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周年庆典致辞
发布时间:2021-12-27 16:44:30
尊敬的李蒙副主席、尊敬的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全院师生员工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的大好形势下,江西中医学院迎来了建校四十五周年的喜庆日子。全国政协李蒙副主席和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同志在百忙之中专程来到我院参加建校四十五周年庆典,我们全院师生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我谨代表江西中医学院党委和行政,代表全院师生员工向李蒙副主席、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向省政府各有关厅局领导和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
江西中医学院是一所创办于1959年的省属本科院校。四十五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部委和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学院历届领导班子和几代江中人的努力拼搏和建设,我院已发展成为包括研究生、本科生、港澳台生、外国留学生和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综合发展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为江西省中医药教育、医疗和科研中心,形成了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办学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XX年,省委对我院领导班子作出全面调整。新一届领导班子遵循党的十六大和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带领全院广大师生员工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求新思变,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从而使江西中医学院进入了建校以来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历史新时期。
目前我院有湾里校区、阳明校区、抚生校区和望城校区等四个校区,占地共2308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在校本、专科学生10000余人,研究生400余人,拥有25个本科专业和方向,8个大专专业,1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专职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3%;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60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222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1人,江西省名中医26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5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院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石学敏教授担任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引进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杨世林教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研究所所长吕爱平教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国家工程中心主任王跃生教授以及一大批博士、硕士,有效提升了我院的学科建设水平。XX年,我院获准建设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填补了江西省高校和全国中医药院校的空白。XX年我院又获准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制剂实验室。此外,我院还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先后与汇仁制药集团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XX年以来,我院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共立项各级各类研究项目320项,其中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1035”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5项,省部级课题58项,国家和省部级教改课题89项,获得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这有力地表明,我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我院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附属医院和校办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崭新局面。近几年来,附属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勇于拼搏,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业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与XX年相比,XX年医院业务收入增长倍,年门诊量增长倍,固定资产增长倍,在中部地区五省排名第二,在全省医疗单位“群众满意医院”评选中排名第一,被授予全国“卫生先进单位”。校办产业——江中集团XX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创历史新高,其核心企业——江中制药厂已发展成为拥有7亿元资产,集生产、研发、教学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了一批全国知名的市场名牌产品,为江西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几年来,为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我院努力构建思想zz教育体系,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和保障体系,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连续12年被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同时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了“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和校歌,江中艺术团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团”,我院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殊荣。强有力的思想zz教育和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自觉求知、努力成才的积极性。XX年我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名列全省高校前茅。
为大力弘扬中国传统医药学,让中医药走向世界,近年来,我院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境内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台湾地区弘光科技大学和修平技术学院、香港中医药科技学院、马来西亚东方中医药进修学院、瑞典针灸学院、澳大利亚悉尼中医学院等建立了长期密切的教学合作关系。现有来自日本、韩国、瑞典、马来西亚、印度和尼泊尔等国家的在校外国留学生224人,港澳台学生36人(其中研究生2人),为对外宣传江西、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千。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学院党委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全院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教育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部委和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兄弟院校、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热情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江西中医学院党委、行政和全院师生员工,向曾经帮助、支持和关心我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我院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理解,加深了对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办学治校上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进办学理念和办学体制的创新。
(二)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科学发展观,学会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形成人人思发展,人人谋发展,人人促发展的可喜局面。
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的大好形势下,江西中医学院迎来了建校四十五周年的喜庆日子。全国政协李蒙副主席和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同志在百忙之中专程来到我院参加建校四十五周年庆典,我们全院师生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我谨代表江西中医学院党委和行政,代表全院师生员工向李蒙副主席、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向省政府各有关厅局领导和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
江西中医学院是一所创办于1959年的省属本科院校。四十五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部委和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学院历届领导班子和几代江中人的努力拼搏和建设,我院已发展成为包括研究生、本科生、港澳台生、外国留学生和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综合发展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为江西省中医药教育、医疗和科研中心,形成了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办学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XX年,省委对我院领导班子作出全面调整。新一届领导班子遵循党的十六大和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带领全院广大师生员工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求新思变,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从而使江西中医学院进入了建校以来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历史新时期。
目前我院有湾里校区、阳明校区、抚生校区和望城校区等四个校区,占地共2308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在校本、专科学生10000余人,研究生400余人,拥有25个本科专业和方向,8个大专专业,1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专职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3%;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60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222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1人,江西省名中医26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5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院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石学敏教授担任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引进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杨世林教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研究所所长吕爱平教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国家工程中心主任王跃生教授以及一大批博士、硕士,有效提升了我院的学科建设水平。XX年,我院获准建设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填补了江西省高校和全国中医药院校的空白。XX年我院又获准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制剂实验室。此外,我院还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先后与汇仁制药集团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XX年以来,我院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共立项各级各类研究项目320项,其中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1035”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5项,省部级课题58项,国家和省部级教改课题89项,获得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这有力地表明,我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我院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附属医院和校办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崭新局面。近几年来,附属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勇于拼搏,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业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与XX年相比,XX年医院业务收入增长倍,年门诊量增长倍,固定资产增长倍,在中部地区五省排名第二,在全省医疗单位“群众满意医院”评选中排名第一,被授予全国“卫生先进单位”。校办产业——江中集团XX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创历史新高,其核心企业——江中制药厂已发展成为拥有7亿元资产,集生产、研发、教学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了一批全国知名的市场名牌产品,为江西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几年来,为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我院努力构建思想zz教育体系,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和保障体系,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连续12年被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同时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了“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和校歌,江中艺术团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团”,我院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殊荣。强有力的思想zz教育和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自觉求知、努力成才的积极性。XX年我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名列全省高校前茅。
为大力弘扬中国传统医药学,让中医药走向世界,近年来,我院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境内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台湾地区弘光科技大学和修平技术学院、香港中医药科技学院、马来西亚东方中医药进修学院、瑞典针灸学院、澳大利亚悉尼中医学院等建立了长期密切的教学合作关系。现有来自日本、韩国、瑞典、马来西亚、印度和尼泊尔等国家的在校外国留学生224人,港澳台学生36人(其中研究生2人),为对外宣传江西、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千。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学院党委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全院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教育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部委和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兄弟院校、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热情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江西中医学院党委、行政和全院师生员工,向曾经帮助、支持和关心我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我院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理解,加深了对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办学治校上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进办学理念和办学体制的创新。
(二)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科学发展观,学会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形成人人思发展,人人谋发展,人人促发展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