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区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今今天研讨的题目是“大港区经济社会发展展望”,我想从四个方面来展开:一是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二是大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三是大港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四是大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
一、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一)国际经济形势
1、世界经济出现良好的复苏势头。在过去几年中,世界经济相继受到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进入了持续的低迷期。2001年和2002年,世界经济分别增长了%和3%;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全面陷入衰退之中。但是从2003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回升到%,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进一步复苏,据国际货币资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
资料:美国经济出现强劲回升势头。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各大主要经济指标持续走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先前预测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调高了对今年美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预计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为%,比原先的预测高了个百分点。
欧洲经济有望回升。去年前两个季度,欧洲经济全面恶化,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相继出现了负增长。去年第三季度德国经济开始好转,2003年全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仅为%。与美国相比,欧洲经济复苏比较缓慢,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达到2%。
日本经济出现明显好转。日本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2002年、2003年日本经济持续两年实现增长,2003年增长率达到2%。日本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出口的增长,特别是对中国出口的增长。由于日本经济结构问题还相当严重,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将有所下降,增长率回落到%左右。
亚洲经济成为世界亮点。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国家和地区2003年经济增长达到%,超出世界经济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以上。今年预计仍将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
2、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国际资本流动也更加活跃,并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短期投机性资本活跃,资本流动的速度加快,流动周期缩短;
二是高技术资本剩余增加,跨国公司资本向外扩张的要求增加;
三是资本流入的技术用途(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对新兴产业投资)增加,也就是技术资本投资扩张加快;
四是在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并购资本流入份额增加,股权投资规模扩大,但在前期快速增长后会面临短期调整;
五是流入发达国家的资本有所减少,更多国际资本正在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和越南等)和地区;从区域分布上看,国际资本流入亚洲地区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主要是那些市场容量和潜在需求比较大的经济体。
从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变化看,未来几年国际资本有可能增加对发展中经济和发展中地区流动,特别是向那些正在采取较大开放政策措施的国家和地区流动。
因此,从总体上看,今后国际资本流动对发展中经济更为有利,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新机遇。“入世”后的中国经济充满活力,投资和贸易环境快速改善,投资回报率明显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甚至高于美国,这会促使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到这个地方来投资、做贸易。
最近两年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加速,充分说明外商看好中国这个市场。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万家,比去年增长 %;合同外资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5亿美元,同比增长 %。截止到2003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万个,合同外资金额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亿美元。
(二)国内经济形势
1、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一直面临着增长动力不足的困难。经过多年的努力,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一些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逐步成熟起来,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去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高达%,预示着新的一轮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的到来。虽然遭到了“非典”的严重袭击,去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仍然达到%,GDP总量达到11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排在世界第6位。我国经济之所以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权威机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少有的“三大周期”重叠。一是中国制造----国际投资与出口周期,进一步促进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城市化---投资与消费周期,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催生的投资动力将不断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三是新兴消费品---消费周期,以汽车、住房、通讯产品为主导的一批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大周期重叠,同时作用于我国经济,必然会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期,而且这种增长是市场自身驱动形成的具有长期的持续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经济总量虽然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GDP仅为1000美元,在世界排位是140位左右。从产业结构方面看,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较高,美国在70%以上,英法德日等国均在60%以上,而我国只有33%左右,增长空间较大。
