。最后我们通过地毯式搜索还是完成了任务。
c.统计结果
调查问卷共有21道问题,我们总共调查了3150份,统计的总体情况如下:
1. 有近%的被调查者认为死刑还是一种叫残酷的刑罚。
2. 对我国关于死刑方面的法律有近乎90%的被调查者是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
3. 对于设置死刑目的,大家认为是威慑他,预防犯罪。
4. 对于犯罪原因,更多的人认为财富分布不均和个人道水平低下有关,因此对于预防犯罪措施,接近60%人认为从犯罪原因和个人道德抓起。
5. 对于限制采用死刑,超过一半人反对或是强烈反对。
6. 而对于我国的死刑制度,有%的人支持还有%的人强烈支持。
7. 在社会存在冤假错案的事实下他们的态度几乎不改变。
8. 而对于每年被判处死刑的数量%人认为应该公开。
9. 对于废除死刑,有近60%的人反对或是强烈反对。
六. 实践后的认识
经过13天的调查和4天的统计,我在调查别人的及查看一些资料同时发现我的观点慢慢地发生一些改变。我的认识比起实践以前有进一步的提高。以下是我实践后的认识:
1. 虽然大家认为死刑是一种叫残酷的刑罚,但是大家还是比较支持死刑这一制度。可是在此同时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一些新的观念,人们不再是一如既往支持一个事物而是辩证的去看待,所以调查中有许多人保持中立。
2. 还有就是每个人的社会经历不同及文化程度的不同,加之职业的区别,导致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每个人的态度也就不一样。比如一个农民和一个大学生看待死刑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还有就一个从事司法活动的人和一个非法律专业的人的态度也是不一样。
3. 虽然我国法制在不断地改善,但是民众对现行的法律不是不知道就是不满意。还有就是关于法律的执行力,民众表示怀疑。有位民众说:“法律知识针对普通民众,而对上层约束力就减少了。”还有通过此次调查我了解民众的法律知识缺乏,因此应加强普法宣传,尤其是在贫穷落后的山区农村。
4. 还有一点就是,通过实地调查,我发现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在实践中是很难得以应用,因为理论和实践差别太大了。因此我们大学生在除了学习理论外应积极地去实践中锻炼。
综述,这一次是我第二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但是这次我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我的个人交际能力得到了提升,还有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这对我来说是一笔非常不寻常的财富。让我们在实践中去应用学到知识解决我们遇到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