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演讲稿

在春季农业生产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2-10-10 11:13:50

  同志们:

  新年好!

  目前,雨水已过,正值大春备耕的大好时节。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春季农业生产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市干部群众,迅速行动,抢抓季节,大闹春耕,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实现增产增效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紧迫感

  今年农业生产既有难得的有利条件,又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定要准确把握,趋利避害。

  首先,要认清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今年农业生产,有利因素较多:一是扶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偏紧,但农业政策从优。中央、省委相继发出了"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国家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有所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对粮食、油料、生猪、奶牛生产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将达到新的水平。二是农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去年以来,农产品销路畅通,价格回升,农业比较效益明显提高,市场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大大增强。三是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设施不断完善,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今年各级政府还将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节水灌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耕地保护、土壤改良以及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生态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增加投入,必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经过近几年努力,各地建成了一批特色农业规模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农业业主和农民专合组织,形成了一批特色乡镇、优势产区。这些,都将有助于今年农业生产的顺利推进。

  其次,要重视今年农业生产面临的特殊困难。一是农业生产关键时段天气多有不利。据气象预测,今年春季特别是春播期间,气温较常年偏低,回暖偏迟,季节偏晚,稳定通过10℃的天气即真正的"春天"要在3月中旬前期才开始出现。大春育苗、栽插期间,气温波动较大,骤热骤冷等反常现象偏重发生,容易出现较强"倒春寒"、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7月中旬起预计有一个月左右的高温伏旱。这极不利于大春抓早,不利于突出高产播期,不利于水稻、玉米抽穗扬花、灌浆结实。二是种植面积难以扩大,一些地方耕地减少、劳力缺乏、荒田闲土问题突出,不利于粮食稳产增产。三是农资供应特别是肥料供需矛盾突出,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直接影响农业经营效益。四是目前蓄水状况虽然比去年好,但比正常年份差,有的地方工程蓄水较少,保证大春满栽满插难度较大。

  第三,要增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紧迫感。今年春季农业生产,具有特殊的复杂性,不仅要迎战春播期间气温偏低、季节偏晚的不利天气,又要从长计议,尽量规避今年可能发生的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同时还要担起灾后重建、生产自救的繁重任务。针对今年的气候特征,经组织专家反复会商,今年粮食生产的适宜高产播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今天已经是2月21日,如果不及时动手,就会错过春播育苗的最佳时期,就会影响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因此,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务必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掀起春季农业生产热潮。

  二、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打好春季农业生产攻坚战

  今年春季农业生产的总体要求是:以农业增产增效为目标,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科学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突破发展果蔬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主要目标是:全年粮食播面530万亩,粮食总产万吨。其中大春粮食播面376万亩,比上年扩大万亩,总产万吨,比上年增加万吨。今春农村户平补栏生猪2头,全市生猪补栏总量达到200万头,春植柑桔万亩,发展春季蔬菜50万亩,春季养蚕万张,产茧140万公斤。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粮食生产。

  农业部确定今年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我们要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努力实现"六增一保",即增单产、增复种、增秋粮、增玉豆、增小春、增投入,确保粮食总产稳中有升;重点抓好"一稳两突破",即稳定发展水稻,突破发展玉米和大豆。

  第一,稳定发展水稻。

  一是抓育秧保面积。各地要及早备种,坚持适时早育、适地旱育、适当多育、适期分批育,育好育足秧苗,确保水稻栽插面积达到万亩。要抓住2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适宜高产播期,抢时早育。大力推广旱育秧,2月25日左右开始播种,3月10日前播完。今年的旱育保姆继续由政府全价补贴,前段时间已经发送到位,各地要认真总结去年推广旱育秧的经验教训,注重选好苗床地,抓好苗地培肥、浇足底水、浸种催芽、旱育保姆拌种、保温保湿炼苗等关键环节,确保全市旱育秧推广面积达到126万亩。要落实分批育苗计划,确保4月下旬前栽完冬水田,5月25日前栽完两季田。

  二是抓良种攻单产。要大力推广q优6号、冈优825、冈优188、d优166、b优827、b优811、宜香2292、金优188等水稻良种,实施水稻高产创建工程,推广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把握嫩秧早栽、三角形栽植、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等关键环节,力争水稻高产示范区亩产达到600公斤,提高10%左右。

  三是抓水源保栽插。各地要切实做好提水和蓄水保水工作,抓住有利时节提水、引水,切实管好现有冬囤水田和工程蓄水,骨干水利工程不得弃水发电、放水捕鱼、采藕,以保证大春育苗、栽插需要。要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提前作好灌区用水调度计划,按照"水权集中、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坚持科学调水、错峰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灌溉效益。要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加快冬春水利建设工程扫尾工作,确保3月20日前完成渠道配套防渗、水毁工程修复及提水机具设备维修,以利适时投入春灌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第二,突破发展玉米。

  实施玉米"双超"工程(即玉米总产超历史,大示范单产超千斤)。抓好玉米高产示范,在全市集中连片建设10万亩高产示范区,力争示范区亩产超千斤,其中核心区亩产1200斤以上。全面推广中单808、川单418、奥玉3202、东单60、蜀龙3号、南玉8号等增产潜力大的中迟熟品种,狠抓早育早栽,全育全栽,推广肥团育苗、适度密植、配方施肥、膜侧栽培、隔行去雄、综合防治病虫等技术措施,力争玉米播面达到万亩,总产万吨。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