市场活力对经济的推动会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出现转型,形成了政府主导与市场活力共同推动的新格局。民间投资将明显加快,住房、汽车、通讯、旅游等消费热点将持续升温。
经济增长的体制条件进一步改善。随着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逐步落实,改革将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非公经济将焕发更大生机。
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作用会进一步显现。我国入世将从摸索期进入适应期,与国际经济融合、接轨的步伐加快,从而加速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的转移。
所以说在今后几年,我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
2、中国吸引外资正进入一个新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政府按国际规则修改一系列法规,为外资更好地进入中国提供了方便。最近商务部将出台八项投资新政策措施:
一是健全吸收外资法律法规体系,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统一性,提高政策透明度。二是正确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外资投资结构。三是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开展技术创新。四是有步骤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五是积极吸收外资参与中国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六是继续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中西部的政策。七是积极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出口,发展国内配套产业。八是积极探索以购并方式吸收外资、拓宽外商投资的方式。
要求达到外资与国内经济发展实现“四个结合”。即:吸收外资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效益相结合;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相结合;与扩大出口、发展开放型经济相结合;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相结合。
目前,外资已经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数据显示,2002年,在全球投资锐减的情况下,中国实际利用外资527亿美元,居全球首位。2003年继续在受“非典”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实际利用外资仍然达到535亿元,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投产的外资企业达23万家,外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4%,在出口最多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两大行业中,外资出口比例分别高达68%和85%。
另有数据表明,目前外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27%,产值占29%。中国吸引外资税收占工商税收总额的百分之%,是所有税收中增长最快的。
外资企业也为中国2300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可以说,外资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今后,这一支柱的比重还要更大,领域还要更广,形式还要更多样。近年来跨国企业在华设立了四百多家研发中心,产业链逐渐向国内延伸,产业聚集效应正在形成。
(三)天津市经济发展状况
1、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总量规模仍然较小。2003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非典疫情冲击、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市经济取得显著成绩。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874元,折合3126美元,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天津市GDP增幅比北京高4个百分点,比上海高3个百分点。但是总量仅为北京的2/3,为上海的1/3;财政收入450亿元,比北京少142亿元,相当于上海的1/6。工业增势强劲,重工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动力。2003年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工业增长速度高于上海、北京等市。总量与北京持平,相当于上海的1/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明显扩张。全社会投资1046亿元,增长29%,增幅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远远超过上海12%、北京%的增幅。但投资总额为北京的1/2,上海的2/5。
2、外向型经济成为拉动天津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利用外资保持较高增幅。全年累计新批三资企业941家,增长%;合同外资金额亿美元,增长%;实际到位亿美元,增长%。制造业招商引资占主导地位,合同外资额亿美元,增长%,占全部合同外资额的%。服务业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合同外资额亿美元,增长%。来自日本、意大利、新加坡、德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合同外资额分别增长1~倍。外商企业增资踊跃,全市增资企业达到382家,增资总额亿美元,其中外方增资额亿美元。
与北京、上海相比,利用外资的增幅大大高于北京和上海,但是在利用外资规模上仍然有较大差距。合同利用外资额超过北京、但只相当于上海的1/3,实际利用外资额,与北京低5亿美元,相当于上海的2/7。
3、滨海新区的地位更加突出。经过近10年的建设和发展,滨海新区已成为全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积聚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全年滨海新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70亿元,增长20%,占全市的40%。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占全市的45%;外贸出口亿美元,增长%,占全市外贸出口的%;合同外资金额亿美元,增长%,占全市合同外资额的%。天津开发区综合指标在全国开发区排名第一,天津保税区四项主要指标名列全国保税区之冠。天津港的发展尤为迅速,港口吞吐量达到亿吨,增长%,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增长%。
4、2004年全市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加快。2004年是我市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起始之年,发展速度将更快。主要原因是:
一是2003年我市圆满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持续、快速增长阶段,工业化进程将明显提速,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居民生活水平开始进入富裕型阶段。
