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演讲稿

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的发言稿

发布时间:2024-08-11 17:33:10

  尊敬的领导及科学组的全体同仁们:

  下午好!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收获着2010—2010学年度教育教学果实的同时,向2010—2010学年度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再次躬耕教苑,为新的学年播洒希望的种子,期待着“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的盛景早日到来,因此,在教研室*老师的殷切目光中,在*校长及教学处*主任的深情嘱咐中,我们今天全组坐在一起,借参加《科学课程实验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直面当前科学教学遇到的问题,探究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汇报一下这次《研修》活动的内容及我的一些感受。2010年7月5日,盼望已久的暑假拉开序幕之际,带着*校长的重托:“好好学,把培训精神带回来辐射到全组每一个成员”,我随福福田区、宝安区来自32个学校62位科学老师和福田区教研员**老师一行63人的大队伍,乘机来到美丽的广西师范大学的所在地---桂林,桂林的山美、水美,人热情,而参加研修的我那时的心中更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憧憬,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次规格较高的培训,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学校领导在经费不太宽裕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让我参加了这个培训,我不但感受到了学校领导对科学学科的重视,而且还感受到了他们对我此行所寄予的重托。因此,我不敢有辱使命,在培训的6天时间里,除7月7日下午因眼睛发炎就医请假半天外,其它时间均按时参加听课并积极参与研讨,以期不负学校领导的期望,也希望像*老师在我博客里所说的那样能“取得真经”。6天时间里,我听取并参与了《听科学教育报告会》、《互动式讲座与交流》《参与式研修》《考察》《座谈与交流》五个方面的学习与研讨。下面就以内容归类的形式给大家逐一介绍。

  1.科学教育报告会

  7月6日广西师大邀请著名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泽院士主讲《创新能力培养与科学教育》。在报告会中,张院士站这较高的位置上主要谈了创新能力是什么?科学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科学教育需要训练什么等五个问题。他以生动的事例告诉与会的老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关整个国家的命运,科技创造生活,科技创造未来,我们的改革先驱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更能深切的了解和感受到科技发展对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意义和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也更能知道经过我们培养的学生,他们将来最终会走向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的科学素养如何,能否在科学技术或生产领域里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这些都是对我们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价值观引导的检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里有一句话说:“科学教师是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这句话曾引起参与研修老师的热议,许多老师和我一样有种醍醐灌顶般的感悟:以前从来没有体会到科学教师和其他语文、数学等课目的老师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说有不同,也就是学科特点不一样,从来没认识到科学老师原来竟可以站在科学界代表的位置上,这样的位置让我惶恐,也使我倍感责任重大,让我惶恐的是自己是否能真正称得上这个代表的称号,责任重大是自己培养的人是否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关乎到能否在未来的社会中利用科学知识去为人类服务。“科学教师作为科学界在课堂里的‘代表’出现,使教师角色的定位从教书转化为教人;教学目标定位从知识传承转化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科学教育意义重大,创新能力培养关乎未来。报告中还谈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大多具有“执着、追求、信仰”“机遇、不迷信权威”“正确的价值观”等素质,而这些也告诉我们“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的科学老师在培养未来的人才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的“自信”,激励他们“进取”,同时坚定他们的“执着”。

  2.互动式讲座与交流

  历时6天的研修中,我一共听取了:《科学素质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思考与行动》《科学学业考试与命题改进研究》 《探索者角色的归位》《精彩实验设计欣赏与探究教学智慧应用》《兴华教育团队的发展历程》五场讲座并参与交流。

  通过讲座,我知道并感受着科学教学改革发展的艰难历程,并了解了兴华教育团队为科学教育所作的一些研究或探索。

  从XX年起,小学三年级设《科学》,初中设综合和分科理科课程供选择,标志着新世纪科学教育的开始。国家教育部在浙江、深圳、武汉等地设立科学课程进行改革实验。作为多年从事分科教学的我们一下子转入四门科目综合的科学教学,不仅要经历思想上的转变,而且还要经历业务技能上的不断磨练,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难以言尽。我们由不情愿到没奈何,由没奈何到改变思想,积极应对,去寻找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素质教育。所以,广西师大科学研究所的人员他们在研究,我们也在研究,研究《科学学业的考试与命题》,研究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应该站于何位?对于科学学业的考试,命题突出知识的基础性,更凸现知识应用的灵活性,生活、生产中科学知识应用的考察内容增多,要求学生利用资料进行分析作答的题目也不少,这些题目的设置要求我们在平常的科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这些知识间内在联系去分析、解决问题或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重点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迁移,学会举一反三。