二是五大战略举措已全面启动,随着各项建设的全面展开,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促进作用会继续显现。以汽车、信息通信产品和住房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热点已经形成,对经济发展正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新一轮对外开发的高潮已经来临。我市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的基础,滨海新区开发的龙头地位已经形成,港口的集散功能、开发区的加工制造功能、保税区的自由贸易功能都将得到充分发挥。市里正在制定我市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根据意见精神,我市到2007年直接利用外资将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外贸出口保持年均50%的增长速度。
综合以上分析,根据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预计2004年我市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二、大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近几来,大港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三步走”战略目标,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全区国民经济整体上保持持续、快速、稳健的运行态势。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亿元,比2000年增长65%,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全区人均GDP达到54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区属生产总值完成亿元,比2000年增长75%,年均增长23%。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有较快增长。生产化学纤维万吨,增长%;乙烯23万吨,增长%,原油421万吨,增长%;原油加工量710万吨,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为亿元,比上年增长17%。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投资项目211个,投资总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
(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6253元,比上年增加574元,同比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80元,比上年增加1362元,同比增长12%。全区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21269元,比上年增加3110元,增长%。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3年全区新增就业岗位6852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6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年末全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735人,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额达271万元。养老、医疗保险统筹覆盖面不断扩大,参加医疗保险统筹人员万人,比上年增加3千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人员达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垃圾处理场三期工程、污排管网工程、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2003年,新建园林绿地39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平方米。开展农村楼房化和“村村通”工程建设。
(三)外向型经济逐步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新批准外资项目23个,合同利用外资(新口径下同)911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增长36%。
内联引资成绩显著。全年引进内联项目132个,引进外地协议投资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倍,实际利用内资额达到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倍。
外资企业生产形势很好。全区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出口产品销售收入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园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大港经济开发区和石化科技园区是我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2003年,开发区投入4500多万元资金,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引进项目35个,其中,天任自行车项目投资达到3000万美元,高丽线路板和大宇空调分别增资20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石化园区投资3200万元进行基础建设,设施配套能力达到“七能一平”,全年引进企业16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
(四)我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差距:
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GDP在全市12个有农业区县中排在第10位;区级财政收入排在第5位,低于塘沽、津南、西青、北辰。区属固定资产投资排在第11位,仅高于宁河。实际利用外资排在第7位,在四个郊区、滨海三区中,仅比汉沽高。
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城市居民的收入比农村居民收入高出1倍。
三是发展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表现了部分执法部门、个别执法人员不能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为投资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
(五)我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优势
在看到问题和差距的同时,也应充分看到我区发展的优势和潜力。看到问题和差距能够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优势和潜力,能够使我们树立加快发展的信心。
一是雄厚的产业优势。大港区作为全国和天津市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经过40年的建设,形成雄厚的石化产业优势。形成从原油开采、油品加工、大型石化装置建设,到石化下游产品深加工、辅助产品开发,以及仓储、运输等相配套的、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体系。
二是完备的配套设施。拥有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的大港发电厂和装机容量20万千瓦的天津石化自备热电厂,形成完整电力供应配套网络。拥有宝坻水、滦河水、地下水、海水淡化四种水源,完全可以保证新建项目的建设及生产用水。燃气供应充足,陕气进津储备库坐落在工业预留地。环保设施完备,区内雨排、污排体系完整,建设了日处理能力400万吨的垃圾处理场和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三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大港区油气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亿吨,天然气780亿立方米,地热资源面积62平方公里,为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保障。土地资源丰富,20-30平方公里国有荒地作为后备用地,为大型项目建设留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四是良好的区位条件。大港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临近京津大都市,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信息、人才、资金,接受产业转移与协作,具有良好的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优势。
上述优势,为大港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推进大港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基本举措
刚才,简要分析了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可以说,当前的发展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压力同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积极应对新变化,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全面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我感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着力抓好外向带动战略、工业强区战略等几个方面。
(一)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用科学的发展指导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应着力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一是把握好经济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的关系。我区的经济总量还比较小,我们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把区域经济做大做强,为社会事业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同时要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提高运行质量,做到扩张经济总量与提高经济质量同步。
二是把握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做依靠改革促进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同时,在改革中注意维护群众的权益,激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协调统一。
三是把握好统筹发展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树立区域整体发展观,促进城乡一体、区厂一体、经济社会一体的协调发展。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密切与驻区企业的联系,加强区厂协作,促进区域共同繁荣。坚持在统筹中突出重点,在重点工作的把握上,倾注更大的力量,实现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区整体工作全面上水平。
(二)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只有开放才能发展。我们必须积极与世界经济接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随着发达国家生产经营成本的提高,必然会使劳动密集的产品和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当前,中国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为此,抓住机遇,全面推动外向型战略十分关键。
1、进一步建立全民招商的有效机制。激励机制。在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出台的有关中介奖励政策的同时,研究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对那些有特殊贡献的给予重奖,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民参与招商的积极性。约束机制。每年我们都给各单位、各部门分解招商引资任务,并纳入目标管理,对年度目标管理,应该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切实发挥约束机制的促动作用。责任机制。对一些在谈项目按照首问负责制的要求,落实到单位和人头,实行跟踪服务,特别是一些大项目,从项目的洽谈、签约、建设到投产,提供全程服务。
2、建立较高水平和规模的招商引资载体。目前,有一批大项目即将或有意落户我区。中石化计划投资180多亿元建设80万吨乙烯和1100万吨炼油一体化项目,国家发改委已经通过立项,正报国务院批准。神华集团投资160亿元,建设4台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特大型发电项目和黄万铁路项目,国家发改委正在立项。中油集团在大港建设100万吨的延迟焦化和200万吨炼油项目,已经实施,还在争取上1000万吨炼油项目。蓝星集团53万吨PTA项目,已报国家发改委立项,总投入18亿元。大港电厂三期扩建工程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2台30万千瓦发电供热机组,配套建设日处理4万吨淡水的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设施。这些项目的建设,将使我区成为全国资本投入最密集地区之一,也将大大增强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应该全力以赴抓好载体建设,规划好用地,并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大港开发区、石化科技园区和镇街工业小区都要加快建设步伐。大港开发区在现有的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再扩展2平方公里,达到平方公里,并打造一流的配套投资环境,形成机电、电子、新材料制造、自行车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石化产业园区要依托大石化、大炼油的产业优势,着力引进石化下游产品开发、化工、制药生产企业,形成规模优势。镇街工业小区也尽快完善载体,尽快形成规模。
建设微电子新区。最近,区政府与天津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就建设微电子新区一事,进行了充分酝酿和反复论证,初步达成共识。微电子新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选址于津港公路西侧,大港区中塘镇境内。计划3年内完成开发,吸纳投资7-8亿美元,建成后最终可实现年工业总产值500-600亿元人民币,年税收总额可达7亿元人民币。微电子工业区计划实施二级开发模式。前期开发建设由新区所在地中塘镇负责,中塘镇组建合资实体公司,负责用地审批、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并定向建设标准厂房。泰达控股集团与大港区港发投资公司共同组建新区开发公司,负责收购建设标准厂房及地产,重点面向日韩电子企业进行定向招商,并集中精力搞好运营管理
3、实施大经贸战略。既做到“请进来”,还要做到“走出去”。随着进出口经营权的放开,传统外贸出口格局已被打破,为我区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难得机遇。积极鼓励出口优势企业,不断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积极鼓励有一定资金实力,有一定科技能力和一定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区门,走出国门,到区外、境外投资办厂,拓展发展生存空间,谋求更大发展。
(三)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工业强区、工业立区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基本发展战略,应该结合“十一五”计划的制定,高标准编制我区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调整规划,以建设工业六大基地为基础,全面振兴区属工业,带动三次产业的全面加快发展,优化经济结构。