  科学探究作为凸现科学学科特点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我们的教学实践里如何发挥她的魅力,变以往教师往学生脑袋里填知识、塞技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学生亲历过程、发现知识,感受快乐,体验成功的目标呢?解读《探索者角色的归位》或许我们能够找到答案。探索者,往往是心存疑问、却不能明确知道目标在何处的人,为此,要想达到可能的目的地,就要多找出可能的几条路,这符合我们所讲的科学探究的套路:即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或作出猜测,设计实验验证,然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但问题时,在作科学探究时,学生是真正的未知者,而老师很多的时候实际上是已知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猜测、假设或者实验方案设计都距离老师心中的标准答案相差甚远,那么,我们如何处理呢?有人曾形象地把科学探究比作”巷子里赶猪“,即是说在科学探究中,教师把自己处于已知者的位置上竭力把学生往已知结论上赶的现象,遇到学生总犯迷糊,总是绕着答案走弯路,心里有时自己也嘀咕,埋怨学生怎么那么笨!久而久之,教师觉得探究实验课费时费力没效果,探究实验变成讲解实验,学生呢,从开始对科学的兴趣盎然,慢慢地也习惯了纸上谈兵式的探究,不会点酒精灯,不会用滴管正确地取液体、滴加液体,终于到了实验室里,却又不知所措,不会操作,不知该做何!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本该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探究改在教室上,避免管理上的麻烦或意外事故的出现;能少做一个实验的就不多做一个实验,避免浪费时间。如此,部分科学学习的浓厚兴趣逐渐减退,如此,部分科学成绩的降低成为必然,两极分化的现象也在所难免。老师觉得教的辛苦,学生觉得学的痛苦,两厢疲惫,与己与人均无利。为什么呢?当然,这里的因素很多,就科学探究这一块的教学来说,实际上,这种探究的失败恰恰来自于教师把自己放在已知者的位置上,而并非充当未知者,充当学生同行者的角色。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

一是作为未知者,会怎样设计;探究案例-----食品中脱酸素剂的成分?

  二、作为已知者,会怎样设计:探究案例---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现场互动)…….. ………..

  当然,由于我们的课时虽不少,但内容却更多,完成教学任务时间紧张,每一个科学探究不可能做得如此充分,这些都是可以理解,《探索者角色的归位》所告诉大家的是一种理念:即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去探究,去学习,你会很好地理解学生,也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最终也能赢得学生。同时,我相信,如果我们开始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认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一些必要的操作技能进行培养,一定的时候,那么,学生做起科学探究来,或许就不会再出现“巷子里赶猪”这样的现象了。

  3.参与式研修:内容包括: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和课堂教学现场的观摩与研讨交流。

  1、黑瓶子的秘密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2、葡萄酒的探究

  3、土豆变色的秘密

  课堂教学现场观摩与研讨交流

  在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中,参与培训的老师是作为学生的角色或者未知者的角色进行探究的,我们参与了黑瓶子的秘密探究、葡萄酒的成分的探究和土豆变色秘密的探究。虽然都是科班出身的老师,但面对自己未知的事物,探究起来远没有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探究时的神采飞扬,并且通过这样的探究,作为老师的我们最终也体会并理解了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林林种种“愚笨”想法与做法,同时也感受到了探究过程中的快乐。正像一位老师在博客中所说的那样“象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小孩子般的快乐”。

  课堂教学现场的观摩与研讨:观摩并讨论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录像课,到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分头听了一节物理课和一节化学课。课堂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指导的精神。

  4.考察

  1、兴华科学探究乐园

  校内考察

  2、生物多样性标本馆

  1、桂林岩溶地质考察

  校外考察

  2、穿山公园野外考察

  参观科学探究馆感触很深:兴华教育团队用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创造出富含科学道理的不平凡的东西来,为此我写了博文:《动脑思考,在平凡中创新》在当天的博客中小组点击率是最高的。我感叹地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少了发现美的眼睛。科学实验的设计并不高深难测,只要你善于动脑思索,再普通的材料也能做出蕴含科学道理的实验装置!

  演示:看得见的声波

  5.座谈与交流

  1、科学教师苦与乐;2、专业研修累与获;3、教育实践思与行

  (互动:在座教师进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