一是建设石化及下游产品开发生产基地。目前,我区石化下游产品开发和利用已形成一定规模,化工行业已成为乡镇企业的龙头行业,化工染料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华孚公司油田化工品生产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分别投资8000万元的利海化工、碳素厂等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之中,蓝星集团投资18亿元的53万吨PTA项目,正在申报国家立项。今后,我们打算配合大乙烯、大炼油项目建设,再引进建设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现有的化工行业,石化制品行业增加值、利税力争达到全区工业的30%,构建石化及下游产品开发生产基地。
二是建设自行车生产基地。我区目前自行车生产密集化程度比较高,科林自行车公司是一直我区的龙头企业和利税大户,第二期增资项目即将投产。去年,我们又引进了天任、科力、荣智园等一批自行车生产企业,今年自行车产量预计达到45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所有企业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最终可形成1000万辆生产能力的全国最大中高档自行车生产基地。
三是建设头孢类药物生产基地。石化园区内正在建设的一批医药生产项目,有投资亿元的头孢类及中间体药物项目、投资9400万元的南大凯泰制药、投资2000万元的儿童制药等项目,将形成全国最大的头孢类药物生产基地,全部项目投达到,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
四是建成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基地。电子电器制造是大港开发区的支柱行业,大宇微波炉、大宇空调、高丽线路板、妮斯电子等韩资企业发展较快。去年大宇微波炉、高丽线路板分别增资2000万美元,扩大生产能力。大宇微波炉今年产量可达350万台,全部出口,销售收入可达亿美元。大宇空调今年预计产量34万台,也是全部出口,销售收入达到4600万美元。投资亿元的普辰电子公司也将投入生产,今年电子电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
五是建设汽车配件生产基地。汽车配件行业近年来发展较快,我区汽车胶管、汽车玻璃、空气滤清器、仪表总成、汽车弹簧等汽配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鹏翎胶管和大港胶管两个汽车胶管生产企业去年分别投入2000万元和26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产品品种,同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部分产品进入德国、美国等汽车配件销售体系。鹏翎公司今年计划投资4000万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建设二条高标准的生产线。预计今年两个企业汽车胶管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以上。日本名古屋一家公司在大港开发区投资生产汽车配件,油田运输公司投资万元,生产汽车刹车片,两个项目年内也将投产。
六是金属制品生产加工基地。金属制品业是我区传统强势行业,五金、制钉等是我区主要出口产品,石化管件、飞龙制管两个龙头企业预计今年销售收入都能达到10亿元。金鑫铝(铜)业、三和制铁等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今年,我们将加大这一行业的改制、改组力度,整合优化资源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金属制品业,全年销售收入力争突破30亿元。
四、大港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按照《“三步走”战略实施方案》,我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发挥石油化工基地优势,壮大石油化工产业,带动下游产品开发和精细化工发展,延长石化产业链;深化企业改革,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开发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经过几年努力,实现物质文明、zz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把大港建设成为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一)经济更加繁荣
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到2007年区域GDP达到256亿元,人均8000美元;区级财政收入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到2010年区域GDP达到388亿元,人均10000美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4000美元);区级财政收入1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石油化工主体产业优势突出。到2007年,全区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现有原油加工能力800万吨)、乙烯100万吨、PTA100万吨、聚酯50万吨的规模。到2010年,全区原油加工能力达到3500万吨,乙烯能力增加到150万吨,重整能力达到400万吨、PX能力增加到160万吨。
区属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07年工业总产值260亿元,年均增长24%;2010年工业总产值485亿元,年均增长23%。建成以园区经济为主导,主导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群。
海洋经济长足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的海水淡化区,专业化程度较高临海石化物流区和具有特色的海洋休闲旅游区。
服务业更加发达。传统商贸餐饮业向高档次、现代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教育产业形成规模,2007年在校学生达到3万人,2010年力争达到5万人。
农业基本实现产业化。2007年以前建成冬枣、畜牧养殖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产业化经营。
(二)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构筑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建成“六横八纵”的交通网络,打造对外快速通道。
完善城市载体功能。扩建污水处理厂,在2010年前,扩建到日处理污水10万吨规模。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回用污水3万吨/日。完成垃圾卫生填埋场全部工程,全区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农村基本实现城镇化。2007年农村城市化率提高到80%,2010年达到90%。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建设环城河、环城路和环城林,使环城河与城区水面相连通。兴建沿河公园,建设沿河绿化带;完善城市森林公园等。区域环境综合指标达到9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9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36%。
(三)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到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到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
(四)物质文明、zz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社会文明进步。zz昌明廉洁,社会秩序稳定,道德风尚良好,文化繁荣发达,生活方式健康,全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大港区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渤海经济圈开发开放步伐的加快,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我区将迎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推进区域发展中虽然存着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扎实工作,我们相信,大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